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1《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谏太宗十思书
学习目标:
1.了解“谏文”的一般特征,感受骈散相间的言语力量。
2.鉴赏理性表达的艺术,领会士人体国情深的担当精神。
课前学习任务:
1. 自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字词,疏通文意。
2.【温故知新】《谏太宗十思疏》与第五单元所学的《谏逐客书》同属“谏文”,请结合文本填写下面表格,尝试归纳“谏文”的一般特征。
比较角度 《谏逐客书》 《谏太宗十思疏》 你的发现
劝谏对象
劝谏主题
劝谏目的
3.【思有所据】细读“十思”部分,判断下列摘编自《资治通鉴 唐纪》的五则史料各可作为哪一条的佐证?
①贞观五年,九月,上修仁寿宫,更命曰九成宫。又将修洛陽宫,民部尚书戴胄表谏,以“乱离甫尔,百姓弊,帑藏空虚,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
②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屡与囚博戏。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曰:“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
③贞观六年,匈奴克平,远夷入贡,符瑞日至,年谷丰登,群臣屡请封禅。上亦欲从之,魏徵独以为不可。
④贞观八年,贞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陽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上怒,欲治其谤讪之罪。
⑤贞观十一年,八月,上谓侍臣曰:“上封事者皆言朕游猎太频。今天下无事,武备不可忘,朕时与左右猎于后苑,无一事烦民,夫亦何伤!”
【学习任务一】谏为心声,“情”脉中贯
1. 明体式,知特征:结合课前学习任务2,明确“谏文”的一般特征。
2. 读文本,感其诚:唐太宗读罢此疏,赞其“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诵读全文,找出文章中可以读出这种情感态度的语句,品味其语言特点。
你找到的语句 表达效果
学习提示:这篇奏议把整句与长短交错的散句结合,并使用了大量问句、叹句。诵读时不仅要注意字音和句读,还要注意体会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联。
【学习任务二】婉曲渐进,述之以“理”
本文题为《谏太宗十思疏》,作为核心内容的“十思”却仅占据很短篇幅。有人认为这是“轻重失当”,就此提出两种修改方案:
方案一:删去前两段,开篇直陈 “十思”。
方案二:修改前两段的内容如下,使前后比例相当。
臣闻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过也。昔取天下有余,今守天下而不足,何也?夫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终苟免而不怀仁。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你认同如上两种修改方案吗?请从劝谏策略的角度思考后,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修改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你的观点
你的理由
【学习任务三】知谏听劝,君臣同“思”
对照阅读《谏太宗十思疏》《答魏征手诏》,探究君臣二人对国家治理问题的共性思考,谈谈你从中听到怎样的理性声音?
你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