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设计说明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两条基本线索进行学习:一是袁世凯对内建立和加强独裁统治,妄图复辟帝制和对外卖国的种种倒行逆施;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到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的“余波”,突出特征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复辟的斗争。通过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复辟帝制、镇压民主革命等内容的教学,认识到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通过对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教学,认识到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的、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值得青少年学习。教学目标1.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事。(史料实证)2.全面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作用。(唯物史观)3.认识到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及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终将被历史所淘汰的必然性。(历史解释)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材料分析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中华民国约法》。(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播放纪录片《北洋军阀》中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讲解“北洋”的概念,导入本课。二、预习检查1.说出二次革命的导火索。2.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三、学习任务一二次革命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2—53页相关内容,了解二次革命的概况,并思考这次军事行动被称作“二次革命”的原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二次革命的概况,并结合教材知识,说出自己的理解。 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被称为“二次革命”。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的原因。 材料一 赣省独立,总理(孙中山)电令粤省同举,胡都督认为时机未至;电令沪上,英士以弹丸之地,难以相抗。 ——摘编自林志元《杂稿·二次革命之检讨》 材料二 战前,北洋政府陆军部直辖人数已经超过24万人,而革命党人实际控制军队人数约为8万人。 ——摘编自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 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地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世凯。 ——摘编自[英]葛雷《葛雷远东回忆录》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列强支持袁世凯。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材料,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四、学习任务二袁世凯复辟帝制教师活动:出示表格,使学生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准备活动。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所做的准备对内1913年春,派亲信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对外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学生活动:阅读表格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袁世凯的活动的实质。 对内活动的实质是独裁,对外活动的实质是卖国。 【设计意图】分析历史事实,明晰概念,帮助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五、学习任务三护国战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4—55页相关内容,归纳护国战争爆发的背景、概况及胜利的原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小组合作讨论,回答问题。 (1)背景: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概况: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3)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队人心涣散;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提高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六、学习任务四军阀割据教师活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军阀割据的影响。 材料 下表反映的是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1914—1918年减少1 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 000多万亩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 000多万亩陆军1914—1919年增加92万多人军费1916—1918年增加5 000多万元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政治:国家分裂。 (2)经济: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3)外交:使国家利益受损。 (4)民生:军阀割据混战,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加深学生对军阀割据的理解。七、过程性评价相关练习八、课堂小结袁世凯上台之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政府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九、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2.发展型作业:完成相关练习练习。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