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一、新课标标准了解戊成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内容分析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之一。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技术上的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虽然这场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1.了解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初步认识戊戌变法的发展、主要内容等;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史料,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通过学习本课,感悟维新人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家国情怀)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梁启超为何这样说?资产阶级维新派能否挽救民族危亡?(二)讲授新课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教师活动阅读课本,知道康有为公车上书的原因、结果和意义。(2)学生活动原因:①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②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结果:失败意义: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3)教师活动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开办学堂),宣传变法。(4)学生活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2.百日维新(1)教师活动“外衅”危迫,分割迭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不甘作亡国之君”。 ——光绪帝(2)学生活动百日维新的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之危机迫在眉睫。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概况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4)学生活动(5)教师活动结合材料及所学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材料1: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材料2:短短103天中,接连颁布了涉及到政治、财政、军事、文教、社会等方面除旧布新上谕100多条…材料3: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只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材料4: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将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材料5: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很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6)学生活动①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②改革急于求成;③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④资产阶级维新派本身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⑤脱离人民群众。(7)教师活动研读材料,思考戊戌变法的意义?材料1: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材料2:戊戌维新冲击了封建纲常名教,各地开设学校兼学西方科技,妇女也能禁缠足、入女学校了。——汤志钧《戊戌变法史》(8)学生活动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促进了思想启蒙,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课堂总结本课主要学习两块内容: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两块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百日维新则是这一运动的高潮。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此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和严复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帝国主义各国竞相效仿,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的努力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史称“戊戌变法”。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以失败告终。这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时,它的失败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线索清晰;重点需要把握百日维新的内容以及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逐步地展示给大家,并提供历史口诀,识记历史。历史小口诀:(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急。光绪诏书要变革,救亡图强改现状。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