【核心素养目标】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资源简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案
一、新课标标准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内容分析
1924年至1927年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党革命从兴起、发展到失败的历史时期。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是革命高潮之一,它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国民革命运动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中共自身的不足而失败。
教学目标
1.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背景、标志、成果等基本史事;(史料实证)
2.知道国民大革命的概念及高潮北伐战争的开展状况,并通过史料认识北伐战争的胜利与国民革命的失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以视频导入,展开新课讲授。
(二)讲授新课
1.国共合作的实现
(1)教师活动
结合课前视频和所示材料,归纳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2)学生活动
①共产党方面:工农运动的接连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国民党方面: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屡遭挫折,国民党需要改组。
③国际共产主义方面: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
(3)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知道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展开的内容。
学生活动
中共三大: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1924 年 1 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
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5)教师活动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6)学生活动
(7)教师活动
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也称为“黄埔军校”。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胜利进军
(1)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概况北伐进军史实。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结合材料,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当战役进行到最激烈时,农民武装也配合袭击,终于击溃守敌。
(4)学生活动
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②北伐属正义战争;
③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④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⑤工农群众的支持;共产党先锋模范作用;
⑥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3.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教师活动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
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在帝国主义
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结合材料思考蒋介石代表谁的利益?国民党右派为什么叛变?
北伐的胜利引起内外反动势力的恐惧,英、日、美等帝国主义除继续支持北洋军阀残余势力,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之外,还分化破坏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暗中拉拢蒋介石作为它们新的代理人。蒋介石为谋求外国的“援助”以实现其军事独裁的统治,亦密谋和帝国主义勾结。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 上》
(2)学生活动
①蒋介石成为帝国主义在华新的代理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以及帝国主义的利益;
②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引起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不满,欲排挤共产党以实现军事独裁。
(3)教师活动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阅读课本,概况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史实。
(4)学生活动
(5)教师活动
1928 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
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6)教师活动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7)学生活动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客观: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帝国主义干涉;
主观:①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
②中共没有独立的革命武装。
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国共合作的实现为北伐军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则揭示了国民革命失败这一结果及其主要原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外,还作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尝试。①准确把握了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②选择了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地图、实物图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③注重进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对史料的充分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