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复习专项训练01——综合探究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小红、小明和小强在不同的学校上学他们想知道谁跑得快,于是在各自学校的操场上跑了10秒,结果如下表。姓名 10秒跑过的距离(米) 排序小红 51小明 56小强 541.在这个比较快慢的活动中,可以用( )计时。A.卷尺 B.秒表 C.温度计 D.指南针2.在这个比较快慢的活动中,可以用( )测量10秒跑过的距离最方便。A.20厘米的直尺 B.1米的直尺 C.10米的软尺 D.100米的软尺3.跑得最快的是( )。A.小红 B.小明 C.小强 D.无法比较4.跑得最慢的是( )。A.小红 B.小明 C.小强 D.无法比较5.小红、小明和小强是通过采集( )内他们走过的距离进行比较,从而知道谁跑得快的。A.相同起点 B.不同时间 C.相同时间 D.相同终点6.我们已经知道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请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请写出如上图中序号代表的蚕的四个阶段的形态名称。① ② ③ ④(2)蚕在由②到③的变化过程中,会渐渐停止吃桑叶,身体变得 和 ,这说明蚕要开始 了。探究运动。“蛟龙号”科学小组同学在设计和搭建一座“过山车”轨道模型。下面是他们遇到的问题,请你一起来完成。7.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时,下列同学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小明:“过山车”轨道路线只有曲线没有直线B.小强:“过山车”轨道路线应该有断口,让“过山车”飞出轨道才刺激C.小红:上下层的路线重有时,下层的路线用虚线表示8.要保证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速度有变化,设计时需要( )。A.轨道都设计成曲线形 B.轨道上坡度有变化 C.轨道要设计得更平稳9.“过山车”做好了,同学们要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钢尺 B.棉线 C.软尺和棉线10.为了让小球运动得又快又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 )。A.最高处 B.中间处 C.最低处11.同学们用秒表测最了乒乓球和玻璃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小球名称 在“过山车”轨道上运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秒)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乒乓球 17 17 18 17玻璃球 14 15 16 ▲乒乓球、玻璃球要测量3次,主要原因是( )。A.训练熟练使用秒表 B.让大家都有机会做 C.重复实验可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2.表格“▲”处选择数据( )较合理。A.14 B.15 C.161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A.乒乓球运动快 B.玻璃球运动快 C.两个球一样快14.探究运动。晚上,小明看到楼下的小朋友在玩滑梯,小明马上有了问题,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马上回房间找到了一些材料进行研究。 (1)把易拉罐立放在乙斜面上,松开手,易拉罐保持静止。要让易拉罐动起来的,需要放在 斜面(选填“ 甲”或“丙”)。立放好易拉罐以后,把手拿开,易拉罐开始运动起来,此时的运动方式是 (选填“滑动”或“滚动”)。(2)把易拉罐横放在乙斜面上,易拉罐开始运动起来,运动方式是 (选填“滑动”或“滚动”)。可以用( )来测量易拉罐运动时间。A.软尺 B.秒表 C.天平(3)把易拉罐横放,测出从顶端到达斜面低端的所有时间。时间(秒)1 2 3 选择的数据甲斜面 12 12 12 12乙斜面 8 7 9 9丙斜面 4 5 5 5斜面选择数据错误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应选择的数据是 。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15.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小红记下了影子的长度,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测量时,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 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影长(厘米) 15 12 10 8 6 4 6 8 10(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 厘米。(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 (填“短”或“长”)(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车里的科学16.小科坐在向北行驶的车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景色,此时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17.路灯看上去大小不一,是因为 ;由此小科想到,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其实太阳离我们 ,(填“近”或“远”,下同),月球离我们 。18.按体积从大到小排: > > 。(填“地球”、“月球”和“太阳”)19.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沿 (填“直线”或“曲线”)传播。为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同学们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模拟实验。先将沙盘里的沙弄平整,然后将各球从空中落入沙中,观察沙坑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20.这个模拟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A.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B.环形山可能是由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形成的C.环形山可能是外星人挖掘后留下的痕迹21.实验中的“大小不同的球”代表( );“沙盘”代表( )。22.为了研究沙坑的大小与球质量是否有关,同学们应该选择大小相同、质量( )的小球,从( )高度落下。(都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小明找来了一块塑料板并标注好了方向,然后把小木棍竖在塑料板的中心,做成了一个简易日晷。他准备用这个简易日晷来研究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23.小明制作好简易日晷后进行了如下三步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根据太阳找方向;②在塑料板上描绘影子;③对准方向,平放塑料板。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24.除了可以根据太阳确定方向外,小明还可以利用( )来确定方向。A.软尺 B.秒表 C.指南针25.下图是小明画出的简易日晷在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的示意图,请读图并回答问题:从影子的形成条件看,塑料板是( ),小木棍是( )。A光源 B.遮挡物 C.屏26.请根据以上四个不同时刻的示意图进行分析,按照时间进行排序(填序号);。27.图C时,天空中的太阳在 方向上,图D时,天空中的太阳在 方向上,太阳的方向和影子的方向 :四幅图中最接近中午12点的是图 。28.通过以上不同时刻的示意图我们发现:不同时间内,影子 和 不同。根据观察记录,我们发现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为: 。影子的秋密29.将竹竿A竖立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B如下图所示。此时太阳处于天空____边。A.东 B.西 C.南30.这是一天中的______。A.上午 B.中午 C.下午3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______。A.西到东,短到长到短 B.西到东,长到短到长 C.东到西,长到短到长32.下列叙述中的“影”,与实验现象中的“影”相同的是______。A.湖光倒“影” B.形“影”不离云南素有“动物王国”之称。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家乡动物大调查”活动,下表是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家乡动物调查表动物名称 生命历程菜粉蝶蜻蜓空缺大象33.从表中可知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 )。A.出生—繁殖—生长发育—死亡B.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C.繁殖—出生—生长发育—死亡34.以下动物中和大象繁殖方式相同是( )。A.蚕 B.鸡 C.滇金丝猴35.通过观察表中的图片,孔雀属于( )。A.鸟类 B.哺乳类 C.昆虫36.观察表中菜粉蝶、蜻蜓和孔雀的卵,它们的不同点有 。(至少写出两点)37.同学们发现了孔雀卵与鸡卵内部结构相似,请将下列各部分名称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方框中。38.蚕和菜粉蝶的生命周期相似,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蚕一生经历的4个阶段。(图画、文字或图文并茂等方法均可)小华和小伙伴们学习了“动物的一生”单元,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39.他们给蚕宝宝准备的食物是( )。A.只要是桑叶都可以 B.白菜叶 C.新鲜并干燥的桑叶40.当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是蚕准备( )。A.睡觉 B.蜕皮 C.吃食物41.根据观察,当蚕的身体发黄发亮,也不吃桑叶时,蚕就要进入( )。A.蜕皮阶段 B.吐丝阶段 C.产卵阶段42.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请在下图的相应位置填上四个阶段的名称。43.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 )。A.足 B.排泄孔 C.呼吸气门44.以下动物中和蚕蛾一样属于昆虫的是( )。A. 蜈蚣 B.金鱼 C.蚂蚁星期六,爸爸妈妈带小华到公园里玩耍,回到家以后小华写了一篇日记。今天天气特别好,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耍。我们先去了百鸟园,在那里我看到了天鹅在筑巢,还喂了鸽子。接下来我们来到爬行馆,看到了蛇和蜥蜴。然后我们乘坐游览车穿过了百兽园,看到了狮子、河马、长颈鹿等好多动物。下午我们去了儿童乐园,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耍。我在儿童乐园玩了滑梯,还和爸爸一起开了卡丁车。妈妈还通过套图游戏为我赢得了一只泰迪熊玩具。晚上我们在公园看了一场情景剧演出,非常精彩。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带我仰望在空。今天的月亮特别圆,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请根据小华的日记,回答下列问题:45.小华日记里写到的动物中,通过胎生繁殖的有 ﹑ 、 。46.天鹅筑巢是为了( )。A.玩耍 B.御寒 C.孵蛋和喂养小天鹅47.在开卡丁车时,卡丁车车轮的运动方式是( )。A.滑动 B.滚动 C.平动48.根据小华的日记,你判断这一天是( )。A.农历初一 B.农历十五 C.农历初三49.小华需要再隔多少天才能看到今天的月相( )。A.15天 B.30天 C.365天小科养蚕,并将蚕的一生用照片记录成下图。50.图中所示几个阶段,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 )是蚕的成虫,( )是蚕的幼虫。51.为了细致地观察B中的生物体,我们需要借助的观察工具是( );如果要观察到D里面的生物体,需要先使用( )去掉外壳。A.放大镜 B.剪刀 C.望远镜52.蚕卵的形状是( );蚕的幼虫的身体呈( )形状;蛹的身体呈( )形状。A.长圆筒 B.纺锤 C.扁圆形53.蚕蛹的身体和幼虫比较( )。A.要短 B.变长 C.不变54.蚕最爱吃的食物是( )。A.桑叶 B.生菜 C.蚂蚁55.仔细观察蚕的身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头部和腹部 B.蚕有口、眼和气门 C.胸部有8对足56.像蚕这样,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的动物还有( )。A.蝙蝠 B.蝴蝶 C.壁虎57.根据蚕的身体结构判断,它属于( )。A.昆虫 B.鸟类 C.哺乳动物58.在做上面关于蚕的生长记录时,不需要记录的是( )。A.日期 B.蚕的体长 C.天气状况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小明和小伙伴一起去七彩云南欢乐世界游玩,发现很多游玩项目跟我们的“物体的运动”单元有关。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59.小明坐上旋转木马进行游玩时的运动形式是(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和曲线运动都有60.小明和小伙伴们玩“虎跳峡”时,从虎口脱险最高处直冲入河,激起漫天水花的这个过程中的运动属于( )。A.滑动 B.滚动 C.两者都有61.小明站在大门口看游乐园方位图。他们想先去玩最刺激的过山车,他们应该往 方向,行走 米,就能到达过山车场地。62.游玩结束后,小明和小伙伴们也想设计“过山车”轨道。他们用小球代替小车进行了实验。下列想法中合理的是( )。A.抛弃设计图,随意搭建B.轨道可以有“断口”,比较刺激C.画设计图时,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可以用虚线表示63.比较小球在不同长度的“过山车”轨道中的运动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 )。A.距离和时间 B.距离和方向 C.距离、方向和时间64.为了让小球运动更快,更远,小球的起点往往要在“过山车”的( )。A.最高处 B.中间处 C.最低处65.在学校运动会上,同学们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比赛。下图是800米比赛时的情境,请根据情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小强正在做( )(填“直线”或“曲线”)运动。(2)小兰和小红在场边加油呐喊,若以小红为参照,小兰是( )的,小明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3)800米比赛是利用( )来判断运动员快慢的。A.比较谁先起跑B.比较相同时间内所跑的距离C.比较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参考答案:1.B 2.D 3.B 4.A 5.C【解析】1.卷尺是用来测量长度或距离的工具;秒表可以用来测量时间;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温度;指南针可以用来辨别方向。2.三位同学跑过的距离都在50~60米之间,测量的工具最大量程应该大于他们跑步的距离,因此应该用大于56米的卷尺,选择100米的卷尺测量最方便。3.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10秒内,小明跑了56米,跑的最长,因此小明跑得最快。4.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反之,物体经过的距离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在10秒内,小红跑了51米,跑的最短,因此小红跑得最慢。5.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经过的距离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测量了小红、小明和小强都在10秒内跑的距离,通过采集他们在相同时间里走过的距离进行比较,从而知道谁跑得快的。6. 蚕卵 幼虫 蛹 成虫 发黄 发亮 吐丝【详解】蚕宝宝要脱皮4次,最后一次脱皮后,身体的长度大概有6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有些透明,蚕长到这时开始吐丝结茧。雌蛹腹部大,雄蛹腹部小而末端较尖,雌蛾翅膀扇得慢,雄蛾翅膀扇得快。(1)请根据对蚕的生长发育的认识,①是蚕卵,②是幼虫,③是蛹,④是成虫。(2)蚕在由②~③的变化过程中,会渐渐停止吃桑叶,身体变得发黄、发亮,这表明蚕要开始吐丝。.7.C 8.B 9.C 10.A 11.C 12.B 13.B【分析】过山车是利用重力作用和惯性让车在轨道内运动的,制作“过山车”要注意起点要高,终点要低,这样过山车才能获得足够的动力。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能滚动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7.A.“过山车”轨道路线应该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不可以只有曲线没有直线,错误。B.轨道路线不应该有“断口”,让过山车飞出轨道才磁极的说法是错误的,错误。C.在设计图中,过山车轨道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的路线用虚线表示,正确的。8.要保证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速度有变化,设计时需要轨道上坡度有变化。9.“过山车”做好了,同学们要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因为曲线轨道无法用钢尺直接测量,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软尺和棉线。10.过山车是利用重力作用和惯性让车在轨道内运动的,为了让小球运动得又快又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11.乒乓球、玻璃球要测量3次,主要原因是重复实验可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2.表格“▲”处选择数据众数15较合理。.1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相同路程玻璃球所用时间更短,说明玻璃球运动快。14. 丙 滑动 滚动 A乙 8 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坡度越大,物体滑下后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斜面坡度越小,物体滑下后的速度越小,具有的能量越小。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它条件相同。【详解】(1)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运动轨迹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运动方式分,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旋转、振动等。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三种运动方式。根据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把象棋平放在乙斜面后,松开手,象棋会保持静止;平放在丙斜面后,松开手,象棋可能会滑动。(2)根据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把象棋竖放在乙斜面后,松开手,象棋会滚动,测量象棋运动距离应该用软尺来测量,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3)乙斜面选择的数据是错误的,一般选择平均数,物体从乙斜面顶端到底端运动的时间的平均数是8秒;每个实验都要重复3次,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加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15. 12 短 相反【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详解】(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12厘米。(2)根据题干可知,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从15厘米逐渐变成4厘米,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短;(3)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长度与太阳的方向和位置有关。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16.C 17. 路灯距离车的远近不同 远 近 18. 太阳 地球 月球 19.直线【解析】16.小科坐在向北行驶的车上,路灯的影子朝向东,说明太阳在西边,此时应该是下午。17.路灯看上去大小不一,是因为路灯距离车的远近不同。距离车越近,看起来越大;距离车越远,看起来越小。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其实太阳离我们远,月球离我们近。18.太阳、地球和月球相比,太阳的体积最大,月球的体积最小。19.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碰到障碍物会产生影子。20.A 21. 陨石 环形山 22. 不同 相同【分析】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环形山的形成。20.阅读题干可知,这个模拟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21.实验中的“大小不同的球”代表大小不同的陨石;“沙坑”代表环形山,是陨石撞击形成的。22.对比实验中要注意变量的控制,为了研究沙坑的大小与球质量是否有关,同学们应该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落下。23.B 24.C 25. CB 26.CDAB 27. 东东南 相反 D 28. 长短方向 上午逐渐变短,正午时最短,下午逐渐变长。影子方向变化为早晨在西;中午在北;傍晚在东。【解析】23.制作日晷的正确步骤在是:纸板中心立上短杆→根据太阳找方向→找准方向,平放纸板→在纸板上描绘影子。24.卷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秒表是用来计时的工具,指南针的指针始终指向南方,可以用于辨别方向。25.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因此太阳是光源,塑料板是屏,小木棍是遮挡物。26.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反,早晨太阳在东,影子在西;中午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傍晚太阳在西,影子在东。从上午到下午,影子由西到东,据此可以判断,按照时间排序,四幅图为CDAB。27.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图C,影子在西,则天空中太阳在东。图D,影子在西北方向,则天空中太阳在东南方。正午12点时,太阳高度最高,影子长度最短,据此判断,最接近12点的是图D。28.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上午逐渐变短,正午时最短,下午逐渐变长。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反,早晨太阳在东,影子在西;中午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傍晚太阳在西,影子在东。所以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是不同的。29.A 30.A 31.B 32.B【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29.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此刻影子在西边,那么太阳就在东边;30.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西,这是一天中的上31.太阳一天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所以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32.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和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湖光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33.B 34.C 35.A 36.孔雀的卵有硬壳,粉蝶和蜻蜓没有硬壳,孔雀的卵体积较大,粉蝶和蜻蜓的卵体积小 37. 38.【分析】各种动物都有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过程、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但也有一些动物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态并不发生改变。鸟类的卵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蛋壳坚硬而且有小孔,可以保护卵细胞,同时胚胎发育时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蛋白具有保护作用,还能提供养料和水分;蛋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提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胚能发育成小生命。蛋壳膜能防止营养物质流失。33.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34.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卵生”与“胎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胎生动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动物。蚕、鸡属于卵生动物,大象、猴子属于胎生动物。35.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体表覆盖着羽毛,有喙无齿,体温恒定,卵生。鸭子和孔雀一样体表有羽毛,有喙无齿,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卵生是鸟类。孔雀属于鸟类。36.观察表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孔雀的卵有硬壳,粉蝶和蜻蜓没有硬壳,孔雀的卵体积较大,粉蝶和蜻蜓的卵体积小;37.根据对卵的结构的认识,孔雀卵与鸡卵内部结构相似,有蛋壳,气室、蛋白、卵黄。38.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39.C 40.B 41.B 42. 43.C 44.C【分析】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39.蚕宝宝只吃新鲜的嫩桑叶,而且桑叶上不能有水珠,切成碎片或条条,要是蚕宝宝吃了沾水的桑叶,它们会拉肚子。40.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蜕皮前,蚕不吃食物,身体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41.经历几次蜕皮后,蚕身体变得发亮透明,头部昂起,不停摆动,食欲减退甚至停食,说明蚕要,说明它要吐丝结茧了。42.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卵蚕卵很小,像油菜籽那么大,分量很轻。幼虫(蚕)刚孵出的小蚕,黑色多毛,很像蚂蚁,叫做蚁蚕。蛹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蛹。成虫(蚕蛾)蛹经过13~14天变成蛾,破茧而出。43.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器官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在蚕的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有1个黑点叫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主要作用是呼吸。44.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蚕蛾、蚂蚁都属于昆虫。45. 狗 马 猫 46.C 47.B 48.B 49.B【分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45.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像鸡、鱼等动物那样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狗、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46.鸟类是通过生殖器官的短暂接触进行交配的,鸟类繁殖的先后活动排序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天鹅筑巢是为了孵蛋和喂养小天鹅。47.物体的运动分为移动、摆动、滚动、转动等不同形式,有的运动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在开卡丁车时,卡丁车车轮的运动方式是滚动。48.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根据小华的日记,我判断这一天是农历十五的满月。49.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在农历上半月,它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它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所以从农历月初到月底,月相变化的情况是月相面积由小到大再到小。小华需要再隔30天才能看到今天的月相。50. B A C 51. A B 52. C B A 53.A 54.A 55.B 56.B 57.A 58.C【分析】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根据对蚕的生长发育的认识,卵椭圆形,淡灰色,像小米粒大小,不会动;蚕圆筒形,身体有环节,逐渐变成白色,能爬行;蛹纺锤形、棕色,一般不动,受到刺激会动;成虫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长有翅膀,不会飞,能振动双翅。50.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图中所示几个阶段,蚕的生命是从B卵开始的,A蚕蛾是蚕的成虫,C蚕宝宝是蚕的幼虫。51.为了细致地观察B中的蚕卵,我们需要借助的观察工具是放大镜;如果要观察到D蚕茧里面的蚕蛹,需要先使用剪刀去掉外壳。52.蚕的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蚕卵的形状是扁圆形;蚕的幼虫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状;蛹的身体呈纺锤形状。53.蚕蛹的身体和幼虫比较短而粗,由长圆筒形,变成纺锤形。54.蚕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当然蚕也能吃生菜叶、榆叶、蒲公英、莴苣叶等,只是桑叶是桑蚕最适合的天然食物。55.A、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故A错误;B、蚕有口、眼和气门等器官,故B正确;C、蚕的胸部有三对足,腹部有四对足,尾部有一对足,故C错误;56.A、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差异很小,故A错误;B、蝴蝶与蚕一样,也属于昆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有很大不同,故B正确;C、壁虎属于爬行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差异很小,故C错误;57.根据蚕的身体结构判断,蚕身体结构符合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58.A、蚕的生长记录,需要记录日期,故A不符合题意;B、蚕的身体生长变化需要记录,蚕的体长也是记录的主要内容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C、天气状况不属于蚕的生长变化的记录内容,故C符合题意。59.C 60.A 61. 西北 80 62.C 63.A 64.A【分析】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物体运动的快慢。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①可以比较相同距离下物体运动的时间,②还可以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要确定参照物,以及确定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距离。59.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小明坐上旋转木马进行游玩,此时小明的运动轨迹是曲线,其运动形式是曲线运动。60.物体从滑梯上滑下来的这样一种运动叫做滑动,如滑滑梯。小明和小伙伴们在滑草时的运动属于滑动。61.描述物体的位置,需要确定参照物,以及确定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距离。小明站在大门口看游乐园方位图。他们想先去玩最刺激的过山车。他们应该往西北方向,行走80米,就能到达过山车场地。62.A、搭建过山车时要先画设计图,根据设计图搭建,抛弃设计图,随意搭建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错误;B、轨道不可以有“断口”,以免发生脱轨,故B错误;C、画设计图时,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可以用虚线表示,故C正确。63.比较小球在不同长度的“过山车”轨道中的运动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利用距离除以时间计算出速度进行比较,数值越大表示运动越快。64.为了让小球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65.(1)曲线(2) 静止 运动(3)C【分析】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物体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运动;物体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静止。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详解】(1)小明跑步时,两手臂前后往复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由此判断手臂的运动形式是前后摆动。读图可知,图中小强正在跑道的转弯处,正在做曲线运动。(2)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物体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运动;物体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静止。读图可知,图中小兰和小红在场边加油呐喊,若以小红为参照物,小兰是静止的。(3)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距离比时间和相同时间比距离。800米比赛是利用比较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来判断运动员快慢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