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中国歌剧的形成及初步繁荣期1 中国歌剧的形成赏析《太阳出来了》剧目选段并进行戏剧表演。中国歌剧的形成及初步繁荣期对比赏析《太阳出来了》与《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欣赏《珊瑚颂》与《凤凰岭上祝红军》。2 中国歌剧的初步繁荣期学习目标:歌剧是一种将音乐与戏剧及文学、舞蹈和美术融为一体,主要以音乐表现戏剧故事及人物的综合性艺术。歌剧01中国歌剧的形成1、中国歌剧的雏形:20世纪20年代12部儿童歌舞剧(黎锦晖)。2、1943年秧歌剧《兄妹开荒》等多部作品的编演成功,为歌剧《白毛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3、中国歌剧的正式形成:1945年大型歌剧《白毛女》在延安上演。歌剧《白毛女》剧情简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抢走其女喜儿,凌辱后又企图将她卖掉。喜儿逃离隐居深山多年,头发尽白,被传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穷苦农民斗倒地主,喜儿翻身,获得新生。《太阳出来了》——歌剧《白毛女》选曲思考:1、此曲采用哪种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2、此曲分为几个乐段?三个乐段活动一第一乐段:( )的气势、( )的色彩第三乐段:速度( )、节奏( )第二乐段:音调( )、速度( )宽广雄伟高亢明亮低沉缓慢加快紧凑儿童歌舞剧秧歌剧歌剧歌剧《白毛女》的意义1、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歌剧民族化、音乐戏剧化和用音乐刻画人物上,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2、歌剧《白毛女》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光明的新社会。中国歌剧的初步繁荣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歌剧创作十分兴盛,其中以《小二黑结婚》《刘胡兰》较有影响。2、1955至1965年间,既有借鉴欧洲歌剧结构原则创作的《草原之歌》等作品,亦有主要运用戏曲板腔体手法或歌谣体创作的《红霞》《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等作品。小组分享交流活动:对比分析两首合唱作品活动三请暂停视频曲目 演唱形式 有无独白 音乐色彩 人物形象 表演形式《太阳出来了》《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领唱与 无 以河北、山西等地 鲜明 深沉、合唱 方音乐为素材 丰富男声小 有 以湖北、湖南地方 鲜明 活泼、合唱 音乐为素材 丰富《珊瑚颂》——歌剧电影《红珊瑚》主题歌中国歌剧的初步繁荣期中国歌剧的初步繁荣期创作手法:欧洲歌剧结构、歌谣体、戏曲板腔体作品:《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红霞》等课堂总结本节课通过对重点作品的赏析和表演,以及对其他三部作品的欣赏,使我们对中国歌剧的形成及初步繁荣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中国歌剧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歌剧名称 首演时间 剧中人物唱段 音乐特点查阅资料,完成拓展与探究第2题,简要总结中国歌剧形成的脉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