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概念;
2.了解环境安全的界定及类型;
3.了解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影响的方式及应对途径。
核心素养:
1.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2.综合思维:以四川凉山为案例,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爱国情怀:通过四川凉山森林火灾案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了解环境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以便更好地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
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
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学习重难点】
环境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预习新知】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
含义:环境安全又称 生态 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两个角度
①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 服务能力 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②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 。
环境安全问题
界定: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主要类型
①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 危险化学品 泄露、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污染事件导致的。
②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 污染物 不断累积或 生态退化 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计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1.环境安全的地位
环境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国家安全需要据支撑国家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以及应对重大环境问题的能力。
2.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
(1)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
影响国家安全。
(2)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3.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1)加强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2)人类要尽量避免在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思考探究】
一、阅读教材P60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收集所在城市站点或最近城市站点当年或前一年1月和7月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统计各级别空气质量出现的天数,并绘制直方图。(略)
比较敏感人群(老人、儿童)、一般人群和健康人群在1月和7月出现明显症状天数的差别,并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天数差别的形成原因。
3.当地是否出现过重度以上的污染情况?如果出现,对正常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
三峡库区(局部)示意图
(1)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看,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
【巩固训练】
环境安全具有双重属性: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环境安全问题及环境安全风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环境安全问题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都可能发生
②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只可能产生于本国
③环境安全风险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关
④环境安全风险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抵抗能力有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有( )
①降低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
②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
③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
④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这类环境安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中,能够产生环境安全问题的有( )
①生态移民
②物种减少或绝灭
③全球气候变化
④新能源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下列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的是( )
①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
②土壤中重金属超标
③危险化学品泄漏
④核泄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海口市是一座富有热带海滨自然风光且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 1988 年以来,海口市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了城市生态安全的稳定性。 2013 年海口市响应海南省“绿色发展”号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低碳海洋产业。下图示意 2009 年和 2017 年海口市海岸带生态风险等级空间分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09年,海口市海岸带生态风险等级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
A.建设用地 B.绿地 C.水域 D.耕地
【小题2】与2009年相比,2017年海口市海岸带生态风险等级降低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
A.生态移民迁出 B.产业优化升级
C.旅游规模扩大 D.居民素质提高
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以水质安全为例,如果水质劣于所需的等级,就会产生与受害主体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下面图 1 示意 2021 年我国地表水质状况及各主体安全用水范围,图 2 示意图 1 中三种不同用水类别环境安全临界值。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2中,a、b、c所代表的用水类别分别为( )
A.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一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B.一般工业用水、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农业用水
C.农业用水、一般工业用水、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
D.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农业用水、一般工业用水
【小题2】若某地Ⅴ类水大规模用于水产养殖,最有可能导致小球( )
A.在临界值左侧摆动,该地区产生环境安全问题
B.缓慢移动到临界点,该地区产生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C.处于临界点上,该地区不会产生环境安全问题
D.从左向右越过临界值,该地区产生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
近年由于降雨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青海湖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青海湖流域环境安全风险等级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B.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C.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
【小题2】保障青海湖流域的环境安全,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灌溉,合理控制耕地面积
B.改良耕作制度、围栏封育、轮封轮牧
C.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
D.实施灌草相结合的生物工程
近年来,南极半岛气温升高,暴雨骤增,已严重威胁企鹅繁殖,数以万计初生的阿德利企鹅因羽翼未成,被大雨淋倒,全身湿透,很快冻死。科学家认为,若暴雨天气持续,阿德利企鹅数目可能大减八成,甚至10年内绝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全球变暖
【小题2】材料中所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的抬升
C.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 D.气候冷暖干湿变化
【小题3】下列现象中,与该环境问题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 2018 年 2 月 17 日至 2 月 28 日无锡市空气质量指数曲线图”(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数值超过 100 即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下表为该期间无锡市天气状况统计资料。阅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降水能吸附尘埃,净化空气
②微风有利于尘埃沉降,净化空气
③风力越大,越有利于空气净化
④晴天的空气质量比较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造成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有( )
①汽车尾气
②工业废水
③地面扬尘
④生活用天然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无锡市2月17日的中度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影响人体健康状况
②交通能见度降低
③降水量增加
④建筑物易遭受腐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B.发展中国家常将污染物转移至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高,可自行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
D.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进入“十四五”时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碳减排的现实挑战,尤其是钢铁企业急需变被动为主动,系统地对企业全流程进行碳排放核查,以此推动技术进步、管理优化,提高能源管理水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下图是某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及碳排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 )
A.森林减少 B.气候变暖 C.酸雨加剧 D.臭氧层破坏
【小题2】通过核算,该钢铁企业的碳排放量为( )
A.E1+E2+E3-E4+E5+E6 B.E2+E3+E4+E5+E6-E1
C.E1+E2+E3+E4-E5+E6 D.E2+E3+E4-E5+E6-E1
【小题3】研究发现钢铁企业提高副产品利用率可以减少碳排放,比如( )
①用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代替部分天然气
②减少燃气锅炉发电量,增加外购电量
③减少固碳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④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循环再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环境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按照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下列法规按层次由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宪法、国际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B.国际环境保护法、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C.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D.地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行政法、环境保护基本法
【小题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饮用水质量标准》、国务院《征收排污费用暂行办法》,分别属于( )
A.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B.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标准
C.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D.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单行法律、环境保护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