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正面战场的抗战设计说明在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政策,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士表现出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并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敌强我弱及国民党的消极、片面抗战,正面战场的抗战接连失败,大片国土沦陷。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事。 (史料实证)2.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历史解释)3.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难点:武汉会战,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书目)《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讲述: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抗日战争,在那段充满血与火的日子里,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抗争精神。从大江南北到黄河两岸,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今天,让我们翻开这本抗日战争纪念册,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战火纷飞的历史。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正面战场的形势如何 中国军队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 设置问题,导入本课。二、预习检查1.说出台儿庄战役的影响。2.简要概述武汉会战的基本情况。三、学习任务一台儿庄战役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相关内容,说出东北三省、平津、南京、上海沦陷后,日军的下一步作战计划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8—99页相关内容,列表归纳台儿庄战役的概况,并出示材料,结合材料分析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材料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分析材料,制作表格。 时间1938年3月地点台儿庄指挥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战果共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胜利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理解台儿庄战役的意义,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四、学习任务二武汉会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9页相关内容,列表归纳武汉会战的概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时间1938年6—10月地点武汉主要战役万家岭战役(击毙日军3 000余人)结果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武汉失守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分析武汉会战的特点。 学生活动:武汉会战是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大、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武汉会战的结果及意义,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五、学习任务三第三次长沙会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0页相关内容,列表归纳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概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制作表格。 第三次长沙会战(战略相持阶段的重大战役)时间1941年12月—1942年1月背景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前两次长沙会战中,日军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结果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教师活动: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失去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原因。 学生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教师活动: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展示成果。 (1)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正面战场的抗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3)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为敌后游击战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提高了中国抗战在世界抗战中的影响力。 (5)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致使豫湘桂战役溃败,中国丢失了大片国土。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六、过程性评价相关练习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部分内容,即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的三次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之时再度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存在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支援、相互配合,都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国民党曾实行消极抗战、片面抗战的路线,但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为抵御外侮,英勇杀敌,流血牺牲,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八、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2.发展型作业:完成相关练习练习。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