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3课《 内战爆发》教案一、新课标标准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等史事。内容分析近代国共关系史上,两党经历了“合作——对峙——再合作——再对峙”的过程。日本法西斯被打败后,民族矛盾不再是中国最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凸显,阶级斗争激化,最终导致内战爆发。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目的、结果,认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史料实证)2.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掌握中国共产党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重点进攻的相关史事,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策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3.认识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符合中国和平、民主的历史进程。(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人们怎样的心情和愿望?面对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国共两党的态度又是怎样的?(二)讲授新课1.重庆谈判(1)教师活动面对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国共两党的态度如何 (2)学生活动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共产党:争取民主与和平。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归纳蒋介石发动重庆谈判的目的。材料1:“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9.20蒋介石密电材料2: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蒋介石智囊陶希圣学生活动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②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5)教师活动说说大家为什么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重庆《大公报》社评(6)学生活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符合广大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希望。(7)教师活动经过谈判,1945 年 10 月 10 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 年 1 月 10 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阅读课本,概况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内容。(8)学生活动2.国民党发动内战(1)教师活动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1)教师活动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1947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课堂总结本课有三个子目: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内战爆发的背景、爆发的标志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概况。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建立一个独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但国民党在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同时,为建立一党独裁政府积极准备内战。美国从全球战略出发,为控制全国,实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因内战条件尚不充足,蒋介石释放和平烟幕,进行政治欺骗。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了争取民主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与国民进行斗争,经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取得了重大胜利。1946年6月,蒋介石背信弃义,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势十分严峻。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很快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知识内容前后逻辑性强,层层推进,最终要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史料,并在恰到好处的问题设置中,让学生知道中共为争取和平与国民党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