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3五下·南浔期末)黄瓜一般是春季种植,夏季收获。现在人们利用塑料大棚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黄瓜,从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角度看,塑料大棚主要起到的作用是(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答案】C【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塑料大棚主要起到的作用是提高温度。2.(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阳光→草→羊→狼B.蛇→青蛙→青虫→水稻C.草→昆虫→青蛙→蛇→鹰【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A:阳光→草→羊→狼,错误;阳光属于非生物;B:蛇→青蛙→青虫→水稻,错误;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C:草→昆虫→青蛙→蛇→鹰,正确。3.(2023五下·南浔期末)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与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模式。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生态平衡【答案】A【知识点】生态瓶的应用【解析】【分析】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与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在塘基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蛹等作为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形成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或生产链,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进,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4.(2023五下·南浔期末)小科在寒假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发现有水组和无水组种子都没有发芽,他接下来的做法不合适的是( )。A.修改记录表中的数据B.向父母或老师求助C.重新设计实验【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A:修改记录表中的数据,错误;实验的时候不能修改实验数据;B:向父母或老师求助,正确;C:重新设计实验,正确。5.(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为了适应四季变化而做出的行为改变的是( )。A.大闸蟹洄游 B.猫头鹰昼伏夜出 C.丹顶鹤迁徙【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比如丹顶鹤迁徙、大闸蟹洄游等。猫头鹰昼伏夜出是受到昼夜的影响。6.(2023五下·南浔期末)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瓶中生物数量较少,肯定不能形成食物链B.一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会相互影响C.越接近食物链末端的生物越高级,所以食物链越长越好【答案】B【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A:生态瓶中生物数量较少,肯定不能形成食物链,错误;生物数量较少也可以形成食物链;B:一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会相互影响,正确;C:越接近食物链末端的生物越高级,所以食物链越长越好,错误;食物链越长意味着一旦断裂,造成的后果就很严重。7.(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列船的设计中,不能减小船在水中行进时受到的阻力的是( )。A.船身做成鱼形 B.船首微微翘起 C.船底宽大【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A:船身做成鱼形,正确;B:船首微微翘起,正确;C:船底宽大,错误;船底宽大可以增强小船的稳定性,不能减小船在水中行进时受到的阻力。8.(2023五下·南浔期末)右图是小科制作的小船,它是靠( )前进的。A.电力驱动 B.蒸汽驱动 C.持续提供动力【答案】B【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船的动力有很多种,包括人力驱动、风力驱动、电力驱动、发动机驱动(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动力机组)等。不同的船的动力不同,小科制作的小船是靠蒸汽驱动前进的。9.(2023五下·南浔期末)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士兵大多数来自北方,不习水性。于是,他们将许多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这样做主要是想通过( )来增加船的稳定性。A.增加船的重量 B.增大船面的宽度 C.增加船的体积【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船的底面积与船的稳定性有关,底面积越大船越稳定。所以他们将许多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这样做主要是想通过增大船面的宽度来增加船的稳定性。10.(2023五下·南浔期末)设计我们的小船时,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设计图要标注各部分使用的材料B.设计图要考虑合理性和可行性C.为了节省时间,设计图只需要画个大概,自己看得懂就行【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A:设计图要标注各部分使用的材料,正确;B:设计图要考虑合理性和可行性,正确;C:为了节省时间,设计图只需要画个大概,自己看得懂就行,错误;设计图要标注各部分使用的材料,还有数据。11.(2023五下·南浔期末)用橡皮泥这种沉的材料造船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的就一定能浮B.增大它的容积,可以增加载重量C.做成船型能浮,是因为增大了浮力【答案】A【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A:做成空心的就一定能浮,错误;如果排开的水量不够,就无法浮在水面;B:增大它的容积,可以增加载重量,正确;C:做成船型能浮,是因为增大了浮力,正确。12.想要使电动螺旋桨小船行驶得更快,我们可以( )。A.换上电力充足的新电池B.在船上放更多重物C.更换更重的船体材料【答案】A【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电动螺旋桨小船是利用电力进行驱动的,想要使电动螺旋桨小船行驶得更快,可以通过增强电力的方式,如换上电力充足的新电池,故A正确;而在船上放更重的重物及换更重的船体材料都会使小船行驶得更慢,故BC错误。13.(2023五下·南浔期末)“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产业调整等方式,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正负相抵,最终达到“零排放”。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油车B.植树造林C.外出用餐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答案】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A: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油车,正确;B:植树造林,正确;C:外出用餐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错误;外出用餐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14.(2023五下·南浔期末)( )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A.使用一次性用品B.回收再利用C.选择精美包装的物品【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解析】【分析】A:使用一次性用品,错误;这样会增加垃圾数量;B:回收再利用,正确;C:选择精美包装的物品,错误;这样会增加垃圾数量。15.(2023五下·南浔期末)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可能会发生的事件有( )。①地面出现大量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引力明显减小 ③昼夜温差变大 ④生命全部消失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答案】B【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①地面出现大量陨石坑,正确;没有大气层陨石就可以直接落下来,砸成坑;②地球上的引力明显减小,错误;地球引力与大气层无关;③昼夜温差变大,正确;④生命全部消失,正确;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变大,不利于生存;所以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可能会发生的事件有①③④。16.(2023五下·南浔期末)医生给病人化验后用过的棉签属于( )。A.可回收垃圾 B.医疗垃圾 C.厨余垃圾【答案】B【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医生给病人化验后用过的棉签属于医疗垃圾。17.(2023五下·南浔期末)全国各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从环保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少( )。A.大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水污染【答案】A【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空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除天气因素外,还有很多是人们使用各类科技产品造成的,如汽车尾气已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全国各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从环保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18.(2023五下·南浔期末)海洋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做法不合理的是( )。A.大力开展围海造陆活动,扩展陆地面积B.根据海洋生物习性,制订合理的休渔期,保证海洋生物的繁殖C.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答案】A【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A:大力开展围海造陆活动,扩展陆地面积,错误;这样会减小海洋面积,不利于开发海洋资源;B:根据海洋生物习性,制订合理的休渔期,保证海洋生物的繁殖,正确;C: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正确。19.在寒冷的冬天,穿上毛衣和羽绒服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这是因为( )。A.衣服可以产生热量B.衣服可以传递热量C.衣服可以阻止身体热量散失【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量是身体机能产生的,通过皮肤扩散到环境中,衣服则隔绝了热量的散发,同时也隔绝了外界的冷空气接触到皮肤,所以会感觉到温暖。20.炒菜用的锅一般用金属材料制成,这是因为( )。A.金属的导热性好 B.金属的导热性差 C.金属的导热性一般【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性好,所以炒菜用的锅一般用金属材料制成。21.(2023五下·南浔期末)如图是正在加热的一根金属条,三个点中温度最低的是( )。A.A点 B.B点 C.C点【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C点离热源最远,所以温度最低。22.(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导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是( )。A.钻木取火 B.晒太阳 C.使用热水袋取暖【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使用热水袋取暖属于热传导使物体温度升高。钻木取火属于摩擦生热;晒太阳属于热辐射的传递方式。23.(2023五下·南浔期末)为了更快地喝到凉白开,可以将放有热水的杯子浸在冷水中,热水温度下降的速度( )。A.均匀下降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24.(2023五下·南浔期末)关于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递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要有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C.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递方式都是一样的【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A:热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递,错误;热可以从加热点向四周传递;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要有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正确;C: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递方式都是一样的,错误;热在固体中的传热方式是传导;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传热方法是对流。二、探究题。25.(2023五下·南浔期末)做“蚯蚓适合怎样的环境”实验时,小科用 了一个特殊的盒子(如图),左侧上方透明,右侧上方不透明。(1)实验研究的环境条件是 (填“水分”“温度”或“光照程度”)。(2)这个实验开始时,蚯蚓应该放在 (填“明亮一端”“盒子中间”或“黑暗一端”)。从实验设置来看,这是一个 (填“模拟”或“对比”)实验。(3)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待在 (填“明亮一端”“盒子中间”或“黑暗一端”)的蚯蚓较多,实验现象说明 °(4)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蚯蚓还适合生活在 (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中。【答案】(1)光照程度(2)盒子中间;对比(3)黑暗一端;蚯蚓适合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4)潮湿【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1)小科用 了一个特殊的盒子(如图),左侧上方透明,右侧上方不透明。根据题干可知,实验研究的环境条件是光照程度。(2)这个实验开始时,蚯蚓应该放在盒子中间,然后看蚯蚓选择黑暗还是明亮的环境。从实验设置来看,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3)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较多,实验现象说明蚯蚓适合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4)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态传递的桥梁。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26.(2023五下·南浔期末)为了研究“小船载重量与什么有关 ”,小科用四张边长都为12厘米的相同正方形铝箔纸制作了四艘铝箔船(设计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用同样的铝箔纸制作不同体积的船,是为了在比较载重量时保证每艘小船的( )。A.船身重量相同 B.船身形状不变 C.船身体积不变(2)在测试前,小科认为“船舷越高,小船的载重量越大”,这属于探究过程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实验验证(3)小科通过放置一定量的垫圈或弹珠模拟货物,发现弹珠会滚动,导致小船容易侧翻。下列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 )。A.换成更小的弹珠B.增加船的底面积C.先把船舱分格,再均匀放入弹珠(4)通过测试,小科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请补充完整。小船编号 ① ② ③ ④船舷高度/cm 1 2 3 4船底面积/cm2 100 64 36 船的体积/cm3 100 128 108 64最大承载垫圈数量/个 9 14 11 7(5)分析上表数据可知, 号船的载重量最大,说明船的载重量与 有关。【答案】(1)A(2)B(3)C(4)16(5)②;船的体积【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1)小船的制作设计要从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定性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多重考虑,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量和装载货物的重量,用同样的铝箔制作不同体积的船,为了比较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船只载重量时,首先要保证船体自身的重量相同。(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在测试前,小明认为“船舷越高,小船的载重量越大”这属于探究过程的建立假设。(3)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所以将分格结构放入铝箔船中,装载弹珠,弹珠因为空间缩小不容易滚动,从而船不容易侧翻。(4)④号小船的底面积为4厘米×4厘米=16平方厘米。(5)用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船的体积等于船的底面积与船舷高度的乘积。②号船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27.(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图是我国水资源概况,请根据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很 (填“充足”或“紧缺”)。我国水资源还分布不均,根据地理位置,在北方分布较 ,在南方分布较 。(2)如右图是自贡地区利用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 mm毛细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农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你认为这种滴灌方法是否能有效节水 为什么 , (3)了解我国水资源概况后,小明决定要节约用水,下列选项中是合理的节水方法的是 、 。①用洗衣机洗少量的衣服 ②洗完手及时关闭水龙头③洗菜水用来浇花 ④用大量水洗车⑤用冲水量大的马桶 ⑥平时少喝水【答案】(1)紧缺;少;多(2)能;因为减少了灌溉过程中水分的蒸发(3)②;③【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1)根据图表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很紧缺。我国水资源还分布不均,根据地理位置,在北方分布较少,只有20%;在南方分布较多,占了80%。(2)农田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的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3)①用洗衣机洗少量的衣服,错误;用洗衣机应该洗多一些的衣服;②洗完手及时关闭水龙头,正确;③洗菜水用来浇花,正确;④用大量水洗车,错误;洗车应该节约用水;⑤用冲水量大的马桶,错误;应该冲水量小的马桶;⑥平时少喝水,错误;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合理的节水方法有②③。28.(2023五下·南浔期末)学习了《热》单元后,小明对热水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很多的探究与思考。(1)分析热水瓶的结构,其中镀银内壁的作用是( )。A.减少热对流 B.减少热传导 C.减少热辐射(2)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软木这种材料制作热水瓶塞子,这样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3)往热水瓶中倒入半瓶开水,塞上塞子,过了一会儿,塞子突然自动“跳”了出来。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塞子受热膨胀,把自己“挤”出去了B.内胆受热膨胀,把塞子“挤”出去了C.热水瓶中上半部分空气受热膨胀,把塞子“挤”出去了(4)关于热水瓶的保温,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A.若在热水瓶里装冰块,也可以减慢冰块融化的速度B.热水瓶的真空结构可以减缓热量散失C.热水瓶可以使热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95 ℃以上(5)下列结构特点与热水瓶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无关的是( )。A.用坚硬的材料做热水瓶外壳B.玻璃层间真空C.塞子选用软木材料(6)研究完热水瓶后,小明想制作一个保温杯,过程如下:①结构设计 ②测试调整 ③产品制作 ④评估改进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7)小明为了快速检测自制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将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放在( )。A.70℃热水中 B.冰箱冷藏室中 C.阴凉的室内【答案】(1)C(2)软木是热的不良导体(3)C(4)C(5)A(6)A(7)C【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1)镀银内壁主要起到反射热辐射的作用,主要是减少瓶内热量向瓶外传递。(2)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软木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差,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软木这种材料制作热水瓶塞子。(3)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热水瓶中上半部分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把塞子“挤”出去了。(4)A:若在热水瓶里装冰块,也可以减慢冰块融化的速度,正确;B:热水瓶的真空结构可以减缓热量散失,正确;C:热水瓶可以使热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95 ℃以上,错误;热水瓶只是减慢热传递,时间越长,热水瓶中的水温度就越低。(5)A:用坚硬的材料做热水瓶外壳,错误;用坚硬的材料做热水瓶外壳是防止热水瓶摔碎,并不是为了热水瓶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B:玻璃层间真空,正确;C:塞子选用软木材料,正确。(6)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明确任务—制订方案一交流展示一制作—测试一评估与改进。所以研究完热水瓶后,小明想制作一个保温杯,过程是①结构设计、③产品制作、②测试调整、④评估改进。(7)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小明为了快速检测自制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将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放在阴凉的室内,温差越大实验效果越明显,而且这样便于观察。三、附加题。2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请阅读材料,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30年代,水葫芦传入我国。虽然水葫芦为绿化水面、提供猪饲料做过贡献,但它的生长速度极快,短时间就形成单一群落,堵塞河道,影响鱼类生长,成为“生态癌症”。(1)湖里原本长有荷花,如果水葫芦“入侵”了这个湖,荷花的数量会如何变化 为什么 (2)为了治理水葫芦,科研机构开展了“剿灭”水葫芦的研究,从水葫芦的老家引入了它的天敌——象甲虫,你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吗 为什么 【答案】(1)减少,因为水葫芦的快速繁殖会阻碍荷花的光合作用。导致荷花的数量减少。(合理即可)(2)我认为不是,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本地物种的光亡和濒危,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湖里原本长有荷花,如果水葫芦“入侵”了这个湖,水葫芦的快速繁殖会阻碍荷花的光合作用。导致荷花的数量减少。(2)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个环节被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失去平衡。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本地物种的光亡和濒危,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1 / 1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3五下·南浔期末)黄瓜一般是春季种植,夏季收获。现在人们利用塑料大棚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黄瓜,从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角度看,塑料大棚主要起到的作用是(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2.(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阳光→草→羊→狼B.蛇→青蛙→青虫→水稻C.草→昆虫→青蛙→蛇→鹰3.(2023五下·南浔期末)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与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模式。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生态平衡4.(2023五下·南浔期末)小科在寒假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发现有水组和无水组种子都没有发芽,他接下来的做法不合适的是( )。A.修改记录表中的数据B.向父母或老师求助C.重新设计实验5.(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为了适应四季变化而做出的行为改变的是( )。A.大闸蟹洄游 B.猫头鹰昼伏夜出 C.丹顶鹤迁徙6.(2023五下·南浔期末)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瓶中生物数量较少,肯定不能形成食物链B.一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会相互影响C.越接近食物链末端的生物越高级,所以食物链越长越好7.(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列船的设计中,不能减小船在水中行进时受到的阻力的是( )。A.船身做成鱼形 B.船首微微翘起 C.船底宽大8.(2023五下·南浔期末)右图是小科制作的小船,它是靠( )前进的。A.电力驱动 B.蒸汽驱动 C.持续提供动力9.(2023五下·南浔期末)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士兵大多数来自北方,不习水性。于是,他们将许多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这样做主要是想通过( )来增加船的稳定性。A.增加船的重量 B.增大船面的宽度 C.增加船的体积10.(2023五下·南浔期末)设计我们的小船时,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设计图要标注各部分使用的材料B.设计图要考虑合理性和可行性C.为了节省时间,设计图只需要画个大概,自己看得懂就行11.(2023五下·南浔期末)用橡皮泥这种沉的材料造船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的就一定能浮B.增大它的容积,可以增加载重量C.做成船型能浮,是因为增大了浮力12.想要使电动螺旋桨小船行驶得更快,我们可以( )。A.换上电力充足的新电池B.在船上放更多重物C.更换更重的船体材料13.(2023五下·南浔期末)“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产业调整等方式,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正负相抵,最终达到“零排放”。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油车B.植树造林C.外出用餐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14.(2023五下·南浔期末)( )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A.使用一次性用品B.回收再利用C.选择精美包装的物品15.(2023五下·南浔期末)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可能会发生的事件有( )。①地面出现大量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引力明显减小 ③昼夜温差变大 ④生命全部消失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16.(2023五下·南浔期末)医生给病人化验后用过的棉签属于( )。A.可回收垃圾 B.医疗垃圾 C.厨余垃圾17.(2023五下·南浔期末)全国各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从环保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少( )。A.大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水污染18.(2023五下·南浔期末)海洋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做法不合理的是( )。A.大力开展围海造陆活动,扩展陆地面积B.根据海洋生物习性,制订合理的休渔期,保证海洋生物的繁殖C.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19.在寒冷的冬天,穿上毛衣和羽绒服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这是因为( )。A.衣服可以产生热量B.衣服可以传递热量C.衣服可以阻止身体热量散失20.炒菜用的锅一般用金属材料制成,这是因为( )。A.金属的导热性好 B.金属的导热性差 C.金属的导热性一般21.(2023五下·南浔期末)如图是正在加热的一根金属条,三个点中温度最低的是( )。A.A点 B.B点 C.C点22.(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导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是( )。A.钻木取火 B.晒太阳 C.使用热水袋取暖23.(2023五下·南浔期末)为了更快地喝到凉白开,可以将放有热水的杯子浸在冷水中,热水温度下降的速度( )。A.均匀下降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24.(2023五下·南浔期末)关于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递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要有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C.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递方式都是一样的二、探究题。25.(2023五下·南浔期末)做“蚯蚓适合怎样的环境”实验时,小科用 了一个特殊的盒子(如图),左侧上方透明,右侧上方不透明。(1)实验研究的环境条件是 (填“水分”“温度”或“光照程度”)。(2)这个实验开始时,蚯蚓应该放在 (填“明亮一端”“盒子中间”或“黑暗一端”)。从实验设置来看,这是一个 (填“模拟”或“对比”)实验。(3)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待在 (填“明亮一端”“盒子中间”或“黑暗一端”)的蚯蚓较多,实验现象说明 °(4)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蚯蚓还适合生活在 (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中。26.(2023五下·南浔期末)为了研究“小船载重量与什么有关 ”,小科用四张边长都为12厘米的相同正方形铝箔纸制作了四艘铝箔船(设计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用同样的铝箔纸制作不同体积的船,是为了在比较载重量时保证每艘小船的( )。A.船身重量相同 B.船身形状不变 C.船身体积不变(2)在测试前,小科认为“船舷越高,小船的载重量越大”,这属于探究过程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实验验证(3)小科通过放置一定量的垫圈或弹珠模拟货物,发现弹珠会滚动,导致小船容易侧翻。下列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 )。A.换成更小的弹珠B.增加船的底面积C.先把船舱分格,再均匀放入弹珠(4)通过测试,小科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请补充完整。小船编号 ① ② ③ ④船舷高度/cm 1 2 3 4船底面积/cm2 100 64 36 船的体积/cm3 100 128 108 64最大承载垫圈数量/个 9 14 11 7(5)分析上表数据可知, 号船的载重量最大,说明船的载重量与 有关。27.(2023五下·南浔期末)下图是我国水资源概况,请根据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很 (填“充足”或“紧缺”)。我国水资源还分布不均,根据地理位置,在北方分布较 ,在南方分布较 。(2)如右图是自贡地区利用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 mm毛细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农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你认为这种滴灌方法是否能有效节水 为什么 , (3)了解我国水资源概况后,小明决定要节约用水,下列选项中是合理的节水方法的是 、 。①用洗衣机洗少量的衣服 ②洗完手及时关闭水龙头③洗菜水用来浇花 ④用大量水洗车⑤用冲水量大的马桶 ⑥平时少喝水28.(2023五下·南浔期末)学习了《热》单元后,小明对热水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很多的探究与思考。(1)分析热水瓶的结构,其中镀银内壁的作用是( )。A.减少热对流 B.减少热传导 C.减少热辐射(2)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软木这种材料制作热水瓶塞子,这样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3)往热水瓶中倒入半瓶开水,塞上塞子,过了一会儿,塞子突然自动“跳”了出来。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塞子受热膨胀,把自己“挤”出去了B.内胆受热膨胀,把塞子“挤”出去了C.热水瓶中上半部分空气受热膨胀,把塞子“挤”出去了(4)关于热水瓶的保温,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A.若在热水瓶里装冰块,也可以减慢冰块融化的速度B.热水瓶的真空结构可以减缓热量散失C.热水瓶可以使热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95 ℃以上(5)下列结构特点与热水瓶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无关的是( )。A.用坚硬的材料做热水瓶外壳B.玻璃层间真空C.塞子选用软木材料(6)研究完热水瓶后,小明想制作一个保温杯,过程如下:①结构设计 ②测试调整 ③产品制作 ④评估改进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7)小明为了快速检测自制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将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放在( )。A.70℃热水中 B.冰箱冷藏室中 C.阴凉的室内三、附加题。2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请阅读材料,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30年代,水葫芦传入我国。虽然水葫芦为绿化水面、提供猪饲料做过贡献,但它的生长速度极快,短时间就形成单一群落,堵塞河道,影响鱼类生长,成为“生态癌症”。(1)湖里原本长有荷花,如果水葫芦“入侵”了这个湖,荷花的数量会如何变化 为什么 (2)为了治理水葫芦,科研机构开展了“剿灭”水葫芦的研究,从水葫芦的老家引入了它的天敌——象甲虫,你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吗 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塑料大棚主要起到的作用是提高温度。2.【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A:阳光→草→羊→狼,错误;阳光属于非生物;B:蛇→青蛙→青虫→水稻,错误;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C:草→昆虫→青蛙→蛇→鹰,正确。3.【答案】A【知识点】生态瓶的应用【解析】【分析】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与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在塘基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蛹等作为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形成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或生产链,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进,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4.【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A:修改记录表中的数据,错误;实验的时候不能修改实验数据;B:向父母或老师求助,正确;C:重新设计实验,正确。5.【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比如丹顶鹤迁徙、大闸蟹洄游等。猫头鹰昼伏夜出是受到昼夜的影响。6.【答案】B【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A:生态瓶中生物数量较少,肯定不能形成食物链,错误;生物数量较少也可以形成食物链;B:一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会相互影响,正确;C:越接近食物链末端的生物越高级,所以食物链越长越好,错误;食物链越长意味着一旦断裂,造成的后果就很严重。7.【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A:船身做成鱼形,正确;B:船首微微翘起,正确;C:船底宽大,错误;船底宽大可以增强小船的稳定性,不能减小船在水中行进时受到的阻力。8.【答案】B【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船的动力有很多种,包括人力驱动、风力驱动、电力驱动、发动机驱动(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动力机组)等。不同的船的动力不同,小科制作的小船是靠蒸汽驱动前进的。9.【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船的底面积与船的稳定性有关,底面积越大船越稳定。所以他们将许多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这样做主要是想通过增大船面的宽度来增加船的稳定性。10.【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A:设计图要标注各部分使用的材料,正确;B:设计图要考虑合理性和可行性,正确;C:为了节省时间,设计图只需要画个大概,自己看得懂就行,错误;设计图要标注各部分使用的材料,还有数据。11.【答案】A【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A:做成空心的就一定能浮,错误;如果排开的水量不够,就无法浮在水面;B:增大它的容积,可以增加载重量,正确;C:做成船型能浮,是因为增大了浮力,正确。12.【答案】A【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电动螺旋桨小船是利用电力进行驱动的,想要使电动螺旋桨小船行驶得更快,可以通过增强电力的方式,如换上电力充足的新电池,故A正确;而在船上放更重的重物及换更重的船体材料都会使小船行驶得更慢,故BC错误。13.【答案】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A: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油车,正确;B:植树造林,正确;C:外出用餐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错误;外出用餐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14.【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解析】【分析】A:使用一次性用品,错误;这样会增加垃圾数量;B:回收再利用,正确;C:选择精美包装的物品,错误;这样会增加垃圾数量。15.【答案】B【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①地面出现大量陨石坑,正确;没有大气层陨石就可以直接落下来,砸成坑;②地球上的引力明显减小,错误;地球引力与大气层无关;③昼夜温差变大,正确;④生命全部消失,正确;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变大,不利于生存;所以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可能会发生的事件有①③④。16.【答案】B【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医生给病人化验后用过的棉签属于医疗垃圾。17.【答案】A【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空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除天气因素外,还有很多是人们使用各类科技产品造成的,如汽车尾气已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全国各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从环保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18.【答案】A【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A:大力开展围海造陆活动,扩展陆地面积,错误;这样会减小海洋面积,不利于开发海洋资源;B:根据海洋生物习性,制订合理的休渔期,保证海洋生物的繁殖,正确;C: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正确。19.【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量是身体机能产生的,通过皮肤扩散到环境中,衣服则隔绝了热量的散发,同时也隔绝了外界的冷空气接触到皮肤,所以会感觉到温暖。20.【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性好,所以炒菜用的锅一般用金属材料制成。21.【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C点离热源最远,所以温度最低。22.【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使用热水袋取暖属于热传导使物体温度升高。钻木取火属于摩擦生热;晒太阳属于热辐射的传递方式。23.【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24.【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A:热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递,错误;热可以从加热点向四周传递;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要有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正确;C: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递方式都是一样的,错误;热在固体中的传热方式是传导;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传热方法是对流。25.【答案】(1)光照程度(2)盒子中间;对比(3)黑暗一端;蚯蚓适合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4)潮湿【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1)小科用 了一个特殊的盒子(如图),左侧上方透明,右侧上方不透明。根据题干可知,实验研究的环境条件是光照程度。(2)这个实验开始时,蚯蚓应该放在盒子中间,然后看蚯蚓选择黑暗还是明亮的环境。从实验设置来看,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3)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较多,实验现象说明蚯蚓适合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4)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生生物与土壤生态传递的桥梁。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26.【答案】(1)A(2)B(3)C(4)16(5)②;船的体积【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1)小船的制作设计要从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定性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多重考虑,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量和装载货物的重量,用同样的铝箔制作不同体积的船,为了比较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船只载重量时,首先要保证船体自身的重量相同。(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在测试前,小明认为“船舷越高,小船的载重量越大”这属于探究过程的建立假设。(3)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所以将分格结构放入铝箔船中,装载弹珠,弹珠因为空间缩小不容易滚动,从而船不容易侧翻。(4)④号小船的底面积为4厘米×4厘米=16平方厘米。(5)用相同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船的体积等于船的底面积与船舷高度的乘积。②号船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27.【答案】(1)紧缺;少;多(2)能;因为减少了灌溉过程中水分的蒸发(3)②;③【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1)根据图表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很紧缺。我国水资源还分布不均,根据地理位置,在北方分布较少,只有20%;在南方分布较多,占了80%。(2)农田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的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3)①用洗衣机洗少量的衣服,错误;用洗衣机应该洗多一些的衣服;②洗完手及时关闭水龙头,正确;③洗菜水用来浇花,正确;④用大量水洗车,错误;洗车应该节约用水;⑤用冲水量大的马桶,错误;应该冲水量小的马桶;⑥平时少喝水,错误;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合理的节水方法有②③。28.【答案】(1)C(2)软木是热的不良导体(3)C(4)C(5)A(6)A(7)C【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1)镀银内壁主要起到反射热辐射的作用,主要是减少瓶内热量向瓶外传递。(2)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软木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差,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软木这种材料制作热水瓶塞子。(3)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热水瓶中上半部分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把塞子“挤”出去了。(4)A:若在热水瓶里装冰块,也可以减慢冰块融化的速度,正确;B:热水瓶的真空结构可以减缓热量散失,正确;C:热水瓶可以使热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95 ℃以上,错误;热水瓶只是减慢热传递,时间越长,热水瓶中的水温度就越低。(5)A:用坚硬的材料做热水瓶外壳,错误;用坚硬的材料做热水瓶外壳是防止热水瓶摔碎,并不是为了热水瓶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B:玻璃层间真空,正确;C:塞子选用软木材料,正确。(6)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明确任务—制订方案一交流展示一制作—测试一评估与改进。所以研究完热水瓶后,小明想制作一个保温杯,过程是①结构设计、③产品制作、②测试调整、④评估改进。(7)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小明为了快速检测自制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以将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放在阴凉的室内,温差越大实验效果越明显,而且这样便于观察。29.【答案】(1)减少,因为水葫芦的快速繁殖会阻碍荷花的光合作用。导致荷花的数量减少。(合理即可)(2)我认为不是,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本地物种的光亡和濒危,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湖里原本长有荷花,如果水葫芦“入侵”了这个湖,水葫芦的快速繁殖会阻碍荷花的光合作用。导致荷花的数量减少。(2)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个环节被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失去平衡。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本地物种的光亡和濒危,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