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好题汇编·查漏补缺】备考2023—2024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专题06 机械运动01 机械运动及分类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奔驰的骏马的运动 B.植物开花结果C.划过夜空的流星运动 D.地球绕太阳公转【答案】B【详解】A.奔驰的骏马,相对路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植物的开花结果,是植物的生长过程,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C.划过夜空的流星,流星相对天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麦浪滚滚 B.铁水奔流 C.灯光闪烁 D.万里雪飘【答案】C【详解】A.麦浪滚滚,麦子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铁水奔流,铁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灯光闪闪,光的折射现象,与物体运动没有关系,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万里雪飘,是雪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02 参照物及其选择3.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 )A.飞奔的猎豹 B.放在桌面上的书C.慢慢爬行的蜗牛 D.站在上升扶梯上的人【答案】B【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飞奔的猎豹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地面为参照物,放在桌面上的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以地面为参照物,慢慢爬行的蜗牛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地面为参照物,站在上升扶梯的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空军五项是军运会的特色项目。在去年举行的空军五项(飞行)比赛中,中国八一空军五项队队员廖伟华夺得冠军。如果说廖伟华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A.坐在飞机后座的裁判员 B.地面上的记录员C.路旁的树木 D.地面上的摄影机【答案】A【详解】如果说廖伟华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所以参照物为坐在飞机后座的裁判员;他相对地面上的记录员、路旁的树木和地面上的摄影机的位置不断改变,即以地面上的记录员、路旁的树木和地面上的摄影机他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地铁开动后,在地下轨道上飞驰,小金在座位上;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若选站台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④若选站台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小金在座位上,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他是静止的,故②正确,①错误;③④若选站台为参照物,地贴在运动,小金在座位上相对于站台的位置发生改变,他是运动的,故③错误,④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6.如图为甲、乙两名跳水队员在10米双人跳台上同步跳水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下运动的C.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下运动的D.在观众看来,两位运动员都是静止的【答案】A【详解】AB.甲、乙两名跳水队员在10米双人跳台上同步跳水时,甲乙的位置没有变,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故A正确,B错误;C.以乙为参照物,甲的位置未发生变化,甲是静止的,故C错误;D.甲、乙两名跳水队员在10米双人跳台上同步跳水时,她们与观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观众为参照物,这两名运动员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7.如图是小平周末同家人出门在路上行驶时的两个画面,判断小平(甲车中)正在运动不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B.路旁的广告牌 C.驾驶车辆的爸爸 D.旁边经过的乙车辆【答案】C【详解】ABD.选择路面、路旁的广告牌、旁边经过的乙车辆为参照物时,甲车的位置发生变化,可以判断甲车中小平正在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选择驾驶车辆的爸爸为参照物,小平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平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C。8.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答案】D【详解】A.旅游车和卡车原来并列同方向停放,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当旅游车仍然静止,卡车向前运动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当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前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9.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D.乌鸦和老鹰的速度相同,它们相对静止【答案】A【详解】AC.老鹰正在飞翔,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乌鸦也是运动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BD.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乌鸦与老鹰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03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0.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A.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米/秒B.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千米/时C.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千米D.百米赛跑中某运动员的成绩是9.96秒【答案】C【详解】猎豹的速度为40m/s,旗鱼的速度为108km/h=30m/s飞行海燕的速度百米运动员的速度所以速度最大的是飞行的海燕,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数学是描述现实世界最美丽的工具。如图所示,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和丁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答案】B【详解】图甲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图乙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丙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丁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综上所述,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乙和丙,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2.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经过0.4s, 甲、乙速度相等【答案】B【详解】AB.根据图象可知,甲、乙路程和时间图像都是一条直线,因此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根据图象可知,甲、乙通过的路程都为12m时,甲用的时间小于乙所用的时间,因此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象可知,经过0.4s,甲乙的位置都在8m处,甲乙此时相遇,此时的速度不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第10秒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B.10~20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0~10秒,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的路程长D.通过前15米时,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答案】D【详解】AB.由题图可知,10~20s时,甲车的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的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可知乙车静止,速度为零,故AB不符合题意;C.由题图可知,第10s时,两车相遇,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D.通过前15米时,乙车所用的时间少于甲车所用的时间,根据可知,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做变速运动C.vA>v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答案】B【详解】A.乙图是B物体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甲图是A物体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故B符合题意;C.由图像可知,A物体的速度,B物体的速度所以,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为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如图所示为A、B两个小球向右运动过程的闪频照片。它表示两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处的位置,则对A、B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 )A.小球A、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A、B都做变速运动C.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球A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B做变速运动【答案】C【详解】A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做的是变速运动;B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一直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16.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方向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两车相对公路上某参照物的距离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前20s内两车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情况,错误的是( )A.甲车在靠近,而乙车在远离 B.两车都在作变速运动C.两车速度一直相等 D.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不变【答案】B【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甲车到参照物的距离不断减小,即甲车在靠近;乙车到参照物的距离不断增大,即乙车在远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像可知,甲和乙的图像都是一条斜线,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二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甲和乙在前20 s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00m,根据可知,两车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甲和乙的运动方向相同,二者速度大小相同,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即前20s内二者的距离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7.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B.在10s~20s内,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同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5m/s【答案】D【详解】A.由图像可知,在0~10s内,甲直线的倾斜程度小于乙直线的倾斜程度,所以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得快,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在0~10s,乙同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20s,乙同学静止,在20s以后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在0~15s内,甲同学运动的路程为100m,那么甲同学的速度为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在0~20s内,乙同学运动的路程为100m,那么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D。18.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60 11 2080 15 34100 19 54(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2)“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直至静止不动”,这一现象说明汽车具有惯性,当汽车静止时,汽车这种属性是否消失 (3)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一个主要因素。【答案】 0.67 不消失 刹车前汽车速度【详解】(1)[1]当汽车行驶速度由表中数据知,反应距离由可得,反应时间根据第二组数据反应时间根据第三组数据反应时间三次数据的平均值是(2)[2]根据题意可知,这一现象说明汽车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当汽车静止时,汽车这种属性不会消失。(3)[3]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三次测试中,随着刹车前汽车速度的增大,刹车距离随着增大,所以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刹车前汽车速度。19.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求:(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s1。(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3)汽车的速度v。【答案】(1) 680m; (2) 325m; (3) 15m/s【详解】解:(1)声音传播的距离s1=v声t=340m/s×2s=680m(2)车走过的距离s车=2s s1=2×355m 680m=30m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355m 30m=325m(3)汽车的速度答:(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的路程为680m;(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为325m;(3)汽车的速度为15m/s。20.如图所示,是工厂里的流水线上安装的传送带示意图。它用水平的传送带来传送货物,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长为25m的水平传送带AB以2m/s的恒定速度传送质量为0.5kg的货物时,则:(1)在水平传送带上,货物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是多少?(2)每件货物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少?(g=10N/kg)【答案】(1)12.5s;(2)5N【详解】解:(1)由速度公式得货物运动的时间(2)由公式得货物的重力货物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则货物受到的支持力答:(1)货物运动的时间是12.5s;(2)每件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为5N。21.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全国各地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小科坐在回慈溪的小汽车上,他看到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的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示意图,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已知监测点A、B相距25km,一辆小汽车通过监测点A、B的时间如图乙所示。(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从标志牌到慈溪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请通过计算说明小汽车在测速路段是否超速?【答案】(1)1.5h;(2)超速【详解】解:(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从标志牌到慈溪的最短时间是(2)由图乙可知小汽车在A、B两点间的行驶时间为10min,小汽车在测速路段的速度为因为,所以小汽车在测速路段超速。答:(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从标志牌到慈溪的最短时间是1.5h;(2)小汽车在测速路段超速。04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22.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甲的速度是10m/sB.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C.0﹣8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40mD.0﹣8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答案】B【详解】A.0~4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20m,甲的速度故A错误;B.0~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通过的路程是20m,乙的速度0~4s内,甲乙的速度相同,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故B正确;C.0~4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20m,4s~8s,甲处于静止状态,所以0~8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20m,故C错误;D.0~8s内,乙通过的路程是40m,甲通过的路程是20m,由可知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23.如图所示,小蛟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把小车放在斜面A点,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距离为4.0dmB.BC段平均速度为6cm/sC.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斜面底端移动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答案】D【详解】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小车经过AB段的距离为sAB=10.00dm-6.00dm=4.00dm故A错误;B.小车在BC段的距离为sBC=6.00dm-1.00dm=5.00dm=50.0cm所用时间为tBC=15∶35∶23﹣15∶35∶22=1s平均速度为故B错误;C.为了便于计时,斜面坡度应较小,应将木块向远离斜面底端的方向移动,故C错误;D.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计时会晚一些,测量的时间会偏小一些,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变时,时间偏小,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故D正确。故选D。24.我国著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第 5 秒的速度为 9.5m/s,第 10 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 5 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4.75m/sB.在后 5 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5.1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9.85m/s【答案】C【详解】AB.由于无法获知前5s内和后5s内通过的路程,因此无法计算出这两个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故A、B错误;C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5.无人机航拍影像具有高清、生动的优点。如图甲所示,某地交管部门利用载有高清摄像机的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图乙是无人机竖直向上运动到100m上空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飞行过程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摄像机是运动的B.无人机在上升的过程中,摄像机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C.在5~10s过程中,无人机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人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答案】C【详解】A.无人机上载有高清摄像机,以无人机为参照物,摄像机与无人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摄像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B.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无人机在上升过程中,物体离凸透镜越来越远,所成的像不断变小,故B错误;C.由图乙可知,在5~10s过程中,无人机运动的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线,所以无人机在5~10s这个过程中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由图乙可知,无人机竖直向上运动到100m上空时用的时间为15s,无人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D错误。故选C。26.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前6秒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答案】D【详解】A.图甲是直线,说明a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曲线,说明b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甲可知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乙可知b做变速直线运动,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D.由题可知前6秒内,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由可知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故D符合题意。故选D。27.小金用频闪照相机捕捉一个小球从A点开始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1)小球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3)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的图像是 。A. B. C. D.【答案】 变速 0.15 C【详解】(1)[1]由题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因此小球是做加速运动,即变速直线运动。(2)[2]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所用的时间为t=2×0.2s=0.4s由题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经过的路程为则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3)[3]由题意可知,小球是做加速运动。A.从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小,因此小球做减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从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小球的速度不变,因此小球做匀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从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球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D.从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小球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小球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8.小科周末打算去杭州研学旅游,家长帮他买好前往杭州的高铁票。好学的小科想知道高铁在湖州站到杭州东站这段路程的平均车速,他上网查阅了高铁从湖州站到杭州东站的距离约为126千米。(1)列车8∶03从湖州出发,8∶31到杭州,则列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车速约为多少千米/时?(2)细心的小科计算后发现车速与《厉害了,我的国》节目中介绍的复兴号动车组的标准车速为350千米/小时有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1)中计算得出的平均车速与标准车速有差别的原因。站名 到时 发时 停留 08:01 08:03 2分08:16 08:18 2分08:31 08:36 5分【答案】(1)270千米/小时;(2)见解析【详解】解:(1)列车8∶03从湖州出发,8∶31到杭州,所用时间列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车速(2)由于列车行驶途中需要停车,所以,计算时时间比实际行驶偏大,故计算结果有偏差。高铁从湖州站到杭州东站的途中计算速度时,在德清停留了2min,实际行驶的时间应是26min,并且进站和出站都是变速运动,所以平均车速与标准车速会有差别。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好题汇编·查漏补缺】备考2023—2024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专题06 机械运动01 机械运动及分类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奔驰的骏马的运动 B.植物开花结果C.划过夜空的流星运动 D.地球绕太阳公转2.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麦浪滚滚 B.铁水奔流 C.灯光闪烁 D.万里雪飘02 参照物及其选择3.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 )A.飞奔的猎豹 B.放在桌面上的书 C.慢慢爬行的蜗牛 D.站在上升扶梯上的人4.空军五项是军运会的特色项目。在去年举行的空军五项(飞行)比赛中,中国八一空军五项队队员廖伟华夺得冠军。如果说廖伟华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A.坐在飞机后座的裁判员 B.地面上的记录员C.路旁的树木 D.地面上的摄影机5.地铁开动后,在地下轨道上飞驰,小金在座位上;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若选站台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④若选站台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如图为甲、乙两名跳水队员在10米双人跳台上同步跳水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下运动的C.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下运动的D.在观众看来,两位运动员都是静止的7.如图是小平周末同家人出门在路上行驶时的两个画面,判断小平(甲车中)正在运动不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面B.路旁的广告牌C.驾驶车辆的爸爸D.旁边经过的乙车辆8.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9.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D.乌鸦和老鹰的速度相同,它们相对静止03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0.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A.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米/秒 B.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千米/时C.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千米 D.百米赛跑中某运动员的成绩是9.96秒11.数学是描述现实世界最美丽的工具。如图所示,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和丁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12.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经过0.4s, 甲、乙速度相等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第10秒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B.10~20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0~10秒,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的路程长D.通过前15米时,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做变速运动C.vA>v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15.如图所示为A、B两个小球向右运动过程的闪频照片。它表示两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处的位置,则对A、B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 )A.小球A、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A、B都做变速运动C.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球A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B做变速运动16.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方向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两车相对公路上某参照物的距离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前20s内两车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情况,错误的是( )A.甲车在靠近,而乙车在远离B.两车都在作变速运动C.两车速度一直相等D.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不变17.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B.在10s~20s内,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同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5m/s18.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60 11 2080 15 34100 19 54(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2)“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直至静止不动”,这一现象说明汽车具有惯性,当汽车静止时,汽车这种属性是否消失 (3)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一个主要因素。19.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求:(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s1。(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3)汽车的速度v。20.如图所示,是工厂里的流水线上安装的传送带示意图。它用水平的传送带来传送货物,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长为25m的水平传送带AB以2m/s的恒定速度传送质量为0.5kg的货物时,则:(1)在水平传送带上,货物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是多少?(2)每件货物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少?(g=10N/kg)21.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全国各地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小科坐在回慈溪的小汽车上,他看到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的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示意图,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已知监测点A、B相距25km,一辆小汽车通过监测点A、B的时间如图乙所示。(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从标志牌到慈溪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请通过计算说明小汽车在测速路段是否超速?04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22.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甲的速度是10m/sB.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C.0﹣8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40mD.0﹣8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23.如图所示,小蛟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把小车放在斜面A点,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距离为4.0dmB.BC段平均速度为6cm/sC.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斜面底端移动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24.我国著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第 5 秒的速度为 9.5m/s,第 10 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 5 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4.75m/sB.在后 5 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5.1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 9.85m/s25.无人机航拍影像具有高清、生动的优点。如图甲所示,某地交管部门利用载有高清摄像机的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图乙是无人机竖直向上运动到100m上空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飞行过程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摄像机是运动的B.无人机在上升的过程中,摄像机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C.在5~10s过程中,无人机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人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26.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前6秒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27.小金用频闪照相机捕捉一个小球从A点开始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1)小球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3)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的图像是 。A. B. C. D.28.小科周末打算去杭州研学旅游,家长帮他买好前往杭州的高铁票。好学的小科想知道高铁在湖州站到杭州东站这段路程的平均车速,他上网查阅了高铁从湖州站到杭州东站的距离约为126千米。(1)列车8∶03从湖州出发,8∶31到杭州,则列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车速约为多少千米/时?(2)细心的小科计算后发现车速与《厉害了,我的国》节目中介绍的复兴号动车组的标准车速为350千米/小时有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1)中计算得出的平均车速与标准车速有差别的原因。站名 到时 发时 停留08:01 08:03 2分08:16 08:18 2分08:31 08:36 5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好题汇编·查漏补缺】备考2023-2024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 专题06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x 【好题汇编·查漏补缺】备考2023-2024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 专题06 机械运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