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一、单选题1.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吉祥物叫做La'ccb(中文名:拉伊卜),意为技艺高超的球员。它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传统阿拉伯男性头饰的造型,设计者对其做了拟人化处理,可爱的笑脸赋予了吉祥物青春与活力;随意飞翔的能力,又使其犹如阿拉伯童话中的飞毯,在不同时空中穿梭,将足球的快乐传递给所有人。La'ccb的设计表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艺术作品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②经历了从思维具体到感性具体的思维过程③创作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艺术创作有深刻的影响④作品内容表达的是创作者的理想与情感因而是主观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这一段话说明( )21·cn·jy·comA.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B.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是创新精神的来源3.我国科学家在14万个颗粒的月壤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中发现一种物质含有很高的稀土元素,疑似是新矿物。于是借助技术手段剥离出一粒径约10微米的单晶颗粒。又经反复研究,最终定论它是一种磷酸盐矿物,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空间群R3c,呈微小柱状。并于2022年8月将这个我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命名为“嫦娥石”。科学家对“嫦娥石”的认识( )①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②经历了分离这一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③是一个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过程 ④最终通过思维具体揭示了其整体本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很多外地人最初来梅州感触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梅州文化底蕴浓厚,生活节奏慢,社会治安好,食物多样,人们热情”,由此形成了对梅州比较初步的整体印象。多住几年后,便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了解梅州这座城市,从而形成一个对梅州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全面、综合印象。从上述对梅州的认识过程上看,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对梅州感性具体的认识是零散和片面的认识B.对梅州的直观的整体表象是对其认识的起点C.再现梅州多样性的统一是思维上升的关键环节D.展现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形成了对梅州的完整认识5.某班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探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乙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而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面旗帜。丙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覆盖全国各地及14亿人口。所以,东部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也要实现现代化。丁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过去国人向往的现代化标志,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甲观点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国现代化存在属种关系②乙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犯了“比喻定义”和“标准不一”的错误③丙正确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其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④从丁观点中可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认识须把握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3年12月26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津冀三地在石家庄签署《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提出,三地积极建立共商共建机制、联席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共同编制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的整体规划、数据标准、接口规范等标准规范,共同落实三省市人大的“一卡通”协同立法规划。这坚持了( )21教育网①矛盾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从思维具体发展到思维抽象的飞跃③辩证思维中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④在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中推动事物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在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思维抽象是思维活动的结果B.思维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C.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D.思维抽象能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进行概括或规定8.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则为枳;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六月盖被,有谷无米;瑞雪兆丰年;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这些农业谚语是千百年来农民在实践中总结积累起来的经验,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可以推出( )①农业谚语的得出要经历从思维具体到感性具体的过程②农业谚语的得出是基于因果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农业谚语是人们用归纳推理从一般性前提得出的结论④科学思维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9.望、闻、问、切合称“四诊”,是中医诊断病症的基本方法。中医诊断病症进行分析时,强调“四诊合参”。这一过程( )21cnjy.com①要坚持分析和综合相结合 ②贯穿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原则 ③形成了正确认识 ④要反对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0.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中指出,政治经济学有两条研究路径:“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A.第一条道路是从实践到认识,在实践中逐渐实现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B.第二条道路是从认识到实践,认识通过上升环节将回到实践作为飞跃的终点C.第一条道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是对现实存在的具体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D.第二条道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进行分离、提纯和简略化二、填空题11.阅读教材P87-P91《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 )12.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目的在于把握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对象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这种方法是以 为起点,经过抽象的中间环节,又回复到 的具体。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 、不可分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3.思维抽象的环节。分离是思维抽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环节;提纯是思维抽象的 环节;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 的环节; 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14.思维具体(1)含义思维具体是指在 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 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 在思维中的再现。21*cnjy*com(2)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上升环节①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 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 的反映。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把这个“胚芽”扩展开来,就能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对象。②上升的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一一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 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 。③思维从最一般的 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 。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15.思维具体:(1)思维具体的含义:思维具体是指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 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 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 和 的认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思维具体的意义:①它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②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 ,而不是 。三、判断题16.概念是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这一思维上升的桥梁。( )17.感性具体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种对事物的认识是完全的。( )18.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是一致的。( )19.哲学的肯定和否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20.任何事物都要经历否定、肯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四、主观题21.私家老宅改造出新后,开放自家花园和游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享美景;清代古建筑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摇身一变成了充满巧思的文创生活馆……在南京这座“古董铺子”里,随处可见的老街巷、老建筑,在活化利用后焕发新生,成为一道道独特的城市风景。南京在古城保护更新上所做的努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市民肯定,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其成功经验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尊重每个院落里面居民的意愿,让居民成为城市更新的参与者,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现代的城市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一房一策”,保留街巷肌理,注意保持城市特色和原有的建筑风貌与文化内涵,既尊重“古人”也观照“今人”,即既深度挖掘进了文化遗产中积淀的城市历史和人文内涵,保护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又与当下的时代元素相结合,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赋予历史建筑新的生命和时代价值。21·世纪*教育网结合材料,分析南京保护更新古城的哲学智慧。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百年奋斗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并构筑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www.21-cn-jy.com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华。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社会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传承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弘扬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发展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www-2-1-cnjy-com“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熔铸成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从1921年到1949年,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多达370多万人,还有无数无名英烈。正是因为他们不畏艰险,牺牲一切,才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中华儿女以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挺直了共和国脊梁,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克服重重困难,赢得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升华。结合材料,运用“推动认识的发展”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九曲黄河,奔腾万里,贯穿古今,滋养生灵万物,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同时,黄河也曾是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洪水灾害频发闻名于世的忧患之河。2·1·c·n·j·y黄河复杂难治,症结在于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沙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黄河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黄河治理体制也由初期的分区治理走向联合治理,逐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处理洪水,“拦、调、排、放、挖”处理泥沙的综合治理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黄河保护治理实现更高层次、更优目标的统筹,对黄河保护治理进行宏伟战略布局。在防汛抗旱方面,形成了“统一指挥、部门协同、社会动员、军地联防、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形成并强化了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工作模式,建立了联合治污工作机制。水土保持方面,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形成了流域机构与地方协调联动的监督管理体系。体制机制的力量与黄河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河流保护治理之路,从根本上改变了黄河的面貌。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黄河治理战略思想是如何体现认识发展的历程的。参考答案:1.B【详解】①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艺术作品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创作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艺术创作有深刻的影响,①③符合题意。②: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La'ccb的设计强调的是思维形态,②说法本身错误。2-1-c-n-j-y④:作品表达的内容是客观的,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B【详解】B:“前辈谓学贵知疑,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明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疑问会推动人去思考,人去思考就会有所进步,这里的“怀疑”就是一种否定,即辩证否定,通过否定促进发展,B符合题意。【来源:21cnj*y.co*m】A: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夸大了其作用,A说法错误。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的表述不准确,C说法错误。D:创新精神来自于实践,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C【详解】①:辩证思维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 ①表述不科学,排除。【出处:21教育名师】③:材料表述的是科学家对“嫦娥石”的认识,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演绎推理过程 ,③不符合题意。②④:科学家对“嫦娥石”的认识过程经历了分离这一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最终通过思维具体揭示了其整体本质,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B【详解】A:对梅州感性具体的认识是零散的、片断的,但不一定是片面的,A错误。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对梅州的直观的整体表象是对其认识的起点,B正确。C: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C错误。D: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形成了对梅州的完整认识,D错误。故本题选B。5.D【详解】①:甲观点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国现代化存在种属关系,①错误。②:乙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而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面旗帜。”乙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犯了“比喻定义”和“否定定义”的错误,②错误。③:丙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现代化,必须覆盖全国各地及14亿人口。所以,东部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也要实现现代化。”丙正确运用了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的推理方法,其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③正确。④:丁认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过去国人向往的现代化标志,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丁观点中可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认识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须把握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D。6.D【详解】③④:“三地积极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共商共建机制、联席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共同编制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的整体规划、数据标准、接口规范等标准规范,共同落实三省市人大的‘一卡通’协同立法规划”,这坚持了辩证思维中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是在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中推动事物发展,③④符合题意。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与“矛盾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无关,①不符合题意。②: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②错误。故本题选D。7.D【详解】A: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故A不选。B:思维抽象的东西未必都是正确的,故B不选。C:思维具体是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故C不选。D:选项D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D入选。故本题选D。8.C【详解】①:思维具体是比感性具体更高的认识阶段,农业谚语的得出是一个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认识的过程,①错误。21*cnjy*com②④: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为枳;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六月盖被,有谷无米;瑞雪兆丰年;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这些农业谚语是千百年来农民在实践中总结积累起来的经验,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可以推出农业谚语的得出是基于因果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科学思维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②④符合题意。③: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③错误。故本题选C。9.B【详解】①②④:“四诊合参”坚持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坚持了辩证思维,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对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四诊合参”是一种认识过程,不能保证认识结果的正确,排除③。故本题选B。10.C【详解】A:第一条道路指在实践中逐渐实现由感性具体导到思维抽象的飞跃,A错误。B:第一条二条道路都是从实践到认识,B错误。C: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说明第一条道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是对现实存在的具体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C正确。D:第二条道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而进行分离、提纯和简略化属于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环节,属于第一条道路的内容,D错误。故本题选C。11.(1)外部形象。(2)本质规定。(3)简略化。(4)零散的。(5)本质和规律。(6)相互依赖。【详解】解析略12. 感性具体 思维中 相互依赖【详解】根据课本知识可知:运用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目的在于把握客观对象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这种方法是以感性具体为起点,经过抽象的中间环节,又回复到思维中的具体。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因此,本题应该以此填写:感性具体、思维中、相互依赖。【点睛】13. 起始 关键 结果 理想化【详解】略。14.(1) 理性认识 整体 整体(2) 最基本 基本单位 发展 桥梁 抽象 终点【详解】(1)本题属于填空题,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即可,详解略。(2)本题属于填空题,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即可,详解略。15.(1) 具体整体 本质 本质 规律(2) 结果 起点【详解】略16.错误【详解】概念是思维上升的起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并非所有概念都是。只有选择合适的上升起点,才能使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概念中逐一展现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是思维从抽象走向具体的桥梁,故本题说法错误。17.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感性具体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故本题说法错误。18.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可知,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是不一致的。本题观点错误。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的动力 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否定同联系发展的关系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形而上学否定是发展的中断19.错误【详解】哲学的肯定是维持着事物的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因此哲学的肯定和否定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故说法错误。20.错误【详解】应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 由肯定到否 定,再到否定之 否定的辩证发展 过程。故本题说法错误。2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古城保护更新中尊重居民的意愿,坚持为了群众,向人民群众负责。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古城保护更新中注重分析城市特色以及原有建筑的风貌与文化内涵,做到“一房一策”。③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的辩证过程。在古城保护更新中既保留其具有价值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内涵,又积极创新,赋予其时代价值。【分析】背景素材:南京保护更新古城考点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矛盾的特殊性、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指向南京保护更新古城的哲学智慧,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回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尊重每个院落里面居民的意愿,让居民成为城市更新的参与者,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可联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关键词②:坚持“一房一策”,保留街巷肌理,注意保持城市特色和原有的建筑风貌与文化内涵→可联系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词③:既尊重“古人”也观照“今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既深度挖掘进了文化遗产中积淀的城市历史和人文内涵,保护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又与当下的时代元素相结合→可联系辩证的否定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22.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把握好肯定与否定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辩证关系,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立足时代,批判地继承。中国共产党立足百年奋斗的历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②认识发展要经过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相互依赖的两个阶段。【分析】背景素材: 伟大建党精神考点考查:推动认识的发展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说明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升华体现推动认识的发展的哪些知识,需要调用推动认识的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的家国情怀→可联系辩证的否定观的含义;关键词②: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克服重重困难,赢得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可联系认识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联系推动认识的发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升华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含义和认识发展的两个阶段。23.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黄河复杂难治,症结在于水少沙多,这是对事物直观具体的认识,属于感性具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黄河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黄河治理体制也由初期的分区治理走向联合治理,逐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处理洪水,“拦、调、排、放、挖”处理泥沙的综合治理方略,则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黄河保护治理实现更高层次、更优目标的统筹,对黄河保护治理进行宏伟战略布局,则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分析】背景素材:黄河治理战略思想考点考查: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需调用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黄河复杂难治,症结在于水少沙多。→可联系教材感性具体。关键词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根据黄河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黄河治理体制也由初期的分区治理走向联合治理,逐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处理洪水,“拦、调、排、放、挖”处理泥沙的综合治理方略。→可联系教材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关键词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黄河保护治理实现更高层次、更优目标的统筹,对黄河保护治理进行宏伟战略布局。→可联系教材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