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名校联盟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校本作业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3八下·婺城期中)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 B.王充 C.法拉第 D.沈括2.(2023八下·婺城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A.细胞结构 B.接种疫苗标志C.新冠病毒 D.二氧化碳分子3.(2023八下·婺城期中)国家大剧院玻璃外墙采用了“纳米自洁玻璃”,即让玻璃穿上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外套,从而使玻璃具有自洁、消毒、杀菌等功能。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2 C.-4 D.+44.(2023八下·婺城期中) 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成功合成117号元素。该元素已获正式名称“Ununseptium”, 元素符号为Uus。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 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 倍,是目前获得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原子。该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117 B.174 C.291 D.4085.(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的E、F、P、Q四点,其中磁场最弱的是A.E点 B.F点 C.P点 D.Q点6.(2023八下·婺城期中)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燃料B.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7.(2023八下·婺城期中)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物质都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这三种物质都含有A.氧气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8.(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两个相同的纺锤形磁铁由于磁极间相互吸引而紧紧贴在一起。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纺锤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特点的是A. B.C. D.9.(2023八下·婺城期中)阳春四月,杭州龙井地区的茶农又开始忙碌起来,西湖龙井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是一种纯净物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38∶26∶23D.1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10.(2023八下·婺城期中)为了判断一根“软磁条”是否具有磁性,小科进行的四个实验中,不能判断出软磁条磁极的是A.静止时始终指向南北B.小磁针只有极被吸引C.弹簧秤水平右移,示数没有变化D.条形磁铁靠近,相互排斥11.(2023八下·婺城期中)森林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其被称为“大气维生素”。一个与一个 O2分子比较,两者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 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12.(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是“让线圈动起来”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B.在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如果降低电源电压,线圈的转速将变快D.改变电源正负极,线圈转动方向将改变13.(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同学喜欢电吉他,学习电与磁的知识后,知道了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他查询资料得知:磁体附近的金属弦容易被磁化,当弦振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传送到音箱发出声音。下列关于拾音器说法正确的是A.将磁体换成铁棒,电吉他仍能正常工作B.电吉他要正常工作,金属弦只能用铁丝C.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表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与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14.(2023八下·婺城期中)逻辑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则可推测其组成里一定含C、H、O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5.(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家所在的住宅区每栋单元的楼梯口都安装了防盗门,其门锁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其中一家住户的控制开关S。该门锁的工作过程是:楼上的人闭合控制开关S,门锁上的电磁铁通电后吸引卡入右侧门扣中的衔铁,门可打开。关于该门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B.该门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C.电流周围的磁场是假想出来的物理模型D.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串联的二、填空题(本题共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6.(2023八下·婺城期中)用符号表示:(1)氦气 ;(2)n个硫酸根离子 。17.(2023八下·婺城期中)某游乐场里有一块能发电的地板,当人在上面跳跃时,小灯泡便会一闪一闪,地板下方铺设的结构如图所示,当踩踏地板时,固定在地板下方的磁铁往复运动、使固定在地面上的弹簧线圈做 运动,闭合电路中产生 ,小灯泡发光。18.(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同学在学习了电与磁的有关知识后,对自己家中的电路连接非常感兴趣。(1)他知道了照明电路中,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伏;(2)他还知道了家庭电路中许多器材的用途,如记录电路消耗的电能用 。19.(2023八下·婺城期中)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1)氯化钠是由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构成的;(2) 图中B处应填入 (填“元素”、“原子”、 微观“分子”或“离子”) 。20.(2023八下·婺城期中)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据统计,月球上的He-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碳原子,则核电荷数为2的“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个质子, 个中子。21.(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2)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指向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2.(2023八下·婺城期中)在拓展课上,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图。(1)电路中插座与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2)小明认为有几处开关必须处于常闭状态,所以不需要设置,这几处开关是 (填数字)。23.(2023八下·婺城期中)现有五种物质:①木炭,②硫黄,③铝箔,④红磷,⑤蜡烛,它们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2)有气态物质生成的是 。24.(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 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 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则:(1)电磁铁右端是 极;(2)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 , 方向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各7分,共35分)25.(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的思维模型:他用一个有刻度的去底带塞子的瓶子,塞子上插入温度计和粘有“暖宝宝”贴的铜丝,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发现:“暖宝宝”贴内含有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物质,可在空气中吸收氧气发生放热反应,“暖宝宝”贴吸氧能力强,放热迅速。(1)从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在铜丝、空气、暖宝宝贴、水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液面的变化情况为 ;(4)若温度计与橡皮塞之间连接不是很密闭,则测量结果将 (填“不变”、“偏小”或“偏大”) 。26.(2023八下·婺城期中)实验室常用右图装置来制取氧气。请回答:(1)请写出图中a的名称: ;(2)关于实验室用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相同之处是 (填字母编号);A.都需要加热 B.都可直接选用A装置制取C.都属于分解反应 D.都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4)在完成制取并收集氧气后,小科进行了检验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他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系在一根粗铁丝上,点燃火柴,待火柴将要烧完时,立即伸进一瓶预留少量水的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并放出大量的热。27.(2023八下·婺城期中)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 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④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表。“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 秀 合 格 待改进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 不能自由转动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保持水平平衡(1)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极。(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4)小科用硬纸板和缝衣针制作了另一款指南针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始终指向北方,由此可知针尖是指南针的 极。28.(2023八下·婺城期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过程如下:【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 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右图甲。【作出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运用】(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根据卢瑟福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填字母编号)。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核质量较大 D.核外电子带负电(3)卢瑟福进行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____(填字母编号)。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29.(2023八下·婺城期中)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科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的距离不变。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两次电流表的示数Ⅰ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回答:实验次数 F0/N I/A F/N1 0.9 0.36 0.842 0.9 0.40 0.823 0.9 0.44 0.80(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改变电流大小外,还起到 的作用。(4)在实验次数3的基础上,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可先更换另一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M,然后 (填具体操作)。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30、31每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8分,共44分)30.(2023八下·婺城期中)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 1869 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下列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1)表中第14号元素的符号是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 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 则M元素名称为 元素。31.(2023八下·婺城期中)按要求在答题卷上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甲:在括号中标出磁体的磁极,标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2)如图乙: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能改变螺线管磁性强弱),并在括号中标出小磁针静止时右端的磁极名称;(3)如图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32.(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科想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请回答:(1)生活中,电冰箱的三线插头必须要插入三孔插座中,这样可以让它的 与地线相连;(2)图甲中灯泡与开关的连接方式是 ;(3)将图乙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4)小科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 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填字母编号)。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33.(2023八下·婺城期中)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1)小科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除了图乙的方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 法收集。(2)小金同学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 。(3)两位同学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小科采用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小金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34.(2023八下·婺城期中)“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毒品“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X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分析回答:(1)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 个:(2)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到0.1%)(4) 418g“摇头丸”中含多少克氮元素?35.(2023八下·婺城期中)研究小组同学开展“自制豆芽机”项目化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功能调试、评价改进三个环节。【产品设计】图甲是小组成员完成的设计草图,装置包括发育盘、淋水系统和加热装置等。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有沥水孔,淋水系统由水泵驱动,豆芽机的水可通过内部管道和沥水孔按箭头方向流动,使用时可通过水流大小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加热装置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R0是定值电阻,R1为电热丝(用于加热),Rx为热敏电阻。【功能调试】小组成员购置了相关配件进行产品制作与调试。配件的具体参数如下: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3伏, R0为25欧姆, R1为440欧姆, Rx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电磁铁衔铁在电流≥0.06A 时吸合,工作电路接通,电热丝 R1开始加热;在电流≤0.03A 是衔铁断开,停止加热。【评价改进】小科设计了评价量表(部分),并以此作为豆芽机评价改进的依据。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 秀 合 格 待改进氧气提供 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不会出现缺氧情况 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偶尔出现缺氧情况 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气经常出现缺氧情况温度控制 能实现自动控温并能提供适宜的温度 能实现自动控温但温度过高或过低 不能自动控温(1)根据评价量表,该小组设计的豆芽机“氧气提供”指标被评定为优秀,结合草图写出判断的依据: (列举一例)。(2)小科查阅资料发现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20℃~26℃,结合数据对小组设计的豆芽机的“温度控制”指标进行判定。(只需写出最低温的计算过程)(3)经了解,适宜黄豆发芽的温度略高于绿豆的温度,若继续用此款豆芽机进行黄豆芽的培育,需要对加热装置进行改进,下列方法可行的有 。A.增加线圈匝数 B. 增大U C. 增大 R0 D. 减小R1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解答】A.1820年,奥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将电和磁联系起来,故A符合题意;B.王充提出无神论,故B不符合题意;C.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现象,首先发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故C不符合题意;D.沈括发现了地磁偏角,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为了研究更加直观,引入了模型法。【解答】细胞结构、新冠病毒、二氧化碳分子都属于模型,接种疫苗标志不是模型。故答案为:B。3.【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即可。【解答】在二氧化钛(Ti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x+(-2)×2=0,解得:x=+4价,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4.【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倍数即为原子质量倍数分析。【解答】 Uus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 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 倍,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91,该原子中子数为 174.故选B。5.【答案】B【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磁体具有两极性,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磁北极N,磁南极S,磁体中磁极部分磁性最强,中间部分磁性最弱。【解答】条形磁铁的两端是磁极,所以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故E点磁性最强。故答案为:A。6.【答案】A【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解析】【分析】A、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保持化学性质分析;C、根据氧气的氧化性分析;D、根据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分析。【解答】A、 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助燃剂,但不能作燃料 ,符合题意;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不符合题意;C、 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 ,不符合题意;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加热进行先后分离,不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物质中含有某种元素,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解答】由化学式可知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三种物质的分子都含有氧原子或说这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D。8.【答案】C【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利用磁感线的特点分析判断,即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由N极指向S极。【解答】如图,两个纺锤形磁铁左右相吸,说明它们的左、右两侧为磁极,由于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由N极指向S极,所以它们左、右两侧的磁感线从左侧N极指向右侧的S极,或者从右侧的N极指向左侧的S极,故能正确表示纺锤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特点的是C图。故答案为:C。9.【答案】C【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1个单宁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单宁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单宁酸是一种纯净物,故A正确。B、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C错误。D、1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C。10.【答案】C【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软磁条”有磁性,就是具有了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的性质,同时有磁性的“软磁条”具有指向性,能发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收,据此判断。【解答】A、磁体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当其自由静止时,要指向南北方向,即磁体的指向性,图中“软磁条”静止时始终指向南北,可以判断其磁极,故A不合题意。B、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图中小磁针只有S极被吸引,说明相互靠近的是异名磁极,则说明“软磁条”靠近小磁针的一侧为N极,故B不合题意。C、磁体的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图中当水平移动铁块,测力计示数没有变化,说明“软磁条”并没有与铁块相互吸引,不具有磁性,故C符合题意。D、图中“软磁条”与条形磁铁靠近,相互排斥,说明靠近的是异名磁极,故可以判断其磁极,故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11.【答案】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离子的形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分子或原子得失电子能形成阴阳离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同,据此解答。【解答】A、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核内质子数不变,故A错误。B、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故电子数增多,故B正确。C、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C错误。D、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而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不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B。12.【答案】D【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 (1)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2)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大小跟导线中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线圈受力越大。(4)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解答】A、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制成了电动机,故A错误。B、给线圈通电,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C、如果增大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线圈的受力变大,线圈转速变快,故C错误。D、只对调电源正负极,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故线圈受到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故线圈转动方向就会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答案】C【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电吉他的拾音器由磁铁和线圈组成,铁弦被磁化,弹动铁弦,相当于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线圈中就会产生对应的音频电流,电流经放大后通过音箱,我们就听到了声音。(2)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3)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答】A、将磁体换成铁棒,就没有磁场,振弦不能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故A错误。B、铁、钴、镍等物质都可以被磁化,选用能被磁化的物质做弦,电吉他仍能正常工作,故B错误。C、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表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答案】D【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它的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于单质)。【解答】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错误;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如NaNO3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 2价,氮元素显+5价,错误;C、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错误;D、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答案为:D。15.【答案】A【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特点就是通电时具有磁性,断电时失去磁性。【解答】A、根据安培定则,闭合开关S后,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螺线管有磁性,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故A正确。B、该门锁利用了电生磁的原理来工作的,故B错误。C、电流周围的磁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故C错误。D、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并联的互不影响,故D错误。故答案为:A。16.【答案】(1)He(2)nSO42-【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稀有气体单质,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解答】(1) 氦气是稀有气体单质,其化学式用氦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氦气的化学式为He;(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n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nSO。17.【答案】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解答】当踩踏地板时,固定在地板下方的磁铁往复运动,使固定在地面上的弹簧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小灯泡发光,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答案为: 切割磁感线运动 ;感应电流。18.【答案】(1)220(2)电能表【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 电能表,别名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解答】(1)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即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220V。(2)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9.【答案】(1)钠离子和氯离子(2)原子【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分析;(2)根据原子总称元素,构成分子,与离子相互转化分析。【解答】(1)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2) 图中B处粒子构成C,与D相互转化,则应为原子。故答案为:(1) 钠离子和氯离子 ;(2)原子。20.【答案】2;1【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C-13中13意思表示质子数加上中子数等于13。【解答】由“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碳原子可知,“C-13”中的13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He-3”,中的3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氦的核电荷数是2,即质子数为2,中子数=3-2=1,即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1.【答案】(1)质子数(2)Mg(OH)2【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1)根据不同种元素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分析;(2)根据氢氧化镁化学式书写分析。【解答】(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为不同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 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指向三种元素为氧、镁、氢元素,三者组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 Mg(OH)2 。故答案为:(1)质子数;(2) Mg(OH)2 。22.【答案】(1)并联(2)2、4【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是并联的。(2)在家庭电路中,总开关要接在电能表之后;三孔插座的上孔要接地;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解答】(1)家庭电路中的插座与电灯之间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是并联的。(2)在家庭电路中,电路的总开关应该接在干路中,在电能表之后,故1合理。三孔插座中,中间的孔接地,不要开关控制,故2是不合理的。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开关3控制的是火线,故3合理。控制灯泡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不能接在零线与灯泡之间,故4不合理,5合理。综上所述,无需设置的是2、4。故答案为:(1)并联;(2)2、4。23.【答案】(1)②(2)①、②、⑤【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解析】【分析】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铝箔在氧气中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解答】由分析知:(1)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②;(2)有气态物质生成的是①、②、⑤。24.【答案】(1)N(2)逐渐变大;水平向左【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和线圈绕向根据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左端的磁极。再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确定条形磁铁的右端与电磁铁左端的相互作用情况。由于通电螺线管吸引力的作用,使得条形磁铁有了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桌面对它施加了一个向左的摩擦力,由此也可以确定摩擦力的方向。【解答】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和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是N极。所以条形磁铁受到通电螺线管对它向右的吸引力,则摩擦力水平向左,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强,对条形磁铁的吸引力变大,则摩擦力也将变大。故答案为:(1)N;(2)逐渐变大;水平向左。25.【答案】(1)消耗O2形成气压差(2)水(3)先下降后上升(4)偏小【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常见物质的分类;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1)根据铁生锈消耗氧气分析;(2)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3)根据装置内压强先变大后减小分析;(4)根据装置漏气时结果偏小分析。【解答】(1)“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属于思维模型中的消耗O2形成气压差 。(2) 在铜丝、空气、暖宝宝贴、水四种物质中,只有水属于氧化物 。(3) 暖宝宝消耗氧气并放热,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压强先变大后减小,液面的变化情况为先下降后上升 。(4) 若温度计与橡皮塞之间连接不是很密闭,装置漏气,则测量结果将偏小。故答案为:(1) 消耗O2形成气压差 ;(2)水;(3) 先下降后上升 ;(4)偏不上。26.【答案】(1)铁架台(2)A、C(3)②①④③⑥⑦⑤(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条件、发生装置分析;(3)根据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步骤分析;(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解答】(1)图中a的名称为铁架台。(2) 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都需要加热,A正确;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加团棉花,B错误;两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C正确;高锰酸钾分解不需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错误。(3)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步骤为: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③给试管加热;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⑤熄灭酒精灯。(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故答案为:(1)铁架台;(2)AC;(3) ②①④③⑥⑦⑤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7.【答案】(1)S(2)将自制的简易指南针多次转动,观察能否恢复到南北方向(3)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或在大头针上移动卡纸位置),直到能够保持水平平衡(4)N【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地磁场【解析】【分析】(1)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指南针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3)指南针的重心刚好在支架上时可以保持平衡。(4)指南针指向南方的是S极,指向北方的是N极。【解答】(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S极。(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以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看针尖的指向是否为同一个方向。(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可以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4)指南针指向南方的是S极,指向北方的是N极。故答案为:(1)S;(2)将自制的简易指南针多次转动,观察能否恢复到南北方向 ;(3)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或在大头针上移动卡纸位置),直到能够保持水平平衡 ;(4)N。28.【答案】(1)不会;原子核(2)D(3)A【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进行分析。(2)电子很小,对α粒子的运动几乎没有影响。(3)根据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由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且体积很小。(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电子很小,对α粒子的运动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核外电子带负电,故D错误,ABC正确;故选:D。(3)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建立模型的过程,故A正确。故答案为:(1)不会;原子核;(2)D;(3)A。29.【答案】(1)电子测力计示数(2)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3)保护电路(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为0.44A,读出并记录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对软铁块的吸引力越大,则软铁块对电子测力计的压力越小,即它的示数越小。(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分析得出解答;解答本题应掌握:电磁铁的结构、安培定则及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可知螺线管中电流的变化,由电流变化可知磁性的变化。(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4)控制电流相同,观察匝数不同时,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解答】(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这是转换法的应用。(2)由表中数据可知,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不变,只改变了电路中电流大小,且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ΔF增大(即电磁铁对软铁块的吸引力增大),所以可得出结论:对于同一电磁铁,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作用。(4)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流相同,改变匝数,故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为0.44A,读出并记录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故答案为:(1)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2)对于同一电磁铁,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保护电路;(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为0.44A,读出并记录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30.【答案】(1)Si(2)27(3)氧【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硅元素符号分析;(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3)根据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形成的,氖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分析。【解答】(1) 表中第14号元素为硅元素,符号是Si。(2) 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13=27.(3) Ne原子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10, 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 则M质子数为8,元素名称为氧元素。故答案为:(1)Si;(2)27;(3)氧。31.【答案】(1)(2)(3)【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根据小磁针的磁极判断磁体的磁极,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是由N极到S极。(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3)火线先经过开关,再经过灯泡。【解答】(1)答案如图:(2)答案如图:(3)答案如图:32.【答案】(1)金属外壳(2)串联(3)a、c(4)B、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应该接地。(2)开关与灯泡串联。(3)断路器接入电路中时,电路是正常工作的。(4)N处为零线;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解答】(1)生活中,电冰箱的三线插头必须要插入三孔插座中,这样可以让它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2)开关与灯泡串联才能控制灯泡。(3)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断路器正常工作,应选择a、c两个接线柱。(4)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左孔通过灯泡接到火线上,所以火线插孔、零线插孔都能时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BC正确。故答案为:(1)金属外壳;(2)串联;(3)a、c(4)BC。33.【答案】(1)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氧气的量较少;向上排空气(2)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3)【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加热溶液会产生大量水蒸气,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2)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分析;(3)根据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分析。【解答】(1) 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氧气的量较少 ,所以带火星木条未复燃,氧气除排水法收集外,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图丙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错误;(3)催化剂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但不改变产生氧气质量,图像为。故答案为:(1) 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氧气的量较少 ;向上排空气;(2) 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34.【答案】(1)19(2)9:2(3)C%=[(12×12)/209]×100%≈68.9%(4)418g“摇头丸”中含氮元素质量为: 418g×(14/209)=28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4)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 由相对分子质量定义可知,12×12+x+16×2+14=209,则x=19,即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19个氢原子 。(2)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144:32=9:2.故答案为:(1)19;(2)9:2;(3)68.9%;(4)28g.35.【答案】(1)盖上开孔,可使充足的氧气进入;发育盘上有沥水孔,使用时可调节水流大小控制发育盘的积水量,从而保证绿豆不会因水过多浸没而导致缺氧(2)当I≥0.06A时, 电磁铁衔铁吸合,R总=U/I=3V/0.06A=50Ω,读丙图可知对应温度为23℃总温度区间为20℃~26℃,与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相符,因此该指标为优秀(3)A、B【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设计草图结合评价量规中“氧气提供”评价指标评定作品等级。(2)由图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当温度最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小,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等于60mA时吸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控制电路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Rx的阻值,根据图丙确定豆芽机最低温度,结合评价量规中“温度控制”评价指标评定作品等级。(3)适宜黄豆发芽的温度略高于绿豆的温度,由图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若继续用此款豆芽机进行黄豆芽的培育,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控制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结合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分析改进的方案是否可行。【解答】(1)由设计草图可知,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方和下方都有充足的空间,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不会出现缺氧情况,结合评价量规中“氧气提供”指标,该小组设计的豆芽机“氧气提供”指标可以被评定为优秀;(2)由图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当温度最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小,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等于60mA时吸合,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x小=R总1-R0=50Ω-25Ω=25Ω,由图丙可知,此时豆芽机的最低温度为20℃,符合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结合结合评价量规中“温度控制”指标,小组设计的豆芽机的“温度控制”指标进行评定为优秀;(3)适宜黄豆发芽的温度略高于绿豆的温度,由图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若继续用此款豆芽机进行黄豆芽的培育,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可知,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小,磁性变弱。A、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性,电磁铁衔铁可以吸合,提高豆芽机的控制温度,故A符合题意。B、由可知,增大控制电路的电压U可以增加通过线圈的电流,从而增强电磁铁的磁性,电磁铁衔铁可以吸合,提高豆芽机的控制温度,故B符合题意。C、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增大控制电路中的R0,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得更大,通过线圈的电流更小,电磁铁衔铁不能吸合,豆芽机的控制温度更低,故C不符合题意。D、由可知,减小工作电路中的R1,电阻丝的放热功率增大,但不会影响控制电路,不能提高豆芽机的控制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答:(1)由设计草图可知,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方和下方都有充足的空间,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不会出现缺氧情况。(2)豆芽机的最低温度为20℃,符合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因此小组设计的豆芽机的“温度控制”指标进行评定为优秀。(3)AB。1 /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名校联盟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校本作业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3八下·婺城期中)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 B.王充 C.法拉第 D.沈括【答案】A【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解析】【分析】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解答】A.1820年,奥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将电和磁联系起来,故A符合题意;B.王充提出无神论,故B不符合题意;C.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现象,首先发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故C不符合题意;D.沈括发现了地磁偏角,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023八下·婺城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A.细胞结构 B.接种疫苗标志C.新冠病毒 D.二氧化碳分子【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为了研究更加直观,引入了模型法。【解答】细胞结构、新冠病毒、二氧化碳分子都属于模型,接种疫苗标志不是模型。故答案为:B。3.(2023八下·婺城期中)国家大剧院玻璃外墙采用了“纳米自洁玻璃”,即让玻璃穿上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外套,从而使玻璃具有自洁、消毒、杀菌等功能。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2 C.-4 D.+4【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即可。【解答】在二氧化钛(Ti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x+(-2)×2=0,解得:x=+4价,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4.(2023八下·婺城期中) 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成功合成117号元素。该元素已获正式名称“Ununseptium”, 元素符号为Uus。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 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 倍,是目前获得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原子。该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117 B.174 C.291 D.408【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倍数即为原子质量倍数分析。【解答】 Uus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 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 倍,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91,该原子中子数为 174.故选B。5.(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的E、F、P、Q四点,其中磁场最弱的是A.E点 B.F点 C.P点 D.Q点【答案】B【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磁体具有两极性,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磁北极N,磁南极S,磁体中磁极部分磁性最强,中间部分磁性最弱。【解答】条形磁铁的两端是磁极,所以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故E点磁性最强。故答案为:A。6.(2023八下·婺城期中)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燃料B.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答案】A【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解析】【分析】A、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保持化学性质分析;C、根据氧气的氧化性分析;D、根据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分析。【解答】A、 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助燃剂,但不能作燃料 ,符合题意;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不符合题意;C、 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 ,不符合题意;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加热进行先后分离,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3八下·婺城期中)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物质都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这三种物质都含有A.氧气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物质中含有某种元素,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解答】由化学式可知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三种物质的分子都含有氧原子或说这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D。8.(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两个相同的纺锤形磁铁由于磁极间相互吸引而紧紧贴在一起。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纺锤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特点的是A. B.C. D.【答案】C【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利用磁感线的特点分析判断,即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由N极指向S极。【解答】如图,两个纺锤形磁铁左右相吸,说明它们的左、右两侧为磁极,由于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由N极指向S极,所以它们左、右两侧的磁感线从左侧N极指向右侧的S极,或者从右侧的N极指向左侧的S极,故能正确表示纺锤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特点的是C图。故答案为:C。9.(2023八下·婺城期中)阳春四月,杭州龙井地区的茶农又开始忙碌起来,西湖龙井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是一种纯净物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38∶26∶23D.1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1个单宁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单宁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单宁酸是一种纯净物,故A正确。B、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C错误。D、1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C。10.(2023八下·婺城期中)为了判断一根“软磁条”是否具有磁性,小科进行的四个实验中,不能判断出软磁条磁极的是A.静止时始终指向南北B.小磁针只有极被吸引C.弹簧秤水平右移,示数没有变化D.条形磁铁靠近,相互排斥【答案】C【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解析】【分析】“软磁条”有磁性,就是具有了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的性质,同时有磁性的“软磁条”具有指向性,能发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收,据此判断。【解答】A、磁体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当其自由静止时,要指向南北方向,即磁体的指向性,图中“软磁条”静止时始终指向南北,可以判断其磁极,故A不合题意。B、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图中小磁针只有S极被吸引,说明相互靠近的是异名磁极,则说明“软磁条”靠近小磁针的一侧为N极,故B不合题意。C、磁体的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图中当水平移动铁块,测力计示数没有变化,说明“软磁条”并没有与铁块相互吸引,不具有磁性,故C符合题意。D、图中“软磁条”与条形磁铁靠近,相互排斥,说明靠近的是异名磁极,故可以判断其磁极,故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11.(2023八下·婺城期中)森林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其被称为“大气维生素”。一个与一个 O2分子比较,两者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 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答案】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离子的形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分子或原子得失电子能形成阴阳离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同,据此解答。【解答】A、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核内质子数不变,故A错误。B、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故电子数增多,故B正确。C、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C错误。D、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而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不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B。12.(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是“让线圈动起来”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B.在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如果降低电源电压,线圈的转速将变快D.改变电源正负极,线圈转动方向将改变【答案】D【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分析】 (1)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2)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大小跟导线中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线圈受力越大。(4)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解答】A、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制成了电动机,故A错误。B、给线圈通电,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C、如果增大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线圈的受力变大,线圈转速变快,故C错误。D、只对调电源正负极,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故线圈受到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故线圈转动方向就会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同学喜欢电吉他,学习电与磁的知识后,知道了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他查询资料得知:磁体附近的金属弦容易被磁化,当弦振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传送到音箱发出声音。下列关于拾音器说法正确的是A.将磁体换成铁棒,电吉他仍能正常工作B.电吉他要正常工作,金属弦只能用铁丝C.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表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与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答案】C【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电吉他的拾音器由磁铁和线圈组成,铁弦被磁化,弹动铁弦,相当于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线圈中就会产生对应的音频电流,电流经放大后通过音箱,我们就听到了声音。(2)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3)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答】A、将磁体换成铁棒,就没有磁场,振弦不能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故A错误。B、铁、钴、镍等物质都可以被磁化,选用能被磁化的物质做弦,电吉他仍能正常工作,故B错误。C、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表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2023八下·婺城期中)逻辑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则可推测其组成里一定含C、H、O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答案】D【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它的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于单质)。【解答】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错误;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如NaNO3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 2价,氮元素显+5价,错误;C、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错误;D、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答案为:D。15.(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家所在的住宅区每栋单元的楼梯口都安装了防盗门,其门锁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其中一家住户的控制开关S。该门锁的工作过程是:楼上的人闭合控制开关S,门锁上的电磁铁通电后吸引卡入右侧门扣中的衔铁,门可打开。关于该门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B.该门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C.电流周围的磁场是假想出来的物理模型D.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串联的【答案】A【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特点就是通电时具有磁性,断电时失去磁性。【解答】A、根据安培定则,闭合开关S后,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螺线管有磁性,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故A正确。B、该门锁利用了电生磁的原理来工作的,故B错误。C、电流周围的磁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故C错误。D、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并联的互不影响,故D错误。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本题共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6.(2023八下·婺城期中)用符号表示:(1)氦气 ;(2)n个硫酸根离子 。【答案】(1)He(2)nSO42-【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稀有气体单质,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解答】(1) 氦气是稀有气体单质,其化学式用氦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氦气的化学式为He;(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n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nSO。17.(2023八下·婺城期中)某游乐场里有一块能发电的地板,当人在上面跳跃时,小灯泡便会一闪一闪,地板下方铺设的结构如图所示,当踩踏地板时,固定在地板下方的磁铁往复运动、使固定在地面上的弹簧线圈做 运动,闭合电路中产生 ,小灯泡发光。【答案】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知识点】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解答】当踩踏地板时,固定在地板下方的磁铁往复运动,使固定在地面上的弹簧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小灯泡发光,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答案为: 切割磁感线运动 ;感应电流。18.(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同学在学习了电与磁的有关知识后,对自己家中的电路连接非常感兴趣。(1)他知道了照明电路中,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伏;(2)他还知道了家庭电路中许多器材的用途,如记录电路消耗的电能用 。【答案】(1)220(2)电能表【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 电能表,别名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解答】(1)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即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220V。(2)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9.(2023八下·婺城期中)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1)氯化钠是由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构成的;(2) 图中B处应填入 (填“元素”、“原子”、 微观“分子”或“离子”) 。【答案】(1)钠离子和氯离子(2)原子【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分析;(2)根据原子总称元素,构成分子,与离子相互转化分析。【解答】(1)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2) 图中B处粒子构成C,与D相互转化,则应为原子。故答案为:(1) 钠离子和氯离子 ;(2)原子。20.(2023八下·婺城期中)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据统计,月球上的He-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碳原子,则核电荷数为2的“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个质子, 个中子。【答案】2;1【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C-13中13意思表示质子数加上中子数等于13。【解答】由“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碳原子可知,“C-13”中的13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He-3”,中的3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氦的核电荷数是2,即质子数为2,中子数=3-2=1,即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1.(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2)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指向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1)质子数(2)Mg(OH)2【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1)根据不同种元素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分析;(2)根据氢氧化镁化学式书写分析。【解答】(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为不同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 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指向三种元素为氧、镁、氢元素,三者组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 Mg(OH)2 。故答案为:(1)质子数;(2) Mg(OH)2 。22.(2023八下·婺城期中)在拓展课上,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图。(1)电路中插座与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2)小明认为有几处开关必须处于常闭状态,所以不需要设置,这几处开关是 (填数字)。【答案】(1)并联(2)2、4【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是并联的。(2)在家庭电路中,总开关要接在电能表之后;三孔插座的上孔要接地;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解答】(1)家庭电路中的插座与电灯之间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是并联的。(2)在家庭电路中,电路的总开关应该接在干路中,在电能表之后,故1合理。三孔插座中,中间的孔接地,不要开关控制,故2是不合理的。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开关3控制的是火线,故3合理。控制灯泡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不能接在零线与灯泡之间,故4不合理,5合理。综上所述,无需设置的是2、4。故答案为:(1)并联;(2)2、4。23.(2023八下·婺城期中)现有五种物质:①木炭,②硫黄,③铝箔,④红磷,⑤蜡烛,它们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2)有气态物质生成的是 。【答案】(1)②(2)①、②、⑤【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解析】【分析】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铝箔在氧气中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解答】由分析知:(1)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②;(2)有气态物质生成的是①、②、⑤。24.(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 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 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则:(1)电磁铁右端是 极;(2)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 , 方向 。【答案】(1)N(2)逐渐变大;水平向左【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和线圈绕向根据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左端的磁极。再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确定条形磁铁的右端与电磁铁左端的相互作用情况。由于通电螺线管吸引力的作用,使得条形磁铁有了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桌面对它施加了一个向左的摩擦力,由此也可以确定摩擦力的方向。【解答】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和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是N极。所以条形磁铁受到通电螺线管对它向右的吸引力,则摩擦力水平向左,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强,对条形磁铁的吸引力变大,则摩擦力也将变大。故答案为:(1)N;(2)逐渐变大;水平向左。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各7分,共35分)25.(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的思维模型:他用一个有刻度的去底带塞子的瓶子,塞子上插入温度计和粘有“暖宝宝”贴的铜丝,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发现:“暖宝宝”贴内含有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物质,可在空气中吸收氧气发生放热反应,“暖宝宝”贴吸氧能力强,放热迅速。(1)从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在铜丝、空气、暖宝宝贴、水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液面的变化情况为 ;(4)若温度计与橡皮塞之间连接不是很密闭,则测量结果将 (填“不变”、“偏小”或“偏大”) 。【答案】(1)消耗O2形成气压差(2)水(3)先下降后上升(4)偏小【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常见物质的分类;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1)根据铁生锈消耗氧气分析;(2)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3)根据装置内压强先变大后减小分析;(4)根据装置漏气时结果偏小分析。【解答】(1)“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属于思维模型中的消耗O2形成气压差 。(2) 在铜丝、空气、暖宝宝贴、水四种物质中,只有水属于氧化物 。(3) 暖宝宝消耗氧气并放热,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压强先变大后减小,液面的变化情况为先下降后上升 。(4) 若温度计与橡皮塞之间连接不是很密闭,装置漏气,则测量结果将偏小。故答案为:(1) 消耗O2形成气压差 ;(2)水;(3) 先下降后上升 ;(4)偏不上。26.(2023八下·婺城期中)实验室常用右图装置来制取氧气。请回答:(1)请写出图中a的名称: ;(2)关于实验室用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相同之处是 (填字母编号);A.都需要加热 B.都可直接选用A装置制取C.都属于分解反应 D.都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4)在完成制取并收集氧气后,小科进行了检验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他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系在一根粗铁丝上,点燃火柴,待火柴将要烧完时,立即伸进一瓶预留少量水的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并放出大量的热。【答案】(1)铁架台(2)A、C(3)②①④③⑥⑦⑤(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条件、发生装置分析;(3)根据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步骤分析;(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解答】(1)图中a的名称为铁架台。(2) 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都需要加热,A正确;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加团棉花,B错误;两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C正确;高锰酸钾分解不需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错误。(3)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步骤为: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③给试管加热;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⑤熄灭酒精灯。(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故答案为:(1)铁架台;(2)AC;(3) ②①④③⑥⑦⑤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7.(2023八下·婺城期中)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 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④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表。“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 秀 合 格 待改进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 不能自由转动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保持水平平衡(1)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极。(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4)小科用硬纸板和缝衣针制作了另一款指南针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始终指向北方,由此可知针尖是指南针的 极。【答案】(1)S(2)将自制的简易指南针多次转动,观察能否恢复到南北方向(3)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或在大头针上移动卡纸位置),直到能够保持水平平衡(4)N【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地磁场【解析】【分析】(1)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指南针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3)指南针的重心刚好在支架上时可以保持平衡。(4)指南针指向南方的是S极,指向北方的是N极。【解答】(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S极。(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以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看针尖的指向是否为同一个方向。(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可以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4)指南针指向南方的是S极,指向北方的是N极。故答案为:(1)S;(2)将自制的简易指南针多次转动,观察能否恢复到南北方向 ;(3)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或在大头针上移动卡纸位置),直到能够保持水平平衡 ;(4)N。28.(2023八下·婺城期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过程如下:【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 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右图甲。【作出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运用】(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根据卢瑟福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填字母编号)。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核质量较大 D.核外电子带负电(3)卢瑟福进行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____(填字母编号)。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答案】(1)不会;原子核(2)D(3)A【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进行分析。(2)电子很小,对α粒子的运动几乎没有影响。(3)根据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由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且体积很小。(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电子很小,对α粒子的运动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核外电子带负电,故D错误,ABC正确;故选:D。(3)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建立模型的过程,故A正确。故答案为:(1)不会;原子核;(2)D;(3)A。29.(2023八下·婺城期中)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科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的距离不变。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两次电流表的示数Ⅰ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回答:实验次数 F0/N I/A F/N1 0.9 0.36 0.842 0.9 0.40 0.823 0.9 0.44 0.80(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改变电流大小外,还起到 的作用。(4)在实验次数3的基础上,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可先更换另一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M,然后 (填具体操作)。【答案】(1)电子测力计示数(2)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3)保护电路(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为0.44A,读出并记录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对软铁块的吸引力越大,则软铁块对电子测力计的压力越小,即它的示数越小。(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分析得出解答;解答本题应掌握:电磁铁的结构、安培定则及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可知螺线管中电流的变化,由电流变化可知磁性的变化。(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4)控制电流相同,观察匝数不同时,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解答】(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这是转换法的应用。(2)由表中数据可知,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不变,只改变了电路中电流大小,且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ΔF增大(即电磁铁对软铁块的吸引力增大),所以可得出结论:对于同一电磁铁,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作用。(4)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流相同,改变匝数,故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为0.44A,读出并记录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故答案为:(1)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2)对于同一电磁铁,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保护电路;(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为0.44A,读出并记录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30、31每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8分,共44分)30.(2023八下·婺城期中)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 1869 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下列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1)表中第14号元素的符号是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 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 则M元素名称为 元素。【答案】(1)Si(2)27(3)氧【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硅元素符号分析;(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3)根据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形成的,氖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分析。【解答】(1) 表中第14号元素为硅元素,符号是Si。(2) 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13=27.(3) Ne原子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10, 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 则M质子数为8,元素名称为氧元素。故答案为:(1)Si;(2)27;(3)氧。31.(2023八下·婺城期中)按要求在答题卷上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甲:在括号中标出磁体的磁极,标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2)如图乙: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能改变螺线管磁性强弱),并在括号中标出小磁针静止时右端的磁极名称;(3)如图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答案】(1)(2)(3)【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1)根据小磁针的磁极判断磁体的磁极,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是由N极到S极。(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3)火线先经过开关,再经过灯泡。【解答】(1)答案如图:(2)答案如图:(3)答案如图:32.(2023八下·婺城期中)如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科想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请回答:(1)生活中,电冰箱的三线插头必须要插入三孔插座中,这样可以让它的 与地线相连;(2)图甲中灯泡与开关的连接方式是 ;(3)将图乙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4)小科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 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填字母编号)。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答案】(1)金属外壳(2)串联(3)a、c(4)B、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1)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应该接地。(2)开关与灯泡串联。(3)断路器接入电路中时,电路是正常工作的。(4)N处为零线;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解答】(1)生活中,电冰箱的三线插头必须要插入三孔插座中,这样可以让它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2)开关与灯泡串联才能控制灯泡。(3)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断路器正常工作,应选择a、c两个接线柱。(4)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左孔通过灯泡接到火线上,所以火线插孔、零线插孔都能时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BC正确。故答案为:(1)金属外壳;(2)串联;(3)a、c(4)BC。33.(2023八下·婺城期中)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1)小科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除了图乙的方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 法收集。(2)小金同学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 。(3)两位同学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小科采用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小金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答案】(1)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氧气的量较少;向上排空气(2)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3)【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加热溶液会产生大量水蒸气,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2)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分析;(3)根据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质量分析。【解答】(1) 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氧气的量较少 ,所以带火星木条未复燃,氧气除排水法收集外,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图丙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错误;(3)催化剂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但不改变产生氧气质量,图像为。故答案为:(1) 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氧气的量较少 ;向上排空气;(2) 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34.(2023八下·婺城期中)“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毒品“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X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分析回答:(1)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 个:(2)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到0.1%)(4) 418g“摇头丸”中含多少克氮元素?【答案】(1)19(2)9:2(3)C%=[(12×12)/209]×100%≈68.9%(4)418g“摇头丸”中含氮元素质量为: 418g×(14/209)=28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4)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 由相对分子质量定义可知,12×12+x+16×2+14=209,则x=19,即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19个氢原子 。(2)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144:32=9:2.故答案为:(1)19;(2)9:2;(3)68.9%;(4)28g.35.(2023八下·婺城期中)研究小组同学开展“自制豆芽机”项目化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功能调试、评价改进三个环节。【产品设计】图甲是小组成员完成的设计草图,装置包括发育盘、淋水系统和加热装置等。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有沥水孔,淋水系统由水泵驱动,豆芽机的水可通过内部管道和沥水孔按箭头方向流动,使用时可通过水流大小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加热装置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R0是定值电阻,R1为电热丝(用于加热),Rx为热敏电阻。【功能调试】小组成员购置了相关配件进行产品制作与调试。配件的具体参数如下: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3伏, R0为25欧姆, R1为440欧姆, Rx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电磁铁衔铁在电流≥0.06A 时吸合,工作电路接通,电热丝 R1开始加热;在电流≤0.03A 是衔铁断开,停止加热。【评价改进】小科设计了评价量表(部分),并以此作为豆芽机评价改进的依据。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 秀 合 格 待改进氧气提供 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不会出现缺氧情况 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偶尔出现缺氧情况 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气经常出现缺氧情况温度控制 能实现自动控温并能提供适宜的温度 能实现自动控温但温度过高或过低 不能自动控温(1)根据评价量表,该小组设计的豆芽机“氧气提供”指标被评定为优秀,结合草图写出判断的依据: (列举一例)。(2)小科查阅资料发现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20℃~26℃,结合数据对小组设计的豆芽机的“温度控制”指标进行判定。(只需写出最低温的计算过程)(3)经了解,适宜黄豆发芽的温度略高于绿豆的温度,若继续用此款豆芽机进行黄豆芽的培育,需要对加热装置进行改进,下列方法可行的有 。A.增加线圈匝数 B. 增大U C. 增大 R0 D. 减小R1【答案】(1)盖上开孔,可使充足的氧气进入;发育盘上有沥水孔,使用时可调节水流大小控制发育盘的积水量,从而保证绿豆不会因水过多浸没而导致缺氧(2)当I≥0.06A时, 电磁铁衔铁吸合,R总=U/I=3V/0.06A=50Ω,读丙图可知对应温度为23℃总温度区间为20℃~26℃,与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相符,因此该指标为优秀(3)A、B【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设计草图结合评价量规中“氧气提供”评价指标评定作品等级。(2)由图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当温度最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小,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等于60mA时吸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控制电路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Rx的阻值,根据图丙确定豆芽机最低温度,结合评价量规中“温度控制”评价指标评定作品等级。(3)适宜黄豆发芽的温度略高于绿豆的温度,由图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若继续用此款豆芽机进行黄豆芽的培育,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控制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结合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分析改进的方案是否可行。【解答】(1)由设计草图可知,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方和下方都有充足的空间,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不会出现缺氧情况,结合评价量规中“氧气提供”指标,该小组设计的豆芽机“氧气提供”指标可以被评定为优秀;(2)由图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当温度最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小,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等于60mA时吸合,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x小=R总1-R0=50Ω-25Ω=25Ω,由图丙可知,此时豆芽机的最低温度为20℃,符合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结合结合评价量规中“温度控制”指标,小组设计的豆芽机的“温度控制”指标进行评定为优秀;(3)适宜黄豆发芽的温度略高于绿豆的温度,由图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若继续用此款豆芽机进行黄豆芽的培育,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可知,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小,磁性变弱。A、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性,电磁铁衔铁可以吸合,提高豆芽机的控制温度,故A符合题意。B、由可知,增大控制电路的电压U可以增加通过线圈的电流,从而增强电磁铁的磁性,电磁铁衔铁可以吸合,提高豆芽机的控制温度,故B符合题意。C、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增大控制电路中的R0,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得更大,通过线圈的电流更小,电磁铁衔铁不能吸合,豆芽机的控制温度更低,故C不符合题意。D、由可知,减小工作电路中的R1,电阻丝的放热功率增大,但不会影响控制电路,不能提高豆芽机的控制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答:(1)由设计草图可知,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方和下方都有充足的空间,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不会出现缺氧情况。(2)豆芽机的最低温度为20℃,符合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因此小组设计的豆芽机的“温度控制”指标进行评定为优秀。(3)AB。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名校联盟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校本作业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名校联盟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校本作业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