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积累专项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与积累专项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与积累专项练习
一、  四十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中写了哪些人物 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诗歌三、四两句写儿童天真可爱的目的是什么
4、我们学习的《四时田园杂兴》都是描写( )的。
5、《四时田园杂兴》作者( )朝( ),他的诗作大部分反映农村生活。
6、解释“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 稚子弄冰
【南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
敲成玉磬穿林响, 。
1.脱晓冰的意思是 。
2.全诗突出一个“( )”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3.解释前两句诗的意思。
三、 村 晚
雷震
,山衔落日浸寒漪。
,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下列词。
塘:( )②陂:读( ),( )的意思。
2.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3.①用“满”字写出( ); ②( )用比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③ “浸”生动地描绘出了 ( )的形象。
4.读了“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四、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
临行密密缝, 。
, 。
1.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歌颂 ( ) 的著名诗篇。“游子”是指出门在外的人。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母亲为临行儿子缝补衣裳 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子女,用 ( )比喻子女的心,用( )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2.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五、 鸟 鸣 涧
(唐)王 维
,夜静春山空。
,时鸣 。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确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孤城遥望玉门关。

终不还。
1. 概括了边疆战事的频繁艰苦、敌军的强悍和戎边时间的漫长
2. 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迈气概
七、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
  , 。
 (1)解释词语。
客舍: 故人:
 (2)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 ,地点是: ,景物是: 和 ,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诗中作者用一个“ ”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八、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五千仞岳上摩天,
1.解释词语。
①河: ②遗民:
2.赏析第三句中的“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九、 《凉州词》
王之涣

一片孤城万仞山。


1.这是一首著名的( )诗。诗人描绘了我国古代西北边疆雄伟壮观而又荒凉萧瑟的景象,并对常年驻守在此的将士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2.解释词语。
黄河远上:。
孤城: 。
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

1.这是一首( )诗,寓离情于写景。
2.解释词语:
故人: 辞: 唯:
烟花: 碧空:
3.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 ;送别的时间: ;故人的去向: ;以及送别的场景: (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十一、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又誉其矛曰:“ 。”或曰:“ ,何如?” 。众皆笑之。
十二、填空。
莫道君行早, 。
,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 。
读书须用意, 。
,胜读十年书。
十三、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白满川,指 。
2.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子规声里雨如烟”所展示的优美画面。
3.第四句中的“蚕桑”照应上面“ ”,“插田”照应上面的“ ”,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 气氛。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十五、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填空。
君子喻于义, 。——《论语》
,小人长戚戚。——《论语》
恻隐之心, 。——《孟子》
,必自毙。——《左转》
人有耻, 。——《朱子语类》
参考答案
一、
1、村庄儿女、童孙,耘田绩麻、学种瓜。
2、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3、一是表现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二是衬托农民们的勤劳和农事的繁忙。
4、田园风光
5、宋 范成大
二、
1.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2.稚
三、
1.堤岸 bēi,池塘
2.宁静的晚村暮色图景,(描绘画面略),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之情。(答出乡村晚归或乡村暮色
3.青草茂盛,池水盈盈 衔 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
4.牧童骑在牛背上慢慢往家回,手里拿着一支短笛,没有依照乐谱,随意吹着音调。
四、
1. 伟大母爱 “寸草心” “三春晖”
2.通过对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细节描写,歌颂了深挚的母爱。
五、
1. 桂花,(春)山,(明)月,(山)鸟(写出三个即可) 幽静(有“静”即可
2.月光下的山谷寂静无声。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时不时的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3.表达诗人在春天静谧的月夜里闲适、恬静心情。
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七、
 (1)湿润 旅馆 老朋友 (2)春天 渭城 朝雨 青青柳色
(3)柳(4)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境的细心体察,包含一路珍重的殷殷祝福。
八、
2.“尽”是“完”的意思,强调眼泪流干,突出遗民无限酸辛、痛苦之情。
3.对百姓的同情(忧国忧民),对王师的期盼,对统治者(未能早日收复失地)的不满。
九、1.边塞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十、
1.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告别 指暮春橄艳的景色 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2.黄鹤楼 烟花三月 扬州 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3.)黄鹤楼;“烟花三月”的春天;“扬州”;送别的场景是孤帆、碧空、长江……诗以绚丽的春色和浩渺的长江为送别的背景,渲染、描绘出了一幅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送别画。
十四、
2.细雨密密地下个不停,天地间,如烟雾般迷蒙,淡淡的;又仿佛悬挂着一道薄纱,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自然。此时,传来几声杜鹃鸟的啼叫声,更添些许闲适安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4.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或: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十五、1、(1)诣:拜见 乃:于是,就 (2)示:给……看 曰:说 (3)未:没有 闻:听见
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