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案(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案(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理论来源及其有关的相关著作。
(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认同马克恩主义哲学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伟大的将精神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恩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科学精神:理解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
公共参与: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指导实践。
【学习重难点】
1.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预习新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一、马哲产生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阶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进行科学斗争的理论指导
【特别提醒】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①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特别提醒】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总和),而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③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科学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民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
【提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①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精髓:实事求是
③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①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②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①创立: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邓三科,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思
②习思的哲学贡献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
【特别提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②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巩固训练】
1.习近平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其中蕴含的道理是( )
①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中国共产党奋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指导中国革命
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书写的中国革命篇章是中国革命的航标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
A.科学观点 B.革命观点 C.唯物观点 D.实践观点
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贴近国情、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成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理论支撑。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
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
②要求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③意味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④明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各国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理论创新的新要求。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 )
①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理论成果
②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解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③推进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以实践创新引领理论创新
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理论飞跃要坚持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④把握历史主动要坚持能动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纲就是按照《共产党宣言》精神制定的,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这表明( )
①理论因反映了事物本质规律故而能指引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于它来自实践并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科学理论只有武装人民群众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科学理论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毛泽东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形象地比喻为“望远镜”和“显微镜”。习近平则强调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马克思说:“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现阶段城乡发展实际,提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理念。这一理念( )
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
②解决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③基于实践准确把握了我国城乡发展规律
④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建党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攻克了一个个看似坚不可摧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
①表明其能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②反映了其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根本目标
③基于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④基于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立党立国的政治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3年5月,第四届中国哲学家论坛在浙江举行,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主题开展学术研讨。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人民的理论,立足时代回答了中国之问
②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③为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具体的钥匙
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哲学支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奋斗成功的根本保证,①排除。
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表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②正确。
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表明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指导中国革命,③正确。
④:中国革命篇章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革命实践书写的,不是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书写,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思想认识的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故D正确。
AB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的观点而不是其他观点,故ABC不选。
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①②正确,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同时也要求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③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④错误,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必须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不是世界各国的行动指南。故选:A。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进中国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未体现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故①不选。材料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党坚定理想信念,成功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把握历史主动要坚持能动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故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未体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故③不选。故本题选D。
6.答案:D
解析:不是所有的理论都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反映,①错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来自实践并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②错误。老一辈革命家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这表明了科学理论只有武装人民群众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生命力,③④正确。
7.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则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④不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C。
8.答案:A
解析:①正确,依据题意,马克思曾说“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理念,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理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②错误,该理念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该选项说法不符合实际;③正确,依据题意,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现阶段城乡发展实际,提出关于城乡关系的理念,这说明这一理念基于实践准确把握了我国城乡发展规律;④错误,新发展理念不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故选:A。
9.答案:A
解析:①③: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基于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其能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②不符合题意。
④: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答案:D
解析:②④: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哲学支撑,②④符合题意。
①: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解放道路,而不是回答了中国之问,①说法错误。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的钥匙,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