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普通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4)(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普通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4)(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普通高等学校信息技术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及科类名称。
2.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1.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若n的值为6,数组元素a[0]至a[n-1]依次存放2,0,1,0,0,1。执行这部分流程后,输出f的值为( )
A.1 B.2 C.3 D.4
2.小李将煮沸的热水灌进保温杯中,3个小时后保温杯上显示温度为95℃,结合上述事例,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保温杯上显示的“95℃”是一种数据
B.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沸点为 100℃,这是知识的体现
C.判断5个小时后保温杯上显示的温度可能会低于95℃,这是智慧的应用
D.保温杯上显示的温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具有时效性
3.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
A.更多样的信息采集与终端处理 B.更广泛的信息通信网络
C.更巨大的终端设备 D.更智能的信息交互方式
4.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贵州省加快大数据与服务民生融合,下面哪项不属于大数据应用成果( )
A.智能密码锁 B.天网工程 C.智慧社区 D.智慧旅游
5.下列关于算法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算法所包含的步骤可以是无穷的
B.算法的每一步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C.一个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也可以没有输出
D.一种算法只能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开实现
6.某班级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的分组情况以及学员成绩存储在字典students 和列表scores 中。students={"第一组":["小红","小明","小张"],"第二组":["小黄","小霞","小斌"], "第三组":["小蓝","小华","小诚"]},scores=[{"小红":90,"小明":80,"小张":75},{"小黄":86,"小霞":79,"小斌":89},{"小蓝":67,"小华":90,"小诚":7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访问第二组第1位学员姓名的表达式为students["第二组"][1]
B.要访问小明的学习成绩的表达式为scores[0]["小明"]
C.scores[0]["小红"]+scores[0]["小明"]+scores[0]["小张"]表达式的值为245
D.修改小黄的学习成绩为99分的表达式为 scores[1]["小黄"]=99
7.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的内存容量越来越大,以下选项是某计算机的部分系统属性,其中能体现内存容量特征的参数是(  )
A.版本2002 Service Pack3 B.Intel(R) Core(TM)2 Quad CPU Q8400 @ 2.66GHz
C.2.66GHz,2.0GB D.Microsoft WindowsX Pprofessional
8.下面是关于知识与信息的关系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是知识的原始素材
B.信息量越多表明所掌握的知识就越多
C.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
D.知识来源于实践,经过加工提炼,又高于实践
9.某餐厅依据客人的消费金额有不同的消费折扣,消费折扣如下Python程序所示,一位客人消费了350元,他应该支付的金额是(  )
A.350.00 B.297.50 C.315.00 D.500.00
10.下面关于Li-Fi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数据传输速率比Wi-Fi快很多
B.在空气中直接传输光信号,无需有线信道传输介质
C.能耗高,安全性低
D.Li-Fi是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
11.下列数据中,属于大数据的是( )
①交友等社交平台产生的数据 ②学生网上高考报名数据 ③交通摄像头长期自动获取的数据 ④电商平台交易数据 ⑤浏览新闻客户端产生的数据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④⑤
12.信息系统开发中第一个阶段是系统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信息系统要解决的问题、资金是否充足、人员及各自职责等。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
A.系统优化方案 B.系统分析报告
C.系统设备采购方案 D.系统运行状况报告
13.用 Photoshop 软件制作“春天.psd”,部分界面如图所示,当前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将“春暖花开”图层的图层样式复制给“美丽风光”图层
B.不可以用自由变换工具修改“春暖花开”图层的文字大小
C.若将该文件另存为 JPEG 格式,则其文件容量约为 564.3KB
D.“春暖花开”图层肯定没有设置过滤镜效果
14.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字是数据唯一的表现形式 B.信息会因为被共享而发生损耗
C.计算机中数据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 D.大数据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不会带来社会问题
15.以下不属于图像文件扩展名的是( )
A.BMP B.JPG C.PNG D.AVI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16.已知a=5,那么(a>2)*a*2的值是( )
17.下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
执行情况如下:
当输入a、b的值分别为3、8时,输出结果为5
当输入a、b的值分别为11、7时,输出结果为4
问题一:下列流程图填入虚线框中,符合条件的是 。
A B C
问题二:依据问题一所选流程图,当输入a、b的值分别为9、6时,输出结果为 。
18.(2D)16+(1011)2=( )10
19.数字化( )是指经过数字化工具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且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材料.
20.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飞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关于大数据的处理过程,正确的排序是 。
①数据预处理②数据采集③数据挖掘应用④数据分析
三、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21.在日常生活中,数码照相机、数码录像机、手写板、扫描仪等属于数据采集工具。( )
22.算法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具体步骤的描述,一个算法必须具有有穷性、确定性、有一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可行性这五个基本特征。
23.数据可视化是指以图形、图像、地图、动画等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数据和诠释数据之间的关系、趋势与规律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 )
24.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由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如图为部分数据截图)获知,其中用汉字、数值、加减符号描述疫情确诊、治愈、死亡等情况;还可以用颜色、数据表、图描述疫情地区分布、境外输入确诊趋势等情况。请运用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完成下列判断。
同一客观事物(如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用不同的数据描述。( )
25.广泛用于企事业单位的某个应用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不属于信息系统。( )
26.数字人民币等同于纸币和硬币,它的开通与使用,提高了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助推中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
27.调用函数的方式十分灵活,可以单独调用也可以让其返回值参与表达式运算。( )
28.采样频率指的是1小时采样的次数。( )
29.任何一个算法必须包含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
30.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屡创佳绩的消息。可以通过电视的图像、声音传播,也可以通过因特网上的文字、图片传播,这说明同一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进行传播,但其内容并不会发生变化。( )
31.可以通过扫描、数码相机拍摄等多种方法来采集数字图像。( )
32.路由器是用于相同网络间的连接设备。( )
33.“看云识天气”这里的“云”是信息的载体。( )
34.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
35.一般来说,机器中是否有黑客程序。在机器尚未遭到攻击的的情况下很难判断。( )
36.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是逐渐递进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抽象与升华。( )
37.高一(8)吴浩艺同学拿着饭卡到学校饭堂用膳时,发现食堂里每个销售窗口均可以使用饭卡。他认为食堂一定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
38.大数据分析理念中,在分析方法上更注重相关分析而不是因果分析。( )
39.可从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对信息是否真实可靠进行判断 ( )
40.把一段模拟信号的音频数字化后,它的音质会更高。( )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 共40分)
41.防火墙如何分类?
42.获取多媒体素材的方法有很多种,请简述获取图像素材的方法。(要求写4种方法)
43.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算法设计,请问什么是算法?
44.生活中一些零星的片段,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例如一副图像、一段声音和一串符号等。让我们借助于网络手段,完成下述活动来探索它们背后的故事,并且分析活动中有哪些数据、信息和知识。
(1)上图是一幅中国著名古画的局部,你能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它的出处吗?
(2)这幅古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幅画的历史吗?
(3)画中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而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你认为古画的名字是表示时令吗?
(4)在研究该图的时候,由于史料不足产生了很多谜团。例如,清明是指“清明节”“清明坊”,还是“清明盛世之意”?“上河”是指“河的上游”“逆水行舟”,还是“赶集上街”?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你能否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了解本班同学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现状。
1.B
2.C
3.C
4.A
5.B
6.A
7.C
8.B
9.C
10.C
11.D
12.B
13.D
14.C
15.D
16.10
17.C 3
18.56
19.资源
20.②①④③
21.正确
22.错误
23.正确
24.正确
25.错误
26.正确
27.正确
28.错误
29.错误
30.正确
31.正确
32.错误
33.正确
34.错误
35.正确
36.正确
37.错误
38.正确
39.正确
40.错误
41.防火墙有如下两种分类方法:
第一种,按照实现方式可以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
第二种,按照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包过滤型防火墙、代理服务型防火墙和状态监测防火墙。
42.1.从数码相机直接导入
2.从网上下载
3.截图
4.从Email 和论坛、博客上获取
43.算法是指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通俗地说,算法就是用计算机求解某一问题的方法,是能被机械地执行的动作或指令的有穷集合。
44.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1]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2]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它和唐人韩滉创作的《五牛图》一样,被称为画苑“国宝”。其最早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他用瘦金体书写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和双龙小印(宋代皇帝的闲章,用于鉴赏或收藏艺术品时铃记),可证画成后最初收藏在皇宫,公元1126年汴京陷落后,宫中所有名贵文物包括这幅名画,统统被金人掠去,金人初不识此画的价值。又过了59年,即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金人张著最早在《清明上河图》上撰跋文转引《向氏评论图画记》说,证实宋人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及《西湖争标图》,这样《清明上河图》的名称始定下来。
对春景之说首先怀疑者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他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二期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列举了八项理由,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是秋景。
一、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若说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违背宋人生活习俗。孟元老和张择端生活在同一时代,《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汴梁风土民俗的重要资料,所述史事当是可信的。
二、画面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更为有趣的是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这些都不可是清明时节的事物。
三、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有扇风状,有遮阳状,常识告诉人们伏天用扇,初春用扇者极少见。
四、草帽、竹笠在画面上多处出现。“草帽、竹笠是御暑、御雨的东西,图中既不下雨,这肯定是御阳用的,根据当时汴梁的气候,清明节似无此必要,这是值得我们怀疑的。”
五、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云:“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市人争饮(见该书“中秋”条)。”宋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不然无新酒可言。
六、面上有一处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这样的小茶水摊。“如果‘口暑饮子’中的‘暑’字不错的话,这足以说明它的季节。”
七、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宋时古都汴梁的早春乍暖还寒,不可能有西瓜一类鲜果。
八、画面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的行列,土坟后面向城市一段。细细分析,这些人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倒不如说它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些,因为,上坟四季皆有可能,就插花而言,春秋二季都能解释得通。今从画面种种现象来看,说是秋季倒符合实际些。 [7]
颂辞之说
继孔宪易《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邹身城先生在中国宋史研究会上提出论文《宋代形象史料〈清明上河图〉的社会意义》,认为“清明”既非节令,亦非地名。这里“清明”一词,本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故有人认为,这里的“清明”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后汉书》有例证,是出云:“固幸得生‘清明之世’……”从语气看这个“清明”系指政治开明。画中题款“清明”语,本是张择端进献此画,请帝王们赏识所作的颂辞。金人在画面上留下的跋文说:“当日翰林呈画本,承产风物正堪传。”点明此画主题在于表现承平风物。考张择端行年,他于徽宗朝在翰林书画院供职,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便是宋徽宗,证画家意在称颂盛世,讨最高统治者欢心。知道了这个背景,显然“清明”一词不是指节令。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