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概念的概述
核心问题
如何理解概念的含义和特征?
01
概念是什么?
问题一
02
探究与分享
柏拉图曾将人定义为“没有羽毛、两腿直立的动物”。第欧根尼对此不以为然,亲自抓了一只鸡,并拔了毛,送到了柏拉图的面前,来证明这也符合柏拉图对于“人”的定义。柏拉图不甘示弱,于是他又重新在他对于“人”的定义中加了一条:“有着又扁又平的脚趾甲”。
问题与思考:柏拉图对人的定义通过修改后就正确了吗?其根本问题在哪呢?
属性
本质属性
非本质属性
例如:两条腿直立行走、没有羽毛、有着又扁又平的脚趾甲
例如:人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1、事物的属性: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属性
本质属性
非本质属性
例如:两条腿直立行走、没有羽毛、有着又扁又平的脚趾甲
例如:人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2、概念的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1、事物的属性: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例如:“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
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例如:“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
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问题二
概念如何表达?
03
探究与分享
问题与思考:以上思维过程出现的逻辑错误在哪
白头翁会飞,
王爷爷是白头翁,
所以,王爷爷会飞。
概念和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3、概念的表达:语词
例如:父亲、爸爸
例如:白头翁
问题三
概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04
问题与思考:
以上对“人”的概念界定,表现出概念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人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人”的范围很广,包括古今中外、不同种族、不同肤色、说不同语言,拥有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品质的所有的人。
探究与分享
1.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人”的概念: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人”的内涵)
4、概念的基本特征
1.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人”的概念: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人”的内涵)
2.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人”的范围很广,包括古今中外、不同种族、不同肤色、说不同语言,拥有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品质的所有的人。(“人”的外延)
4、概念的基本特征
1.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4、概念的基本特征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探究与分享
《史记》的作者和司马迁
中国人和上海人
上海人和中国人
中学生和球迷
团员和非团员
团员和党员
问题与思考:以上每组概念的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容关系: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
不相容关系: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
5、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相容关系: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外延大的概念——属概念
外延小的概念——种概念
不相容关系: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
5、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史记》的作者和司马迁
“《史记》的作者”的外延等于“司马迁”的外延
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A B
相容关系
中国人和上海人
“中国人”的外延>“上海人”的外延
属种关系:外延大的那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外延小的概念的外延。
A
B
相容关系
中国人和上海人
“中国人”的外延>“上海人”的外延
属种关系:外延大的那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外延小的概念的外延。
A
上海人和中国人
B
“上海人”的外延<“中国人”的外延
种属关系:外延小的那个概念的外延包含于外延大的概念的外延。
A
B
相容关系
中国人和上海人
“中国人”的外延>“上海人”的外延
属种关系:外延大的那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外延小的概念的外延。
A
上海人和中国人
B
“上海人”的外延<“中国人”的外延
种属关系:外延小的那个概念的外延包含于外延大的概念的外延。
A
B
思维具有方向性
相容关系
中学生和球迷
中学生中有球迷,球迷中间也有中学生。
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A B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A
B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团员和非团员
“团员”的外延+“非团员”的外延=“人”的外延
矛盾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A B
C
不相容关系
“团员”的外延+“党员”的外延<“人”的外延
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A B
C
不相容关系
团员和党员
课堂检测:根据提示填写表格空白部分
概念的 外延关系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 分类
欧拉图
举例 等边三角形 和 等角三角形 基本法律 和 民法典 动物 和 生物 学生 和 团员 成年人 和 未成年人 输和赢
课堂检测:根据提示填写表格空白部分
概念的 外延关系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 分类
欧拉图
举例 等边三角形 和 等角三角形 基本法律 和 民法典 动物 和 生物 学生 和 团员 成年人 和 未成年人 输和赢
A B
A
B
A
B
A B
A B
C
A B
C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本课总结
概念的概述
概念
事物的属性
概念的含义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
外延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