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一、新课标标准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内容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次伟大的壮举。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说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长征还具有现实意义,它是一种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路线以及过程中的相关重大事件;(史料实证、时空观念)2.知道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伟大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体会长征过程中红军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长征精神,培养爱党爱国、珍惜幸福生活、弘扬长征精神的理想和信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视频导入,展开新课讲授。(二)讲授新课(1)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背景。(2)学生活动①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②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3)教师活动阅读课本,知道长征经过,体会长征精神。学生活动① 1934.10 瑞金出发②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③ 渡过湘江④ 强渡乌江⑤ 1935.1 遵义会议⑥四渡赤水⑦巧渡金沙江⑧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⑨爬雪过山草地、突破腊子口⑩突破腊子口 吴起镇会师 胜利标志:会宁会师(5)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概况遵义会议的基本内容。(6)学生活动(7)教师活动结合材料,分析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在长征的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了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摘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 ——邓小平(8)学生活动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9)教师活动谈谈你理解的长征精神?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不畏艰险历经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攻占700多座县城总行程约二万五千余里(10)学生活动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课堂总结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同时,它又像一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它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代代高呼:长征精神万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图片、文字资料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教学中掌握长征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要加强对史料的深层次解读和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