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浮力 素养基础测试卷 习题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章 浮力 素养基础测试卷 习题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1.(2023安徽蚌埠期末,11,★☆☆)充满氦气的气球释放后会升空,氦气球所受浮
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地球    B. 氦气    C. 空气    D. 水
C
第十章 浮力 素养基础测试卷
解析:
氦气球浸没在空气中,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2.(2023河北阜平期末,8,★☆☆)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浮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液体
B. 浮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上
C. 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D. 只有漂浮或悬浮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
C
解析:
物体浸在空气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的,故B错误;漂浮、悬浮或下沉的物体都受浮力,深入河底的柱形桥墩,其下表面
没有水,不受浮力作用,故C正确,D错误。
3.【新课标】【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湖南株洲中考,8,★☆☆)取一根木棒,
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
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计在
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
和ρ乙,则 (  )

A. F甲>F乙    B. F甲C. ρ甲>ρ乙    D. ρ甲< ρ乙
D
解析:
由题图可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都和重力相
等,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故A、B错误;密度计在
甲烧杯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比在乙烧杯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根据ρ液= 可知,浮
力相等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则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小,
即ρ甲<ρ乙,故C错误,D正确。
4.【新特色】【教材P52T5变式】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
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则(  )

A. 铁板受到的浮力大    B. 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 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D. 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解析: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物。体积相等的铅球、铁板和铝块
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相同,由F浮=ρ液gV排可知,铅球、铁板和铝块受到的浮
力一样大。
5.【新特色】【实验探究·设计实验】(2023山西平遥一模,9,★☆☆)如图所示,是
小明同学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向试管中吹气和吸气(不计进、排气管体积),
让原本悬浮在a位置的潜水艇下潜至b位置悬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潜水艇”内气体的体积减小
B. “潜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小
C. “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大小保持不变
D. “潜水艇”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保持不变
C
解析:
“潜水艇”在a、b位置时都处于悬浮状态,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
不变;浮力和自身重力的大小相等,浮力不变,所以前后两次情况下“潜水艇”的
重力不变,“潜水艇”内气体的体积大小不变,故A、B错误,C正确;“潜水艇”
所处的深度变大,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D错误。
6.【新特色】【新独家原创】2023年7月19日,中国选手陈芋汐勇夺福冈游泳世锦
赛女子单人10米台跳水冠军,实现了三连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进入水中时,陈芋汐头部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
B. 在水面以下时,陈芋汐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C. 在露出水面时,陈芋汐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增大
D. 整个过程中,陈芋汐受到水的浮力方向不变
C
解析:
在进入水中时,陈芋汐头部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受到水的压强也逐渐增
大,故A正确;在水面以下时,陈芋汐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水的浮力不变,故B正
确;在露出水面时,陈芋汐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受到水的浮力也逐渐减小,故C
错误;整个过程中,陈芋汐受到水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故D正确。
7.(2022北京中考,11,★★☆)甲、乙、丙三个小球的质量m和体积V如表所示。
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释放,在其稳定后,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N/kg) (  )
小球 甲 乙 丙
m/g 30 40 54
V/cm3 60 50 20
A. F甲>F乙>F丙    B. F乙>F甲>F丙
C. F丙>F乙>F甲    D. F甲>F丙>F乙
B
解析:
甲球的密度ρ甲= = =0.5 g/cm3,乙球的密度ρ乙= = =0.8 g/cm3,
丙球的密度ρ丙= = =2.7 g/cm3,由于甲球和乙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
以甲球和乙球最终会漂浮在水面,甲球漂浮时,浮力F甲=G甲=m甲g=0.03 kg×10 N/kg=
0.3 N;乙球漂浮时,浮力F乙=G乙=m乙g=0.04 kg×10 N/kg=0.4 N。由于丙球密度
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丙球最终会沉底,浮力为F丙=ρ水gV排=1×103 kg/m3×10 N/kg×
20×10-6 m3=0.2 N,所以F乙>F甲>F丙。
8.【新课标】【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四川凉山中考,19,★★☆)如图所示,
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
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球A、B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A球悬浮,B球漂浮,
h1A. 两个小球受到的重力:GAB. 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A浮>FB浮
C. 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
D. 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B
解析: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h1ρ甲>ρ乙,故C错误;A球浸没在甲液体中,B球漂浮在乙液体中,所以V排甲>V排乙,两个小
球的浮力关系FA浮>FB浮,故B正确;因为A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可知GA=FA浮,B球漂浮
在乙液体中,可知GB=FB浮,所以两个小球的重力关系为GA>GB,故A错误;物体所受
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甲容器中液体和物体的总重力G1=ρ甲gV甲
=ρ甲gS甲h1,同理可知,G2=ρ乙gS乙h2,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即ρ甲gh1=ρ乙gh2,两
容器底面积相等,即G1=G2,两容器相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
力,由此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根据p= 得,两个容器对桌面
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故D错误。
9.(2023福建连江期末,14,★★☆)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
一横截面积为40 cm2的圆柱形合金块A,合金块A浸没在圆柱形容器中,容器底部
有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B放水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放水
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 合金块A的高度为5 cm
B. 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22 N
C. 合金块A的密度为3.2×103 kg/m3
D. 随着放水时间的增加,合金块A受到
的浮力一直减小
C
解析:
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32 N-22 N=10 N,故B错误;合金块A的质
量m= = =3.2 kg,V排= =1×10-3 m3,合金块A的体积V=V排=1×10-3 m3=1
000 cm3,合金块A的密度ρ= =3.2×103 kg/m3,故C正确;合金块A的高度为h= =
=25 cm,故A错误;由图乙可知,随着放水时间的增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先不变再增加后不变,合金块A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最后不受浮力,故D错
误。
10.(2023江苏宿迁宿城期末,B21,★☆☆)(6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浮力
的方向:将一个气球用细线系在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容器起初
放在水平木板上,发现细线沿竖直方向,缓慢抬起木板一端,随着∠α的改变,细线
与水平面的夹角将     (选填“改变”或“保持不变”),剪断细线,气球
将沿    方向运动,这说明浮力的方向是     。

保持不变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解析: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所以随着∠α的改变,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将
保持不变,始终与水平面垂直,剪断细线,气球将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这也说明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技巧点拨
无论液体如何放置,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形状如何,怎样运动,只要是浸入液体或气
体中(除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外),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浮力。
11.【跨学科·日常生活】(2023河南西峡期末,3,★☆☆)(6分)小明把盛有热水的
烧杯放在水平面上,将椭圆形干红枣放入烧杯中,红枣漂浮在水面(如图甲),由于
红枣不断吸水重力增加,过一段时间后红枣悬浮在水中(如图乙),再过一段时间
后红枣沉到杯底(如图丙)。则图    红枣受到的浮力最小,图乙中红枣的重
力    (选填“>”“<”或“=”)排开液体的重力,三个图中水平面受到烧
杯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用p甲、p乙、p丙表示)。

=
p甲=p乙=p丙
解析:
由题图知V甲排最小,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图甲红枣受到的浮力最小;图乙中
红枣处于悬浮状态,红枣受到的浮力等于红枣的重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因
为红枣、水和烧杯的总重力不变,则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又因为三个图中
水平面的受力面积相同,由p= 可知水平面受到烧杯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p乙=
p丙。
12.【新中考】【新素材·现代科技】(2023辽宁抚顺铁岭中考,17,★☆☆)(6分)
2023年3月11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任务回国。
工作中,科考船将潜水器放入海水中后,科考船所受浮力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潜水器从3 000 m深海处采集到体积为800 cm3的深渊岩
石,采集前岩石受到的海水压强为    Pa,采集到的岩石在海水中受到的浮
力为    N。(g取10 N/kg,ρ海水取1.0×103 kg/m3)
变小
3×107
8
解析:
当科考船将潜水器放入海水中后,自身重力减小,但仍处于漂浮状态,浮力
和自身重力的大小相等,因此科考船所受浮力变小;采集前岩石受到的海水压强
p=ρ海水gh=1.0×103 kg/m3×10 N/kg×3 000 m=3×107 Pa;岩石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ρ海水gV排=1.0×103 kg/m3×10 N/kg×800×10-6 m3=8 N。
13.【新课标】【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11,★☆☆)(14分)
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铁架台等器材验证阿基米
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题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将指针调在    位置。
(2)实验中所用物块的重力为    N。
(3)同学们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如图甲所示,这样实验会使测得的溢出水的重
力   (选填“偏大”或“偏小”)。
(4)溢水杯装满水后,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N,
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大小    。
(5)继续实验,将物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发现F5>F3,说明物
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零刻度线
4
偏小
1
相等
液体密度
寻找普遍规律
解析: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将指针调在零刻度线位置;(2)由题图甲可知,实验
中所用物块的重力为4 N;(3)溢水杯中未装满水,这样溢出水的体积小于物块排
开水的体积,会使测得的溢出水的重力偏小;(4)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F1-F3=4 N-
3 N=1 N;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F4-F2=1.5 N-0.5 N=1 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大
小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5)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会发现
F5>F3,即物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说明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
关;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寻找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
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间的普遍规律。
14.(2023广东连州期末,21,★★☆)(12分)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及有关数据,则:(g取10 N/kg)

(1)分析实验步骤a、c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2
(2)分析实验步骤a、c、d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
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三个实验步骤     (填序号)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实验步骤a、d、e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
(4)若先完成步骤c,再完成步骤a,则测得的浮力将   (选填“偏大”或“偏
小”)。
(5)该小组同学完成本次实验后,又用获得的数据求出了金属块的体积及金属块
在盐水中的浮力,求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
无关
a、b、c
越大
偏大
1.1
解析: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4.8 N-2.8 N=2 N;(2)分析实验
步骤a、c、d可知,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的深
度增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金属块所受浮力不变,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3)分析实验步骤a、b、c可知,在同种液体中,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实验步骤a、d、e可知,排
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且液体的密度越
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浮力越大,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4)若先完成步骤c,再完成步骤a,
由于金属块沾有水,导致所测重力偏大,测得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将偏大;(5)金属块
的体积:V=V排= = =2×10-4 m3,盐水的密度ρ盐水=
=1.1×103 kg/m3=1.1 g/cm3。
15.【新特色】(新独家原创)(10分)2023年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
队搭乘雪龙2号破冰船(如图所示)从上海出发,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已知该船的
排水量为13 996吨,ρ江水=1.0×103 kg/m3,ρ海水=1.03×103 kg/m3,g=10 N/kg,求:

(1)满载时,破冰船受到水的浮力;
(2)满载的破冰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化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计算题

解析:
(1)满载时,破冰船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m排g=13 996×103 kg×10 N/kg=
1.399 6×108 N;
(2)满载的破冰船在长江中排开水的体积
= = =13 996 m3,
满载的破冰船在东海中排开水的体积
V排2= = ≈13 588 m3,
排开水的体积变化量
ΔV=V排1-V排2=13 996 m3-13 588 m3=408 m3。
16.【跨学科·工程实践】(2023山东泰安中考,26,★★☆)(10分)某同学受“怀丙
打捞铁牛”故事的启发,设计了如下“打捞”过程:如图甲,金属块A部分陷入淤
泥内,轻质小船装有18 N的沙石,细绳将金属块A和小船紧连,细绳对小船的拉力
为2 N,水面与船的上沿相平;将小船内所有沙石清除后,金属块A被拉出淤泥静
止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为2×10-4 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小船的质量忽略不计,细绳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
 
(1)甲图中,金属块A上表面距离水面50 cm,求金属块A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2)乙图中,小船有 体积露出水面,求金属块A的密度。
解析:
(1)甲图中,金属块A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
×0.5 m=5 000 Pa;
(2)甲图中小船受到的浮力F浮=G沙+F=18 N+2 N=20 N,
小船的体积V=V排= = =2×10-3 m3,
乙图中,小船排开水的体积V排'=(1- )V=(1- )×2×10-3 m3=1.2×10-3 m3,
此时小船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2×10-3 m3=12 N;
乙图中小船受到细绳的拉力F拉=F浮'=12 N,
细绳对金属块A的拉力也为12 N,所以GA=FA浮+F拉',ρAgVA=ρ水gVA+F拉',
代入数据ρA×10 N/kg×2×10-4 m3=1.0×103 kg/m3×10 N/kg×2×10-4 m3+12 N,
解得金属块A的密度ρA=7×103 kg/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