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尊重知识产权学案(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尊重知识产权学案(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2.2尊重知识产权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实施情况,理解保护知识产权对于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2.结合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阐述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型;
3.结合著作权的相关规定,观察生活中的作品,阐述著作权的主要内容、保护期限等;
4.结合专利法的相关规定,观察生活中的发明创造现象,了解专利保护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区别,阐述我国法律规定的三种类型及其授权条件、保护期限等;
5.结合商标法的相关规定,观察生活中的商品包装与商标使用情况,阐述注册商标的取得的条件与法律保护注册商标的意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科学精神:企业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
3.法治意识:尊重知识产权,远离侵权行为。
4.公共参与:正确运用专利保护与商标注册,打造与现代化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主体。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知识产权的分类
【学习难点】著作权、专利权、申请注册商标的条件及保护
【预习新知】
保护创作——著作权
1.知识产权
(1)含义: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
(2)内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3)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4)意义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全社会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
2.著作权
(1)含义: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
①作品的含义P19: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和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如:文字作品、口述作品、电影作品等。
②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作品(work),作品的三要素:
一是须为创造性智力成果(劳动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二是能以一定的形式表现(须能为客观感知并能稳定复制的外在智力表达);
三是须具有独创性(originality)
“独”独立创作源于本人;“创”达到一定的智力水准。
(2)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著作权的内容: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
著作人身权,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是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著作人身权由作者享有,不可转让或者由继承人继承。
著作权 权利内容
著作人身权 (作者享有、不可转让) ①发表权。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是一次性权利,作品一旦发表,发表权即行消灭。发表权通过出版、上网、朗诵等使用作品的方式来行使。 ②署名权。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是署名的权利。包括决定是否署名、署真名、笔名等。
③修改权。指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修改通常指内容的修改,报社、杂志社的文字性修改、删减不属修改权控制的范围,可以不经作者同意。
④保护作品完整权。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法律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歪曲和篡改作品。
注意:著作权(版权)与发不发表没关系,创作者创作完成了作品,就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
著作财产权是指对作品的使用、收益、处分权,体现作者因作品的利用而产生的经济利益。著作财产权可以授权他人使用、转让或者继承。
著作权 权利内容
著作财产权 (可转让) ⑤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⑥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可多次行使,不仅仅为作者享有
⑦改编权。即改编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如小说改编成电视、电影。(形式)
⑧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⑨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⑩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例如:酒店、咖啡馆等经营性单位未经许可播放背景音乐就可能侵犯音乐做的表演权。
修改权与改编权的区别:
修改权属于人身权,不得转让;改编权属于财产权,可以转让。
修改权的行使并不产生新作品,对原作品修改后还是原作品;改编权的行使产生了新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激励创新——专利权
1.专利权的取得: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完成发明创造后,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经过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条件的,则颁发专利证书,授予专利权。
2.专利权的种类: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是针对技术创新的,只是对创造性的程度要求不同。其中,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要求高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与实用技术无关,仅涉及工业产品的美观效果。
3.专利权的保护
(1)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其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
(2)发明人以公开其发明内容为条件,换取国家在限定时间内给予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3)其他人即使独立作出了相同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
4.保护期限: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是10年,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15年,均从申请日开始起算。保护期满以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点石成金——商标权
1.商标和注册商标的含义
(1)商标是经营者用来将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区别的标志。
(2)经营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出申请并获得注册的商标是注册商标。
2.商标的要素:我国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_、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
3.商标的法律保护: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的商标。
4.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有效期届满,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是10年,续展的次数不受限制。
5.申请注册商标的要求:
(1)申请注册商标必须具有显著性,能够把利用该商标的商品和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
(2)有一些则不能用作商标,比如国名、国旗、国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名称、产品的通用名称等。
【巩固训练】
1.2020年,李某在创作小说《城》时,使用了刘某(1965年逝世)在建国初期发表的绘画作品《土地改革》。小说创作完成后,李某将其上传至自己的博客,A出版社未经许可下载了该小说,同时将小说出版。本案中( )
①A出版社侵犯了李某的发行权
②A出版社侵犯了李某的发表权
③李某未侵犯了刘某的著作财产权
④李某需向知识产权局申请才能获得著作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第四十八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年仅11岁的中国小学生冯佳澍是展会上年龄最小的发明者,他的作品“智能鸟巢”获得金奖。“智慧鸟巢”的发明人( )
①可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
②因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不能获得专利权
③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
④只要依法续展就能长久获得法律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王老师从网上搜到一篇散文,课堂教学时当作例文让学生分析。张同学对该文章稍加修改后,投到某报社,结果发表了。正当张同学欣喜之时,突然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说他侵权了。王老师与张同学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正确理解是( )
①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王老师行为是侵权行为
②使用、复制他人作品,供学生课堂学习之用,这属于作品合理使用,王老师不构成侵权
③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张同学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④网络上公开发表的文章,不需著作权人的许可,网友可以随意使用,张同学不构成侵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021年4月9日,逾70家影视传媒单位及企业表示,将对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例如“5分钟带你看一部电影”、“盘点影视剧的穿帮镜头”之类影视二次创作的短视频),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对短视频“搬运工”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禁止二次创作,不利于版权产业有序发展
B.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但必须注明出处
C.因未经权利人授权,属于侵犯著作权行为
D.自己博客上发表制作短视频,不构成侵权
5.北京某公司享有XX动画电影(2019年上映)的著作权。该公司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义乌市某文具厂未经授权,在其生产、销售的产品上使用的美术形象与××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基本相同,且在细节方面也极其相似,遂将该文具厂诉至法院。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案涉作品的著作财产权永久有效,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该作品
②该文具厂若不服判决,可在判决生效前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③本案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该公司对其主张负有举证责任
④该文具厂侵权事实确凿,应停止侵害并赔偿该公司经济损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某中学开设“匠心感知初心,纸雕彩绘未来”特色校本课程。15岁的小李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完成了一部优质作品《甲秀楼》,某出版社出具证书,将该作品收录入《我爱家乡》作品集。关于该作品的著作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李的纸雕作品须公开展出后,才享有著作权
②老师把小李的纸雕作品用于教学,是对其作品的合理使用
③小李的纸雕作品发表50年后,法律继续保护其作品署名权
④小李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出售纸雕作品的收入不享有所有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3年11月6日,甲公司将其研制的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2024年2月6日获得专利权并公告。2024年3月,乙公司独立研发出相同技术,并立即组织应用。2024年4月,甲公司获悉后向法院起诉。对该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乙用独立研发的技术组织应用侵犯甲的专利权
②甲研制的新技术保护期始于2024年2月6日
③20年保护期后任何人均可无偿使用甲的发明
④只要使用了甲公司的新技术均侵犯甲的专利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一名12周岁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款垃圾收纳装置,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一专利( )
A.只要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B.与实用技术无关,仅涉及产品设计的美观效果
C.保护期满后则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D.只要经该学生授权,厂家就可运用该专利生产产品并销售
9.2023年12月15日,第五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召开,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结合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部署,系统谋划做好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关于知识产权,以下情形正确的是( )
①陈某在其作品发表后,可以转让其作品发行权和改编权
②李某2023年发表小说,著作权保护期是其发表后50年
③A公司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专利,可以一直保护
④B公司的商标自2023年注册后,可以在10年后申请续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2年5月6日,甲将其研制的新产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2022年8月6日获得该产品的专利权并公告。2022年10月,乙独立研发出相同产品,立即组织生产并销售。2022年11月,甲发现乙的销售行为后向法院起诉。下列对该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任何人使用甲研制出的新产品均侵犯甲的专利权
②甲研制的新产品的保护期始于2022年8月6日
③2042年5月6日之后,任何人均可无偿使用甲的发明
④乙虽独立研发,但生产销售相同产品仍侵犯了甲的专利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①:李某在创作小说《城》创作完成后,李某将其上传至自己的博客,A出版社未经许可下载了该小说,同时将小说出版。本案中A出版社侵犯了李某的发行权,①正确。②:发表权是指向公众披露作品的权利,李某将该小说上传至自己的博客,已经发表了,A出版社没有侵犯李某的发表权,②错误。③:根据法律相关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复制、发行等著作财产权在作者去世后五十年内依照法律的规定转移。因此,作者去世后,著作财产权由其继承人继承。李某在创作小说《城》时,使用了刘某(1965年逝世)在建国初期发表的绘画作品《土地改革》,李某未侵犯刘某的著作财产权,③正确。④:李某小说创作完成后即获得著作权,④错误。
2.答案:B
解析:发明人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或者选择用商业秘密方式保护自己的发明,①③符合题意。11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专利权只需满足相关申请条件即可申请获得,②不选。发明专利20年保护期满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④不选。
3.答案:B
解析: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王老师为课堂教学,使用、复制他人作品,供学生学习之用,这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学生张华把别人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稍加修改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是侵权行为。②③正确,入选。
4.答案:C
解析:A错误,“禁止二次创作”是对版权的保护;B错误,影视二次创作的短视频属于侵权,不是合理使用;C正确,逾70家影视传媒单位及企业表示,将对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因为因未经权利人授权,属于侵犯著作权行为;D错误,自己博客上发表制作短视频,并不一定是“二次创作”短视频。故选C。
5.答案:D
解析:第一步,排错。著作权属于法人的,保护期是作品发表后50年,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①错误。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在判决生效前有权提起上诉,而非再审,②错误。第二步,正解分析。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该公司认为文具厂侵犯其著作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③正确。该文具厂未经授权,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上使用的美术形象与XX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基本相同,且在细节方面也极其相似,说明该文具厂侵犯了该公司的著作权,故该文具厂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马上停止侵害,并赔偿该公司的经济损失等,④正确。
6.答案:B
解析: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属于用益物权,是对被承包的土地享有生产、经营、收益等的权利,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①符合题意。
②: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用益物权。用益物权对应的是物的使用价值,担保物权对应的是物的交换价值。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因出租土地获得收入充分实现了物的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②说法错误。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作为担保。采取抵押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是将土地经营权作为债权的担保,③符合题意。
④: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会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生产用途,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7.答案:C
解析:①③:我国法律规定,专利权人享有专利权。专利权的保护期从申请之日开始算。专利授权后,他人即使独立做出该发明创造,也不得实施该专利,甲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的时间节点是2023年11月6日,专利保护期是20年,2043年11月6日之后,任何人均可无偿使用甲的发明,乙虽然独立研发该产品,但仍侵犯了甲的专利权,①③符合题意。
②:专利权的保护期从申请之日开始算。因此甲研制的新技术保护期始于2023年11月6日,②说法错误。
④:甲获得的是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经专利人同意,他人可以合理、合法使用该专利,或当专利保护期超过时限,该专利保护自动消失,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8.答案:C
解析:A:发明人如果选择以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则只需要发明保护秘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做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的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其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并且材料中已经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限为10年,保护期满后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可以免费使用,故A说法错误。
B:该专利为实用新型发专利,不是外观设计专利,B说法错误。
C:发明专利有保护期那限,保护期满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C说法符合题意。
D:该学生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厂家就要运用该专利生产产品,还需经过学生监护人的同意,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答案:B
解析:①:著作权人可以转让其著作权的部分或者全部财产权。陈某在其作品发表后,可以转让其作品发行权和改编权,①符合题意。
②:著作权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②说法错误。
③:专利是发明人申请的,专利保护要公开其发明,故商业秘密的方式不能保护专利,只能保护其创新成果,同时他人一旦独立作出同样的发明,则不构成侵权,③排除。
④: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期满可以续展。B公司的商标自2023年注册后,可以在10年后申请续展,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专利授权后,他人即使独立作出相同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的时间是2022年5月6日,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2042年5月6日之后,任何人均可无偿使用甲的发明,乙虽然独立研发该产品,但仍侵犯了甲的专利权,③④正确。甲申请的是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经专利人同意,他人可以合理、合法使用该专利,或当专利保护期超过时限,该专利保护自动消失,①说法错误。专利权的保护期从申请之日起算,甲研制的新产品的保护期始于2022年5月6日,②说法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