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一、单选题1.2020年11月3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69岁的王某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江某在这个公园遛狗。忽然,江某的宠物狗冲向远处的王某,王某被撞倒后被送往医院治疗鉴定,王某的伤已经构成伤残九级。以下有关江某是否承担侵权责的说法合理的是( )A.如果他不是故意纵狗伤人,就不应承担侵权责任B.根据过错推定原则,江某如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就不必承担侵权责任C.不论江某有无过错,都应承担侵权责任D.如果系第三人故意招惹江某的宠物狗致使其伤害了王某,江某不必赔偿2.下列属于维护民事权利的有( )①于某丈夫隐瞒彩票中巨奖欺骗其离婚,于某起诉到人民法院②音乐创作人张某指责新版《西游记》侵权③市场监管局对刷单、炒信的某网店处以500元罚款④王某开走了李某未上锁的面包车,李某向公安机关报警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寻找时空伴随者为新冠疫情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开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对疫情期间个人信息的收集做了严格规定。通知的发布旨在( )A.防止歪曲评价,避免公民的名誉受损B.避免公民信息泄露,保护公民姓名权C.保护公民隐私权,使其免受非法侵扰D.强化政府职责,提高疫情防控效率4.《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 ( http: / / www.21cnjy.com )碍环境建设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该法的审议通过( )①标志着我国已形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②为维护我国公民人格权夯实了法治基础③有利于更好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合法权益④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隐私的保护成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艺术家邓玉峰为呼吁保护个人隐私,从网上购买了34.6万人的重要数据,其中包括姓名、住址、电话、车牌号、网购记录等信息,经模糊处理后进行展出。警方认定相关数据获取行为涉嫌违法,立即叫停展览并封存证据。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①举办艺术展览是艺术家的合法权利,任何机关都不应干涉②该艺术家网上购买数据,没有坚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③警方应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对侵犯公民隐私行为从重定罪④警方叫停该展览并封存证据,切实地保障了公民的隐私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下列属于侵犯自然人肖像权的是( )A.经本人同意将其肖像用作某刊物封面B.照相馆为王某拍照,复制了10份C.张某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印在本厂的宣传材料上D.宋某为王某作画一张7.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说法是错误的?( )21·世纪*教育网A.侵害牛某的姓名权 B.侵害牛某的肖像权 C.侵害牛某的隐私权 D.侵害牛某的名誉权8.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举国哀悼之时,有网民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侮辱性言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公安机关对其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这种侮辱英烈的行为( )21*cnjy*com①侵犯姓名权荣誉权 ②伤害人民感情,扰乱社会秩序,应依法惩处③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言论要依法守法 ④违背公序良俗,只需追究民事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1年1月1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在开篇确立“绿色原则”,即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如:物权编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如:合同编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如:侵权责任编中,设专章规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侵权责任,突破性地设立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并明确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还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形式和范围作出列举规定。立法确立“绿色原则”( )①明确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②让破坏环境者的违法成本提高,倒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③用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发展从理念到制度的飞跃④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浸润着新时代的价值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家居设备走进千家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户。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破解软件或IP地址等方式,入侵并控制这些智能家居设备的摄像头,窥探个人隐私。对此,我们应( )【出处:21教育名师】①依法打击相关侵权行为,保障私人生活安宁,促进社会稳定②尊重他人隐私,不得收集、储存、使用和提供他人个人信息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序良俗④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公民隐私权这一最基础权利的保护力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填空题11.隐私权:法律保护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隐私权。尊重他人隐私既是 的要求,也是 的体现。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 受法律保护、 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版权所有:21教育】12.民法基本原则具体内容(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 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 。(4)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 。(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 、保护生态环境。1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 、 。(2)民法强调 、 ,追求权利明确、 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 的主要内容。1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和承担的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二者通常是 的。15.民法基本原则含义: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 。三、判断题16.民法仅调整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7.李借张2万元,已过两年未还,张碍于情面未提及此事,两年后张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法院应予以支持。21·cn·jy·com18.父母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对子女的扶助和赡养的义务。( )19.人格尊严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身自由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2·1·c·n·j·y20.“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四、主观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节选)审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保障民生工程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进行,促进邻里团结和睦。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审理高铁霸铺案,判决曝光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无需担责。对长期强占已售房屋、耍横抗拒执行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搬迁措施,决不让“赖而不决”大行其道。通过一系列司法判决,鼓励崇尚英模、邻里相助、助人为乐、舆论监督,决不向耍横霸道者让步,决不迁就纵容恶习陋俗,让广大群众知道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法院审理时遵循了哪些民法基本原则?22.在某款智能手机软件中,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户可以自行创设或添加“AI陪伴者”,设定“AI陪伴者”的名称、头像、与用户的关系、相互称谓等,并通过系统功能设置“AI陪伴者”与用户的互动内容,系统称之为“调教”。本案原告何某系公众人物,在未经何某同意的情况下,该软件中出现了以何某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同时,该软件运营商通过算法应用,将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允许用户上传大量何某的“表情包”,制作图文互动内容从而实现“调教”该“AI陪伴者”的功能。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指出该软件运营商使用何某的姓名、肖像创设虚拟人物,制作互动素材是否涉及侵权,并说明理由。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海南省坚持立法先行,共制定30余项涉生态文明领域的省级政策法规,制定11项地方立法,制(修)订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30余件,覆盖多个生态文明细分领域。大到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小到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海南用法律“红线”守护生态“底线”,为绿水青山筑起一道坚实的法制屏障。五年来,海南敢于碰硬攻坚,坚持依法办事、依规办事、依程序办事,以专项整改和督察整改为抓手,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联动,啃下一批“硬骨头”,在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取得显著进展。五年来,海南法院依法审理多起发生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的案件,通过巡回审判案件、送法进雨林等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活动,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21*cnjy*com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谈谈海南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参考答案:1.C【详解】A:即使不是故意纵狗伤人,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A错误。B:不论江某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B错误。C:江某在公园遛狗,其宠物狗突然冲向远处的王某,致使王某受伤并被鉴定为九级伤残,因此,不论江某有无过错,都应承担侵权责任,C正确。www-2-1-cnjy-comD:即使第三人故意招惹江某的宠物狗致使其伤害了王某,江某也需要承担侵权责任,“江某不必赔偿”的表述错误,D排除。故本题选C。2.A【详解】①②: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非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选项①②属于维护民事权利,故①②入选。③:选项③属于政府履行职能,故③不选。④:王某开走了李某未上锁的面包车,李某向公安机关报警不属于维护民事权利,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3.C【详解】A: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而材料强调的是保护个人信息,故A不选。B:通知的发布旨在保护公民隐私权,而不是姓名权,B不选。C:《通知》对疫情期间个人信息的收集做了严格的规定,旨在保护公民隐私权,使其免受非法侵扰,故C正确。D:材料中指出通过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公民信息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D【详解】①:标志着我国已形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夸大了该法的作用,①错误。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材料与我国公民人格权无关,②不符合题意。③: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有利于更好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合法权益,③正确。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④正确。故本题选D。5.D【详解】①:举办艺术展览是艺术家的合法权利,任何机关都不应干涉中的“任何机关都不应干涉”说法错误,①排除。③:定罪应该是法院的职责,警方没有审判权,③说法错误。②④:艺术家邓玉峰为呼吁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护个人隐私,从网上购买了34.6万人的重要数据,其中包括姓名、住址、电话、车牌号、网购记录等信息,经模糊处理后进行展出。警方认定相关数据获取行为涉嫌违法,立即叫停展览并封存证据,该艺术家网上购买数据,没有坚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警方叫停该展览并封存证据,切实地保障了公民的隐私权,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C【详解】A:肖像权简单来说就是肖像权人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对自己的肖像权利进行自由使用。若他人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擅自使用其专有的肖像。经本人同意将其肖像用作某刊物封面,不构成侵权,A不符合题意。B:拍照后复制了10份如何使用未作说明,B不符合题意。C: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印在本厂的宣传材料上,构成侵权,C符合题意。D:只是绘画,不构成侵权,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A【详解】A:姓名权是自然人有权决定、使用和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材料未涉及姓名权的侵害,A错误符合题意。B: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儿时相片,这属于侵犯牛某的肖像权,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这属于侵犯牛某的隐私权,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名誉权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其名誉享有的人身权利,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侵害牛某的名誉权,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选非题选A。8.C【详解】①:这种侮辱英烈的行为侵犯了英雄的名誉权,而不是姓名权,①错误。②③:袁隆平院士逝世,举国哀 ( http: / / www.21cnjy.com )悼之时,有网民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侮辱性言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公安机关对其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这种侮辱英烈的行为伤害人民感情,扰乱社会秩序,应依法惩处,说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言论要依法守法 ,②③正确。④:这种侮辱英烈的行为违背公序良俗,不止需追究民事责任,还要追究刑事责任,④错误。故本题选C。9.D【详解】①:明确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必须履行的义务,不涉及权利,①排除。②:材料中没有涉及破坏环境者的违法成本问题,排除②。③④:材料中,民法典在开篇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立“绿色原则”,即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该法典用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发展从理念到制度的飞跃,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浸润着新时代的价值理念,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0.B【详解】①③:针对非法窥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个人隐私的行为,应依法打击相关侵权行为,保障私人生活安宁,促进社会稳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序良俗,①③正确。www.21-cn-jy.com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②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④: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础的权利,④错误。故本题选B。11. 法律 社会文明进步 通信秘密 住宅【详解】本题考查隐私权。法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护个人隐私权。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故本题依次填:法律、社会文明进步、通信秘密、住宅。【点睛】隐私权:(1)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2)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3)意义①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②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公民享有姓名权、肖像权、住址、住宅电话、身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肌肤形态的秘密,未经许可,不可以刺探、公开或传播;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公民的社会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不得非法向社会公开公民过去的或现在纯属个人的情况等;公民的任何其他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可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2-1-c-n-j-y12. 意思 义务 承诺 公序良俗 资源【详解】本题属于填空题,内容较简单,考生可根据教材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13. 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独立人格 平等地位 财产关系稳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详解】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考生的识记能力。(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故本题各空依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故本题各空依次是: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财产关系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 权利 义务 对等【详解】本题属于填空题,可参照教材知识进行回答,详解略。15.基本准则【详解】民法基本原则含义: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21教育网16.错误【详解】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故题干说法错误。17.错误【详解】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为过了两年诉讼时效。张可以主张权利,但法院不会支持张。故本题判断错误。18.错误【详解】本题为判断题,需要判断所描述的事实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与否即可。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上述说法表述错误。19.错误【详解】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故说法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0.正确【详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德治相结合。“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故本观点正确。21.①遵循了公平原则,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法院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②遵循了诚信原则,人民法院通过司法断案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③遵循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人民法院通过司法断案维护公序良俗,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分析】背景素材: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节选)考点考查:民法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命题,要求说明人民法院审理时遵循了哪些民法基本原则,需要调用民法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21cnjy.com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可联系遵循了公平原则,维护公平正义;关键词②:对长期强占已售房屋、耍横抗拒执行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搬迁措施,决不让“赖而不决”大行其道→可联系遵循了诚信原则,倡导契约精神;关键词③:审理高铁霸铺案,判决曝光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无需担责;鼓励崇尚英模、邻里相助、助人为乐、舆论监督→可联系遵循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22.运营商侵犯了何某的姓名权、肖像权。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和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不得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在未经何某同意的情况下,该软件运营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形成了包含何某肖像、姓名的虚拟形象,构成了对何某姓名权、肖像权的侵害。【分析】背景素材:人身权利侵权案例考点考查: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软件运营商使用何某的姓名、肖像创设虚拟人物,制作互动素材是否涉及侵权,并说明理由,要调动教材中相关知识,结合案例信息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何某系公众人物,在未经何某同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情况下,该软件中出现了以何某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同时,该软件运营商通过算法应用,将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允许用户“调教”该“AI陪伴者”→可联系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和肖像权。运营商侵犯了何某的姓名权、肖像权。【来源:21cnj*y.co*m】关键信息②:说明理由→可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不得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与案例有机结合。23.①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要求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立法。海南省依据本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在民事活动中遵循绿色原则。②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严格执法。海南省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敢于担当,有法必依、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维护群众利益。③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公正司法。海南省法院依法巡回审判案件,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公正司法。④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全民守法。海南省法院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和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自觉性。【分析】背景素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考点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民事权利与义务等知识能力考查:描述与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命题,要求谈谈海南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调动教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民事权利与义务等知识,结合材料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海南省坚持立法先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制定30余项涉生态文明领域的省级政策法规,制定11项地方立法,制(修)订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30余件,覆盖多个生态文明细分领域→可联系坚持科学立法;遵循绿色原则。关键词②:海南敢于碰硬攻坚,坚持依法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依规办事、依程序办事,以专项整改和督察整改为抓手,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联动,啃下一批“硬骨头”→可联系坚持严格执法。关键词③:海南法院依法审理多起发生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的案件→可联系坚持公正司法。关键词④:通过巡回审判案件、送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雨林等方式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活动,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可联系全民守法、民事权利与义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和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自觉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