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核心概念:人工智能技术 关键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影响 [重要概念]人工智能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教材史料]1.本课导入解读。思路引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反映了中国在当代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出现代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推动作用。2.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解读。思路引导:(1)史料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明确指出了产业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特别强调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巨大贡献。(2)信息技术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促进了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教材问答]1.“思考点”: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表现 思路引导:人工智能技术是先导技术,它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智能制造迅猛发展,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现实。2.“学思之窗”:结合材料,思考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思路引导:(1)积极:原子能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原子能可以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可以服务于很多生产领域,为它们提供新能源;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与医学诊断和治疗,造福人类。(2)局限:原子能的滥用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3.“思考点”:现代科技进步给你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思路引导:(1)改善了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2)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等。(3)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便利。(4)现代化的交通、通信等手段,使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快捷。4.“学习拓展”:谈一谈你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的理解。思路引导:当代人类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高度综合性,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紧密,决定了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的趋势,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例如人工智能,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2.表现(1)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2)计算机网络技术概况 ①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②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目前已遍布全球意义 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3)人工智能技术①含义: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②出现: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③领域: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④应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近年来,“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纷纷出现。⑤影响: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点拨] 新科技革命并不意味着人的劳动被否定,相反,人的创新性、应变性和智慧性等特征使其在智能工厂中的作用愈发变得“核心化”。(4)航天技术成就 ①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影响 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5)海洋技术①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②中国: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 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6)新材料技术①特点: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新材料具有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②意义: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检测反馈]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C 据材料“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二战推动科技的发展,排除A项;B项属于夸大科技的作用,排除;D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2.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技术越来越“亲民化”。1987年以来,中国已多次成功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进行探索性的航天育种试验,选育出的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这表明( )A.我国航天技术世界领先B.传统农业日渐衰落C.航天技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D.我国已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解析:C 材料反映航天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我国航天技术的“亲民化”,并未体现世界领先地位,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传统农业的前后对比,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故D项不符合题意。[深化拓展]一、现代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1.现代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多方面需要是现代高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2.科学的巨大成就为现代高新技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3.战争和国家间的对抗,是刺激高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二、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在不断开拓。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加强,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联系、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关键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影响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社会生产(1)生产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2)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3)企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2.文化生活(1)方便沟通: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2)丰富生活: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认识世界:全媒体不断发展,能够最大程度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3.人类视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4.局限性: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任务一 合作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问题] 阅读教材“问题探究”,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在救灾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灾后排查与组织救援过程中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探测速度与覆盖面,以获得抢救最佳时机,科学分析数据,协助人们作出重要决策,等等。任务二 检测反馈1.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A.增加部分人失业风险B.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C.提升效率和适应环境D.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解析:C 材料反映了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的工作,既可以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说明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增加部分人失业风险,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多重积极影响,而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信息技术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排除D项。2.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可以支持不同地区的人们“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可以在公共危机来临时构建在线课堂以保证学生不耽误学业。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不时打破我们想象的边际。材料反映出互联网( )A.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B.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C.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D.为人类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解析:C 根据“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不时打破我们想象的边际”可知,互联网功能强大,打破了传统的认知,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故C项正确;A项说法夸大了材料之意,错误;材料未体现人工智能,B项排除;D项未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深化拓展]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经济层面(1)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由机械化、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2)增长模式: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开始下降,高科技、知识型经济不断得到发展。(3)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4)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并逐渐占据主导,物流运输、互联网等迅速发展。2.社会生活(1)衣食住行: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文化生活: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和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阶层结构:中产阶级人数日益增多,工人阶级地位得到一定改善,阶级矛盾趋于缓和。(4)人类联系: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