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二)(考试时间 120 分钟,共 100 分)母语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人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六年级全体同学准备开展“爱语文·爱中国”为主题系列学习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挑战下面任务,让主题活动更有意义。实践活动一:书写·弘扬爱国精神。(25分)下面是同学们收集”中国航天”的相关资料。小青:2024年4月25日,全国人民又一次 fèi téng (①)了,神舟十八号(哉 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古时,人们用神话 jì tuō ( ②)对宇宙的美好幻想。如今,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通过坚持不(解 懈)的努力,(赴 付)九天,探苍(穹 穷),用行动书写“中国式làng màn”(③),取得了 bù kě sī yì(④)的成就。(1)在收集记录中,小青发现有几个词 语 不 会 写, 请 你 根 据 拼 音 提 示 ,帮 他 把 词 语 写在田字格里。(5分)① ② ③ ④(2)给文段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汉字画“√”。(4分)2.“我国航天发射中有些技术,已经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句话中“赶上”的意思是( )(2分)A.遇到 B.来得及 C.追上,跟上 D.能跟某人或事物相比3. 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同学们纷纷评论,以下评论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我不禁心潮澎湃,脸上写满了对中国航天人的敬意。B.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万不得已,它成功完成了与神舟十七号飞船的交接。C.中国科学家坚定信心、矢志不渝、见微知著、勇于创新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D.来自五湖四海的航天人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勇气,在漫漫征途上书写了动人传奇。4.小聪在阅读古诗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对广阔的宇宙充满向往,并展开了大胆的想象。他找来了下面四首古诗想作主题探究,但其中有一首诗与宇宙无关,这首诗是( )(2分)A.《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唐·李白 B.《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唐·林杰C.《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清·郑燮 D.《浪淘沙》(如今直上银河去)唐·刘禹锡5.下面是小蓝收集的句子,你认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天问一号”携“祝福号”着陆火星,标志着航天事业取得新得突破,达到新高度。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老红军的报告。C.由于“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行列。D.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满怀希望地探索。6.小刚收集一些爱国诗句,你认为不是表达爱国之情的是( )( 2分)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下面是小文抒发爱国之情的句子:国旗下一个深情的注目,就是爱国;课堂上一声”我能行”,就是担当;社会上一次爱心捐赠,就是回报......这一个个难忘的镜头,定格着你、我、他——新时代学生的风采。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感恩回报......这一张张闪光的名片,寄寓着人们对新时代学生的殷切希望,你心中的“爱国、担当、回报”是怎样的镜头,请仿照上面画线的句子写一写。,就是爱国; ,就是担当; ,就是回报。(3分)(答案不唯一)8.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现在我们来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以“科学”为话题做一个简短的演讲。(3分)实践活动二:诵读·感悟母语的魅力。(13)9.请赏读第一小组收集的句子,有些地方空缺,请你帮他们写在横线上。(1)一句诗就是一幅画,“ , ”是苏轼在望湖楼看到的下雨时的奇景;“ , 是杜甫笔下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自然美景。(2分)(2)一幅画就是一种境界。老舍在《草原》中把景色和感受融合起来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既愿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2分)一种境界就是一种传承。是“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爱国精神;也是“ 但悲不见九州同 ;”强烈的爱国责任感(出自陆游);更是“祖宗疆土, , 不可尺寸与人”保家卫国的英勇献身。(3分)10.请品读第二组收集的句段,并进行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内心或品质。①从一排腊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衬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②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愉悦。她的嘴角上扬着美丽的弧度,只是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③他的鼻孔撑得好大,鼻翼一张一翕,呼出来的气,就像打气筒放出来似的,呼呼有声,脖子上的经脉抖抖地立起来,脸涨得通红。 ( )(1)读以上句子,体会人物内心或品质,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的括号。(1.5分)A.强忍怒气 B.高洁坚贞 C.恬淡美丽 D.暗自神伤(2)读以上句子,请帮助小温完成下面的读书笔记。(1.5分)这三个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通过 刻画人物的内心和品质。句子 (填序号)借用了梅花,刻画人物外貌,让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品质。句子②把脸比作,寥寥几笔就传神地刻画了她浅浅的笑意。(3)请你联系生活,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来写某个人做一件事非常入迷的状态。(3分)实践活动三:学习·中国航天精神。(27分)11.人类对宇宙的向往由来已久,远古时代,人们没有手段一窥太空的真容,但也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勤于思考,表达了对太空的最初认知。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11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1)在【甲】文中空白的地方按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分)(2)【甲】文选自 (课题)写两个小孩争辩有关太阳的问题,一个人以为依据,另一个小孩则以 为依据。故得出自己的结论。(3分)(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分)A. 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到,到了B. 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C. 孰与昧行乎 孰:哪个D. 善哉 善:擅长,善于(4)【甲】【乙】两文都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甲】文叙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却不能做出决断之事;【乙】文叙述了之事;两文都强调了的道理。(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2分)(5)欢欢所在的学习小组就【甲】文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来参加。(2分)奇奇:我认为只要善于 ,勤于 ,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妙妙:我认为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承自己“ ”,(原文句子)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这种 的态度让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6)乐乐记录书法家的书法作品知识,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B.“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是说颜真卿的楷书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C.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D.明代书法家赵孟頫,他的楷书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12.“一个民族需要那些仰望星空的人,这样的民族才能怀抱希望。”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无数辛勤耕耘的航天人,用双手缔造了中国航天的无数辉煌瞬间。我们向所有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学习任。(8分)【材料一】航天员桂海涛,也太牛了①15月30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次上天的三位航天员中, 有一位特别值得关注,他的名字叫作桂海潮。为何值得关注 因为他太牛了。他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 他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他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他发表了20多篇SCI论文,他31岁就成为北航教授、博导。②桂海潮并非出身于官宦之家,并非出身于商贾之家,也并非出身于书香之家,而是出身于普通农家。姚关镇很穷,2011 年末, 全镇才开通有线电视,全镇三万人, 3500多人是低保户和五保户。桂海潮的父母,就是这个穷镇上的普通农民。③小学的时候,桂海潮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除了成绩比较好之外, 他跟其他农村孩子没多大区别。他的发小尹成程说:“小时候, 桂海潮也和我们一起疯玩, 也会在插卡学习机上玩游戏,但是上了中学后,他就变了,游戏什么的就不会玩了。”④是什么促使他变了 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驾乘着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当时正在施甸县城中学念书的桂海潮,被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那一天,他立下梦想: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太空。”⑤立下这个梦想之后, 桂海潮就开始了废寝忘食地学习。他的高中班主任杨兆东说:“桂海潮是一个非常能吃苦的学生,其实相比于天赋,他更重要的是勤奋。到了饭点,其他同学一下课就冲去食堂打饭,他从来不去挤, 他会留在教室多背几分钟书。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去教室看书,晚上最晚回到宿舍。宿舍熄灯了,他还会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考时,他考得很不错,施甸县理科第一名。以他的分数,志愿就是填报北大,也是毫无问题的。但矢志于飞天的他,最终还是坚持梦想,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材料二】(大学老师这样说:航天员需要具备多么过硬的身体素质 航天员基本都由军方的飞行员担任,万里挑一,整体身体素质几乎称得上完美。所以, 为了实现飞天梦想,桂海潮在勤奋学习与科研之余,一直保持着锻炼的习惯,长跑、骑车、游泳等多项体育运动,他都非常擅长,身体素质超级好。) (大学同学这样说:①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首位专业性的科学家工程师航天员,坐上神十六上天宫的,居然是桂海潮②为啥加“居然” 他是我的大学同班同 学,云南人,黑黑的,瘦瘦的,军训踢正步顺拐,教官怎么掰都掰不过来的小桂子。他上天不奇,意料以外,情理之中。桂海潮同学做事认真,干啥都一丝不苟,投入就会有回报。③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看来没错。④ 祝福小桂子。)(1)材料一中,“他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非”的意思是 。(2分 )(2)在材料一中,“桂海潮并非出身于官宦之家,并非出身于商贾之家, 也并非出身于书香之家, 而是出身于普通农家。”这句话连用三个“并非”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 2分 )(3)请阅读材料二,从大学同学的话中,我们体会到这位同学的心情跌宕起伏,请用关键词概括一下。(2分(祝福) () ()(4)请阅读材料二,从大学同学及老师的话中,我知道了桂海潮成为宇航员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 2 分)13.乐乐也和大家分享了一篇与未来科技相关的文章,请你读一读,回答问题。(8分)科学不怕挑战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完全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求援。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固执己见:豁然开朗:第③④⑤段,概括作者运用了哪两个具体事例说明了怎样的观点,完成导图。(3分(3)第⑤段中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2分)(4))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分)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讽刺和否定。 C.表示着重强调。 D.表示特殊含义14.实践活动四:表达·神奇的科幻世界。(30 分 )“爱语文·爱中国”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插上科学的翅膀,想一想:科学技术会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不可思议的变化?又会使我们有怎样奇特的经历?这些科学技术使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样奇特的经历?请你放飞想象,写一篇科幻故事,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要求:①将题目自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少于500字。2024 年春季期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二)参考答案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共 100 分)母语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人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六年级全体同学准备开展“爱语文·爱中国”为主题系列学习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挑战下面任务,让主题活动更有意义。实践活动一:书写·弘扬爱国精神。(25分)下面是同学们收集”中国航天”的相关资料。小青:2024年4月25日,全国人民又一次 fèi téng (①沸腾)了,神舟十八号(哉 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古时,人们用神话 jì tuō (②寄托)对宇宙的美好幻想。如今,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通过坚持不(解 懈√)的努力,(赴 √ 付)九天,探苍(穹√ 穷),用行动书写“中国式làng màn”(③浪漫),取得了 bù kě sī yì(④不可思议)的成就。(1)在收集记录中,小青发现有几个词 语 不 会 写, 请 你 根 据 拼 音 提 示 ,帮 他 把 词 语 写在田字格里。(5分)① ② ③ ④(2)给文段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汉字画“√”。(4分)2.“我国航天发射中有些技术,已经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句话中“赶上”的意思是(C)。(2分)A.遇到 B.来得及 C.追上,跟上 D.能跟某人或事物相比3. 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同学们纷纷评论,以下评论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2分)A.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我不禁心潮澎湃,脸上写满了对中国航天人的敬意。B.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万不得已,它成功完成了与神舟十七号飞船的交接。C.中国科学家坚定信心、矢志不渝、见微知著、勇于创新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D.来自五湖四海的航天人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勇气,在漫漫征途上书写了动人传奇。4.小聪在阅读古诗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对广阔的宇宙充满向往,并展开了大胆的想象他找来了下面四首古诗想作主题探究,但其中有一首诗与宇宙无关,你建议把它删掉,这首诗是( C )。(2分)A.《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唐·李白 B.《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唐·林杰C.《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清·郑燮 D.《浪淘沙》(如今直上银河去)唐·刘禹锡5.下面是小蓝收集的句子,你认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天问一号”携“祝福号”着陆火星,标志着航天事业取得新得突破,达到新高度。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老红军的报告。C.由于“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行列。D.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满怀希望地探索。6.小刚收集一些爱国诗句,你认为不是表达爱国之情的是( C )( 2分)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下面是小文抒发爱国之情的句子:国旗下一个深情的注目,就是爱国;课堂上一声”我能行”,就是担当;社会上一次爱心捐赠,就是回报......这一个个难忘的镜头,定格着你、我、他——新时代学生的风采。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感恩回报......这一张张闪光的名片,寄寓着人们对新时代学生的殷切希望,你心中的“爱国、担当、回报”是怎样的镜头,请仿照上面画线的句子写一写。纪念碑前一个虔诚的鞠躬 ,就是爱国;饭后的一句“碗我来洗” ,就是担当;山地上的一次义务植树 ,就是回报。(3分)(答案不唯一)8.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现在我们来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以“科学”为话题做一个简短的演讲。(3分)实践活动二:诵读·感悟母语的魅力。(13)请赏读第一小组收集的句子,有些地方空缺,请你帮他们写在横线上。(1)一句诗就是一幅画,“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是苏轼在望湖楼看到的下雨时的奇景;“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是杜甫笔下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自然美景。(2分)(2)一幅画就是一种境界。老舍在《草原》中把景色和感受融合起来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而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2分)(3)一种境界就是一种传承。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爱国精神;也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 ”强烈的爱国责任感(出自陆游);更是“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保家卫国的英勇献身。(3分)10.请品读第二组收集的句段,并进行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内心或品质。①从一排腊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衬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B )②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愉悦。她的嘴角上扬着美丽的弧度,只是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C )③他的鼻孔撑得好大,鼻翼一张一翕,呼出来的气,就像打气筒放出来似的,呼呼有声,脖子上的经脉抖抖地立起来,脸涨得通红。 ( A )(1)读以上句子,体会人物内心或品质,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的括号。(1.5分)A.强忍怒气 B.高洁坚贞 C.恬淡美丽 D.暗自神伤(2)读以上句子,请帮助小温完成下面的读书笔记。(1.5分)这三个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通过 外貌描写 刻画人物的内心和品质。句子 ①(填序号)借用了梅花,刻画人物外貌,让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品质。句子②把脸比作 绽开的白兰花 ,寥寥几笔就传神地刻画了她浅浅的笑意。(3)请你联系生活,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来写某个人做一件事非常入迷的状态。(3分)实践活动三:学习·中国航天精神。(27分)11.人类对宇宙的向往由来已久,远古时代,人们没有手段一窥太空的真容,但也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勤于思考,表达了对太空的最初认知。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11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1)在【甲】文中空白的地方按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分)(2)【甲】文选自 《两小儿辩日》 (课题)写两个小孩争辩有关太阳的问题,,一个人以视觉效果 为依据,另一个小孩则以对温度的感知 为依据。故得出自己的结论。(3分)(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1分)A. 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到,到了B. 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C. 孰与昧行乎 孰:哪个D.善哉 善:擅长,善于(4)【甲】【乙】两文都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甲】文叙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却不能做出决断之事;【乙】文叙述了 晋平公七十想学习 ,恐怕为时已晚,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 之事;两文都强调了 知识无尽,学无止境 的道理。(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2分)(5)欢欢所在的学习小组就【甲】文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来参加。(2分)奇奇:我认为只要善于 观察 ,勤于 思考 ,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妙妙:我认为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承自己“不能决也 ”,(原文句子)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这种 实事求是 的态度让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6)乐乐记录书法家的书法作品知识,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1分)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B.“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是说颜真卿的楷书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C.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D.明代书法家赵孟頫,他的楷书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12.“一个民族需要那些仰望星空的人,这样的民族才能怀抱希望。”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无数辛勤耕耘的航天人,用双手缔造了中国航天的无数辉煌瞬间。我们向所有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学习任。(8分)【材料一】航天员桂海涛,也太牛了①15月30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次上天的三位航天员中, 有一位特别值得关注,他的名字叫作桂海潮。为何值得关注 因为他太牛了。他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 他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他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他发表了20多篇SCI论文,他31岁就成为北航教授、博导。②桂海潮并非出身于官宦之家,并非出身于商贾之家,也并非出身于书香之家,而是出身于普通农家。姚关镇很穷,2011 年末, 全镇才开通有线电视,全镇三万人, 3500多人是低保户和五保户。桂海潮的父母,就是这个穷镇上的普通农民。③小学的时候,桂海潮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除了成绩比较好之外, 他跟其他农村孩子没多大区别。他的发小尹成程说:“小时候, 桂海潮也和我们一起疯玩, 也会在插卡学习机上玩游戏,但是上了中学后,他就变了,游戏什么的就不会玩了。”④是什么促使他变了 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驾乘着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当时正在施甸县城中学念书的桂海潮,被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那一天,他立下梦想: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太空。”⑤立下这个梦想之后, 桂海潮就开始了废寝忘食地学习。他的高中班主任杨兆东说:“桂海潮是一个非常能吃苦的学生,其实相比于天赋,他更重要的是勤奋。到了饭点,其他同学一下课就冲去食堂打饭,他从来不去挤, 他会留在教室多背几分钟书。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去教室看书,晚上最晚回到宿舍。宿舍熄灯了,他还会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考时,他考得很不错,施甸县理科第一名。以他的分数,志愿就是填报北大,也是毫无问题的。但矢志于飞天的他,最终还是坚持梦想,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材料二】(大学老师这样说:航天员需要具备多么过硬的身体素质 航天员基本都由军方的飞行员担任,万里挑一,整体身体素质几乎称得上完美。所以, 为了实现飞天梦想,桂海潮在勤奋学习与科研之余,一直保持着锻炼的习惯,长跑、骑车、游泳等多项体育运动,他都非常擅长,身体素质超级好。) (大学同学这样说:①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首位专业性的科学家工程师航天员,坐上神十六上天宫的,居然是桂海潮②为啥加“居然” 他是我的大学同班同 学,云南人,黑黑的,瘦瘦的,军训踢正步顺拐,教官怎么掰都掰不过来的小桂子。他上天不奇,意料以外,情理之中。桂海潮同学做事认真,干啥都一丝不苟,投入就会有回报。③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看来没错。④ 祝福小桂子。)(1)材料一中“他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非”的意思是不是,表示否定 。(2分 )(2)在材料一中,“桂海潮并非出身于官宦之家,并非出身于商贾之家, 也并非出身于书香之家, 而是出身于普通农家。”这句话连用三个“并非”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 2分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桂海涛的出身是普通人家,靠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请阅读材料二,从大学同学的话中,我们体会到这位同学的心情跌宕起伏,请用关键词概括一下。(2分(祝福) (赞美) (惊讶)(4)请阅读材料二,从大学同学及老师的话中,我知道了桂海潮成为宇航员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 2 分)① 勤奋学习,做事认真。(做事一丝不苟)②勤锻炼身体。(过硬的身体素质)13.乐乐也和大家分享了一篇与未来科技相关的文章,请你读一读,回答问题。(8分)科学不怕挑战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完全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求援。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固执己见: 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肯改变。豁然开朗: 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开阔明朗。第③④⑤段,概括作者运用了哪两个具体事例说明了怎样的观点,完成导图。(3分(科学不怕挑战) (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支持者的频频发难。) (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3)第⑤段中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2分)不能颠倒。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总结上文,后半句引出下文。(4))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1分)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讽刺和否定。 C.表示着重强调。 D.表示特殊含义14.实践活动四:表达·神奇的科幻世界。(30 分 )“爱语文·爱中国”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插上科学的翅膀,想一想:科学技术会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不可思议的变化?又会使我们有怎样奇特的经历?这些科学技术使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样奇特的经历?请你放飞想象,写一篇科幻故事,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要求:①将题目自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少于5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