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资源简介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一、新课标标准
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
内容分析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求同存异,共同抗敌。1945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学目标
1.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结合史料和所学内容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以视频导入,展开新课讲授。
(二)讲授新课
1.全民族坚持抗战
(1)教师活动
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面对日本对华策略的改变,中国各方态度如何?
(2)学生活动
①国民党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1941年1月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少数民族也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抗日斗争。
2.中共七大
(1)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归纳召开中共七大的相关内容。
(2)学生活动
3.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教师活动
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思考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以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
——课本P110相关史事
(2)学生活动
①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②根本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③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④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教师活动
结合材料思考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四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和共工。
学生活动
美国的原子弹: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和对日本的打击。
苏联的武力:苏联对日本的武力威胁。
蒋介石的战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对抗。
中共的努力:中共在敌后战场发挥的作用。
教师活动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材料1: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生死存亡的考验使中国人民极大地觉醒起来,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
——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罗斯福
材料3: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从战前的半殖民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学生活动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了对华策略,竭力分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然而中华民族坚持抗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了准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的情况下,中国战场也发起战略反攻,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立足于教学实际,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尝试“问题激励递进探究法”,强调启发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学习作为自主探索和信息处理的过程,补充部分史料,拓展了史学视野。通过教学让学生清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特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教、学、思合一,并在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做到情感教育的自然渗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