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全面动态性点联结基础基本状态渐进性度分寸肯定双重性不可分割第九课 理解质变互变[课标要求] 1.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2.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3.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体会“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认识发展历程;了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1)含义:此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2)意义: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此物变成了他物。1.质(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之所以称之为“水”,是因为它具有区别于其它物质的固有的规定性零度以下当气温达到零度以下时,“水”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就不再是“水”,而变成“冰”了认识事物的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2、量(区分相同事物的依据)(1)含义: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例如:事物的大小,质量的多少,运动的快慢,温度的高低,以及分子中原子数量的多少和排列组合方式等。(2)量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3)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量变(A事物仍是A事物) 质变(A事物变为B事物)区别 变化指向 数量增减、场所变更 性质变化变化状态 渐进性、连续性(静止状态) 飞跃性、间断性(运动状态)变化结果 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内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根本区别 在度的范围之内 超出度的范围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方法论)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2、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①连续性(渐进性):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量变)②间断性(飞跃性):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实质: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质变)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2、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2)关系①(总)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②渐进性和连续性包含着飞跃性和间断性: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③飞跃性和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和连续性: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区别 含义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体现 量变的体现 质变的体现结果 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 出现了新事物联系 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知识整合】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1.度(1)含义: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2)作用:①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②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0℃100℃液 态气 态固 态水度关节点(临界点)关节点(临界点)度的两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练一练:指出下图中液态水的“度、关节点”关节点或临界点结论: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坚持适度原则(1)内涵:就是适当的程度。(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3)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愚人吃盐”的故事: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变涩了。2、什么是适度?(1)把握好“分寸”,防止过犹不及: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错误。“愚人吃盐”的故事: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变涩了。3、遵循适度原则的要求(如何把握适度原则)⑵需要“得中”: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注意:1、“得中”的“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2、“得中”不是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如:结合左图简要说说应该如何做好压力管理?(1)防止过犹不及。(2)需要“得中”(3)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 “适度原则”与“促成飞跃”(1)适度原则和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二者共同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根据质和量统一的原理、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提出的基本思想方法。(2)“适度原则”需要保持质的稳定,在原质基础上把握事物的量变;“促成飞跃”需要突破稳定,是为了促成质变而提出的。二者是根据不同的客观需要提出的命题,既可以视具体情况单独运用,又是相互联系的。考向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在一匹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倘若继续一根一根地添加稻草,当最后一根稻草放到马身上后,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就是“稻草原理”。“稻草原理”体现了( )①事物的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质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④事物变化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稻草原理”体现了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变化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②④入选;无法比较质变与量变哪一个更重要,①错误;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③错误。考向 把握适度原则(2024·吉林通榆县第一中学检测)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B.要善于把握连续性和渐进性的统一C.要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D.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解析] 由漫画可知,因对汽车规模不加控制,导致本来快速的通行发生质变成了“龟速”。这启示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C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A、D与题意无关;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B错误。 (2024·山东济南测评)截至2023年9月,我国已发射2代4型21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有9颗卫星在轨,提供稳定的业务服务。在现有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的基础上,我国已在谋划未来第三代风云卫星的宏伟蓝图,将通过“三个建立”(即建立星地一体、互联互通的智慧观测体系;建立开放、包容的风云卫星标准体系;建立覆盖卫星上下游的风云生态系统)实现观测能力、体系效能、服务效益等“三个提升”。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的发展说明( )①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②量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④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前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素养必备之大题冲关/技法速通,得高分【典题例析】雕塑中体现的逻辑知识(2022·辽宁选择考)(节选)掷铁饼是一项古老的奥林匹克项目。以掷铁饼为题材的经典雕塑作品,从艺术的视角展示奥林匹克文化,阐释和传递奥林匹克精神。《挑战》是中国雕塑家俞畅创作于1989年的成名作。雕塑通过简洁有力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果敢坚毅的掷铁饼者形象。作品借鉴《掷铁饼者》的动作和势态,表现一个 残疾人坐在轮椅上掷铁饼的瞬间, 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生命律动,给予人们不屈的力量、不服的决心、不灭的希望,奏响一首命运交响曲。雕塑承载了体育精神,运转的铁饼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高高举起的手臂展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关于认识发展历程的知识,谈谈你对《挑战》的理解。答案: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需要思维抽象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的思维具体,实现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中国雕塑家俞畅凭借自己的观察,捕捉到残疾人掷铁饼的瞬间,再通过分离、提纯、简略化等思维抽象的重要环节,完成了震撼人心的雕塑作品,揭示了体育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