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物理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声现象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第1节2 声音的特性 第二章第2节3 声的利用 第二章第3节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二章第4节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第二主题“运动和相作用中的一个二 级主题,内容标注要求有: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声音的特 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总的来看,这一章介绍的属于常见的声音现象,教材力求通过观察、探究 实验和生活感知知识,使学生认识声现象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 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学习、研究兴趣.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 力求通过丰富的实例材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他们注 重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1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本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 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 理地利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这一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 类生活的影响,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 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乐趣.这一章的教学,很多处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 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规律解 释简单现象的能力等.总的来看,这一章介绍的属于常见的声音现象,教材力求通过观察、探究 实验和生活感知知识,使学生认识声现象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 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学习、研究兴趣.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 时,力求通过丰富的实例材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他 们注重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三)学情分析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让知水平,对物理探究活动比较陌生,还处 于初级阶段,因而问题的提出不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那么应通过简单的实验 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从而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方法 及自信,根据这个情况,课堂设计了较多的简单易懂实验.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知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能运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解释一些与声有关的生活现象.3.知道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体中传播,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知道同种 介质中声速与温度有关.4.知道音调与发声体振动快慢(频率)的关系,理解音调的物理意义. 5.理解振幅的意义,知道响度与振幅和传播距离的的关系. 6.知道什么是音色,能用音色解释一些生活现象.7.知道超声波,次声波,人耳的的听觉范围,了解常见动物的发声频率范 围,听觉频率范围.8.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能传递能量.9.知道什么是噪声,知道噪声的危害与防治.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物理作业不仅是复习和 运用物理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同时还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科学地 处理好作业,充分发挥其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差 异性作业、开放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兼顾.2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前作业1.在课桌上撒一些碎纸屑, 让一同学拍打课桌, 说出观察到的现 象和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答案;碎纸屑在跳动。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课堂作业1.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答案:A做一做: 用一根拉紧的棉线连接两个小纸杯制成一个“土 电话”,几个同学在一起用“土电话”打电话.为什么能够听到;彼此的声音?答案:固体可以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做一做: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 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观察声音用什么变化? 如果抽完空气,声音还会传播吗?答案:声音逐渐变小.根据现象科学推理出声音不能传播了三、课后作业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 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 琴弦弹开.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 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2.如图,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 皮槌敲击第一个音叉,第二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 声音.第一个音叉发出声音是音叉______产生的.第二个 音叉会发出声音,说明_______能传播声音.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传播是 3×108m/s.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随介质的变化而变化. 4.如图,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 个“土电话”,对该实验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土电话”通话,表明空气能够传声. C.用手捏在棉线上,将无法听到声音.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 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 的.1.C 2.振动、空气 3.A 4.B声音的特性课前作业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 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 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 的音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伸出桌面长, 振动慢, 音调低; 伸出桌面短, 振动快, 音调高二、课堂作业1.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当划得 时,纸片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调 ,当划得慢时,纸片振 动得 ,产生的音调 .如图所示,拨动张紧 的细橡皮筋产生的音调比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产生的音 调 .答案:快 高 慢 低 高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 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 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乒乓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通过乒乓球摆动的幅度可以间接反映出音叉振幅的大 小,这样我们就把音叉微小的振动给放大了.3.做一做: 多媒体播放钢琴、二胡、笛子等一些乐器的声 音,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乐器发出的.提问:你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回答课后作业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2.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来 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 视机发出声音的 . 3. “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 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 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现 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传播的,声音在____ 中不能传播.4.蜜蜂 1 min 振动 21 000 次,则蜜蜂发声频率是 ,当 它从你耳边飞过时,你 ( “能”或“不能”)听到它 发出的声音.答案:1.A 2.音调 响度 3.音色 空气 真空4.350Hz 能第三课时 声的利用一、课前作业有两只相同的碗,一只好的, 一只坏的,有裂纹, 分组合作探 究:辨别出哪一只是有裂纹的碗答案:根据音色讨论判断.课堂作业1.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D.利用声呐测海深答案:C做一做:去掉可乐瓶的瓶底, 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对着火焰敲橡皮膜, 膜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从而使蜡 烛熄灭。思考: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案: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做一做:自己动起来的乒乓球实验步骤: (1)将两个相同的音叉放在两个相同的共振盒 上. (2)在铁架台的悬臂上用细线悬吊一个乒乓球,使球刚好 可以触及一个音叉,如图所示. (3)将两个共振盒的开口相对放置,用橡皮锤敲击不与球 接触的音叉.观察球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讨论解释看得到的现象.答案:现象解释:乒乓球会振动起来.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 它获得了能量.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 在空间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 引发了另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可 以传递能量。三、课后作业1、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以下解 释正确的是( )A.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B.夜晚有月光C.蝙蝠的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D.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根据回声就可以判 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2.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 150 dB 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3.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______ (填“超声波” 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声呐也是 利用它来工作的,但我国 2020 年 11 月 24 日发射的嫦娥 五号月球探测器却不用声呐来探测周围目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来判断瓷碗 是否破损,这个方法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A.音调和音色不同 B.音调和响度不同C.响度和音色不同 D.振动的幅度不同答案:1.D 2.A 空气 3.超声波 真空不能传声 4.A第四课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前作业首先送给同学们一段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礼物, 当同学们都沉浸在音乐里时,老师用泡沫塑料块摩擦玻璃发出 刺耳的声音.听完这两段声音有什么感受 答案:音乐听起来优美,让人心旷神怡, 杂乱的声音刺耳难听, 使人 心烦意乱.课后作业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 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 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 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 是(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答案:C做一做: 请你调查,你周围常有哪些噪声 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吗 让学生代表发言,说出身边的噪声及感受,并说出噪声的 来源.答案: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做一做: 我们校园或家园周围存在哪些噪声 你能提出有 效的防治措施吗答案:根据调查回答课后作业1.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B.乐音使人心情愉快,噪声使人烦躁不安C.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不会成为噪声D.从环保角度看,乐音有可能成为噪声 2.以下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 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C.城市道路的隔声板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4.小华家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有敲击物体的声音 发出,为了避免隔壁的小明学习时受到干扰,小华主动采 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 厨房门窗关闭;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 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 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 噪声.答案:1.A 2.A 3.C 4.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