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民族大团结教学目标1.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2.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今天,让我们伴随着这首优美的旋律,来学习第十二课《民族大团结》,一起来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兴旺和繁荣昌盛! 【二】、新课讲授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回顾】 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 图片展示: 汉代:设置西域都护 元朝: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回族的形成。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驻藏大臣等。 提示: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学生回顾历史得出结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多媒体播放视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合视频与课本知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为什么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教师总结: 从历史传统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渊源; 从民族分布看: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以及自然、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从民族关系看:在中华民族的格局中,各民族之间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文化基础。 3.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设问: a、民族区域自治在什么地方实行? b、民族区域自治按什么设置自治机关级别?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当地民族有什么权利? d、民族区域自治是不是完全的自治? 教师讲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4.教师提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但它是怎样确立下来的? 提示: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5.【拓展延伸】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材料一: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 周恩来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师总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多媒体图片总结。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如云南地区的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处在奴隶社会阶段,藏族人民生活在农奴制的压迫之下。 教师提问: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图片展示,分点总结,阅读课本内容概括) 政治上: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 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方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政策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 3.教师提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有什么影响? 学生总结回答: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我们不但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四】、板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民族大团结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及影响 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共同繁荣发展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果显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