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表格式)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表格式)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 10 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 学目标 (新课标 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认识它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 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用表格归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以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梳理中共十六大、中共 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中共二十大等史实, 了解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地位,认识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和作用;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历史问题,在此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 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感悟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带领中 国人民不断奋斗、追求强国富民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 巨大,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方法 表格归纳法、知识结构图、研读史料法、观看视频法
教学资源 教材、PPT
教 学 内 容 及 进 程
一、歌曲导入 歌词中、中国的领路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形成哪些思 想?它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又是如何体现的?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第 10 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确立 1.邓小平的早年生活 2. 初步提出 邓小平理论是如何初步提出的? 听歌曲,思 考问题 人物简介, 丰富对历史 人物的认识 通过听歌曲、 思考问题, 导 入新课,激发 学生探究新知 的兴趣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 明确:(1)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 策。 (2)1982 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 3. 基本形成 邓小平理论是如何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1987 年,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结合图片及 教材内容梳 理邓小平理 论初步提出 的史实 知道邓小平理 论、“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形 成过程,认识 它们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 设的巨大作用; 学会在历史发 展的进程中认 识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的地 位和作用。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 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 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步走”战略部署 4.成熟标志 (1)背景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的事件是什么?其背景是怎样的? 梳理邓小平 理论的基本 形成史实, 明确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 “三步走 ” 战略部署的 内涵 结 合 世 界史部分知 识,理解南 方谈话的背 景
明确:南方谈话;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 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主要精神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 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 、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 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 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提出哪些理论? 明确:南方谈话主要内容(主要精神):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 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3)影响 材料: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快速、稳定增长的勃勃生机。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综 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一系列重大步伐,财政税收体制、 金融体制、外汇外贸体制、价格体制、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陆 续推出,有的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有的正在积极试点中。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 度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 观看视频, 阅读课本, 了解南方谈 话的主要内 容 研读史料, 理解南方谈 话的深远影 响
——《 “八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成就一览表》《人民日 报》1995 年 8 月 16 日 阅读材料,思考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什么影响? 明确:影响: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 响。 4. 确立地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邓小平理论是如何确立地位的? 明确:(1)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图片和 课本内容, 梳理邓小平 理论确立地 位的史实
6.制作时间轴——理清脉络梳理 用时间轴的形式梳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你有何认识? 点拨提升: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最后确立是实践——总结——提高——再 实践的动态过程 科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离不开实践,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发展,科学理 论也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 7.邓小平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 (1)材料: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 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 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制作时间轴 理清邓小平 理论形成与 地位确立的 过程 结合史料及 之前所学, 理解邓小平 对中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 用表格归纳邓 小平理论的形 成过程, 以知 识结构图的形 式梳理中共十 六大、中共十 七大、中共十 八大、中共十 九大、中共二 十大等史实, 了解大会的主 要内容和地位, 认识邓小平理 论、“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发 展过程和作用; 分析、综合、 概括、比较历 史问题,在此 思维过程的基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结合课文,谈谈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明确: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明确: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阐明了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发展的新阶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1)哪年召开了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此次大会哪一重要思 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明确:时间:2002 年。 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 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 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 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 会主义国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的作用 结合课本梳 理中共十六 大的时间、 础上形成历史 概念,进而认 识历史发展的 时代特征和基 本趋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 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影响: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 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1)结合教材 P48-49 内容,思考哪年召开了中共十七大?会议的主要内 容有哪些?此次大会的召开有何意义? 明确:时间:2007 年。 内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 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 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科学发展观 奋斗目标 了解“三个 代表 ”重要 思想的内容 和意义 梳理中共十 七大的时间 内容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有何意义? 明确: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 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意义: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 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1)结合教材 P49-50 内容,思考哪年召开了中共十八大?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时间:2012 年。 理解科学发 展观的内涵
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结合教材 P48 内容,大会确立了哪一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是什么? 明确: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结合教材 48 内容,大会的基本要求、目标、全部部署各是什么?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梳理中共十 八大的时间 主题、基本 要求、目标、 全部部署、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及 哪一思想确 立为党的指 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 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1)结合教材 P50-51 内容,思考哪年召开了中共十九大?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时间:2017 年。 大会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知道中共十 八大一届全 会选举平为中共中 央总书记
(2)结合教材 P50-51 内容,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何变化?确立了哪一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明确:中共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 的指导思想。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结合教材 P50-51 内容,习近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何意义? 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 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共产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 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 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1 )结合教材 P51 内容,思考哪年召开了中共二十大?大会的主题是什 么? 明确:时间:2022 年。 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梳理中共十 九大的时间 大会主题、 社会主要矛 盾的变化 理解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意 义
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中共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明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列表归纳——建立知识结构 用表格形式归纳总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 课堂小结 结合本课所学,制作年代尺,梳理重大事件 梳理中共二 十大的时间 主题、中心 任务 列表归纳邓 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感悟杰出历史 人物在历史上 的重要贡献, 感悟中国共产
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 想的意义 制作年代尺 梳理本课大 事 党是全心全意 带领中国人民 不断奋斗、追 求强国富民的 政党;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 我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成就巨大,牢 固树立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 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 自信和文化自 信。
板书设 计
课后作 业 分组讨论: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 中国社会必将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你要作哪些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