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10.1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10.1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10.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第一目: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第二目:坚持辩证否定观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观。
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否定观,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观察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培养辩证分析、看待问题的素质,树立科学精神。
1、理解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辩证关系,领会坚持辩证的否定的方法。 2、理解辩证的否定的特点和要求。
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
预习提纲
一、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3、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
二、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的特点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
一、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
任何事物内部(≠之间)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
(1)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2)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一粒种子
维持着“种子”存在
“种子”的肯定
幼苗产生
“种子”灭亡
“种子”的否定
日常生活中的“肯定”与“否定”是人们主观上对某一事物所采取的态度、立场,是从外部对事物的“肯定”、“否定”。
哲学中的“肯定”“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
事物的存在是事物中“肯定”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事物的灭亡是事物中“否定”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日常生活中的“肯定”“否定”≠哲学中的“肯定”“否定”
易混易错
误区:辩证的否定是先肯定后否定
既不是先肯定后否定,也不是先否定后肯定。而是边否定边肯定,
肯定之中有否定,
否定之中有肯定。
①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②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2、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1)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的(斗争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例:一个人,当他的不良品质处于优势时,它就是一个坏人;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形成优秀品质时(对自己进行了否定),就改变了坏人的根本性质,转化成为一个好人。
一、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①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是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
(2)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又是统一的(同一性)
这种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人们常常把45岁叫做“鹰的重生”阶段。45岁是一个人踏入中年的门槛,在这个年龄段,人的经验、阅历和能力都堪称是人生的“巅峰状态”。但是,也要警惕“45岁现象”,即往往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现象会随之出现。只有自觉克服“45岁现象”,才能在人生征程中继续阔步向前。
一、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2、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例:一方面,一粒种子,它在维持自身的同时,又在慢慢长成植物;
肯定中包含否定。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维持种子自身规定性的因素存在时,它就不可能获得突破,长出胚根和胚芽,长成植物。
否定中包含肯定
辩证否定的丰富内容在“扬弃”这一范畴中得到了恰当的表述。黑格尔认为,“扬弃”既含有取消或舍弃之意,又含有保持或保存之意。这个语词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意义。因此,我们要把否定的环节、否定的过程既看成是消灭旧事物的环节,又看成是产生新事物的环节;既看成是先前事物与后续事物中断的环节,又看成是后续事物与先前事物连续的环节。
实质
辩证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相关链接
根据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就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要求坚持辩证否定观。
3、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的要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一、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相关链接: 21世纪初期,有些海外留学的知识分子信奉西医而排斥中医,认为中医一无是处,甚至诟之为“杀人的祸首”。有人宣称“宁死不吃中药,不看中医”。这里虽有其情感、态度等原因,但仅就思维方式而言,这种反对中医中药的片面言论不是以科学精神进行的批判,而是一种简单否定的思维的结果。
思考:上述思维方式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否定同联系发展的关系
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归纳总结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由此认定,“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甚至采信所谓的“维生素疗法”,为预防癌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大剂量地服用维生素,结果导致维生素中毒。
材料中“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的认识未对维生索的作用形成全面的客观的认识,简单肯定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忽视了服用维生素超过一定量时,维生素会产生毒副作用,忽视了维生素自身内部所包含的自我否定的方面,将维生素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完全割裂开来,静止、孤立、片面地看待维生素及其作用,属于形面上学思维,陷入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误区。
练一练:
思考:从思维方式看,“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 的认识误区,其问题出在哪儿
是一种简单肯定的思维的结果
辩证关系 肯定方面 否定方面
对立性 含义
作用
统一性 错误倾向 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
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
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己的否定
①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
②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简单地肯定一切,简单地否定一切。主观极端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小结】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的厚今薄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才能对认识对象中的利与弊、好与坏作出正确的肯定与否定。
答案:①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②在认识其它对象时,我们也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要正确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肯定其合理成分,舍弃其不合理的成分,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探究与分享:
1.辩证的否定的特点:
二、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2)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辩证否定)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不是循环往复回到原点,而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例如:5G技术正在建设中,6G又将向我们走来。在5G的基础上,6G的传输能力可能比5G提升100倍,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将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就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统一,在自我否定与超越中得到发展的。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①否定: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没有对这一整体、统一体的否定,旧事物就不能灭亡,新事物就不能产生。(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而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
二、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误区:辩证的否定是对事物彻底的否定
注:看不到肯定,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
看不到否定,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
探究与分享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应该采取下面的态度:
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应该批判地吸收,洋为中用;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应该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古为今用。
特点:运用了辩证否定观来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辩证否定观具有肯定和否定双重属性。辩证的否定观,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是正确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舍弃其不合理的成分,肯定其合理成分,并对改造,把它们容纳到新事物之中。
1找出材料中体现“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的语句。
2.找出材料中体现“辩证的否定”的语句。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其思维方式的特点?
全面理解辩证否定观 新旧知识整合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
含义
实质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环节
特点
要求
“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
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
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
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
课堂总结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特点
要求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任何事物内部都
包含着肯定与否
定两个方面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肯定中包含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
统一
对立
肯定方面维护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性质不变
否定方面促使事物灭亡,改变性质
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深刻把握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要求
陷入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
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肯定方面: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
否定方面: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辩证否定观
【原理内容】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内容。
【方法论】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
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
②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就是矛盾双方的统一,否定就是矛盾双方的对立。(  )
提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
2.否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否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
提示:×。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易错纠偏
3.肯定与否定二者的对立统一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
提示:×。肯定与否定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4.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完全对立的。(  )
提示:×。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5.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彻底的否定,只有彻底的否定才能真正推动事物发展。
提示:×。辩证的否定推动事物的发展,但这一否定不是完全、彻底的否定,而是否定与肯定的有机结合。
6.辩证的否定是把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新事物之中。(  )
提示:×。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1、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如果自己能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这给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 )
①要明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②要善于实现自我否定,不断完善自己
③要明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④要善于利用“敌人”,给自己成长增加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检测
2、近期,重庆出现了一种“杀猪盘剧本杀”,体验过的玩家据说能获得“网诈免疫”。南坪派出所民警徐志杰表示,警方注意到了剧本杀这种全新的反诈模式,现在剧本杀已经成为南坪派出所宣传反诈的新渠道,这表明反诈剧本杀( )
①作为新出现的事物,前途一片光明
②在对传统剧本杀的彻底否定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③坚持了综合思维方法,把反诈和剧本杀综合起来考量
④通过在旧方式基础上的创新,坚持了“扬弃”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检测
3、黑格尔说:花朵开放时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当结果的时候,人们又认为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了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互相排斥。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下列观点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B.辩证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更能体现事物发展
C.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学会简单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D.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
课堂检测
4、针对少数国家把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偏激地理解为逆球化进而“退群”问题,习近平指出,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但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中国的全球治理主张表明( )
A .辩证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B .把握适度原则才能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对具体条件的把握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渐进和不显著的过程
A
课堂检测
材料: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始终坚持把勇于自我革命摆在突出位置。
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员身份认定的组织纪律和保密纪律;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第一部党章,规定了党员应遵守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提出了6种开除出党的情形,这是我们党在成立初期进行自我革命的初步尝试,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统一了思想,纯洁了组织,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突出政治建设,加强纪律建设,提升作风建设,通过自我净化,党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成为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必须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取得新的胜利。
结合材料并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自我革命。(9分)
结合材料并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自我革命。(9分)
【答案】①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实质是扬弃。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4分)
②党的自我革命是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革命性行为,通过不断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实质是党的自我扬弃和辩证否定。(3分)
③党只有通过自我革命,进行辩证否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才能在新征程上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取得新的胜利。(2分)
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随着时代发展,“枫桥经验”面临的形势任务与诞生之初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矛盾性质上,新时代“枫桥经验”处理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矛盾对象上,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用于更好解决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在工作手段上,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协商调解为基本方式,充分发挥法律定分止争的作用,注重在法治轨道上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有的地方以“网格化党建”“区域化党建”等方式夯实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海南省海口市设立“小区议事堂”;浙江省绍兴市创建“党建+信访+枫桥经验”机制,组建“民情微群”等数字媒介,实现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当地 各地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有效疏导了民意、凝聚了民心,促进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结合材料,运用“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知识,分析“枫桥经验”是如何在“变”与“不变”中传承与创新的。
【答案】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新时代各地在肯定“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即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否定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根据时代要求、应用对象等的变化,创新“枫桥经验”的形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