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2.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3.明确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4.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科学精神】科学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公共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难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预习新知】知识点1: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 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 、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 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核心思想理念:核心思想理念包括 、重民本、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包括 、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3)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 、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 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 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 。 知识点1:1.创造 交流 世界各国2.(1)讲仁爱 守诚信 (2)自强不息 (3)社会和谐3.源远流长 凝聚力 文化特质 文化软实力知识点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认识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 ,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 、时代条件、 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 2.正确态度: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 、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 、革故鼎新” 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 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当代价值(1) 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 ,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 、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知识点2:1.封建社会 认识水平 社会制度 陈旧过时2.取其精华 改造 推陈出新 创造 批判3.(1)不忘本来 创新 (2)精神标识 共同体意识 (3)有益借鉴 (4)求同存异【易错提示】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在于平等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做到与之和睦相处。( )答案:×解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答案:√3.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在先、发展在后的原则。( )答案:×解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继承和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答案:√【巩固训练】1.近日,湖北省博物馆策划了颇具创新意义的案例“动起来,世界上最古老的漆画”围绕中国最早长卷通景连环画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漆画《车马出行图》,创作了一部9分钟动画短片,通过数字媒介技术,生动鲜活地展示了战国时期楚国民众生活场景,可以在湖北省博物馆官方APP“掌上智慧博物馆”平台上观看。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三纲五常,天地君亲师,是传统文化;黄宗羲说君主是“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寇仇”与“独夫”,宣布“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也是传统文化。这启示我们( )①传统文化本身存在着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应摒弃②对传统文化要坚持立足实践,有所淘汰,有所发扬③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并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④对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考古盲盒、玉佩棒棒糖、三星堆面具冰激淋、四神云气冰箱贴……极富创意的文创产品,已成为各大博物馆吸引观众的“破圈之钥”。全息投影技术让“文物”悬浮在柜中,使游客触手可及;AR、VR体验装置复现古代场景,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穿越时空。这体现了博物馆越来越重视( )①文物的活化利用,融入大众生活②激活文物的生命,弘扬传统文化③改变文物的原状,创新表达方式④文物与科技融合,提升观展体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这启示我们( )。A.全盘继承才能开辟未来B.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C.改造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D.弘扬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5.龙凤纹样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多种元素共同创造形成的传统纹样,富含瑞气呈祥、国泰民安、和谐康宁、如意和美等寓意,至今仍广泛体现于中华民族服装、建筑、器具等纹饰中,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千年传承的龙凤纹样( )①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②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③推动了中国传统纹饰的研究保护与修复还原④诠释出文化的根本价值在于源远流长的道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苍筤”是春天竹子出生时的青绿,“月白”是月光洒下的一片青白,“海天霞”是海霞灿烂里云朵和天空被染上的那层浅红,“暮山紫”是黄昏时刻山间烟雾与夕阳照落交织的紫色……中国色从自然中寻找色彩的气韵,充满中国人的感知力与想象力。可见( )①气韵雅致的中国色具有鲜明独特性,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②中国色能够派生出丰富色彩,是现代色彩艺术实践的理论源泉③中国色融合自然具象与人类心灵意象,在触类旁通中创新色彩表达④中国传统色彩体系虽历经千年,但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始终保持一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电影《长安三万里》聚焦李白和他辉煌灿烂的盛唐诗人朋友圈,始终以诗歌为线索,用奇炫壮丽的画面展示,带领观众跟着电影一起“背诗”,在千年文脉中感受文化魅力,备受好评。这部电影的成功对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①文化作品应如实反映社会历史现状②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③要创新表达方式,丰富传统文化内涵④要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增强文化活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山水画和“以诗入画”的创作传统源远流长。除了青绿山水以外,传统山水画对色彩的运用大多比较含蓄,注重水墨技法。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山水画家面对新的社会生活,在深入领悟毛泽东诗词的基础上,出于意境表达需要而创造性地运用了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色彩及技法,成功创作了一批表现毛泽东诗意的“红色山水”画,为新中国艺术增添了鲜红亮色。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传统山水画在传承中获得了新内涵,基本特征也根本上被改变②“红色山水”画的成功创作,得益于毛泽东诗词意境的启发③“红色山水”画被赋予了独特的美学品格,呈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气象④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源于时代的需要,取决于色彩及技法上的创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中医药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体质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照搬中医药典籍已不能完全解决现代问题。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④传统文化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0.2022年9月9日,由光明网、北文中心联合打造的“光明数藏”数字藏品平台正式上线。数字藏品利用区块链技术,致力于以数字艺术链接文化领域,每个藏品在区块链都有链上唯一标识,其不可复制、不可篡改和一定范围内的可流通属性,赋予了它独特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分析材料可知(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②只要不断推陈出新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新的传媒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①③符合题意,通过数字媒介技术,生动鲜活地展示了战国时期楚国民众生活场景,可以在湖北省博物馆官方APP“掌上智慧博物馆”平台上观看,这表明文化创新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体现,故排除;故选D。2.答案:C解析:①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完全摒弃。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举例说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启示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对传统文化要坚持立足实践,有所淘汰,有所发扬。③说法错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故选:C。3.答案:B解析:①:全息投影技术让“文物”悬浮在柜中,使游客触手可及。这些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与大众生活联系密切,且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起来,说明博物馆越来越重视文物的活化利用,融入大众生活,①正确。②:传统文化有两面性,有精华也有糟粕,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排除。③:要加强文物保护,不能擅自改变文物的原状,材料体现的是文物的呈现方式的创新,③排除。④:利用数字技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文物,说明博物馆越来越重视文物与科技融合,提升观展体验,④正确。故本题选B。4.答案:B解析:A:我们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全盘继承”优秀传统文化,A排除。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这启示我们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B符合题意。CD: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答案:A解析:①:龙凤纹样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多种元素共同创造形成的传统纹样,富含瑞气呈祥、国泰民安、和谐康宁、如意和美等寓意,这说明千年传承的龙凤纹样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①正确。②:龙凤纹样至今仍广泛体现于中华民族服装、建筑、器具等纹饰中,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这说明千年传承的龙凤纹样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传统纹饰的研究保护与修复还原,③排除。④: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但并不是文化的根本价值,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答案:A解析:①:“苍笈”“月白”“海天霞”“暮山紫”等这些典雅而富有诗意的色彩表明了中国色具有鲜明独特性,故①正确。②: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是现代色彩艺术实践的理论源泉,故②错误。③:中国色从自然中寻找色彩的气韵,充满中国人的感知力与想象力说明了中国色融合自然具象与人类心灵意象,故③正确。④: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不会始终保持一致,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7.答案:C解析:①:文艺作品创作要立足社会实践,但并不是要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文艺创作源于现实也可以高于现实,①错误。②④:《长安三万里》以诗歌为线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用奇炫壮丽的画面展示,将传统与现代技术相融合,让电影广受好评,②④正确。③:题干中反映的是《长安三万里》通过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备受好评,未涉及丰富传统文化内涵,③错误。故本题选C。8.答案:C解析: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基本内涵保持不变,故①不选。②③: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山水画家面对新的社会生活,在深入领悟毛泽东诗词的基础上,出于意境表达需要而创造性地运用了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色彩及技法,成功创作了一批表现毛泽东诗意的“红色山水”画,可知“红色山水”画的成功创作,得益于毛泽东诗词意境的启发,“红色山水”画被赋予了独特的美学品格,呈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气象,故②③正确。④: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源于社会实践,取决于实践的发展,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9.答案:A解析: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精华,②题肢表述错误,不选。本题考查社会实践对传统文化的意义,③题肢与题干无关,不选。①④题肢符合题意,入选。10.答案:B解析:①③:数字藏品利用区块链技术,致力于以数字艺术链接文化领域赋予了它独特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说明了科技进步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故①③正确。②:不断推陈出新且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才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故②错误。④: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故④错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