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核心概念:世界市场、东印度公司 关键问题: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重要概念]1.世界市场:是一个历史性的经济范畴。狭义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它突破国家的界限,把从事商品生产的国家和地区连成一体。广义的世界市场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国际金融、劳务、信息和技术市场等。早期世界市场的内容主要以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为主。2.资本输出: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者资本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是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3.官督商办: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也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发展近代新式工矿企业的重要经济形式之一。洋务派早期创设的民用企业大都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流行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4.三角贸易:欧洲奴隶贩子的运奴船装着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等,从欧洲港口出发,到达非洲,这是“出程”。在非洲,他们用手工制品等换取黑人,然后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是“中程”。在美洲,他们把黑人卖作奴隶,并把美洲的金银和原料等运回欧洲,这是“归程”。[教材史料]1.教材导入:《繁忙的阿姆斯特丹港口》及文字材料解读。思路引导: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2.教材第二目的“历史纵横”:荷兰东印度公司、“史料阅读”: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解读。思路引导:(1)经营方式: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2)特点:政府授权;拥有贸易垄断权及各种特权(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及缔结条约等);近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股份制)。(3)作用①对世界: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创新。②对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③对殖民地:加速了殖民掠夺,加剧殖民地的贫困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教材问答]1.“思考点”:近代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思路引导:商业活动的场所(空间)扩大;商路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形式的创新;商品种类(交换物)增多;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2.“学思之窗”:表中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思路引导:从1870年到1913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比大幅下降,在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美国和德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上升,从而形成了世界贸易多中心的格局。3.“问题探究”:试分析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思路引导: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贸易市场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组织形式创新;商业中心转移;商业贸易格局变化。商业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扩张。二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形成了紧密的关联。一、世界市场的形成1.初步形成(1)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②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3)影响: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基本形成原因 ①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影响 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3.最终形成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财富,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影响 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名师点拨] 推动世界市场不断扩展的因素(1)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3)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信工具的发明与改进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检测反馈]16世纪以来,欧洲商人把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以及欧洲的枪支等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这一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 )A.商业地位日益重要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交通运输日益便捷D.贸易中心发生重大变化解析:B 材料中商人把美洲、亚洲、非洲、欧洲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说明世界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世界商品的交流范围,而不是商业地位的高低,A项错误;交通运输的便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所述为贸易范围的扩大,不是贸易中心的变化,D项错误。关键问题: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一)商业贸易中心转移1.欧洲贸易中心:从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塞维利亚、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2.亚洲贸易中心: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东来。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二)新型商业经营方式出现1.世界(1)交易所: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2)银行: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3)百货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4)有限责任公司: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5)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2.中国经营方式 主要史实近代银 行的建立 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股份制 企业出现 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证券机 构出现 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大型百货 公司出现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三)商品流通的数量和品种增多1.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香料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2.奴隶贸易(1)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殖民者掳掠黑人奴隶的场所,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2)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3.鸦片贸易:18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后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商人也开始向中国贩运鸦片。(四)国际贸易格局变化1.17世纪,英国击败荷兰,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2.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任务一 合作探究——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材料 1917年,粤籍华侨马应彪向海外华商招股,在上海创办了先施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打破传统的经营方式,运用大量的玻璃橱柜让商品与顾客直接见面,并利用电台和沪上各大报刊大力宣传。先施百货公司还首次在旧中国商界实行商品“不二价”,将商品价格定在合理公平的尺度上,做到既要赚钱又不欺蒙顾客。商场除经营百货外,还在屋顶平台上开设有大型游乐场,吸引了大批游客光临消费。先施百货公司不仅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还招聘女售货员,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引发人们竞相报考。面对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先施公司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马应彪本人也以德高望重的长者身份获得商界的尊重。——摘编自周庆才《旧中国最大的百货公司》[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民国时期上海先施百货公司的经营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百货公司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作用。[结论] 经营特点:利用股份制创办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追求诚信经营;采用科学管理方式。共同作用:创新了商业经营方式;活跃了商品经济;扩大了就业岗位;便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任务二 检测反馈1.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开通了在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大帆船贸易。由于该贸易的货物主要以中国的生丝和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马尼拉大帆船叫作“中国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推动中国与美洲之间的自由贸易往来B.是早期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C.致使西班牙完全垄断了对中国的贸易D.促使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解析:B 大帆船贸易横跨太平洋,主要在亚洲和美洲之间进行,是早期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亚洲和美洲之间的经济往来,B项正确;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由西班牙经营和主导的,不是中国与美洲之间的自由贸易往来,排除A项;C项中“完全”说法错误,排除;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D项。2.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这些反映了(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B.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C.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解析:C “商品交易所”“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证券交易所”属于商业经营方式的范畴,C项正确;材料提到的地点都位于大西洋沿岸,没有体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排除B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深化拓展] 近代中国新的商业经营方式产生与发展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的震动。2.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压力下,中国整个社会体制被迫进行改革,传统的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完成转型。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为新的商业经营形式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机遇。4.西方新的商业经营模式传入中国,为中国所学习和借鉴。5.部分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先进中国人,掌握西方先进的商业经营方式,并且立志支持民族工商业发展,与外商争夺市场。[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