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好题汇编·查漏补缺】备考2023—2024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专题10 地球和宇宙01 太阳的结构与概况1.我国古代曾有这样的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指的是 ( )A.太阳风 B.太阳黑子 C.日珥 D.耀斑【答案】B【详解】光球层上常出现的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指的是太阳黑子,黑子发生在太阳光球层。故选:B。2.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B.太阳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C.常见的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D.太阳耀斑对居民生活几乎没有影响【答案】C【详解】太阳大气层自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A错误;太阳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B错误;常见的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C正确;太阳耀斑会对航空、通信等行业产生影响,D错误;故选C。3.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列有关太阳或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上没有空气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C.太阳黑子在太阳的色球层上D.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行星,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答案】A【详解】月球没有空气,A正确;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错误;太阳黑子在太阳的光球层上,C错误;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月球只是卫星,不是行星,D错误;故选A。4.2022年的太阳活动非常活跃,并在七八月份达到了“爆发”。据天文学家估计,这种爆发极有可能在2023~2024年达到顶峰。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B.太阳黑子是指在太阳表面不发热的地方C.太阳活动没有周期性D.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答案】D【详解】太阳是一个发出极度强光的天体,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需要借助适当减光设备的望远镜、双筒镜或相机等光学仪器,A错误;太阳黑子是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B错误;渐变型太阳活动具有很长的时间尺度,往往具有周期型,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C错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极光出现的强度和频繁程度与太阳活动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D正确;故选D。5.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D.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答案】A【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它处于银河系的边缘,A错误,符合题意;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B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C正确,不符合题意;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据科技日报消息,2024年1月至10月之间的第25个太阳周期活动高峰为“太阳活动极大期”。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光球层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风D.太阳结构从里到外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答案】B【详解】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色球层,A错误;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正确;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C错误;太阳结构从里到外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错误。故选B。02 月球的概况7.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摄氏度。最主要原因是( )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B.月球上没有大气C.月球表面重力小D.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答案】B【详解】月球表面温差大的原因主要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没有大气的热力作用。白天不能削弱太阳辐射,晚上没有保温效应,月球表面重力小跟温差产生无关,月球上一天时间比地球长,与温差大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关于月球说法错误的是( )A.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C.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是因为月球不会自转D.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月宇航员对话要用无线电【答案】C【详解】A.缺少大气层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昼夜温差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还有许多人造卫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月球也在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是因为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刚好相等,所以月球就会一直都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故C错误,符合题意;D.声音不能真空中传播,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只能依靠无线电,而不能直接靠讲话通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低地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表面可形成环形山D.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答案】C【详解】A.月球不是光源,不能发光,故A错误;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陆,故B错误;C.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而在月球表面形成一个个较大的坑,故称月坑;坑的周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环形山,故C正确;D.月球没有空气,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有关月球和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嫦娥五号探测器从地球到月球其质量会变小B.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遍布环形山C.地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D.月球和地球昼夜温差都很大【答案】B【详解】嫦娥五号探测器从地球到月球其质量不变,A错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遍布环形山,B正确;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C错误;月球昼夜温差很大,地球昼夜温差较小,D错误;故选B。03 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11.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拍摄的星星视运动照片,照片中的弧线是星星绕着北极星运动的轨迹,这可以说明(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在不停地自转C.地球有昼夜现象 D.地球有昼夜交替现象【答案】B【详解】读图可知,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成逆时针方向转动,照片中的弧线是星星绕着北极星运动的轨迹,这可以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B正确;没办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A错误;也办法看出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CD错误。故选B。12.自左向右转动地球仪,其转动方向正确的是(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旋转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D.以上说法均不对【答案】C【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C正确,故选C。13.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 。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 A.日本B.英国C.巴西D.美国【答案】 C A D【分析】晨昏线即晨昏圈,是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详解】由图可只,C地即将进入太阳照射区域,所以C处在晨线上;A地处于昏线上,6小时后处于深夜;BD相差12个小时,因此最有可能的国家是美国。14.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选填“太阳高度变化”或“昼夜交替”)现象。(3)A地正处于 (选填“清晨”或“黄昏”) 。【答案】(1)自西向东(2)昼夜交替(3)黄昏【分析】本大题以地球自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叫作自转,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昼夜交替;实验中有光的位置是白昼,无光的位置是黑夜,图中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3)读图分析,在白昼和黑夜之间是晨昏线,A在晨昏线上,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地马上进入黑夜,所以 A地正处于黄昏。15.地球仪是学习地球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制作地球仪和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知识。 (1)如图1是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乒乓球上的线条表示的是 。(2)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如图2.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A.该实验能演示昼夜交替现象B.该实验能演示四季变化现象C.面对地球仪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D.面对地球仪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答案】(1)赤道(2)AC【分析】本题以制作地球仪及地球运动演示为材料,设置两个小题,涉及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读图可知,与地轴垂直的线是纬线,读图1简易地球仪可看到乒乓球上的线与地轴垂直,并且位于中部,可知是赤道。(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的是地球自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面对地球仪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C正确,D错误;该实验能演示昼夜交替现象,不能演示四季变化现象,A正确,B错误。故选AC。04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16.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 B.月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月球的自转【答案】C【详解】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任意时刻太阳都只能照亮它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被照亮的部分(昼半球)不断地向阴暗的部分(夜半球)转化,这就是昼夜交替。可知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C符合题意。故选C。17.假如地球只绕日公转,没有自转,下列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没有昼夜现象B.江水不会流动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D.昼夜交替的周期等于地球公转的周期【答案】D【详解】A选项,只要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就会存在昼夜现象,面向太阳的一边是昼,背向太阳一边是夜,这与地球自转无关,故A错。B选项,江水流动与地球自转、公转均无关系,故B错。C选项,地球只公转不自转会存在昼夜更替现象,只是昼夜更替的周期由一日变成了一年,故C错。由此可知D选项正确。18.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演示地球自转:(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3)A地正处于 (选“清晨”、“中午”、“黄昏”、“深夜”)。【答案】(1)自西向东(2)昼夜交替(3)黄昏【分析】本题以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为背景,涉及地球运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详解】(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结合图例分析,A地即将进入黑夜,故A处于黄昏。05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19.如图为太阳光照图, 四图中宁波市白昼最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详解】结合图示中自转方向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来看,①②③分别代表北半球的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或是秋分日。④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宁波位于北半球,夏至日白昼最长,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②④③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0.如图所示是我省某学校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观察记录自然笔记时在校园拍摄的一组照片。分析照片中景象可知,拍摄这组照片时( )A.太阳直射在靠近北回归线处 B.我省的白昼时长在逐渐变短C.正是在我省赏桃花的最佳时节 D.处于我省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答案】B【详解】图中所示的是桂花盛开的季节,该季节是秋季,此时太阳直射点靠近赤道,浙江省的白昼时长在逐渐变短,赏桃花是在春季,浙江省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是冬季的1月,ACD错误,B正确;故选B。21.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A.北半球处于夏季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C.PMQ为昏线 D.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答案】C【详解】结合图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B错误;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A错误;PMQ为昏线,C正确;此时赤道上昼夜等长,北回归线上昼短夜长,D错误。故选C。22.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A.纬线a是南回归线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答案】B【详解】纬线a是北回归线,A选项错误;当直射点在①,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B选项正确;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杭州市)昼长夜短,C选项错误;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D选项错误。故选B。23.2022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五),天空中出现了今年最后一次月全食,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美丽的“红月亮”高悬夜空。某校组织学生到校天文台进行观察。小宁拍摄了月球的照片,如图甲所示。(1)这一天,宁波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这天晚上的月相是 。此时月球运行到图乙中的 位置(填字母)。(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主要由外来星体撞击而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答案】(1)昼短夜长(2) 满月 D(3)大气层【分析】本大题以月球运行轨道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昼夜长短情况、月相、月球运行的位置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出现月全食的时间是11月8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一天,宁波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2)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这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当月球运行到D位置时,太阳照到地球上,在地球后面形成一条长长的阴影区,月球运行到阴影区就是月食。(3)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的保护,任何小的星体都会在月球上留下痕迹,没有大气层,也就没有风霜雨雪等天气现象,不会对月面造成改变,所以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并保存至今。06 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24.下列有关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C.正午旗杆的影子随季节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自转D.“日出日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答案】D【详解】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A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周期是一年,差别大、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正午旗杆的影子随季节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C不符合题意。“日出日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D符合题意。故选D。25.2024年5月12日是母亲节,这一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答案】A【详解】甲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丁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时为5月12日,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即甲乙之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26.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 错误的是( )A.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有关 B.四季变化与公转有关C.自转、公转的周期有时是相同的 D.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答案】C【详解】昼夜更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A正确;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B正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的周期不同,C错误;自转、公转方向是相同的,都是自西向东,D正确。故选:C。27.以下是小科学习“地球的运动”后整理的笔记。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球公转②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公转③一天中昼夜温度变化——地球自转④极昼极夜的形成——地球的自转有关地理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的差异。题中其他的现象(四季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都是由地球绕日公转引起的。故②③正确,故选C。28.以下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B.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为66.5°C.我们可以看到月球的背面,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D.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成同一直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答案】C【详解】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A正确;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为66.5°,B正确;我们不能看到月球的背面,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C错误;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成同一直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29.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C.小明凌晨打开电视观看欧洲杯足球赛现场直播D.杭州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答案】C【详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小明凌晨观看洲杯足球赛现场直播,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C正确。ABD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BD错误。故选C。30.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A.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B.北半球处于夏季C.P点处可能是极夜 D.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答案】B【详解】结合图示,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回归线上昼长夜短,P处于北温带,该地无极昼极夜现象,此时赤道上昼夜等长。故选B。31.图1 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查阅日历发现2024年春节为2月10日,关于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运动方向、宁波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以及对地球公转轨道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昼变短, 地球处于乙→丙B.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昼变长, 地球处于丁→甲C.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昼变短, 地球处于甲→乙D.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昼变长, 地球处于丙→丁【答案】D【详解】读图分析,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日期分别是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2月10日这一天地球处于丙→丁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宁波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D正确,故选D。32.今天(6月29日)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甲的(图中涂黑部分表示夜) → (选填图中A、B、C、D字母)。若地球的上昼夜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这天的是 日(选填“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P地再过9小时左右将进入 半球。(选填“昼”、“夜”)【答案】 A B 夏至日 昼【详解】由图分析可知,6月29日位于A夏至(6月22日左右)和B秋分(9月23日前后)之间,图乙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自转15°是1小时,故若地球的上昼夜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这天是夏至日,P地再过9小时左右将进入昼半球。33.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是 。造成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2)图2是南京的小科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 其中符合图1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 。(填①、②或③)【答案】(1) 冬至 昼夜平分 公转(2)①【分析】本题以地球光照图为材料,设置两个小题,涉及节气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运用、光照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读图1,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以内有极昼现象,北极圈及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可判断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故此时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等长。造成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2)由于地球的公转,一年中,夏至太阳高度大,影子最短;冬至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图2是南京的小科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1所示这一天(冬至)光照情况的是①,阳光照进教室内的面积最大。07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4.杭州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答案】D【详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除赤道上达一年最大值外,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杭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选:D。35.如图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25°N B.18°N C.18°S D.25°S【答案】C【详解】读图分析,图中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而且在12月22日前后,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C正确;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是南回归线,25°S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无太阳直射,D错误;18°N、25°N位于北半球,A、B错误。故选C。36.下列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地点,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B.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于正午C.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D.处南北半球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相同【答案】C【详解】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解答】A.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出日落太阳高度最小,故A正确。B.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在正午,故B正确。C.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太阳高度角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故C错误。D.在不同半球,只要两地所在纬度距离直射点所在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相同,故D正确。故选C。37.某兴趣小组利用校园中的直立铁杆,在校园内观测年内正午杆影的变化, 发现杆影甲、丙两点之间移动,其中有两天杆影末端都在乙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影末端在甲处时是冬至 B.杆影末端在乙处时一定是春分C.杆影末端在丙处时太阳高度最小 D.观测的学校可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杆影末端在甲处时,旗杆的影子长度最短,因此太阳高度角最大,为北半球的夏至,A错误;杆影末端在乙处时为春分或秋分,B错误;杆影末端在丙处时,旗杆的影子长度最长,因此太阳高度角最小,C正确;观测的学校地处北回归线以北,D错误。故选C。3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图甲表示测量的方法,垂直水平地面竖起一根长杆OP, 正午时测得杆影长度为OP'; 图乙为兴趣小组同学绘制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纵坐标表示杆影的朝向及杆影的长度,①②③④为测量过程的某四天杆影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OPP’为所测太阳高度角B.该兴趣小组进行实验的地点不可能在宁波C.根据图乙可知, 数字④所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D.要完成图乙, 兴趣小组至少需要连续测量一个月【答案】B【详解】读图可知,图甲中∠OP'P为所测太阳高度角, A错误;阳光直射的最北端是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点,物体的影子始终是朝北。图中影子①朝南,说明实验地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即阳光直射点在该实验地点的南北移动。宁波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不可能影子朝南,故该兴趣小组进行实验的地点不可能在宁波, B正确;根据图乙可知,数字④的影子高度为0,说明影子是一年中最短的时候,所对应的日期为夏至日, C错误;实验小组是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由于地球公转产生太阳高度的变化,故引起正午物影的变化。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要完成图乙,兴趣小组至少需要测量一年,D错误;故选B。39.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居民节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图。(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选填“朝南”或“朝北”)的。(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答案】 朝南 减小【详解】(1)该地位于北半球,从图中可见,冬至、夏至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太阳高度低的是冬至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高的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所以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朝南的。(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所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减小。40.如图甲为由底座和细杆组成的简易节气仪,小北把节气仪摆放在宁波某地较为平坦的地面,将节气仪上的“南北线”朝南北摆放,正午太阳照射时,在“南北线”上出现一段影子,根据影子的长短确定当时的节气。(1)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运行至①位置时,细杆影长为OA.则A点标注的节气为 。(2)同一时刻用同一装置在北京进行实验,则此时细杆影长比OA 。【答案】(1)冬至(2)长【分析】本题以简易节气仪和地球公转轨道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四季的划分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详解】(1)当地球运行至①位置(丙北半球的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细杆影长最长,为OA,则A点标注的节气为冬至。(2)同一时刻用同一装置在北京进行实验,北京比宁波靠北,我国位置越偏北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则此时细杆影长比OA长。41.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宁波将承办帆船、帆板及排球比赛。请完成下列小题。 (1)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当日(2023年10月8日),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图中______。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2)亚运会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 ②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变大③宁波昼短夜长 ④宁波正午时刻杆影越来越短【答案】(1)C(2)②③【分析】本题以杭州亚运会为材料,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读图分析解答此题。【详解】(1)读图可知,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当日(2023年10月8日),此时地球运行在秋分(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和冬至(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之间,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如图中的C~D段,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亚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在秋分(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和冬至(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南移动,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变大,位于北半球的我国浙江省宁波市此时昼短夜长,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宁波正午时刻杆影越来越长,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②③。【点睛】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形成了66.5°的倾角,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42.图甲是我国首都北京(北纬40°)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日的太阳运行路径:图乙是冬至、夏至两日的正午时刻,当地居民的节能建筑日照示意图。请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北纬40°位于 (填“低”“中”或“高”)纬度。(2)图乙中的窗户是 (填“朝南”或“朝北”)的。图甲中的太阳运行路径A对应的节气当日,在图乙中日照情况如太阳光线 (填“1”或“2”)所示。(3)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当地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填“增大”或“减小”)。【答案】(1)中(2) 朝南 1(3)减小【分析】本题以首都北京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运行路径以及冬至、夏至两日的正午时刻光照图为材料,涉及纬度、太阳视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调用能力。【详解】(1)南北纬30—60°之间是属于中纬度地区,北纬40°位于中纬度地区。(2)该地位于北半球,从图中可见,冬至、夏至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太阳高度低的是冬至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高的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所以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朝南的。图甲中的A路径日出时间为4:30,日落时间为19:30,且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对应的是夏至日太阳运行路径,图乙中,太阳光线1太阳高度角更大,为夏至日太阳光线。(3)该地位于北京,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所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减小。4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___________。A.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B.昼夜交替现象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2)左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此时是南半球的 季;用字母表示图中晨昏线中的晨线 ;这一天正午时分,浙江地区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与图中的 图所示最相似。【答案】 B 北回归线 冬 D 乙【分析】本题以夏至日太阳光照图为材料,涉及地球自转及公转地理意义,晨昏线的判断,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详解】(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B正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现象、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ACD排除;故选B。(2)由图1可知,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是南半球的冬季;图中字母D表示晨昏线中的晨线;这一天正午时分,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时分浙江地区某学校旗杆的影子最短,与图中的乙图所示最相似。08 月相变化规律44.2024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在2月10日.若当天晚上天气晴朗,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接近下图中的( )A. B.C. D.【答案】A【详解】农历正月初一时是新月,月球、地球与太阳大体位于同一条线上,站在地球上看,月球与太阳同时升起,所以几乎看不到月球,称为新月,故选A。45.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月似真珠露似弓。”作者当时所描写的月相是( )A. B. C. D.【答案】A【详解】“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描述的是月初的峨眉月,A是月初的峨眉月,B是初七、八的上弦月,C是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D是月末的峨眉月。故选A。46.2024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六),木星伴月现身夜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当天浙江昼长于夜C.当天的月相是满月 D.该天相每月都会上演【答案】A【详解】2024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六)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A正确。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浙江昼短夜长,故B错误。当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故C错误。木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和月球都不相同,不会每月上演,故D错误。故选A。47.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东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可见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答案】C【详解】新月出现时肉眼无法看到月亮,A错误。上弦月出现时月球的亮面朝西,B错误。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黄昏出现、清晨消失,月亮通宵可见,C正确。下弦月出现时月球的亮面朝东,D错误。故选C。48.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农历五月初七)载有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下列有关当天月球的位置及月相说法正确的是( )A.a位置,下弦月 B.b位置,上弦月C.c位置,下弦月 D.d位置,上弦月【答案】B【详解】农历中的日期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农历与月相是有关系的。初一新月,初七八上弦月,十五、六满月,廿二、三下弦月;发射当天为农历五月初七,对应的是上弦月,月球处于图甲中的b位置左右。B正确,故选B。49.某一日,“超级满月”和“月全食”同时在夜空上演。如图甲所示是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图,如图乙是可看到的月球形状。当天晚上,月球最可能出现的位置、人们可能看到的月球亮面形状分别是( ) A.位置①,A形状 B.位置②,B形状C.位置③,A形状 D.位置④,B形状【答案】B【详解】月全食和超级满月发生在农历的十五,此时太阳、地球和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和与月球之间,月亮在②号位置,可能看到的月亮亮面形状是B形状,月亮逐渐被地球挡住来自太阳的光;故选B。50.如图是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月食发生时月球处于位置①B.月球处于位置②时通常是农历十五C.月球处于位置③的月相为满月D.月球处于位置④的月相为上弦月【答案】C【详解】由图知道,月食发生时月球处于位置③;月球处于位置③时通常是农历十五;月球处于位置③的月相为满月;月球处于位置①的月相为上弦月,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1.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农历八月二十四日)在杭州举行了第19届亚运会,宁波象山(121°E,29°N)承办了帆船、帆板及排球比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南移②闭幕式当天,宁波昼长夜短③亚运会闭幕式当晚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乙图④亚运会闭幕式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如图1中C~D段⑤宁波象山位于东半球、低纬度、北温带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B【详解】亚运会期间为9月23日至10月8日,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南移,①正确;闭幕式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宁波昼短夜长,②错误;闭幕式为下弦月,对应甲图,③错误;亚运会闭幕式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即C~D段,④正确;宁波象山(121°E,29°N)地处东半球(20°W~0°~160°E)、低纬度(0°~30°)、北温带(0°~23.5°N),⑤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52.如图所示是天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照相机拍摄的三张月相照片。(1)利用天文望远镜和照相机的拍摄来了解月相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文献法 C.实验法(2)图中三种月相在一个农历月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填编号)。【答案】 A ③①②【详解】(1)[1]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相的变化情况、用照相机把月相拍下来了解月相的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故选A。(2)[2]由图可知,①为满月,一般在农历的十五或者十六;②为下弦月,一般在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日;③为上弦月,一般在农历的初七、初八;由此可知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③①②。5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杭州也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1)开幕式当天晚上的月相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______。(2)亚运会的比赛时间为2023年9月23日(秋分日)至10月8日,在此期间地球运行的位置是在图1中的______。(选填“①”、“②”、“③”或“④”)(3)杭州亚运会开幕时,远在美国的小金同学却在早上观看开幕式的直播,造成这种时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绕地公转(4)图2为杭州亚运村某楼房夏至日和冬至日两天的正午时刻太阳照射示意图,其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选填“甲”或“乙”)。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 (选填“甲”或“乙”)的光照情况。【答案】(1)A(2)③(3)A(4) 乙 甲【分析】本题以第19届亚运会杭州亚运会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月相、地球公转轨道、时差、太阳直射及移动规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详解】(1)A是初七、八的上弦月,B是月初的峨眉月,C是月中的满月,D是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故选A。(2)A是春分(3月21日前后),B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C是秋分(9月23日前后),D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亚运会的比赛时间为2023年9月23日(秋分日)至10月8日,在此期间地球运行的位置是在,地球运行在图中③位置,在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和D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3)杭州亚运会开幕时,远在美国的小金同学却在早上观看开幕式的直播,造成这种时差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靠东的地方先见到日出,靠西的地方后见到日出,A符合题意;与地球公转无关,月球绕太阳公转,C错误。故选A。(4)夏至日, 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大, 故为乙;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高度角小, 物体的影子长, 所以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冬至日, 即甲。09 日食和月食54.2024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十七)是浙江开始中考的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6月20日晚上浙江可能会出现月食B.6月21日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中考期间,浙江昼长夜短D.中考期间的月相是下弦月【答案】D【详解】6月20日是农历十五,日地月一线,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可能出现月食,A正确;6月21日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正确;中考期间, 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中考期间,浙江昼长夜短,C正确;下弦月为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所以此时月相接近下弦月,D错误。故选D。55.如图,地球上的观测者刚好观测到某天文现象,图中表示出了当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位置关系。该观测者观测到的天文现象最可能是( )A.月全食 B.日全食 C.月偏食 D.日环食【答案】B【详解】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即发生日食现象,日食的类型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三种,时间是在农历初一左右,根据图中观测者的位置,处于月球的本影之内,观测到的天文现象是日全食,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56.2023年3月24日,我国南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月掩金星”天象:金星的光芒被月亮掩盖,如同日食一般。下列模拟图能表示当时金星、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A. B.C. D.【答案】A【详解】当月球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有时会遮掩远方的天体,这种天象称作月掩星。当月球遮掩的是金星时,即称为月掩金星,此时金星、月球与地球将排成一直线,月球遮挡金星,其原理与月全食相似,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7.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2024年的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北美洲上演,比较遗憾的是此次日全食仅发生在北美地区,我国无法看到本次日全食。关于此次日全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全食出现的前后一定出现日偏食B.发生日食的基本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当天北美地区的月相是新月,我国的月相是满月D.发生日全食时,日、月、地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月球位于中间【答案】C【详解】A.日偏食是月球挡住部分太阳光线,故在日全食出现的前后一定会出现日偏食,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 D.发生日全食时,日、月、地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月球位于中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全部光线,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D正确,BD不符合题意;C.日全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此时月相是新月,故C错误,C符合题意。故选C。58.小科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 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 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小科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 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2)下列因素中与形成的日食的类型有关的是 (填序号)。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 ②月球的大小 ③月地距离的不同【答案】(1)日环食(2)①③【分析】本题以模拟日食实验为材料,考查日食的类型、成因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详解】(1)此时,小球不能完全挡住大球,四周环状部分会被看到,故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日环食。(2)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①或③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和月球的大小无关,②错误。故选①③。59.2021年5月26日,“超级满月”和“月全食”同时在夜空上演。(1)如图甲所示为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关系图,出现“超级满月”时,大致是农历四月 ,月球最可能出现在位置 (选填序号);(2)发生月全食的当天夜晚,人们可以看到的月球亮面形状是图乙中的 (选填“A”或“B”)。月食过程中月食轮廓的弯曲圆弧形状,也可以证明 是圆的。【答案】 十五或十六 ② B 地球【详解】(1)[1][2]满月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十五或十六,因此出现“超级满月”时,大致是农历四月十五或十六,此时日地月三者连线成一直线,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月球最可能出现在图②位置。(2)[3]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因此当看到月面部分变暗的现象时,即发生月食现象;当月面全部变暗时,发生月全食现象,人们可以看到的月球亮面形状是图乙中的B。[4]月食过程中月食轮廓的弯曲圆弧形状,是地球遮挡了太阳光,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圆的。10 太阳系的组成60.行星“冲日”是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一般来说,冲日时行星最亮,也最适宜观测。利用“冲日”的时机对某行星进行观测,此时天体相对位置关系是( )A. B.C. D.【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冲日”是指某行星与太阳各自在地球两侧的天文现象,只有轨道在地球之外的太阳系行星才会发生冲日,四个选项中作位地外行星的火星与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61.2024年火星成为天文现象一大主角,可以观测到火星合金星、火星合土星,以及火星合木星。行星合相指的是当两颗行星在天空中彼此靠近到角距离小于时,观测者可在一个望远镜视野里同时看到它们。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金星能自行发光 B.太阳在银河系的中心C.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 D.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火星和木星【答案】C【详解】金星并不能自行发光。它是一颗行星,没有自己产生光的能力,A错误;太阳系就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恒星系,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而不是银河系的中心位置,B错误;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C正确;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火星和金星,D错误。故选C。62.如图所示为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DKIST) 拍得的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 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离地球很远,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小B.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 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C.日全食发生时, 太阳的光球层被遮挡D.太阳表面不发光的区域称为太阳黑子【答案】C【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银河系的中心是银河系的自转轴与银道面的交点,日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遮挡;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故选C。63.2023年5月23日,宁波的夜空中上演了“金星伴月”的天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金星与月球同属于太阳系B.金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近C.我们可以看到“金星伴月”是因为金星和月球都反射了太阳光D.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推测出金星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答案】B【详解】金星与月球同属于太阳系;我们可以看到“金星伴月”是因为金星和月球都反射了太阳光;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推测出金星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ACD正确不符合题意;金星和地球的最近距离是4050万千米,月球与地球距离38万千米,金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远,B错误。故选B。64.小明结合下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行星 直径 (千米) 离太阳的平均距离 (万千米) 自转周期 (以地球上的“天”为单位) 公转周期 (以地球上的“年”为单位)水星 4878 5791 59 0.24金星 12104 10820 243 0.62地球 12756 14960 1 1火星 6794 22794 1.03 1.9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答案】D【分析】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火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公转周期最长,其他行星与火星相比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近,公转周期相对而言短,因此可得出结论: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D符合题意。故选D。11 星空和星座65.如图,在北半球用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拍摄,可以得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星迹影像,原因是( )A.地球绕着北极星运动 B.北极星位于银河系中心C.恒星都绕着北极星公转 D.地球的自转轴正对着北极星【答案】D【详解】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故A错误。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故B错误。恒星都绕着太阳公转,故C错误。地球的自转轴正对着北极星,北极星位于北极点,故D正确。故选D。66.宇宙中有闪烁的恒星、移动的行星、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尾巴的彗星,还有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北斗星B.晴朗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恒星C.天体系统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太阳系-银河系D.北斗七星都在同一星座,因为它们距离地球一样远【答案】B【详解】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在北半球晚上指北的最好参照物是北极星,但是北极星并不等于北斗星,A错;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恒星。恒星会自己发光,亮度高,太阳系之外的我们所能看得到的只能是恒星,B对;银河系比太阳系大,C错;北斗七星之间的实际距离十分遥远,它们各自都是独立的恒星,不是通过引力作用而结合在一起,D错;故选B。67.通常,将天枢与天璇连线并沿天枢方向五倍线延长可找到北极星。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总结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规律。某日夜晚一位天文爱好者打开观星软件将手机指向某一方向的天空,获得如图恒星与星座位置。推测该天文爱好者此时观星的月份可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答案】A【详解】据图示信息可知,天枢、天璇、摇光所在的星座是北斗七星,摇光所指方向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据材信息“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个规律判断,此时斗柄指东,观测者所在地是春季,A选项正确。故选A。68.“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就被古人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和知晓时辰。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取名“北斗”,如今百度地图已优先切换北斗定位,中国人用上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小科游玩了天一阁景区后,想去东钱湖景区继续游玩。下图是小科从天一阁景区导航到东钱湖景区的截屏修正图。请回答:(1)“北斗七星”位于 座。(填星座名)(2)观察星空时,我们找到北斗七星后,就可以找到指向北方的北极星,北极星是 (填“恒星”“行星”或“卫星”)。(3)东钱湖景区(终点)在天一阁景区(起点)的 (选填“东南”“西南”“西北”或“东北”)方向。【答案】(1)大熊(2)恒星(3)东南【分析】本大题以小科从天一阁景区导航到东钱湖景区的截屏修正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星座判断、方向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2)在宇宙中能自身发光和热的星球叫做恒星;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卫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体。北极星,又称北辰、紫微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恒星。(3)读图可知,图中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所指方向是北方,东钱湖景区在天一阁景区的东南方向。1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69.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答案】D【详解】A、地球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太阳系包括地球,故不符合题意。B、地球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银河系包括地球,故不符合题意。C、地球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总星系包括地球,故不符合题意。D、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级别相同,但不包括地球,故正确。故选D。70.如图为天体系统关系图,甲、乙、丙、丁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总星系 B.乙-地月系C.丙-银河系 D.丁-太阳系【答案】A【分析】从总星系到地月系,所包括的天体系统级别共有4级,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详解】总星系是指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总称,因此甲是总星系,乙是银河系,丙是太阳系,丁是地月系,A符合题意。故选A。71.2021年4月1日起,“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向全世界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提供了方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B.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C.通常把天空分为88个星座,每个星座只有一颗恒星D.银河系和所有河外星系共同构成广阔无垠的宇宙【答案】D【详解】就像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绕着太阳旋转,银河系所有的恒星都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一样,宇宙中并不存在一个中心,AB错误;通常把天空分为88个星座,每个星座都有自己著名的恒星,不止一颗恒星,C错误;银河系和所有河外星系共同构成广阔无垠的宇宙,D正确。故选D。7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远在继续。下列对宇宙的认识与事实不符的是( )A.银河系是由众多河外星系构成的B.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C.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答案】A【详解】A.银河系是有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组,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组成总星系,两者是并列关系,故A错误。B.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故B正确。C.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故C正确。D.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故D正确。故选A。13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73.2023年 10月 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对宇宙的探索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B.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 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C.从侧面看, 银河系像一个车轮状的大漩涡D.流星现象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的【答案】D【详解】A.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银河系的中心,故A错误;B.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看到的星星大部分是恒星,还有行星,故B错误;C.从俯视看,银河系更像一个车轮状大漩涡,四条旋臂从中心伸出;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故C错误;D.流星现象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地球大气层剧烈摩擦燃烧产生的光斑,故D正确。故选D。74.下列关于银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B.银河系只是河外星系中极普通的一个星系C.组成银河系的各天体均匀地分布在银河系中D.银河系内各恒星并不是静止的,而是都在高速运动的【答案】D【详解】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A错误;宇宙中除银河系以外的其它所有星系称为河外星系,B错误;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从俯视图看,银河系又像一个大漩涡,说明组成银河系的各天体是不均匀地分布在银河系中,C错误;银河系内各恒星并不是静止的,而是都在高速运动的,D正确。故选D。75.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C. D.【答案】B【详解】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统。故最大的圈代表河外星系,较小的圈代表太阳系,且太阳系应在河外星系之外;最小的圈代表地月系,且地月系应位于太阳系之内。故选B。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好题汇编·查漏补缺】备考2023—2024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专题10 地球和宇宙01 太阳的结构与概况1.我国古代曾有这样的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指的是 ( )A.太阳风 B.太阳黑子 C.日珥 D.耀斑2.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B.太阳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C.常见的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和日珥D.太阳耀斑对居民生活几乎没有影响3.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列有关太阳或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上没有空气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C.太阳黑子在太阳的色球层上D.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行星,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4.2022年的太阳活动非常活跃,并在七八月份达到了“爆发”。据天文学家估计,这种爆发极有可能在2023~2024年达到顶峰。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B.太阳黑子是指在太阳表面不发热的地方C.太阳活动没有周期性D.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5.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B.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D.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6.据科技日报消息,2024年1月至10月之间的第25个太阳周期活动高峰为“太阳活动极大期”。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光球层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风D.太阳结构从里到外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02 月球的概况7.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摄氏度。最主要原因是( )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月球上没有大气C.月球表面重力小 D.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8.下列关于月球说法错误的是( )A.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C.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是因为月球不会自转D.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月宇航员对话要用无线电9.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低地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表面可形成环形山D.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10.下列有关月球和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嫦娥五号探测器从地球到月球其质量会变小B.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遍布环形山C.地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D.月球和地球昼夜温差都很大03 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11.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拍摄的星星视运动照片,照片中的弧线是星星绕着北极星运动的轨迹,这可以说明(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在不停地自转C.地球有昼夜现象 D.地球有昼夜交替现象12.自左向右转动地球仪,其转动方向正确的是(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旋转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D.以上说法均不对13.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 。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 A.日本 B.英国C.巴西 D.美国14.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选填“太阳高度变化”或“昼夜交替”)现象。(3)A地正处于 (选填“清晨”或“黄昏”) 。15.地球仪是学习地球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制作地球仪和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知识。(1)如图1是利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乒乓球上的线条表示的是 。(2)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如图2.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A.该实验能演示昼夜交替现象B.该实验能演示四季变化现象C.面对地球仪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D.面对地球仪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04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16.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 B.月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月球的自转17.假如地球只绕日公转,没有自转,下列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没有昼夜现象 B.江水不会流动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D.昼夜交替的周期等于地球公转的周期18.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演示地球自转:(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3)A地正处于 (选“清晨”、“中午”、“黄昏”、“深夜”)。05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19.如图为太阳光照图, 四图中宁波市白昼最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如图所示是我省某学校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观察记录自然笔记时在校园拍摄的一组照片。分析照片中景象可知,拍摄这组照片时( )A.太阳直射在靠近北回归线处B.我省的白昼时长在逐渐变短C.正是在我省赏桃花的最佳时节D.处于我省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21.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A.北半球处于夏季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C.PMQ为昏线D.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22.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A.纬线a是南回归线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23.2022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五),天空中出现了今年最后一次月全食,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美丽的“红月亮”高悬夜空。某校组织学生到校天文台进行观察。小宁拍摄了月球的照片,如图甲所示。(1)这一天,宁波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这天晚上的月相是 。此时月球运行到图乙中的 位置(填字母)。(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主要由外来星体撞击而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06 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24.下列有关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C.正午旗杆的影子随季节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自转D.“日出日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25.2024年5月12日是母亲节,这一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26.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 错误的是( )A.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有关 B.四季变化与公转有关C.自转、公转的周期有时是相同的 D.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27.以下是小科学习“地球的运动”后整理的笔记。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球公转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公转③一天中昼夜温度变化——地球自转 ④极昼极夜的形成——地球的自转有关地理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8.以下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B.地球始终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为66.5°C.我们可以看到月球的背面,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D.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成同一直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29.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C.小明凌晨打开电视观看欧洲杯足球赛现场直播D.杭州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30.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A.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B.北半球处于夏季C.P点处可能是极夜D.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31.图1 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查阅日历发现2024年春节为2月10日,关于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运动方向、宁波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以及对地球公转轨道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昼变短, 地球处于乙→丙B.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昼变长, 地球处于丁→甲C.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昼变短, 地球处于甲→乙D.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昼变长, 地球处于丙→丁32.今天(6月29日)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甲的(图中涂黑部分表示夜) → (选填图中A、B、C、D字母)。若地球的上昼夜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这天的是 日(选填“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P地再过9小时左右将进入 半球。(选填“昼”、“夜”)33.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是 。造成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2)图2是南京的小科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 其中符合图1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 。(填①、②或③)07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4.杭州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35.如图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25°N B.18°NC.18°S D.25°S36.下列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地点,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B.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于正午C.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D.处南北半球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相同37.某兴趣小组利用校园中的直立铁杆,在校园内观测年内正午杆影的变化, 发现杆影甲、丙两点之间移动,其中有两天杆影末端都在乙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影末端在甲处时是冬至B.杆影末端在乙处时一定是春分C.杆影末端在丙处时太阳高度最小D.观测的学校可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3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图甲表示测量的方法,垂直水平地面竖起一根长杆OP, 正午时测得杆影长度为OP'; 图乙为兴趣小组同学绘制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纵坐标表示杆影的朝向及杆影的长度,①②③④为测量过程的某四天杆影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OPP’为所测太阳高度角B.该兴趣小组进行实验的地点不可能在宁波C.根据图乙可知, 数字④所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D.要完成图乙, 兴趣小组至少需要连续测量一个月39.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居民节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图。(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选填“朝南”或“朝北”)的。(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40.如图甲为由底座和细杆组成的简易节气仪,小北把节气仪摆放在宁波某地较为平坦的地面,将节气仪上的“南北线”朝南北摆放,正午太阳照射时,在“南北线”上出现一段影子,根据影子的长短确定当时的节气。(1)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运行至①位置时,细杆影长为OA.则A点标注的节气为 。(2)同一时刻用同一装置在北京进行实验,则此时细杆影长比OA 。41.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宁波将承办帆船、帆板及排球比赛。请完成下列小题。(1)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当日(2023年10月8日),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图中________。A.A~B段 B.B~C段C.C~D段 D.D~A段(2)亚运会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 。①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 ②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变大③宁波昼短夜长 ④宁波正午时刻杆影越来越短42.图甲是我国首都北京(北纬40°)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日的太阳运行路径:图乙是冬至、夏至两日的正午时刻,当地居民的节能建筑日照示意图。请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北纬40°位于 (填“低”“中”或“高”)纬度。(2)图乙中的窗户是 (填“朝南”或“朝北”)的。图甲中的太阳运行路径A对应的节气当日,在图乙中日照情况如太阳光线 (填“1”或“2”)所示。(3)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当地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填“增大”或“减小”)。4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___________。A.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B.昼夜交替现象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2)左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此时是南半球的 季;用字母表示图中晨昏线中的晨线 ;这一天正午时分,浙江地区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与图中的 图所示最相似。08 月相变化规律44.2024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在2月10日.若当天晚上天气晴朗,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接近下图中的( )A. B. C. D.45.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月似真珠露似弓。”作者当时所描写的月相是( )A. B. C. D.46.2024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六),木星伴月现身夜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当天浙江昼长于夜C.当天的月相是满月 D.该天相每月都会上演47.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东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可见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48.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农历五月初七)载有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下列有关当天月球的位置及月相说法正确的是( )A.a位置,下弦月 B.b位置,上弦月C.c位置,下弦月 D.d位置,上弦月49.某一日,“超级满月”和“月全食”同时在夜空上演。如图甲所示是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图,如图乙是可看到的月球形状。当天晚上,月球最可能出现的位置、人们可能看到的月球亮面形状分别是( )A.位置①,A形状 B.位置②,B形状C.位置③,A形状 D.位置④,B形状50.如图是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月食发生时月球处于位置①B.月球处于位置②时通常是农历十五C.月球处于位置③的月相为满月D.月球处于位置④的月相为上弦月51.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农历八月二十四日)在杭州举行了第19届亚运会,宁波象山(121°E,29°N)承办了帆船、帆板及排球比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南移②闭幕式当天,宁波昼长夜短③亚运会闭幕式当晚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乙图④亚运会闭幕式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如图1中C~D段⑤宁波象山位于东半球、低纬度、北温带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52.如图所示是天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照相机拍摄的三张月相照片。(1)利用天文望远镜和照相机的拍摄来了解月相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文献法 C.实验法(2)图中三种月相在一个农历月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填编号)。5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杭州也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1)开幕式当天晚上的月相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2)亚运会的比赛时间为2023年9月23日(秋分日)至10月8日,在此期间地球运行的位置是在图1中的__________。(选填“①”、“②”、“③”或“④”)(3)杭州亚运会开幕时,远在美国的小金同学却在早上观看开幕式的直播,造成这种时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绕地公转(4)图2为杭州亚运村某楼房夏至日和冬至日两天的正午时刻太阳照射示意图,其中表示夏至日的是(选填“甲”或“乙”)。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 (选填“甲”或“乙”)的光照情况。09 日食和月食54.2024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十七)是浙江开始中考的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6月20日晚上浙江可能会出现月食B.6月21日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中考期间,浙江昼长夜短D.中考期间的月相是下弦月55.如图,地球上的观测者刚好观测到某天文现象,图中表示出了当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位置关系。该观测者观测到的天文现象最可能是( )A.月全食 B.日全食 C.月偏食 D.日环食56.2023年3月24日,我国南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月掩金星”天象:金星的光芒被月亮掩盖,如同日食一般。下列模拟图能表示当时金星、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A. B. C. D.57.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2024年的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北美洲上演,比较遗憾的是此次日全食仅发生在北美地区,我国无法看到本次日全食。关于此次日全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全食出现的前后一定出现日偏食B.发生日食的基本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当天北美地区的月相是新月,我国的月相是满月D.发生日全食时,日、月、地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月球位于中间58.小科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 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 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小科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 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2)下列因素中与形成的日食的类型有关的是 (填序号)。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 ②月球的大小 ③月地距离的不同59.2021年5月26日,“超级满月”和“月全食”同时在夜空上演。(1)如图甲所示为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关系图,出现“超级满月”时,大致是农历四月 ,月球最可能出现在位置 (选填序号);(2)发生月全食的当天夜晚,人们可以看到的月球亮面形状是图乙中的 (选填“A”或“B”)。月食过程中月食轮廓的弯曲圆弧形状,也可以证明 是圆的。10 太阳系的组成60.行星“冲日”是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一般来说,冲日时行星最亮,也最适宜观测。利用“冲日”的时机对某行星进行观测,此时天体相对位置关系是( )A. B. C. D.61.2024年火星成为天文现象一大主角,可以观测到火星合金星、火星合土星,以及火星合木星。行星合相指的是当两颗行星在天空中彼此靠近到角距离小于时,观测者可在一个望远镜视野里同时看到它们。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金星能自行发光B.太阳在银河系的中心C.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D.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火星和木星62.如图所示为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DKIST) 拍得的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 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离地球很远,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小B.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 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C.日全食发生时, 太阳的光球层被遮挡D.太阳表面不发光的区域称为太阳黑子63.2023年5月23日,宁波的夜空中上演了“金星伴月”的天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金星与月球同属于太阳系B.金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近C.我们可以看到“金星伴月”是因为金星和月球都反射了太阳光D.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推测出金星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64.小明结合下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行星 直径 (千米) 离太阳的平均距离 (万千米) 自转周期 (以地球上的“天”为单位) 公转周期 (以地球上的“年”为单位)水星 4878 5791 59 0.24金星 12104 10820 243 0.62地球 12756 14960 1 1火星 6794 22794 1.03 1.9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11 星空和星座65.如图,在北半球用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拍摄,可以得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星迹影像,原因是( )A.地球绕着北极星运动B.北极星位于银河系中心C.恒星都绕着北极星公转D.地球的自转轴正对着北极星66.宇宙中有闪烁的恒星、移动的行星、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尾巴的彗星,还有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晚上北半球指北的最佳参照物是北斗星B.晴朗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恒星C.天体系统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太阳系-银河系D.北斗七星都在同一星座,因为它们距离地球一样远67.通常,将天枢与天璇连线并沿天枢方向五倍线延长可找到北极星。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总结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规律。某日夜晚一位天文爱好者打开观星软件将手机指向某一方向的天空,获得如图恒星与星座位置。推测该天文爱好者此时观星的月份可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68.“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就被古人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和知晓时辰。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取名“北斗”,如今百度地图已优先切换北斗定位,中国人用上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小科游玩了天一阁景区后,想去东钱湖景区继续游玩。下图是小科从天一阁景区导航到东钱湖景区的截屏修正图。请回答:(1)“北斗七星”位于 座。(填星座名)(2)观察星空时,我们找到北斗七星后,就可以找到指向北方的北极星,北极星是 (填“恒星”“行星”或“卫星”)。(3)东钱湖景区(终点)在天一阁景区(起点)的 (选填“东南”“西南”“西北”或“东北”)方向。1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69.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70.如图为天体系统关系图,甲、乙、丙、丁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总星系 B.乙-地月系 C.丙-银河系 D.丁-太阳系71.2021年4月1日起,“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向全世界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提供了方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B.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C.通常把天空分为88个星座,每个星座只有一颗恒星D.银河系和所有河外星系共同构成广阔无垠的宇宙7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远在继续。下列对宇宙的认识与事实不符的是( )A.银河系是由众多河外星系构成的B.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C.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13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73.2023年 10月 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对宇宙的探索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B.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 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C.从侧面看, 银河系像一个车轮状的大漩涡D.流星现象是由于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的74.下列关于银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B.银河系只是河外星系中极普通的一个星系C.组成银河系的各天体均匀地分布在银河系中D.银河系内各恒星并不是静止的,而是都在高速运动的75.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好题汇编·查漏补缺】备考2023-2024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 专题10 地球和宇宙【原卷版】.docx 【好题汇编·查漏补缺】备考2023-2024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 专题10 地球和宇宙【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