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案
【学习目标】
1、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要求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要求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要求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坚持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科学精神:知道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掌握矛盾分析法。
3.公共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精神力量,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和学习。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矛盾的含义、矛盾的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等。
2.难点: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等。
【预习新知】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具有普遍性
(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又……;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和而不同;变成;转化为;居安思危。)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有不同特点,存在着差别或差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特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事情要有针对性,发挥……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采取措施,量身定做,独特,符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借鉴学习别人有益经验又进行自主创新、典型示范、“解剖麻雀”、同与异(既相同,又不同)。
【思考判断】
(1)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和 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 ,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 ,斗争性是 。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 。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要求:矛盾普遍性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三、矛盾特殊性原理及要求
原理:1、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 。2、表现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求: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 。
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要求
1、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A、一方面, 寓于 ,并通过 表现出来。
B、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两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2、要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①复杂事物存在许多矛盾,其中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①矛盾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处于支配地位,起着 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理论依据: 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具体内容
①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巩固训练】
1.“解剖麻雀”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提炼的调查研究方法,该方法需要选准“麻雀”,对其进行剖析研究,由此得出的调研结论具有可推广性,能举一反三。这说明,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
①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要从个性中把握共性
②体现了规律是普遍的,找准案例就可找到此类问题的共同规律
③实现了“一个问题”和“一类问题”的斗争性转化为同一性
④启示我们要树立系统观念,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发展和安全是关系国家兴衰的两件大事。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壮大物质技术基础才会更加安全。安全是底线,没有安全和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成果也会得而复失。据此可知( )
①发展寓于安全之中,并为安全所制约
②发展与安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
③安全是主要的,对国家兴衰起着决定作用
④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解剖麻雀”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是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转化为“麻雀”,通过解剖一只“麻雀”,举一反三,实现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解剖一个问题”能推动“解决一类问题”,是因为( )
①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从个性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方法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选项与漫画(下图)《不懂放下,怎攀高峰?》(作者:王家春)反映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③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④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
①客观事物属性的多样性取决于认识工具的多样性
②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③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生改变
④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年2月14日,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冬小麦春季抗旱抗冻促稳长技术预案》。预案提出,针对近期气象条件分析和可能面临的多风少雨天气,以“抗旱抗冻促苗稳健生长”为重点,坚持一个“早”字,抓好一个“管”字,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对受冻麦田开展分类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和稳健生长,搭好丰收架子。这启示我们( )
①要善于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事物的特点
④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检验认识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古语与漫画《某种教育》(作者:丰子恺)所蕴含的哲理相同或相近的有( )
①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④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擘画了更加清晰的路线图。“看准了就抓紧干”。中部各省一以贯之抓好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不断取得发展新成效。由此可见(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会根据主体的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
②坚持正确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达成预期目标,实现发展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通过普遍性体现出来
④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平安大街是北京老城区核心干道,途经皇城根遗址、什刹海、北海公园等名胜古迹。近来,市民发现宽阔的大街变绿变静了,两侧加了“绿带”,中间加了国槐与时令花卉组成的3米宽隔离带,机动车道“瘦身”,还添加了行人安全岛,步行、骑行环境大大改善。平安大街的变化( )
①实现了“慢行优先”“静下来”,促使矛盾的同一性转化为斗争性
②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更注重环境的安全与舒适,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性和直接现实性
④协调了交通、绿化和城市风貌的关系,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④:选准“麻雀”,对其进行剖析研究,由此得出的调研结论具有可推广性,能举一反三。这说明,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从个性中把握共性;同时也启示我们要树立系统观念,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①④正确。
②:规律是普遍的,但找准案例就可找到此类问题的共同规律的说法太绝对,②错误。
③: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转化为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转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发展和安全作为国家两件大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发展与安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发展是主要的,起着决定作用,③错误。
3.答案:D
解析:
4.答案:A
解析: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题干中习主席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①符合题意。②: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②符合题意。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③说法错误。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的意愿属于认识范畴,不能作为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④说法错误。
5.答案:D
解析:漫画强调放下与前进的矛盾关系,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这句话体现的是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①不符合题意。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意思是,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形成。这句话体现的是任何事物都包含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②不符合题意。③:“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意思是,表面上的混乱产生于真正的严整,表面上的怯懦产生于真正的勇敢。这句话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符合题意。④:“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意思是,快乐到极点就会产生悲哀,情况坏到极点就会转向好的方面。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6.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认识工具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发现客观事物属性的多样性,但客观事物的属性是它本身所固有的,不是由认识工具的多样性决定的;③说法错误,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日益显现,但不会发生改变;②符合题意,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人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说明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④符合题意,“一沙一世界”,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各有特色,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7.答案:A
解析:①:解决主要矛盾强调解决问题,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认识事物的性质,材料强调抓重点,做好冬小麦春季抗旱抗冻工作,强调解决问题,①正确。
②:题干不涉及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把握矛盾主要方面,②排除。
③:对受冻麦田开展分类管理,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正确。
④:材料不涉及检验认识成果,且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排除。故本题选A。
8.答案:B
解析:首先,漫画《某种教育》的寓意在于强调找到问题的根源或核心,然后针对性地解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消除灾祸的人,总是先查找其根由;善于调理疾病的人,总是先断绝疾病的源头。这与漫画的寓意相吻合,即解决问题要找到其根源或核心。故①正确。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用来比喻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或对事业的终身奉献。这与漫画的寓意并不直接相关。故②错误。
③“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这句话的大意是龟再灵验也有被人剖肚挖肠的祸患,马虽奔失也有不致折断脚骨的好处。它主要是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与漫画强调的找到问题根源或核心的寓意不直接相关。故③错误。
④“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心里思想上的病,必须要用解决思想问题的办法来医好;要解开别人心里的疙瘩,必须还得由造成这个疙瘩的那个人来解开。这也与漫画的寓意相符,强调找到问题的根源或制造问题的人来解决。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答案为B。
9.答案:B
解析:②④: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擘画了更加清晰的路线图,说明坚持正确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达成预期目标,实现发展;中部各省一以贯之抓好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不断取得发展新成效,可见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体现了要坚持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以及系统优化的方法,未体现认识具有反复性,①排除。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0.答案:C
解析:实现“慢行优先”“静下来”,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且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转化,①错误。平安大街的变化,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②符合题意。意识活动没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才有直接现实性,③错误。变绿变静、加了“绿带”、设置隔离带、机动车道“瘦身”,还添加了行人安全岛,步行、骑行环境大大改善,这表明平安大街的变化协调了交通、绿化和城市风貌的关系,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④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