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10年6考)大单元线索梳理大概念:现代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略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2)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生物进化理论,在中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大单元知识梳理知识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10年4考__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10年1考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 10年4考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背景 (1)政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扩展,如美国内战联邦政府的胜利、德国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技术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如电磁感应的发现等主要标志 ________的广泛应用 领先国家 ________、德国突出成就 电的利用[2020.33(1)] 理论基础 1831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概况 (1)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________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2)________的贡献: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3)其他发明: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影响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 概况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2)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德国工程师________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影响 (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__________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2)带动相关________的发展,如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汽车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2)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________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历史解释:流水线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飞机 (1)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2)中国人冯如制造出更先进的飞机,他被誉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的成本更低、性能更好(2)1867年,瑞典化学家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其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3)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155周年,______________由此诞生(4)1884年,法国人________发明了人造纤维140周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特点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美、德领先(3)一些后起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重工业占据主要地位[2018.27(2)第一问]影响 (1)对人类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__”;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实现了对人的体力的解放;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2022.33(2)第二问、2019.27(3)](2)对资本主义国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出现了__________,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____________阶段过渡[2018.27(2)第二问](3)对世界: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实力增强,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名词解释】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课标 学业要求 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学业要求:能够认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在古代、中古文明发展中的作用。能够认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了哪些价值?(1)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得以进化,生产工具得以发明,人类智慧得以提高。(2)劳动创造了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精神财富,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3)人们在劳动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创造了幸福生活,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2. 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10年1考社会进步 (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欧美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2)劳动力结构变化:__________队伍不断壮大,从事________、商业的劳动力人数增长并超过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3)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妇女逐渐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4)大众教育: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________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5)城市化:①人口流动:农村人口不断流向________,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②城市环境: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2017.21)(6)生活方式: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社会问题 (1)城市环境差:起初,城市通常缺乏统一规划,环境很差(2)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3)__________加剧: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日益富裕;广大工人的收入却难以糊口,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名词解释】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一般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知识点2 牛顿10年4考 达尔文10年2考 巴尔扎克 列夫·托尔斯泰 贝多芬 梵高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 牛顿[2022.33(2)第一问] 简介 英国科学家(2014.20)成就 (1)三大成就:____________、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2020.25)(2)著作:1687年,《____________________》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评价 是近代__________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2018.21)达尔文 简介 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2014.20)成就 1859 年,《____________》出版165周年,达尔文提出了________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作品影响 《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2018.21)居里夫人 简介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成就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两种元素文学家 巴尔扎克 简介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成就 著有小说集“___________”。经典之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影响 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列夫·托尔斯泰 简介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成就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特点 (1)一方面猛烈抨击了俄国的____________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2)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艺术家 贝多芬 简介 德国作曲家代表作 《______________》:完成于1804年,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梵高 荷兰杰出画家,代表作有《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________》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单元素养导向◎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1)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2)近代科学革命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击了基督教世界观所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3)近代科学革命引起学校教育的巨大变化,如大学开始设置更多的自然科学课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1. 第二次工业革命(10年4考)(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2)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3)突出成就:①电的应用:a.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b.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②内燃机:a.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推动交通变革,便利了生产生活;b.内燃机的发明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③汽车:a.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b.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④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⑤化学工业和新材料:a.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b.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c.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4)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2. 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0年4考)3.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10年2考)4.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完成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5.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6.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1804年完成《英雄交响曲》。7. 梵高:荷兰画家,代表作有《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广东近6年真题子母题命题点1 科技发展1. (2023广州28题,14分)学校将举办科技节活动,你们小组承担了部分筹备工作,请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 整理资料】材料一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同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1897年,俄国人巴甫洛夫开拓了条件反射生物学新领域,建立了研究大脑活动的脑生理学。——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1)材料一是小组同学查找到的资料。请你制作表格,分类整理材料一的内容,填入表格,并概括这一时期世界科技成就的特点。(6分。要求:表格分类合理,内容完整准确,行数和列数自定)【任务二 建构联系】材料二(2)材料二是小组同学找到的20世纪以来的一些图片。请你具体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任务三 认识历史】材料三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类活动。科学通过定量化使技术所具有的潜在力量增大,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看人类自身是否具备妥善运用科学的能力。——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3)材料三引发了小组同学的讨论。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妥善运用科学的能力”里“能力”的理解。(2分)命题点2 近代自然科学2. (2020省卷25题)开普勒发现行星椭圆运动规律后,天文学家仍面临一个问题:行星为什么总是围绕太阳做规则运动而不脱离其固定轨道?这一疑问得到解决主要得益于( )A. 蒸汽机的发明 B. 进化论的问世C. 太阳中心说诞生 D. 万有引力的发现3. (2018省卷21题)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A.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B. 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C. 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D. 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4. (2022省卷33题,14分)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兴起的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人物 哥白尼(1473—1543) 哈维(1578—1657) 牛顿(1643—1727)主要成就 “日心说” 血液循环理论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主要影响 冲击了欧洲宗教固守的“地心说”, 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彻底否定教会推崇的“生命灵气”的说法,宣告生命科学新纪元的到来 牛顿的科学发现, 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材料三 一种全新的自然观的先驱者们在17世纪试图用种种手段来确证其结论的有效性……17世纪的自然认识仿佛充当着一个实验室,本着一种方法上的不信任精神,查明如何检验具体的真理主张(无论是自己提出的还是他人提出的)。——H.弗洛里斯·科恩《世界的重新创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兴起的主要因素。(4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表中三人被视为近代自然科学代表人物的理由;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简述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引发的重大变化。(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自然科学倡导的是什么精神。(4分)命题点3 英语词汇5. [2020省卷33(1)题,6分]材料一 从英语的发展过程看,每一个重大历史阶段都会产生大量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新词。不同时期英语新词组别 时期 新词1组 15—17世纪 potato;banana;maize2组 19世纪 telephone;telegraph;electron3组 20世纪后期 e-mail;website;blog示例组 20世纪初 tank;machine gun;gas mask(注:maize—玉米;electron—电子;blog—博客;gas mask—防毒面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2、3组英语新词中任选一组,指出该组新词的出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并结合史实加以简单说明。(6分)【示例】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将最新研制的武器装备投入战场,坦克、机关枪、防毒面具等新词进入英语。子题 一材多设问5.1 根据材料一,浅析词汇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分)命题点4 美国史6. [2018省卷27(2)题,3分]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3分)2024备考精练1. (2023广东模拟)下图为中国上海某外企的招聘简章,所招聘职位最早出现于( )电力工人 招聘人数:10人话务员 招聘人数:5人汽车司机 招聘人数:8人石油工人 招聘人数:6人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D. 冷战时期2. [跨学科·地理]下图呈现了1821—1910年世界人口流动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注:来自欧洲的移民主要迁移到美洲、非洲、大洋洲来自中国的移民主要迁移到东南亚、非洲来自俄国欧洲部分的移民主要迁移到美洲来自日本的移民主要迁移到美洲来自印度的移民主要迁移到非洲、美洲A.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 政府颁布移民政策C. 自由平等观念的传播 D. 哥伦布开辟新航路3. (2023北京模拟)下图所示为1876—1970年美国能源消费占比的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石油消费结构的变化促使内燃机发明B. 石油消费占比在1910年最高C. 能源消费变化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D. 煤炭的消费占比一直处于高峰【解题有策略】 折线图类试题(6年3考):常考角度有变化趋势、合理解读数据反映的现象解题对策如下:步骤1:明确折线图反映的内容。通过读题干,读折线图的标题等,明确折线图所反映的时间、内容等;读图例,借以辅助读图,明确折线中纵向、横向所代表的含义。如本题,通过题干可知,折线图反映的是1876—1970年美国能源消费占比的变化;读图例可知,图中两条折线分别代表的是煤炭和石油消费占比。步骤2:抓住拐点看变化。观察折线图横向、纵向数值变化,重视折线图升降的拐点,及其对应的时间等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多条折线图变化的交叉点。如本题中,煤炭的消费占比从19世纪70年代到1910年左右,呈上升趋势,在1910年达到高峰后不断下降;石油的消费占比从1910年后不断上升;1950年后,石油的消费占比超过煤炭。步骤3:围绕数据变化,对接设问体现的作答方向,联系教材作历史叙述。如本题将数据的变化与设问相对接,即要作答的是分析各选项对数据图的解读是否正确、准确。结合教材内容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此后石油成为新能源,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均可根据数据变化分析排除。4. (2023安徽)1829年,法国4万多市镇中有1.4万个没有学校。1833年,法国政府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倡普及初等教育。到1847年,只有3 213个市镇没有学校,小学生人数从140万增至353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法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 B. 工业革命促进教育发展C. 教育进步触发启蒙运动 D. 教育公平消除社会矛盾5. 下表为工业革命以来英国颁布的法律,这些法律相继出台的主要目的是( )1833年 《工厂法》规定,纺织厂劳动的13岁以下童工每天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7年 《十小时工作法》,将妇女儿童的日劳动时间限制为10小时1848年 《公共卫生保障法》,地方当局确保有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1875—1900年 先后颁布六部《工人阶级住房法》,缓解住房问题A. 缩小贫富差距 B. 缓和社会矛盾 C. 改善城市环境 D. 设立福利保障6. 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富人阶层所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及其占有社会财富的比例。这反映出工业革命( ) 比例% 时间 1801年 1848年 1867年人口比例 1.1 1.2 2财富比例 25 35 40A.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B. 促使人口增长过快C. 推动生产水平提高D. 导致贫富分化问题 7. [跨学科·生物]能够解释下列图片中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 可持续发展理念 B. 生物进化论C. 神创论 D. 万有引力定律8. (2023福建模拟)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一场伟大革命。这说明( )A.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 B. 文学巨匠在社会发展中的成就C. 自然科学在近代社会中的作用 D. 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中的作用9. [小切口·女性解放](2023广东模拟)女性解放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社会地位的变化体现了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组别 一 二 三简介 日本纺织厂女工 英国女大学生 苏联女拖拉机手时间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30年代形象材料二 1851年英国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大不列颠(不包括爱尔兰)10岁以上的人口1 576万,就业人口达709万,其中妇女就业人口243万,占就业总人数的34.3%。各纺织部门更是妇女的天下,1839年棉纺织工厂里女工占总数的56.4%,毛纺织工厂女工占69.5%,丝织工厂女工和麻纺织工厂女工都占70.5%。——摘编自赵晓兰《论英国工业革命对女工的影响》材料三 马克思和贾格兰德对女性地位的认识人物 认识马克思 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贾格兰德 我们不可能在世界上实现……持久和平,除非女性能与男性一样,在社会所有层面上获得影响发展的同等机会(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择1组女性形象,分别指出该形象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史实加以简单说明。(4分。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女性的就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情况对女性带来的影响。(4分)(3)材料三是关于女性地位的认识,归纳二者蕴含的共同理念。(2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女性解放的认识。(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点1 电力 美国 法拉第 发电机 爱迪生狄塞尔 交通运输 新兴工业 本茨流水线 诺贝尔 现代塑料工业 夏尔多内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 帝国主义 工人阶级工业 工业化 城市 贫富分化知识点2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科学 物种起源 进化论 人间喜剧 沙皇专制 英雄交响曲 向日葵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广东近6年真题子母题(1)制作表格:(4分)时间 国籍 领域 科学家 成就1831年 英国 物理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7年 瑞典 化学 诺贝尔 发明现代炸药1869年 美国 化学 海厄特 赛璐珞的制造技术1869年 俄国 化学 门捷列夫 发表元素周期表1883年 德国 物理 戴姆勒 研制出汽油内燃机1897年 俄国 生物学 巴甫洛夫 开拓条件反射生物学新领域2. D 3. A4. (1)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海外殖民扩张等。(4分)(2)理由:冲破旧思想束缚,使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2分)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等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作为新能源利用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4分)(3)质疑旧思想;重视实验方法;理性思维等。(4分)5. 【第1组】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分)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美洲的土豆、香蕉、玉米等新词进入英语词汇。(4分)【第2组】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的广泛应用,促使电话、电报、电子等新词出现。(4分)【第3组】事件: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与互联网相关的电子邮箱、网址、博客等新词也开始出现。(4分)(答其中一组即可)5.1 词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或社会发展推动词汇的发展变化);一定时期的词汇变化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4分)6. 不同:美国主要发展重工业。(1分)原因: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清除了最大障碍;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提高生产力等。(2分)2024备考精练1. B2.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21—1910年”及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促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加速了世界人口的流动,A项符合题意。3. C 【解析】分析折线图信息可知,美国石油的消费占比从1910年左右开始迅速增加,并在1950年后超过煤炭消费占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产生,C项符合题意。4.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29 年”“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1847 年”“140万增至353万”可知,19世纪前期—19世纪中期,法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建设学校,小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法国逐步开展工业革命,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大力普及初等教育,这体现了工业革命促进教育发展,B 项符合题意。5.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童工每天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妇女儿童的日劳动时间限制为10小时”“缓解住房问题”等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的社会矛盾逐步凸显。为了缓和逐渐加剧的社会矛盾,英国不断出台法律,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解决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B项符合题意。6. D 7. B 8. C9. (1)【示例一】第一组: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关。(1分) 明治维新时期实行“殖产兴业”,使日本近代工业快速发展,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促使妇女进入工厂。(3分)(第一组形象也可以围绕工业革命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第二组: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女性提供了进入大学的机会。(3分)【示例三】第三组: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关。(1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联人民建设热情高涨,妇女也积极参与其中。(3分)(2)情况:妇女就业比例低于男性;女性就业以纺织业为主。(任答一点得2分)影响:改变了妇女的社会角色;增加了女性的收入;有利于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长期从事纺织业不利于妇女身体健康。(任答一点得2分)(3)提高女性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加速女性解放;倡导女性参与政治。(任答一点得2分)(4)女性解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女性解放与时代变迁有关(女性的解放与传统观念的转变/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关);女性解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等。(任答一点得2分,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