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1.(2024七下·荆州月考)下表为世界七大洲面积占比表。下列有关①②两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洲 亚洲 ①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② 大洋洲面积占比 29.3% 20.2% 16.1% 12% 9.3% 7.1% 6%A.①大洲是欧洲B.②大洲濒临印度洋C.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D.①大洲位于②大洲以北【答案】C【知识点】七大洲;大洲分界线【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A.①大洲面积占比居七大洲第二,是非洲,A不符合题意;B.②大洲面积占比居七大洲第六,是欧洲,不濒临印度洋,B不符合题意;C.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C符合题意;D.非洲位于欧洲以南,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是亚洲。七大洲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的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2.(2024七下·荆州月考)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大部分河流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答案为:D。【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2024七下·荆州月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皮毛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3.据图判断,亚洲地理位置是( )A.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B.四面环海,内陆广阔C.三面环海,西邻欧洲 D.热带广大,温带较小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雅库特人和贝都因人所生活的地区差异表现在( )①雅库特人所在北亚地区气候寒冷②雅库特人所在的南亚地区气候炎热③贝都因人所在的东亚地区降水丰富④贝都因人所在的西亚地区气候干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3.C4.C5.B【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解析】【点评】(1)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3)人们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唯一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3.读图分析可知,亚洲地理位置是:A.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A不符合题意;B. 亚洲三面环海,内陆广阔,B不符合题意;C.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陆地相邻,C符合题意;D.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以北温带为主,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①③④正确;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②错误。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雅库特人所在的北亚地区气候寒冷, 因此身着皮毛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①正确,②错误;贝都因人所在的西亚地区气候干旱,因此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④正确,③错误。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2024七下·荆州月考)在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展上,看到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水稻品种表现出浓厚兴趣,李克强总理高兴地说,要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读中南半岛略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关于图中海峡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B.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天然通道C.是西亚石油运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D.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2)对澜—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粮仓”的自然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年温差大,生长期长 B.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C.水热充沛,一年三熟 D.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答案】(1)D(2)C【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海峡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最近海上通道,是东亚进口中东石油的必经之地。故D正确。(2)澜—湄国家主要指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国家,中南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位于热带,水热充沛,一年三熟,适合水稻生长,主要出口水稻。故答案为:(1)D;(2)C;【点评】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2024七下·荆州月考)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工业高度集中。下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要获取日本主要对外贸易国的位置信息,应查阅( )A.世界政区图 B.亚洲气候图 C.世界地形图 D.亚洲人口图8.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9.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答案】7.A8.B9.D【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解析】【点评】(1)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2)日本国,日本国的名意为“日出之国”。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3)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大;另外日本是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因此工业集中分布在海运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7.要获取日本主要对外贸易国位置信息,应查阅世界政区图。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读图分析可知,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岛。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读图分析可知,日本工业沿海布局,因为该地区优良港口众多,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2024七下·荆州月考)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7月22日前后,从甲地向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 (高/低),白昼时间越来越 (长/短)。(2)亚洲面积最广大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3)乙地周围广大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南高北低/北高南低),请简述判断理由 。【答案】(1)低;长(2)温带大陆性(3)南高北低;乙地周围广大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额毕河、叶尼塞河等自南向北注入了北冰洋【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7月22日前后,位于夏至和秋分之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因此从甲地向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低,白昼时间越来越长。(2)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亚洲面积最广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3)读图分析可知,乙地位于亚洲北部,周围广大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额毕河、叶尼塞河等自南向北注入了北冰洋,因此可以判断其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故答案为:(1)低;长;(2)温带大陆性;(3)南高北低;乙地周围广大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额毕河、叶尼塞河等自南向北注入了北冰洋。【点评】(1)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2)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唯一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3)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集中于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11.(2024七下·荆州月考)读图文,完成下列问题。“澜湄合作”合作共赢2023年春节前,中国有序恢复出境旅游,中国游客大量前往东南亚旅游,受到东南亚各国的热情接待。“老友”回归,背后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共赢、共同富裕的深情厚谊。(1)【山水相连】“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是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名称,在中国境内的名称是① 。中南半岛的地形具有 的特点。(2)【潜在粮仓】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结合资料,完成下面的框架图。② ,⑤ (3)【雅万高铁】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出游名城万隆,这是中印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项目建成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出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结合东南亚简图和雅万高铁示意图,从自然地理角度,列举雅万高铁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答案】(1)澜沧江;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热带季风;旱、雨两季(3)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澜湄合作”中的“澜”“湄”是一条河流不同河段名称,“湄”是东南亚的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的名称是澜沧江。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2)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澜”“湄”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湿热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3)结合东南亚简图和雅万高铁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雅万高铁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雨季的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故答案为:(1)澜沧江;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热带季风;旱、雨两季;(3)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点评】(1)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号称“东方多瑙河”。(2)东南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6-9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多,为雨季;11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是旱季;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3)雅万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速铁路 ,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和印尼国家战略项目, 也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雅万高速铁路作为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将有力带动沿线地区打造“雅万高速铁路经济带”。雅万高速铁路项目的成功实施,创造了中印尼务实合作的新纪录,将为两国各领域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和产能领域的合作树立新的标杆。12.(2024七下·荆州月考)读图文,完成下列问题。东亚岛国——日本2011年3月日本发生9.0级地震,位于震中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露事件,在应急处理后,大量的核废水被装入储水罐中。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之一的 火山地震带上。(2)地震到来时,如果你正在室内,你觉得怎样做更安全?(3)【密切关注严厉指责】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这些核废水处理水过滤稀释后排入海洋。按计划,日本将于2023年春夏将130万吨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排污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严厉指责。说出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巨大危害。(4)【樱树成林如诗似画】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摘自鲁迅《藤野先生》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四大岛屿中每年樱花开花最早的是____。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九州岛 D.四国岛【答案】(1)亚欧;环太平洋(2)处于低层或平房,迅速疏散到室外空旷地带;处于高层,迅速找到躲避处,去两个承重墙之间的小房间;保护头部、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等。(3)导致环境长期污染,破坏海洋生态;诱发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人体健康等。(4)C【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世界著名的山系;日本概况【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板块构造示意图分析可知,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之一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多地震。(2)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在室内:处于低层或平房,迅速疏散到室外空旷地带;处于高层,迅速找到躲避处,去两个承重墙之间的小房间;保护头部、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等。(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本将于2023年春夏将130万吨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如导致环境长期污染,破坏海洋生态;诱发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人体健康等。(4)读图分析可知,在四大岛屿中九州岛纬度最低,气温最高,因此每年樱花开花最早。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亚欧;环太平洋;(2)处于低层或平房,迅速疏散到室外空旷地带;处于高层,迅速找到躲避处,去两个承重墙之间的小房间;保护头部、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等。 (3)导致环境长期污染,破坏海洋生态;诱发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人体健康等。(4)C。【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地震发生的前兆:大地震来临之前,地下水往往会发生突然升、降。井水会发生打旋、冒泡、变色、变味等现象。震前出现暴雨、大旱、大涝、大雪或骤然酷热等反常气候现象。震前动物经常会发生异常现象,如鸡不进窝、飞上树,老鼠出洞乱窜,冬天蛇出洞等。大地震前,在未来震中区域附近常常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光带,多发生在地震前数秒、数分或几小时。地光之后会发生地声,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地声,其声音像打雷、狂风、狮吼、放炮等。(3)本题考查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巨大危害,理解解答即可。(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1 / 1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1.(2024七下·荆州月考)下表为世界七大洲面积占比表。下列有关①②两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洲 亚洲 ①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② 大洋洲面积占比 29.3% 20.2% 16.1% 12% 9.3% 7.1% 6%A.①大洲是欧洲B.②大洲濒临印度洋C.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D.①大洲位于②大洲以北2.(2024七下·荆州月考)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A. B.C. D.(2024七下·荆州月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皮毛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3.据图判断,亚洲地理位置是( )A.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B.四面环海,内陆广阔C.三面环海,西邻欧洲 D.热带广大,温带较小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雅库特人和贝都因人所生活的地区差异表现在( )①雅库特人所在北亚地区气候寒冷②雅库特人所在的南亚地区气候炎热③贝都因人所在的东亚地区降水丰富④贝都因人所在的西亚地区气候干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4七下·荆州月考)在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展上,看到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水稻品种表现出浓厚兴趣,李克强总理高兴地说,要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读中南半岛略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关于图中海峡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B.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天然通道C.是西亚石油运往西欧、美国的必经之地D.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2)对澜—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粮仓”的自然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年温差大,生长期长 B.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C.水热充沛,一年三熟 D.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2024七下·荆州月考)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工业高度集中。下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要获取日本主要对外贸易国的位置信息,应查阅( )A.世界政区图 B.亚洲气候图 C.世界地形图 D.亚洲人口图8.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9.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10.(2024七下·荆州月考)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7月22日前后,从甲地向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 (高/低),白昼时间越来越 (长/短)。(2)亚洲面积最广大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3)乙地周围广大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南高北低/北高南低),请简述判断理由 。11.(2024七下·荆州月考)读图文,完成下列问题。“澜湄合作”合作共赢2023年春节前,中国有序恢复出境旅游,中国游客大量前往东南亚旅游,受到东南亚各国的热情接待。“老友”回归,背后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共赢、共同富裕的深情厚谊。(1)【山水相连】“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是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名称,在中国境内的名称是① 。中南半岛的地形具有 的特点。(2)【潜在粮仓】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结合资料,完成下面的框架图。② ,⑤ (3)【雅万高铁】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出游名城万隆,这是中印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项目建成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出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结合东南亚简图和雅万高铁示意图,从自然地理角度,列举雅万高铁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12.(2024七下·荆州月考)读图文,完成下列问题。东亚岛国——日本2011年3月日本发生9.0级地震,位于震中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露事件,在应急处理后,大量的核废水被装入储水罐中。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之一的 火山地震带上。(2)地震到来时,如果你正在室内,你觉得怎样做更安全?(3)【密切关注严厉指责】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这些核废水处理水过滤稀释后排入海洋。按计划,日本将于2023年春夏将130万吨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排污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严厉指责。说出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巨大危害。(4)【樱树成林如诗似画】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摘自鲁迅《藤野先生》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四大岛屿中每年樱花开花最早的是____。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九州岛 D.四国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七大洲;大洲分界线【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A.①大洲面积占比居七大洲第二,是非洲,A不符合题意;B.②大洲面积占比居七大洲第六,是欧洲,不濒临印度洋,B不符合题意;C.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C符合题意;D.非洲位于欧洲以南,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是亚洲。七大洲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的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2.【答案】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大部分河流都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答案为:D。【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答案】3.C4.C5.B【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解析】【点评】(1)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3)人们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唯一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3.读图分析可知,亚洲地理位置是:A.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A不符合题意;B. 亚洲三面环海,内陆广阔,B不符合题意;C.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陆地相邻,C符合题意;D.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以北温带为主,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①③④正确;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②错误。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雅库特人所在的北亚地区气候寒冷, 因此身着皮毛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①正确,②错误;贝都因人所在的西亚地区气候干旱,因此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④正确,③错误。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答案】(1)D(2)C【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海峡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最近海上通道,是东亚进口中东石油的必经之地。故D正确。(2)澜—湄国家主要指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国家,中南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位于热带,水热充沛,一年三熟,适合水稻生长,主要出口水稻。故答案为:(1)D;(2)C;【点评】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答案】7.A8.B9.D【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解析】【点评】(1)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2)日本国,日本国的名意为“日出之国”。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3)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大;另外日本是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因此工业集中分布在海运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7.要获取日本主要对外贸易国位置信息,应查阅世界政区图。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读图分析可知,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岛。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读图分析可知,日本工业沿海布局,因为该地区优良港口众多,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答案】(1)低;长(2)温带大陆性(3)南高北低;乙地周围广大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额毕河、叶尼塞河等自南向北注入了北冰洋【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7月22日前后,位于夏至和秋分之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因此从甲地向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低,白昼时间越来越长。(2)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亚洲面积最广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3)读图分析可知,乙地位于亚洲北部,周围广大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额毕河、叶尼塞河等自南向北注入了北冰洋,因此可以判断其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故答案为:(1)低;长;(2)温带大陆性;(3)南高北低;乙地周围广大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额毕河、叶尼塞河等自南向北注入了北冰洋。【点评】(1)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2)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唯一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3)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集中于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11.【答案】(1)澜沧江;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热带季风;旱、雨两季(3)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澜湄合作”中的“澜”“湄”是一条河流不同河段名称,“湄”是东南亚的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的名称是澜沧江。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2)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可知,“澜”“湄”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湿热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3)结合东南亚简图和雅万高铁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雅万高铁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雨季的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故答案为:(1)澜沧江;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热带季风;旱、雨两季;(3)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点评】(1)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号称“东方多瑙河”。(2)东南亚地区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6-9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多,为雨季;11月-次年2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是旱季;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3)雅万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速铁路 ,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和印尼国家战略项目, 也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雅万高速铁路作为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将有力带动沿线地区打造“雅万高速铁路经济带”。雅万高速铁路项目的成功实施,创造了中印尼务实合作的新纪录,将为两国各领域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和产能领域的合作树立新的标杆。12.【答案】(1)亚欧;环太平洋(2)处于低层或平房,迅速疏散到室外空旷地带;处于高层,迅速找到躲避处,去两个承重墙之间的小房间;保护头部、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等。(3)导致环境长期污染,破坏海洋生态;诱发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人体健康等。(4)C【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世界著名的山系;日本概况【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板块构造示意图分析可知,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之一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多地震。(2)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在室内:处于低层或平房,迅速疏散到室外空旷地带;处于高层,迅速找到躲避处,去两个承重墙之间的小房间;保护头部、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等。(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本将于2023年春夏将130万吨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如导致环境长期污染,破坏海洋生态;诱发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人体健康等。(4)读图分析可知,在四大岛屿中九州岛纬度最低,气温最高,因此每年樱花开花最早。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亚欧;环太平洋;(2)处于低层或平房,迅速疏散到室外空旷地带;处于高层,迅速找到躲避处,去两个承重墙之间的小房间;保护头部、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等。 (3)导致环境长期污染,破坏海洋生态;诱发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人体健康等。(4)C。【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地震发生的前兆:大地震来临之前,地下水往往会发生突然升、降。井水会发生打旋、冒泡、变色、变味等现象。震前出现暴雨、大旱、大涝、大雪或骤然酷热等反常气候现象。震前动物经常会发生异常现象,如鸡不进窝、飞上树,老鼠出洞乱窜,冬天蛇出洞等。大地震前,在未来震中区域附近常常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光带,多发生在地震前数秒、数分或几小时。地光之后会发生地声,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地声,其声音像打雷、狂风、狮吼、放炮等。(3)本题考查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巨大危害,理解解答即可。(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学生版).docx 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