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5课大家来劳动 教案+素材+课件(共1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5课大家来劳动 教案+素材+课件(共12张PPT)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畅所欲言
你在学校和家里都做过哪些劳动?
你劳动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呢?
大家来劳动
二分音符
八分音符
四分音符
嗨 呦 加 把 劲 哟, 嗨 呦 加 把 劲 哟
嗨哟 里格 嗨 呦 嗬 嗬
ca ca
shua ——
Ding dong ding dong
一起喊口号
再 见

GO

al
o
0
000
M人
00
stud y
0
N
100U0S
3
q nj5
人pn1S
.C
大家来芬动
佚名词
有力地
鲍贤琨曲

嗨哟咖把劲哟,嗨哟加把

哟,
嗨哟(里格)嗨哟

我们


来劳
动哟,
嗨哟(里格)嗨


嗬。
www.
同志们那么嗬咳打起夯那么啃咳《大家来劳动》教学反思
刘心宇
歌曲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的重要途径。《大家来劳动》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爱劳动”中的歌曲。本节课教学的歌曲是一首劳动号子,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显得非常抽象。因此在设计上,尽量根据学生好奇、好玩、好幻想、好模仿的特点来设计。通过反复听、唱、说、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了歌曲的音乐情感。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及学习效果:
本节课根据一年级好玩的特点,设计在学唱歌曲前通过音乐动画引出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后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都做了哪些劳动,联系实际回答问题,通过复习学过的音符巩固知识点,引出新知识点并让学生观察不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反复听、唱、说、动学唱歌曲。
在学习歌曲第二行节奏时,我预期的效果与教学实际不太一样,发现学生不能准确的读出节奏后,我及时进行了调整,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再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的长短,这样学生就能较为准确的读出难点节奏,之后让学生再听音乐,找出歌曲中的节奏并准确的唱出来。
在之后的教案设计上,我本来想直接让学生模仿擦桌子的动作,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分组进行节奏练习,但在公开课之前给其他班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发现直接让孩子用 ca、shua、dingdong 的节奏会很混乱,因此我设计了先跟音乐模仿动作,然后再跟音乐模仿节奏,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伴奏,让音乐表演更整齐。
通过分小组共同完成演奏任务,让学生再次体验和表现歌曲的音乐情感。体验协作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收获,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让学生体验了劳动生活的乐趣,从思想上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一个劳动大合唱的环节,让学生模拟劳动时的声音,比如:扫地的声音“shua 一”,擦桌子的声音“caca”,修理的声音“dingdongdingdong”这些既是劳动的声音,又包含了音的长短的问题,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体会了劳动的乐趣,又学习了音的长短。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表演不同的声音,并把这些声音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合唱。
为了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合作的力量,设计“打夯”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要上好一堂学生喜欢的课,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切的体验中去探寻,在情感的共鸣中去演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本节课不足的方面在于:
教唱环节时间太短,只是让学生一味的听而且听的时候也没有专门的听,而是加入动作和节奏等方式听,导致学生不太注意歌曲的旋律,只顾着做动作和模仿。
范唱次数较少,过于追求多种形式的设计而忽略了一年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识谱能力,导致学生在后面做动作、跟音乐打节拍时跟不上音乐。
在教授节奏时,如果能够在打击节奏的时候加上强弱对比,引出强弱规律,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节拍,大合唱时的节奏也会更整齐。
板书设计没有来得及张贴在黑板上,教学准备还应再充分一些,提前打印好板书设计的内容会更好。
此次公开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会努力深入教材,结合新课标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教学流程,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多用针对性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的你真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来劳动》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歌曲的节奏整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铿锵有力,采用反复的手段模仿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
【设计理念】
本课是在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以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最终实现学生在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提高。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为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月的音乐学习,建立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训练。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为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大家来劳动》这首描绘劳动生活歌曲的内容,并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学习二分音符,体会不同音符的长短。
3.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能体会和表现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衬词的咬吐字,体会和尝试“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老师:ppt课件
学生:音乐书
【教学方法】
教法:示范法、讲授法
学法:思考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教师出示视频,请学生观察视频里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预设生:有的动物在扫地,有的动物在擦桌子,有的动物在刷碗。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你们在家里和学校都做过哪些劳动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欣赏视频的同时,自然地进入观察阶段,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劳动,为新课做准备。
师:同学们真是太能干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欢快的歌曲《大家来劳动》。
新授
教师出示课件: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之前学到的音乐知识。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大家还记得用什么字来表示这两个音符吗?
【设计意图】加深前两个音符的记忆,为引出新音符做铺垫。
大家的记忆力都很好,我们用走来表示四分音符,用跑跑来表示八分音符,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音符,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音符和其他两个音符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黑色的符头变成了白色。请大家跟着老师读一下这个节奏“走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让我们把这三个音符的节奏分别练习一下(出示课件)。下面让我们增加一下难度,老师将这三种音符混着放到了一起,你们有信心把它读出来吗?老师给大家示范第一行的节奏(教师示范),第二行要交给同学们自己来练习,老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来练习,一会老师要请同学来回答哦,请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找到三种音符的节奏规律,体会音符的长短。
4.我们刚才读的节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大家来劳动》中的内容,请大家找一找这些节奏在哪里。(教师出示音频和课件)这两行歌词在给劳动的人们加油鼓劲呢。接下来让我们把歌词加进来读一读吧。
5.请同学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教师播放歌曲视频)。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设计意图】在歌唱教学时引导学生静心聆听,增加学生对歌曲的熟悉度,以便更好更快的学唱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
6.下面让我们来接龙演唱,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看老师的手势,当老师指向你们的时候大家再唱。最后让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节奏创编
1.同学们学唱的很快,现在有三个小朋友正伴随着我们刚才学习的音乐打扫卫生呢,请大家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预设生:擦桌子、修凳子、扫地。
他们劳动的时候还喊了口令呢,请听老师模仿擦桌子的小朋友在喊什么口号?Ca …请同学们来模仿擦桌子的声音。下面老师来模仿扫地的小朋友在喊什么口号?Shua - …请同学们来模仿扫地的声音。最后老师模仿一下修凳子的小朋友在喊什么口号?Ding dong …请同学们来模仿修凳子的声音。
提问:这三种声音,哪个声音最短,哪个最长呢?师总结:扫地声音最长,修凳子声音最短。请同学们唱的时候注意音的长短哦。下面我们分组进行节奏表演,第一组先唱擦桌子口号,第二组唱扫地口号,第三组唱修凳子口号,第四组唱歌曲,注意中间不要停顿一直唱下去,教师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全体学生共同演唱《大家来劳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会劳动口号在劳动中的作用,在音乐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拓展延伸
除了家园和校园劳动外,还有很多种劳动方式,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中的人在做什么(打夯)?介绍打夯:以前在没有这么多高科技的时候,大家都是用夯来打地基造房子,用夯将土压实,房子就会更稳定,打夯时通常需要很多人一起才能把夯抬起来。现在让我们模仿一下打夯的动作。老师请几名同学上台共同把石墩举起来,提问学生你在刚才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怎么样才能把夯抬起来呢?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校园劳动之外的劳动形式,知晓劳动号子这一歌曲体裁,增加学生的见识。
预设生:我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多帮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共同分担劳动责任,把今天学到的歌曲分享给家长,一起感受劳动的快乐。
【板书设计】
大家来劳动
四分音符 走 八分音符 跑跑 二分音符 走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