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发展具有普遍性,区别新事物和旧事物,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同并自觉坚持新发展理念。
2.通过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果断的抓住时机,努力地学习和生活。
3.以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为指导,预见事物发展前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考验。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把握发展的实质,运用发展观点分析现实问题;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含义,理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运用发展的状态与趋势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
2.公共参与: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学习重难点】
1、理解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2、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3、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预习新知】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________、由简单到________的发展过程中。
(2)人类________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________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4)总之,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________的产生和________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________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________。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________,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③在________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________的基本要求,符合________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运动、变化≠发展
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而那些下降的、向后的、倒退的运动和变化则不是发展。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1)量变是________的增减和________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________的变化。
(2)质变是事物_______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________、显著的变化。
(3)量变、质变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________,量变达到________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________。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________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4)方法论要求
①要重视________,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________,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________,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________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________和发展的环节。
3.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________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_____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________新事物。
4.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方法论要求
(1)要对未来________,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还要做好充分的____________,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质变≠发展
只有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并非有了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量变的总和不是质变。
一次质变是上一次量变的终结,又是下一次量变的开始,因为事物发展是无限的。
还要坚持适度原则,“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等都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巩固训练】
1.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可见( )
①新生的事物具有自我革新的优秀品质
②辩证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外部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根本性质
④自己否定自己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成熟,我国正式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运行、但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好地解决技术、成本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这说明了( )
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②力量强大的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生事物代替旧事物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一只老钟对一只小钟说:“你一年要摆525600下哦。”小钟惊讶:“这么多!这怎么可能!”另一只老钟笑着说:“不用怕,你只需一秒钟摆一下,一直摆就好了。”小钟想着:一秒钟摆一下好像不难啊,试试看吧。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小钟已经摆了525600下,开始向下一个525600迈进!故事告诉我们( )
①角度不同,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②要埋头苦干,因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的积累
④要敢想敢干,只要下定决心做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世界第10位。在“知识创造”数据方面,中国表现尤为突出,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只要持续在创新投入上做加法、在耗能上做减法,必会让创新的“种子”更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提升国家创新指数,我们要( )
A.抓主要矛盾,看数据,既要看“数”,更要看“质”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参与世界竞争
C.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在投入上和耗能上加大创新力度
D.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5.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从“雨水”开始倒数,行至“立春”定格,开幕式倒计时展现着中华文明独特的宇宙观和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从2008到2022,从“我”到“我们”,从“讲历史”到“向未来”,中国的文化自信在这种真实、全面、立体的展示中不断深刻和发展。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
①尽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底气
②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③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全面融合
④实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表达,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年1月开始,浙江省建设厅启动城市更新试点申报工作,为城市“新版本”上线,开展更新测试。其中分为试点城市、试点片区、试点项目3个层级,试点重点方向包括城市特色塑造、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等9大方向。浙江省将以试点为引领,研究推广试点经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蕴含的哲理是( )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②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共性中包含着个性
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④根据需要可以建立主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下图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凡事走在分寸之前即为“过”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变的发生
③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要坚持适度原则
④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这表明( )
①事物的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④发展是由质变到量变再到质变的循环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为此,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要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要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这些主张( )
①把握质量互变、坚持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②运用辩证思维,把握辩证分合,坚持系统观念
③运用超前思维、正逆互补、对未来反向思考
④通过发散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两端”就是“过”和“不及”两个极端, “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表明( )
A.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 B.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C.做好量的积累才能为质变创造条件 D.适度量变有利于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①错误,新事物具有自我革新的优秀品质,新生的事物不等于新事物;②④正确,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推进自身建设,体现了事物发展要坚持辩证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③错误,内部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根本性质。故选:D。
2.答案:B
解析:①④: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成熟,但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好地解决技术、成本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也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②:力量强大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②错误。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生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只有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才是新事物,③错误。故本题选B。
3.答案:B
解析:两只老钟和一只小钟因角度不同,对摆动次数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表明了①;小钟一秒一下,不觉间就已经摆了525 600下,开始为下一个5 256 000迈进,表明了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②不选;④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不选。
4.答案:C
解析: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只要持续在创新投入上做加法、在耗能上做减法,必会让创新的“种子”更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提升国家创新指数,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在投入上和耗能上加大创新力度,C符合题意。
A: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看数据,既要看“数”,更要看“质”,A错误。
B:材料没有涉及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不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涉及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实现人生价值,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答案:A
解析:①②: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从“雨水”开始倒数,行至“立春”定格,开幕式倒计时展现着中华文明独特的宇宙观和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尽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底气;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①②正确。③:传统文化又精华也有糟粕应该是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而不是全面融合),③错误。④:文化多样性要求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A。
6.答案:B
解析:①:浙江省为城市“新版本”上线,开展更新测试,体现了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①正确。
②: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而不是共性中包含着个性,②错误。
③:浙江省将以试点为引领,研究推广试点经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这说明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③正确。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只能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且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④错误。
7.答案:B
解析:①③:“凡事走在分寸之前即为‘过’”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说明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要坚持适度原则,①③符合题意。
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必然引起质变,②说法错误,排除。
④:漫画强调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没有体现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B。
8.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①②符合题意。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错误。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④错误。
9.答案:C
解析:①:坚持渐进性与连续性都是强调量变,没法统一,要坚持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①排除。
②④: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要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要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这些主张通过发散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运用辩证思维,把握辩证分合,坚持系统观念,②④正确。
③:材料不涉及正逆互补,也不涉及对未来反向思考,③排除。
故本题选C。
10.答案:D
解析:根据“不偏不倚”“戒其,过,,勉其,不及,”可知题干强调适量、适度,D符合题意;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A说法 错误,排除;B、C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