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水是生命之源,以下(  )是节水标识。
A. B. C. D.
2.(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其指定的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照吗
B.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C.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吗
D.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
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做饭,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大气污染 B.白色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垃圾问题
4.(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右图,当我们快速转动涂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彩色轮,实际看到的颜色接近(  )。
A.白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
5.(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杭嘉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属于(  )地形。
A.丘陵 B.山地 C.高原 D.平原
6.(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外卖员的专用外卖泡沫箱能保温,是因为(  )。
A.泡沫箱比较坚固 B.泡沫箱能减缓热传递
C.泡沫箱能降低温度 D.泡沫箱能产生热量
7.(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图,从装有 300 毫升水的瓶中,连续漏出3个100 毫升的水,下列记录符合漏水规律的是(  ).
A. B.
C. D.
8.(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下列(  )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A.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B.地表出现溪流和沟壑
C.地震和火山喷发 D.我国西部的雅丹地貌
9.(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以下现象是由于水的蒸发造成的是(  )。
A.火锅上方的白汽 B.夏天草尖上的露珠
C.冬天菜叶上的白霜 D.阳台晾的衣服变干
10.(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右图,将相同质量的30℃的水和80℃的水混合,待液体达到稳态后,混合后的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30 B.55 C.65 D.80
1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关于生态瓶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瓶中应放入大量植物,以便为动物提供足够的氧气和食物
B.我们要及时清理掉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和尸体
C.生态瓶中的水,最好用新鲜干净的自来水
D.做生态瓶前,要先了解各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和食性
12.(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用切开的熟鸡蛋模拟地球结构,卵白相当于地球的(  )。
A.大气层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1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夏天为了使整个教室更快降温,空调扇叶应该朝向(  )。
A.房间的上部 B.房间的中部
C.房间的下部 D.房间的任何地方
14.(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图的实验装置用来研究蚯蚓的习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还是干燥的土壤
B.一段时间后,多数蚯蚓会爬向盒子的左侧
C.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进行实验
D.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不透光纸板观察
15.(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整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造成船后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不变
C.质量变大,体积变大 D.质量变小,体积变小
16.(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图,人们在早春播种时,会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的土壤,主要是为了(  )。
A.让种子不被鸟儿吃掉 B.让种子有充足的空气
C.让种子有适宜的温度 D.让种子有充足的水分
17.(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杭州亚运会期间,所有场馆用上“绿电”。所谓“绿电”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此举可以有效解决(  )问题。
①大气污染 ②温室效应 ③白色污染 ④能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小奇把橡皮泥压成片状,平放在桌面上,分别进行如下图中的操作,小奇是在模拟(  )。
A.火山喷发 B.风的侵蚀 C.海啸 D.地震
19.(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下列出现的景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  )。
A.波光粼粼的湖面 B.树下斑驳的影子
C.天空出现的彩虹 D.湖中杉树的倒影
20.(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右侧气泡图整理和分析的是(  )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
A.大气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光污染 D.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2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用激光笔照射下列空管的一端,光不能从另一端射出的是(  )。
A. B. C. D.
22.(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冬天,用手触摸室外的木头和钢铁,感觉钢铁更冷些,正确的解释是(  )。
A.钢铁的温度比木头低 B.钢铁比木头容易传热
C.钢铁比木头重 D.钢铁比木头光滑
2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右图,保温杯能较好地保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不锈钢材质 B.中间是真空的
C.双层结构 D.瓶盖用橡胶塞密封
24.(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分析下图的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我们可以知道(  )。
A.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布不均
B.加拿大水资源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C.地球上实际可利用淡水量极少
D.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严重缺乏
25.(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习了《船的研究》单元,下列关于船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时期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B.造船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C.船经历了从沉的材料到浮的材料的发展历程
D.船经历了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的发展历程
二、探究与实践。
26.(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热的研究。
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热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假期,小奇学会了用平底锅煎牛排。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对下面问题进行分析作答。
(1)小奇将黄油切成5小块撒入锅中,位置如右上图所示。如果用小火在锅底中央C点加热,5块黄油最先熔化的是   ,最后熔化的是   (前两空均填字母)。平底锅给牛排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平底锅中的锅柄属于   (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
(2)如果在锅边缘 A点加热,请在图中画出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3)小奇清洗平底锅时给水进行了加热,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以上三种都是
(4)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  )。
A.材质相同 B.体积相同 C.质量相同 D.温度相同
27.(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船的研究。
学校科技节,老师布置了一项制作小船的任务:要求载重量不小于300克,有自己的动力,能到达“码头”。五(1)班同学完成了小船的制作,测试如下,请根据你的造船经验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载重量/克 是否到达 “码头” 是否 偏航 船体是 否倾斜 动力系统
第一组 200 否 否 否 橡皮筋
第二组 400 是 是 否 小电动机
第三组 300 是 否 是 小电动机
(1)第一组的小船没到达“码头”,原因可能是   。
(2)第二组的小船发生了偏航,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  )。
A.加高船舷 B.调整动力 C.调试船舵 D.加长船身
(3)第三组采用弹珠测试载重量时,发现弹珠滚动,导致小船倾斜。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  )。
A.换成更小的弹珠 B.给船舱分格
C.增加船的底面积 D.增加船的体积
(4)第一组的小船载重量没有达标,下列改进方案可行的是(  )。
A.加宽船底 B.改成尖形船首
C.增大动力 D.增加船的体积
(5)测试过程中,前进的小船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
A.向上 B.向下 C.向前 D.向后
(6)第二组在试航时,第一次放了10颗弹珠,第二次放了15颗弹珠。第二次试航,小船受到的浮力(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7)进行船的研究后,大家也了解了潜艇可以在水上和水下自由运行,它是靠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完成下潜和上浮的。
28.(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美丽的灵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域面积1.2平方千米,是一个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城市休闲文化旅游之处。景区内以灵湖水面为核心,风景优美,植被丰富,水域广阔,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1)整个灵湖风景区可以看成是一个(  )。
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 C.食物链 D.食物网
(2)城中湖的湖区被称为“城市的心肺”,理由是(  )。
A.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环境
B.方便围湖造房
C.水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渔业养殖
D.方便排放生活污水
(3)每年春秋,景区工作人员会在灵湖进行两次鱼苗投放,对于这样的做法,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4)每年秋冬季,大量的白鹭、灰鹭等鸟类从四面八方赶来,会在湖中小岛“安家落户”,与此类似的动物行为还有   、   。(合理即可)
(5)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小奇将喝完的矿泉水瓶放入标识“<>”的垃圾桶中,这是用   方法解决垃圾问题。
(6)小奇游玩时,还发现灵湖里主要有浮萍、水葫芦、荷花、螺蛳、鲫鱼、草鱼、河虾、青蛙、白鹭、灰鹭等生物,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在你所写的这条食物链中,最初提供能量的是   ,能量在这条食物链中是   (填“单向”或“双向”)流动的。(前两空答案不唯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水循环无论是对于生命来说,还是对于地球本身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国家节水标志”是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
2.【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研究的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吗。
3.【答案】D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光盘行动”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垃圾问题,是减量化的方法。
4.【答案】A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白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绿、蓝三色混合可形成白光。因此,在圆盘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均匀地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彩色轮时,我们会看到彩色轮变成白色。
5.【答案】D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一般在200米以下。所以杭嘉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属于平原地形。
6.【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泡沫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泡沫箱能减缓热传递,所以外卖员的专用外卖泡沫箱能保温。
7.【答案】D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连续漏出3个100 毫升的水,时间会越来越长,所以符合漏水规律的是D。
8.【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震和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证明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9.【答案】D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A:火锅上方的白汽,属于水的凝结现象;
B:夏天草尖上的露珠,属于水的凝结现象;
C:冬天菜叶上的白霜,属于水的凝华现象;
D:阳台晾的衣服变干,属于水的凝结现象。
10.【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将相同质量的30℃的水和80℃的水混合,待液体达到稳态后,混合后的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两者的平均值,即55℃。
11.【答案】D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A:生态瓶中应放入大量植物,以便为动物提供足够的氧气和食物,错误;植物太多会挤压动物的生存空间;
B:我们要及时清理掉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和尸体,错误;生态瓶瓶内是独立的生态系统,我们不可以干扰;
C:生态瓶中的水,最好用新鲜干净的自来水,错误;应该选择池塘水或者自然水域的水;
D:做生态瓶前,要先了解各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和食性,正确。
12.【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鸡蛋,卵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卵白相当于地幔,卵黄相当于地核。
13.【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冷空气向下走。夏天空调四周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变冷,冷热空气对流使空气凉爽,所以夏天为了使整个教室更快降温,空调扇叶应该朝向房间的上部。
14.【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A:这是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还是干燥的土壤,错误;这是研究蚯蚓喜欢明亮还是黑暗的环境;
B:一段时间后,多数蚯蚓会爬向盒子的左侧,正确;
C: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进行实验,错误;最少选择三条蚯蚓来进行实验;
D: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不透光纸板观察,错误;实验过程中可以不打开不透光纸板观察,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15.【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做成船型后,质量不变,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16.【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人们在早春播种时,会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的土壤,主要是为了让种子有适宜的温度。
17.【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绿电”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可以有效解决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白色污染和塑料废品有关,与二氧化碳无关。
18.【答案】D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小奇把橡皮泥压成片状,平放在桌面上,橡皮泥的隆起和断裂模拟的是岩层的隆起和断裂,所以小奇是在模拟地震。
19.【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A:波光粼粼的湖面,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树下斑驳的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湖中杉树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0.【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环境问题,特别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变得更加突出,人类主要污染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固体废弃物污染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
21.【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光由潜望镜镜筒的上端沿直线传播到第一块平面镜上,再由第一块平面镜反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最后,光由第二块平面镜反射到人的眼睛里。C的拐角没有平面镜。所以光线无法反射到另一个视角。
22.【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钢属于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钢铁比木头容易传热,所以冬天,用手触摸室外的木头和钢铁,感觉钢铁更冷些。
23.【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A:采用不锈钢材质,错误;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并不是保温杯保温的原因;采用不锈钢材质是为了防摔;
B:中间是真空的,正确;
C:双层结构,正确;
D:瓶盖用橡胶塞密封,正确。
24.【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布不均,错误;没有体现我国人均水资源;
B:加拿大水资源量是世界上最多的,错误;加拿大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C:地球上实际可利用淡水量极少,错误;图表没有体现出这个观点;
D: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严重缺乏,正确。
25.【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A:不同时期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正确;
B:造船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正确;
C:船经历了从沉的材料到浮的材料的发展历程,错误;船经历了从浮的材料到沉的材料的发展历程;
D:船经历了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的发展历程,正确。
26.【答案】(1)C;A;热传导;热的不良导体
(2)
(3)B
(4)D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1)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所以如果用小火在锅底中央C点加热,5块黄油最先熔化的是距离加热点最近的C,最后熔化的是距离加热点最远的A。平底锅给牛排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热传导。平底锅中的锅柄属于热的不良导体,能够有效减缓热传递。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如果在锅边缘A点加热,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是从A点向锅的四周传递。
(3)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4)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物体间的温度一样时,它们相互接触不会发生热传递。
27.【答案】(1)橡皮筋动力不足
(2)C
(3)B
(4)D
(5)A
(6)C
(7)重力;浮力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第一组的小船没到达“码头”,原因可能是橡皮筋动力不足,没有充足的动力,无法行驶更长时间。
(2)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主要通过船舵来调整船的行驶方向。
(3)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所以将分格结构放入铝箔船中,装载弹珠,弹珠因为空间缩小不容易滚动,从而船不容易侧翻。将船舱分格处理也可以提高船的稳定性。
(4)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所以第一组的小船载重量没有达标,应该增加船的体积。
(5)浸入水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所以测试过程中,前进的小船受到的浮力方向是向上。
(6)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第二组在试航时,第一次放了10颗弹珠,第二次放了15颗弹珠。第二次试航,小船排开的水量增多,所以小船受到的浮力变大。
(7)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为了让潜艇上浮可以通过排出压载舱里的海水减少自身重量,为了让潜艇下沉可以通过向压载舱里加海水增加自身的重量。
28.【答案】(1)B
(2)A
(3)B
(4)换毛;冬眠
(5)资源化
(6)浮萍→河虾→鲫鱼→白鹭;浮萍;单向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整个灵湖风景区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2)以灵湖水面为核心,风景优美,植被丰富,水域广阔,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环境,因此城中湖的湖区被称为“城市的心肺”。
(3)生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每年春秋,景区工作人员会在灵湖进行两次鱼苗投放,这是生物适应环境。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
(5)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小奇将喝完的矿泉水瓶放入标识“<>”的垃圾桶中,这是用资源化方法解决垃圾问题。
(6)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小奇游玩时,还发现灵湖里主要有浮萍、水葫芦、荷花、螺蛳、鲫鱼、草鱼、河虾、青蛙、白鹭、灰鹭等生物,食物链有浮萍→螺丝→草鱼→白鹭、浮萍→河虾→白鹭等。在浮萍→螺丝→草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最初提供能量的是浮萍,而且能量在这条食物链中是单向的。
1 / 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水是生命之源,以下(  )是节水标识。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水循环无论是对于生命来说,还是对于地球本身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国家节水标志”是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
2.(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其指定的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照吗
B.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C.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吗
D.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研究的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吗。
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做饭,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大气污染 B.白色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垃圾问题
【答案】D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光盘行动”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垃圾问题,是减量化的方法。
4.(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右图,当我们快速转动涂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彩色轮,实际看到的颜色接近(  )。
A.白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
【答案】A
【知识点】光路图
【解析】【分析】白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绿、蓝三色混合可形成白光。因此,在圆盘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均匀地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彩色轮时,我们会看到彩色轮变成白色。
5.(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杭嘉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属于(  )地形。
A.丘陵 B.山地 C.高原 D.平原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一般在200米以下。所以杭嘉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属于平原地形。
6.(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外卖员的专用外卖泡沫箱能保温,是因为(  )。
A.泡沫箱比较坚固 B.泡沫箱能减缓热传递
C.泡沫箱能降低温度 D.泡沫箱能产生热量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泡沫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泡沫箱能减缓热传递,所以外卖员的专用外卖泡沫箱能保温。
7.(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图,从装有 300 毫升水的瓶中,连续漏出3个100 毫升的水,下列记录符合漏水规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连续漏出3个100 毫升的水,时间会越来越长,所以符合漏水规律的是D。
8.(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下列(  )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A.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B.地表出现溪流和沟壑
C.地震和火山喷发 D.我国西部的雅丹地貌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地震和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证明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9.(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以下现象是由于水的蒸发造成的是(  )。
A.火锅上方的白汽 B.夏天草尖上的露珠
C.冬天菜叶上的白霜 D.阳台晾的衣服变干
【答案】D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A:火锅上方的白汽,属于水的凝结现象;
B:夏天草尖上的露珠,属于水的凝结现象;
C:冬天菜叶上的白霜,属于水的凝华现象;
D:阳台晾的衣服变干,属于水的凝结现象。
10.(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右图,将相同质量的30℃的水和80℃的水混合,待液体达到稳态后,混合后的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30 B.55 C.65 D.80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将相同质量的30℃的水和80℃的水混合,待液体达到稳态后,混合后的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两者的平均值,即55℃。
1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关于生态瓶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瓶中应放入大量植物,以便为动物提供足够的氧气和食物
B.我们要及时清理掉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和尸体
C.生态瓶中的水,最好用新鲜干净的自来水
D.做生态瓶前,要先了解各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和食性
【答案】D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A:生态瓶中应放入大量植物,以便为动物提供足够的氧气和食物,错误;植物太多会挤压动物的生存空间;
B:我们要及时清理掉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和尸体,错误;生态瓶瓶内是独立的生态系统,我们不可以干扰;
C:生态瓶中的水,最好用新鲜干净的自来水,错误;应该选择池塘水或者自然水域的水;
D:做生态瓶前,要先了解各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和食性,正确。
12.(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用切开的熟鸡蛋模拟地球结构,卵白相当于地球的(  )。
A.大气层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鸡蛋,卵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卵白相当于地幔,卵黄相当于地核。
1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夏天为了使整个教室更快降温,空调扇叶应该朝向(  )。
A.房间的上部 B.房间的中部
C.房间的下部 D.房间的任何地方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冷空气向下走。夏天空调四周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变冷,冷热空气对流使空气凉爽,所以夏天为了使整个教室更快降温,空调扇叶应该朝向房间的上部。
14.(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图的实验装置用来研究蚯蚓的习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还是干燥的土壤
B.一段时间后,多数蚯蚓会爬向盒子的左侧
C.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进行实验
D.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不透光纸板观察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A:这是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还是干燥的土壤,错误;这是研究蚯蚓喜欢明亮还是黑暗的环境;
B:一段时间后,多数蚯蚓会爬向盒子的左侧,正确;
C: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进行实验,错误;最少选择三条蚯蚓来进行实验;
D: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不透光纸板观察,错误;实验过程中可以不打开不透光纸板观察,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15.(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整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造成船后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不变
C.质量变大,体积变大 D.质量变小,体积变小
【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做成船型后,质量不变,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16.(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图,人们在早春播种时,会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的土壤,主要是为了(  )。
A.让种子不被鸟儿吃掉 B.让种子有充足的空气
C.让种子有适宜的温度 D.让种子有充足的水分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人们在早春播种时,会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的土壤,主要是为了让种子有适宜的温度。
17.(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杭州亚运会期间,所有场馆用上“绿电”。所谓“绿电”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此举可以有效解决(  )问题。
①大气污染 ②温室效应 ③白色污染 ④能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绿电”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可以有效解决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白色污染和塑料废品有关,与二氧化碳无关。
18.(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小奇把橡皮泥压成片状,平放在桌面上,分别进行如下图中的操作,小奇是在模拟(  )。
A.火山喷发 B.风的侵蚀 C.海啸 D.地震
【答案】D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小奇把橡皮泥压成片状,平放在桌面上,橡皮泥的隆起和断裂模拟的是岩层的隆起和断裂,所以小奇是在模拟地震。
19.(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下列出现的景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  )。
A.波光粼粼的湖面 B.树下斑驳的影子
C.天空出现的彩虹 D.湖中杉树的倒影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A:波光粼粼的湖面,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树下斑驳的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湖中杉树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0.(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右侧气泡图整理和分析的是(  )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
A.大气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光污染 D.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环境问题,特别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变得更加突出,人类主要污染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固体废弃物污染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
21.(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用激光笔照射下列空管的一端,光不能从另一端射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光由潜望镜镜筒的上端沿直线传播到第一块平面镜上,再由第一块平面镜反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最后,光由第二块平面镜反射到人的眼睛里。C的拐角没有平面镜。所以光线无法反射到另一个视角。
22.(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冬天,用手触摸室外的木头和钢铁,感觉钢铁更冷些,正确的解释是(  )。
A.钢铁的温度比木头低 B.钢铁比木头容易传热
C.钢铁比木头重 D.钢铁比木头光滑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钢属于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钢铁比木头容易传热,所以冬天,用手触摸室外的木头和钢铁,感觉钢铁更冷些。
2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如右图,保温杯能较好地保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不锈钢材质 B.中间是真空的
C.双层结构 D.瓶盖用橡胶塞密封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A:采用不锈钢材质,错误;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并不是保温杯保温的原因;采用不锈钢材质是为了防摔;
B:中间是真空的,正确;
C:双层结构,正确;
D:瓶盖用橡胶塞密封,正确。
24.(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分析下图的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我们可以知道(  )。
A.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布不均
B.加拿大水资源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C.地球上实际可利用淡水量极少
D.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严重缺乏
【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布不均,错误;没有体现我国人均水资源;
B:加拿大水资源量是世界上最多的,错误;加拿大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C:地球上实际可利用淡水量极少,错误;图表没有体现出这个观点;
D: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严重缺乏,正确。
25.(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习了《船的研究》单元,下列关于船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时期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B.造船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C.船经历了从沉的材料到浮的材料的发展历程
D.船经历了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的发展历程
【答案】C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A:不同时期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正确;
B:造船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正确;
C:船经历了从沉的材料到浮的材料的发展历程,错误;船经历了从浮的材料到沉的材料的发展历程;
D:船经历了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的发展历程,正确。
二、探究与实践。
26.(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热的研究。
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热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假期,小奇学会了用平底锅煎牛排。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对下面问题进行分析作答。
(1)小奇将黄油切成5小块撒入锅中,位置如右上图所示。如果用小火在锅底中央C点加热,5块黄油最先熔化的是   ,最后熔化的是   (前两空均填字母)。平底锅给牛排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平底锅中的锅柄属于   (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
(2)如果在锅边缘 A点加热,请在图中画出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3)小奇清洗平底锅时给水进行了加热,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以上三种都是
(4)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  )。
A.材质相同 B.体积相同 C.质量相同 D.温度相同
【答案】(1)C;A;热传导;热的不良导体
(2)
(3)B
(4)D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1)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所以如果用小火在锅底中央C点加热,5块黄油最先熔化的是距离加热点最近的C,最后熔化的是距离加热点最远的A。平底锅给牛排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热传导。平底锅中的锅柄属于热的不良导体,能够有效减缓热传递。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如果在锅边缘A点加热,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是从A点向锅的四周传递。
(3)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4)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物体间的温度一样时,它们相互接触不会发生热传递。
27.(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船的研究。
学校科技节,老师布置了一项制作小船的任务:要求载重量不小于300克,有自己的动力,能到达“码头”。五(1)班同学完成了小船的制作,测试如下,请根据你的造船经验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载重量/克 是否到达 “码头” 是否 偏航 船体是 否倾斜 动力系统
第一组 200 否 否 否 橡皮筋
第二组 400 是 是 否 小电动机
第三组 300 是 否 是 小电动机
(1)第一组的小船没到达“码头”,原因可能是   。
(2)第二组的小船发生了偏航,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  )。
A.加高船舷 B.调整动力 C.调试船舵 D.加长船身
(3)第三组采用弹珠测试载重量时,发现弹珠滚动,导致小船倾斜。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  )。
A.换成更小的弹珠 B.给船舱分格
C.增加船的底面积 D.增加船的体积
(4)第一组的小船载重量没有达标,下列改进方案可行的是(  )。
A.加宽船底 B.改成尖形船首
C.增大动力 D.增加船的体积
(5)测试过程中,前进的小船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
A.向上 B.向下 C.向前 D.向后
(6)第二组在试航时,第一次放了10颗弹珠,第二次放了15颗弹珠。第二次试航,小船受到的浮力(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7)进行船的研究后,大家也了解了潜艇可以在水上和水下自由运行,它是靠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完成下潜和上浮的。
【答案】(1)橡皮筋动力不足
(2)C
(3)B
(4)D
(5)A
(6)C
(7)重力;浮力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第一组的小船没到达“码头”,原因可能是橡皮筋动力不足,没有充足的动力,无法行驶更长时间。
(2)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主要通过船舵来调整船的行驶方向。
(3)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所以将分格结构放入铝箔船中,装载弹珠,弹珠因为空间缩小不容易滚动,从而船不容易侧翻。将船舱分格处理也可以提高船的稳定性。
(4)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所以第一组的小船载重量没有达标,应该增加船的体积。
(5)浸入水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所以测试过程中,前进的小船受到的浮力方向是向上。
(6)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第二组在试航时,第一次放了10颗弹珠,第二次放了15颗弹珠。第二次试航,小船排开的水量增多,所以小船受到的浮力变大。
(7)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为了让潜艇上浮可以通过排出压载舱里的海水减少自身重量,为了让潜艇下沉可以通过向压载舱里加海水增加自身的重量。
28.(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美丽的灵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域面积1.2平方千米,是一个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城市休闲文化旅游之处。景区内以灵湖水面为核心,风景优美,植被丰富,水域广阔,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1)整个灵湖风景区可以看成是一个(  )。
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 C.食物链 D.食物网
(2)城中湖的湖区被称为“城市的心肺”,理由是(  )。
A.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环境
B.方便围湖造房
C.水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渔业养殖
D.方便排放生活污水
(3)每年春秋,景区工作人员会在灵湖进行两次鱼苗投放,对于这样的做法,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4)每年秋冬季,大量的白鹭、灰鹭等鸟类从四面八方赶来,会在湖中小岛“安家落户”,与此类似的动物行为还有   、   。(合理即可)
(5)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小奇将喝完的矿泉水瓶放入标识“<>”的垃圾桶中,这是用   方法解决垃圾问题。
(6)小奇游玩时,还发现灵湖里主要有浮萍、水葫芦、荷花、螺蛳、鲫鱼、草鱼、河虾、青蛙、白鹭、灰鹭等生物,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在你所写的这条食物链中,最初提供能量的是   ,能量在这条食物链中是   (填“单向”或“双向”)流动的。(前两空答案不唯一)
【答案】(1)B
(2)A
(3)B
(4)换毛;冬眠
(5)资源化
(6)浮萍→河虾→鲫鱼→白鹭;浮萍;单向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整个灵湖风景区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2)以灵湖水面为核心,风景优美,植被丰富,水域广阔,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环境,因此城中湖的湖区被称为“城市的心肺”。
(3)生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每年春秋,景区工作人员会在灵湖进行两次鱼苗投放,这是生物适应环境。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
(5)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小奇将喝完的矿泉水瓶放入标识“<>”的垃圾桶中,这是用资源化方法解决垃圾问题。
(6)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小奇游玩时,还发现灵湖里主要有浮萍、水葫芦、荷花、螺蛳、鲫鱼、草鱼、河虾、青蛙、白鹭、灰鹭等生物,食物链有浮萍→螺丝→草鱼→白鹭、浮萍→河虾→白鹭等。在浮萍→螺丝→草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最初提供能量的是浮萍,而且能量在这条食物链中是单向的。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