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分类练习(四川专版)第四单元热(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分类练习(四川专版)第四单元热(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热
一、判断题
1.(2023·自贡期末)水只有在沸腾之后才开始蒸发。(  )
2.(2023·营口期末)水在结冰时的温度是0℃,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地下降。
3.(2023·叙州期末)热的三种传递方式为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
4.(2023·华蓥期末)走马灯可以旋转是因为热辐射的传热方式产生了推动力。(  )
5.(2022·宁南期末)热传导是固体物质进行热传递的主要方式,热传递的方向是:温度从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底的一端。(  )
6.(2022·叙州期末)煮食物时,锅里的水会不断减少。
7.(2022·广元期末)反光能力强的物体吸热快。
8.(2022·九江期末)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
9.(2022·广元期末)湿衣服会变干的现象是属于蒸发现象。(  )
10.(2022·邛崃期末)锅柄用塑料或木头制成,只是为了美观。
二、单选题
11.(2023·武胜期末)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B.地面上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燕气上升到空中
C.海洋中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
D.水资源非常宝贵,我们应该保护各种形态的水
12.(2023·武胜期末)热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季烈日当空非常晒人,产生了热辐射
B.热辐射在真空中不能进行
C.冬季围在篝火旁烤火,应用了热辐射
D.太阳能热水器应用了热辐射
13.(2022·雁江期末)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在下列物体中,传热最快的是(  )。
A.铜丝 B.铁丝 C.铝丝 D.木条
14.(2022·雁江期末)比较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
B.热对流是循环流动传递热
C.热场射可以不依靠任何介质而直接传递热
D.热传导只能在固体中进行热传递
15.(2023·华蓥期末)下列材料制作的保温杯中,保温性能最差的是(  ) 。
A.塑料 B.金属 C.陶瓷 D.玻璃
16.(2023·华蓥期末)下列不属于热对流应用的是(  ) 。
A.暖气放在地上,制冷空调挂在墙上
B.烧水时,壶里的水逐渐全部变热
C.孔明灯上升
D.用电烤箱烤熟食物
17.(2023·武胜期末)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下降的规律是(  )。
A.先慢后快地下降 B.先快后慢地下降
C.匀速下降 D.没有规律
18.(2023·岳池期末)我们在建造节能小屋时,了解到普通房屋的散热情况中,(  )的占比最低。
A.地板 B.墙壁 C.门窗 D.屋顶
19.(2023·昭化期末)将水加热至沸腾,并对沸水持续加热,此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是(  )。
A.逐渐升高 B.先下降再升高
C.先升高再下降 D.先升高后不变
20.(2023·昭化期末)关于水的蒸发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蒸发的过程是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B.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C.水沸腾之后才会蒸发
D.给容器盖上盖子不能防止水蒸发
三、实验探究题
21.(2023·武胜期末)混合与分离:孔逸同学在准备材料过程中,不小心把铁粉,食盐和抄子混在了一起,他想把这3种材料分离开来。以下是他准备的实验装置,包括了溶解装置,过滤装置和蒸发装置。请你用所学知识帮他解决问题。
(1)请填写如图3个实验装置的名称。
A.B.C.
A   B   C   
(2)他想先把铁粉分离出来,以上三个装置都不适合,你的方法是   。
(3)铁粉分离后,他想把食盐和沙子分离,应先选择   装置进行溶解,后选择   装置将沙子分离后得到食盐水。(均填字母)
(4)得到食盐水后,为了分离食盐和水,应选择   (填字母)装置。
(5)如图所示,“盐田法”是常用的制盐方法,它是用   的方法晒盐,从诲水中提取食盐的。
22.(2022·乐山期末)在试管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清水,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井观察试管中清水的变化。记录如下: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温度/℃ 10 5 2 0 0 0 0 0
变化 没结冰 没结冰 没结冰 结冰中 结冰中 结冰中 结冰中 结冰中
仔细观察上表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的问题。
(1)水在   ℃开始结冰。结冰的原因是水   (选填“受热”或“受冷”)。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接触试管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解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
2.【答案】错误
【解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开始冻结,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水结冰时,会向周围释放热量。
3.【答案】正确
【解析】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题目说法正确。
4.【答案】错误
【解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当我们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走马灯可以旋转是利用了热对流的传热方式产生了推动力,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5.【答案】正确
【解析】 热传导是由于大量分子、原子等相互碰撞,使物体的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传导往往与对流同时进行。
6.【答案】正确
【解析】煮食物时,锅里的水会受热由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分散到空气中,因此锅里的水会不断减少。
7.【答案】错误
【解析】反光能力强的物体吸热慢。
8.【答案】错误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温度的高低、液体与气体间接触的表面积大小以及液面上气体流动的快慢。
9.【答案】正确
【解析】水在常温下变成气体的过程是蒸发,蒸发的过程要吸热。
10.【答案】错误
【解析】塑料或木头的导热性能不好,不仅为了美观还为了隔热。
11.【答案】C
【解析】 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
12.【答案】B
【解析】热辐射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夏季烈日当空非常晒人,冬季围在篝火旁烤火,太阳能热水器都运用了热辐射,地球上的热是由太阳光通过热辐射传递到地球的。选项B错误。
13.【答案】A
【解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水、空气、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以上物体铁丝、铜丝、铝丝传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铁丝、铝丝与铜丝相比,铜丝的传热本领更强一些。
14.【答案】D
【解析】A: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正确;
B:热对流是循环流动传递热,正确;
C:热场射可以不依靠任何介质而直接传递热,正确;
D:热传导只能在固体中进行热传递,错误;热传导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进行。
15.【答案】B
【解析】保温杯应该选用热的不良导体来减慢热传递的速度,达到保温的效果。塑料和纸都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保温效果最差。
16.【答案】D
【解析】对流是基本传热方式之一,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17.【答案】B
【解析】 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
18.【答案】A
【解析】房屋的墙、门窗、屋顶等都能够散热、地板在房屋中热量最低,散热占比也最低。
19.【答案】D
【解析】 根据对水的沸腾的认识,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继续上升,因为水蒸气的散发要吸热。 水加热至沸腾这个过程中,水温先升高后不变。
20.【答案】C
【解析】 自然条件下的蒸发是水分和热量的综合反映,一般来说,蒸发的发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热能;另一个是否有水分的供应,以及水分供应的状况。加快水蒸发的方法主要有提高温度、增加空气流通速度、扩大表面积。水受热沸腾,是加快了水蒸发,但蒸发现象一直存在。选项C错误。
21.【答案】(1)蒸发装置;过滤装置;溶解装置
(2)磁铁吸引铁粉
(3)C;B
(4)A
(5)蒸发
【解析】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也要学会分离混合物。
(1)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要学会分离混合物。分析图片可知,分别是蒸发装置、过滤装置、溶解装置。
(2)铁粉、食盐和沙子如果混在一起分开的方法,可以采取利用磁铁可以吸引铁粉,但不能吸引食盐和沙子的特点来分开铁彩的方法。
(3)铁粉分离后,孔逸想把食盐和沙子分离应先选择溶解装置,后选择蒸发装置。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经充分搅拌后,我们发现食盐慢慢消失了,沙子沉入水底,说明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开,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我们观察到在滤纸上留下了沙子,溶解的食盐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最终水会变成水蒸气不见了。
(4)得到食盐水后,为了分离盐和水,应选择蒸发装置,这个装置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石棉网,它的作用是受热均匀。
(5)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盐田法”是用蒸发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22.【答案】(1)0;受冷
(2)不能
【解析】此题考查水结冰的变化。
(1)考查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水在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是放热的过程。
(2)考查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注意事项。温度计的液泡要在液体中间,不能触碰杯底或杯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