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训练题(含答案)选择题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2022年2月4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开幕式倒计时别出心裁用24节气,将这个天寒地冻的日子命名为春天的起点,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极寒中常常孕育着新的生机。据此完成1~5题。1.二十四节气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这说明古人很早就了解了()A.地球公转规律 B.地球自转规律 C.月球自转规律 D.大海潮汐规律2.立春之时,地球位于右图中()A.冰墩墩处 B.熊老师处 C.赛赛熊处 D.雪容融处3.北极冬奥会这几天,昼夜长短的状况,正确的是()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但昼会变长 D.昼短夜长,但夜会变长4.来自英国的运动员在北京的整体感受是()①北京和伦敦季节相反②北京冬季干燥③北京和伦敦一样多阴雨④北京冬季多北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5.赛赛熊和小惠熊是北极星工作室的滑冰明星,他们要培养接班人,读图,小惠熊的家乡最有可能是()青岛 B.上海 C.哈尔滨 D.沈阳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目前,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读图完成6-9题。6.北京的地势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 B.西南高东北低C.西高东低 D.北高南低7.目前,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A.国家首都、工业城市、文化名城、中心城市B.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C.经济中心,商业城市、现代城市、旅游城市D.经济中心、工业城市、现代城市、信息城市8.“睡城”也称“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虽然大量入住,但是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则要开车或乘车赶往市中心上班。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燕郊成为“睡城”,其原因有()①交通便利②工资水平高③房价相对较低④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9.小熊到北京看冬奥会,拍了许多照片,这组照片主要反映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C.交通中心 D.对外交往中心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318国道沿线略图”,据此完成10题。10.沿318国道,地理差异较小的是()A.地域文化 B.海拔高低C.气候差异 D.纬度高低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11—13题。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11.该地当月降水量为()A.1100mmB.255mmC.41mmD.51mm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13.“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度到8度,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段天气预报表明()A.天气是稳定的B.气候是多变的C.天气的变化有规律可循D.气候的变化不可预测下图是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6月15日12时开始至次日12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读图回答14—15题。14.6月15日~16日,该观察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昼夜等长B.极昼C.昼变短,夜变长D.昼短夜长15.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下图中公转轨道的()A.①点附近B.②点附近C.③点附近D.④点附近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城市和乡村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下图为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16. 下列关于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000年以前城市老龄化人口比例低于乡村B. 2000年至202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均呈下降趋势C. 2020年后,乡村人口老龄化比例开始下降D. 204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比例将持平17. 我国目前乡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比城市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因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B 乡村地区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率低C. 生态环境改善,使乡村人均寿命延长D.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老年人死亡率高18. 下列可以作为缓解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可行途径是( )A. 增加乡村人口养老金数量 B.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C. 鼓励城市退休人口到乡村居住 D. 鼓励人口向国外迁移扫码点餐即通过手机扫描桌子上的二维码进行点餐。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菜单,一键付款,不用排队,不找零钱,支持多人同时扫码点餐,是“互联网+餐饮”的新生事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扫码点餐借助的技术是( )A 新材料 B. 新能源C. 信息技术 D. 人工智能技术20. 扫码点餐的好处是( )A. 保证食物新鲜 B. 减少食品浪费C. 降低食物价格 D. 提高点餐效率小雪是进入到冬季后的第二个节气,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步降到0℃以下,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小雪杀猪,大雪宰羊”,这是北方的习俗;到了南方,人们讲究“冬腊风腌,蓄以御冬”。据此完成21题。21.影响南方和北方地区入冬进程不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2018年至2021年,河南省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已由传统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工业大省。下图示意中部八省区铁路、公路、制造业投资比较。据此完成22-23题。22.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是 ()A.江西省 B.四川省C.河北省 D.河南省23.河南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政府政策支持②公路、铁路交通便利③传统工业大省,工业基础雄厚④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高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沙柳是极少数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一种植物,根系发达,萌芽力强,其发达的根系固沙保土力强。下图示意某地区沙柳林景观。据此完成24~25题。24.沙柳种植在荒漠中的主要作用是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 D.保护农田25.图中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河南省 B.西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二、非选择题26.马来西亚是与中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下图为马来西亚周边地区、马东铁路示意图及关丹气候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中国制造下南洋】马东铁路是中马两国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也是“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它连接了吉隆坡和关丹,并沿东海岸向北延伸。2021年4月9日首条隧道贯通,铁路建设进入高峰期。(1)马来西亚西临_______海峡,海运便利。马东铁路的修建加强了马来半岛东西部的交流。相比海运,铁路运输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气候影响,钢结构的铁路桥梁易被腐蚀。马东铁路桥梁建造中使用的新材料涂层是由中国研制的,既防腐又耐水。(2)中国研制的新材料涂层很好地适应了当地_______的气候特点。(3)结合地形特点,说出马东铁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惠互利促双赢】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建立钦州产业园和关丹产业园,形成了产业互补的“两国双园”模式。两地之间开辟了固定的集装箱货运航线。随着关丹产业园的建设,当地中文学习热度不断提高。饮州产业园 以生物医药、高新电 子、新能源产业为主↑↓关丹产业园 以钢铁、轮胎、玻璃、造纸产业为主(4)软州产业园多以_________(填“传统工业”或“高新技术产业”)为主。(5)简要分析“两国双园”模式对中马国际合作的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贸易、交通、文化等任选一方面说明)27.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及该区域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材料二: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湖南省境内)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道光十四年(1834年)《洞庭吟》中提到,由于“沿湖圩田岁增多,曲防壑邻占地利”的恶性围垦,使“八百里湖十去四”。到光绪末年“江水挟沙而来,淤塞湖身”。1998年后,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指导原则,并启动了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护等工程。洞庭湖面积变化情况表时间(年) 1825 1915 1949 1978 1998 2004 2010面积(平方千米) 6200 5600 4200 2700 2600 3900 4350(1)长江经济带包括______个城市群,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2)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分布差异很大,中下游城市分布比较______(稀疏/密集),形成的最大的城市群是______。(3)长江是该区域城市群的生命线。长江流量大,无结冰期及上游地段流速快、中下游水流平缓等水文特征,为沿江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______和丰富的水能、水资源。(4)根据材料二和洞庭湖面积变化表,概括洞庭湖面积变化的特征为______;造成“八百里湖十去四”的主要原因有______。(1点即可)。(5)在长江经济带东西部经济的协同发展中,上海的有利条件是______。①丰富的水能资源②雄厚的资金③发达的科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8.中东地区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主要的产油国和输出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上述地区和国家进行了对比思考学习,请帮助该小组完成相关思考题。(1)中东地区战争不断,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请答出(2条)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东和俄罗斯是我国主要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地,分别说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东和俄罗斯种植业均不发达,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俄罗斯铁路空间分布的特点分析;从走向上看,多_________走向,从密度上看,______________洲部分稠密,_________洲部分稀疏。29. 2022年2月4日至20日,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承办的第24届冬奥会成功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价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浪漫开幕】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二十四节气是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冬奥会开幕这天恰逢立春,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该日南半球处于________(季节)。【双奥之城】冬奥会举办地选址要从气温、降雪、地形及社会经济的因素综合考虑。北京冬奥会由北京-张家口联合承办,北京承办冰上项目,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下图为冬奥赛区场馆分布及所在地区地形图。(2)北京赛区夏奥会部分场馆再次利用,这些比赛场馆主要位于________(地形类型)。(3)与其他两个赛区相比,北京赛区场馆密集。说出北京赛区的优越条件。【冰雪之约】张家口赛区多中、低山,冬季平均气温约-12℃,平均风力仅2级。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多雪,全年积雪15米左右,存雪期150多天。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位于张家口赛区,因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形状类似,又被称为“雪如意”。(4)“雪如意”场馆的修建需要考虑降雪、气温、风力和地形等因素。说出张家口赛区建造的起“雪如意”的优势条件。(5)从交通、就业、旅游业等角度任选其一,说说举办冬奥会对张家口地区的影响。【绿色奥运】“绿电”主要来源于清洁能源。北京冬奥会期间,3大赛区26个场馆将全部使用绿电,这意味着奥运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6)“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说明场馆供电与下图中哪种发电形式有关( )A. B.C. D.答案1-5ADCDC 6-10ABCAD 11-15BCCBA 16-20DABDD 21-25BDBAC26、1)马六甲 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2)降水多;高温多雨;湿热(3)马来半岛中部地形多山,地势起伏大。隧道、桥梁建设难度大;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4)高新技术产业(5)分层赋分:第一层:无作答;作答内容与设问、所给情境材料无关。第二层:直接从所给情境材料中摘抄原文作答;笼统地从贸易、交通、文化等方面作答。第三层:能从所给情境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说明它们与贸易、交通、文化之间的联系。示例:“两国双园”模式的产业互补性,有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航线的开辟,增加了货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中文的学习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民心沟通。27.(1)5亚热带季风气候(2)密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航运/水运/交通运输(4)先缩小后增大(或从1825年到1998年,面积缩小,1998年后面积开始增大)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湖泊面积不断减小428.(1)三洲五海之地水资源缺乏(石油资源丰富多元文化或宗教矛盾)(2)水路(海洋)运输管道运输((3)中东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缺乏俄罗斯纬度高,热量缺乏(4)东西欧亚29、(1) ①. 昼短夜长 ②. 冬季(2)平原(3)地势平坦、易建场馆(4)降雪量更大、气温更低、风力更大、地形更崎岖(5)就业:可以增加当地就业、增加收入(交通:促进张家口交通设施的发展和完善;旅游: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6)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