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 6 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 求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列表整理, 知道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类型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 通过制作年代尺、识读地图, 了解“文化大革命 ”,认识“文化大革命 ”的严重危害,提高 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认识 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3. 通过识读地图、列表整理、讲述英雄人物事迹,知道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学会归纳问题的方法;体会英雄模范人物的艰苦创业精神与建设成就之间的关系,提高理解历 史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4.感悟社会主义建设是曲折而漫长的过程,是艰苦探索的过程;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 验教训;感受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社会风貌。
教学重点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建设成就
教学难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教学方法 观看视频法、列表整理法、识读地图法、讲述故事法
教学资源 教材、PPT
教 学 内 容 及 进 程
一、观看视频——情境导入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也有过曲折和失误。社会主义建 设是怎样展开的呢?建设成就又有哪些?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第 6 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通读课文——梳理大事 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会场 观看视频 进入新课 阅读课文 制作年代 尺 研读史料 了解中共 八大时间 内容及意 义 通过视频 回顾上节 可所学,带 着疑问进 入新课,激 发学生探 究新知的 兴趣 落实时空 观念的核 心素养
材料:1956 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 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报告论述了十个问题(即 十大关系)。以《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论十大关系和后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等理论成果,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 理论准备。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部编版) 阅读教材 P27 内容梳理:简介中共八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明确:时间:1956 年, 地点:北京 内容:分析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中共八大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 曲折与失误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 P27-28 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什么路线? (3)“大跃进”在农业、工业上有何表现? (4)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何特点? 明确:(1)失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3)农业:虚报产量,宣传“高产卫星”;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4)特点:一大二公;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观看视频 理解社会 主义建设 总路线、 “大跃进 与人民公 社化运动 等失误 通过观看 视频、阅读 教材、列表 整理,知道 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 建设总路 线、“大跃 进”和人民 公社化运 动,培养全 面分析历 史问题的 能力,学会 从不同类 型资料中 获取有效
材料: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前后,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正确 地指出我国还有不适应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这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 的自我完善来解决,这是正确的。但是没有看到新建立的单一公有制超越了我国生产 力的实际状况,反而认为应该进一步提高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这样就发生了 1958 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的“大跃进”运动,和 1959 年盲目追求所有制升级的人民公社化 运动。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庞松 (5)结合材料与教材 P27-28 内容,如何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讨 经济建设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明确:评价:①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②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 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原则:发展经济要依据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 3. “八字方针” “八字方针”的提出 阅读教材 P28 内容思考:面对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中共中央是如何调整的? 观看图片 阅读教材 表格梳理 “八字方 针 ”、七 千人大会 的内容、 意义 信息;
时间 1961-1965 年
措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意义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4.七千人大会
1962 年,毛泽东、周恩来、陈云在“七千人大会”上 阅读教材 P28 内容,简述七千人大会概况。 阅读教材 理解“文 化大革命 发动的背 景 通过制作 年代尺、识 读地图,了 解“文化大 革命”,认 识“文化大 革命”的严 重危害,提 高分析和 解决历史 问题的能 力,通过分 析、综合、 概括、比较 等思维过 程,形成历 史概念,认 识历史发 展的基本 趋势;
时间 1962 年
措施 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
意义 ①会议对待缺点和错误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发扬民主和自我批 评的精神,给全党以鼓舞,增强了全党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 ②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文化大革命” 1.阅读教材——理解背景 “文化大革命”宣传画 阅读材教材 P28 内容,简述“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明确: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 ”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6 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制作年代尺——梳理经过 阅读教材 29 内容,梳理、文化大革命”的经过。 4. 识读地图——总结危害经验 艰辛探索的十年 识读地图,阅读教材 31 内容,思考:“文化大革命 ”有何严重危害?从中我们 应吸取哪些教训? 明确:严重危害:①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社会秩序混乱;②国民经济发展受到破 坏,遭受巨大损失;③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摧残。(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 人民带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损失。) 教训: 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 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年代尺梳 理“文化 大革命 ” 的经过 识读地图 结合所学 归纳“文 化大革命 的危害及 教训 通过识读 地图、列表 整理、讲述 英雄人物 事迹,知道 这一时期 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 取得的成 就,学会归 纳 问 题 的 方法;体会 英雄模范
四、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代表(1958——1976 年) 1. 识读地图,结合教材 P30-31 内容,列举 1958——1976 年期间建设成就? 识读地图 结合教材 表格梳理 这一时期 的建设成 就 人物的艰 苦创业精 神与建设 成就之间 的关系,提 高理解历 史的能力, 以及表达、 交流的能 力。感受 20 世纪五六 十年代中 国人民自 力更生、艰 苦奋斗、为 人民服务 的良好社 会风貌
经济建 设 1.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①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②大庆油 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③1965 年,石油、原有产品的全部自 给。 2.工业布局明显改善: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从有到无 3.交通: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4.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科学技 术 1.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领先) 2.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 ①1967 年,爆炸第一颗氢弹; ②1970 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1973 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2.英雄模范人物
你能讲述以上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吗?从以上英雄故事中,你能感受到哪些精 神? 明确:王进喜:1960 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在茫 茫大草原上露营,就着盐水吃野菜,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扛 ”的方法搬运和安 装钻机,用“盆端桶提 ”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 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 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所表现出的艰苦创业精神, 被誉为“铁 人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 焦裕禄,1962 年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 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以身作则, 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 为抗灾 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 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 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 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他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标兵、红旗手等光 荣称号。1962 年,雷锋不幸因公殉职。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 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1963 年 3 月,《人民日报》刊登毛泽 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学雷锋, 做好事, 蔚然成风。雷锋精神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邓稼先,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留学,1950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 1958 年的一天,在二机部部长办公室里,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研制我国第一 颗原子弹。研制我国自己的原子弹谈何容易, 那时我国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缺 乏资料,外国的研究成果又都严格保密。邓稼先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 来的。 ”后来,他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 讲模范英 雄人物故 事、感悟 时代精神
于成功。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于 1986 年逝世。研制 原子弹是国家机密,所以邓稼先一生都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 名字才广为人知。 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 1966-1976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1975 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共四大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 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 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1981 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识读图表、图片,结合材料,你对这一时期有何认识和理解? 明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以后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也得到锻炼。这一时期 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挫折和失误,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从挫折中, 我们也吸 取教训,认识到发展经济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规律。这些都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 验。 观看图片 研读图表 史料, 谈对这一 时期的认 识和理解 感悟社会 主义建设 是曲折而 漫长的过 程,是艰苦 探索的过 程;尝试反 思历史,汲 取历史的 经验教训
板书设 计
课后作 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 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人造天河 ”红旗渠的修建,就是这种风貌的典型代表。查 阅资料,了解红旗渠的修建过程,谈谈你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