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3五下·余姚期末)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两组实验要保持的相同条件有( )。A.空气、水、土壤、光 B.空气、水、温度、光C.温度、水、土壤、光 D.空气、水、温度、土壤【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两组实验要保持的相同条件有空气、水、温度、光,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2023五下·余姚期末)5月底,余姚本地杨梅上市了。习习了解到这些杨梅是在塑料大棚中栽培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可以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请你从有利于种子发芽的角度考虑,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 D.增加光照【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结合题干分析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温度,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2023五下·余姚期末)习习做完实验后,将蚯蚓饲养在有土壤的杯子里,为了保证土壤湿润,她往土壤里倒了很多水,第二天蚯蚓都爬到土壤外面了。造成蚯蚓往外爬的原因可能是( )。A.土壤浇水后太冷了B.土壤中倒水后缺少了空气,蚯蚓爬出来呼吸C.蚯蚓肚子饿了,爬出来觅食D.实验室的材料吸引了蚯蚓【答案】B【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生存技巧。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结合题干分析,造成蚯蚓往外爬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倒水后缺少了空气,蚯蚓爬出来呼吸,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2023五下·余姚期末)生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企鹅身体脂肪很厚,适宜寒冷的环境B.仙人掌有很多刺,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C.天鹅的脚有蹼,适宜在水中游泳D.鲫鱼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小水中的阻力【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当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自身会做出调整,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同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植物的的生长需要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空气和土壤。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茎则肥厚多汁,能储存大量的水分和营养,这种特征说明它的生长环境缺少水分,选项B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5.(2023五下·余姚期末)4月份的时候,习习发现自己家的柯基(一种犬类品种)掉了很多毛。狗狗换毛是为了( )。A.适应温度的变化 B.减少能量流失C.换新鲜的毛 D.没有作用【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当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以此适应环境,狗狗换毛是为了适应温度的变化,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2023五下·余姚期末)惯惯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制作了一艘橡皮泥船。比赛时,他往船上加同样大小的螺母,当螺母数为24枚时,橡皮泥船刚好沉没。那么惯惯制作的这艘船的载重量为( )。A.22 枚螺母 B.23 枚螺母 C.24 枚螺母 D.25枚螺母【答案】B【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也越大。结合对题干的分析,惯惯制作的这艘船的载重量为23枚螺母,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2023五下·余姚期末)习习分别用边长为18厘米的四张正方形铝箔纸,设计并制作了四艘小船,下图为四艘小船的设计图(单位:厘米),其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也越大。结合对习习制作的四艘小船的设计图,其中载重量最大的是选项B设计图,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2023五下·余姚期末)惯惯在测试自己的小船时发现,船在船舵摆正的情况下始终向左航行。为了让小船直线航行,惯惯应该怎么调试船舵 ( )A.船舵向左 B.船舵向右 C.船舵向中间 D.随意朝向【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小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船在船舵摆正的情况下始终向左航行,为了让小船直线航行,可以将船舵向右调试,选项B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2023五下·余姚期末)习习在翻阅资料时发现有这样一种潜艇模型(如图),想让潜艇上浮,我们可以( )。A.从a处往艇内吹气 B.从a处往艇外吸气C.从a处吹气、吸气都可以 D.把杯子里的水倒掉【答案】A【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小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结合对题干图片的分析,想让潜艇上浮,我们可以从a处往艇内吹气,选项A做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0.(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关于造船过程中的观点,错误的是( )。A.画设计图时既要考虑船的大小、动力,还要考虑材料、成本等B.要按照设计图建造,并思考建造步骤的合理性C.达到测试标准后,整个造船项目就结束了D.造船是项大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成员协同合作【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小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画设计图时既要考虑船的大小、动力,还要考虑材料、成本等,要按照设计图建造,并思考建造步骤的合理性,造船是项大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成员协同合作,选项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2023五下·余姚期末)( )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左右,适宜生命存在。A.大气 B.土壤 C.岩石 D.植物【答案】A【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地球。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大气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左右,适宜生命存在,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物品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①果皮 ②空易拉罐 ③废纸 ④金属 ⑤过期药品 ⑥废电池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②④⑤【答案】B【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垃圾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空易拉罐、废纸、金属等属于可回收垃圾,②③④正确,选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3.(2023五下·余姚期末)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除了开发、推广新能源,我们也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减少碳的排放,促进碳的吸收。下列措施中,我们可以采取的是( )。①随手关灯 ②夏季长时间地用空调制冷 ③使用节能LED灯 ④植树造林⑤绿色出行 ⑥每次看完电视后,让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答案】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只有每个人保护环境,自愿过绿色低碳生活,才能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大力种草植树,爱护花草树木,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要做到随手关灯、使用节能LED灯、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①③④⑤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4.(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是我国电能来源占比前四位的发电方式,其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答案】A【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这些问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火力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5.(2023五下·余姚期末)万家桥江是余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条河流,原来是著名的黑臭河道,如今经过长期整治从“黑臭河”变身成了“最美生态河道”。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A.面对污染的河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去治理B.人们可以随意污染河流,只要后期加强治理就行了C.治理污染只要政府参与就能成功D.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让路【答案】A【知识点】水污染【解析】【分析】水污染是我国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水资源短缺会在人口剧增时,造成用水紧张;水污染含有毒物质会危害人的健康等都是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结合题干事例告诉我们面对污染的河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去治理,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6.(2023五下·余姚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适宜条件下凝结成小水滴,浮于靠近地面的空气中的现象称为( )。A.雨 B.霜 C.雾 D.雪【答案】C【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汽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汽的现象如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适宜条件下凝结成小水滴,浮于靠近地面的空气中的现象称为雾,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7.(2023五下·余姚期末)早上,从冰箱中取出的牛奶太冷了,惯惯将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由于惯惯出门上学太心急忘记喝牛奶了,直到傍晚回家才发现牛奶一直泡在水中,此时他再去测量牛奶和水的温度,结果( )。A.牛奶的温度会高于外面的水温B.外面的水温会高于牛奶的温度C.两者的温度会高于周围的环境温度D.两者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会趋于一致【答案】D【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低温物体,导致高温物体温度下降,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至两个物体温度相同。两个物体温度趋向一致后不再变化,说明这两个物体在发生传热的过程中趋向于温度相同。结合题干的分析,直到傍晚再去测量牛奶和水的温度,结果是两者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会趋于一致,选项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8.(2023五下·余姚期末)习习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铜丝围成封闭的正五边形(如图),然后分别在②③④⑤处用黄油各粘一根火柴,在①处用酒精灯加热。第一根掉落的火柴是( )。A.② B.③ C.④ D.⑤【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结合题干分析,第一根掉落的火柴是②,离加热位置最近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9.(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示意图中(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在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在水中传递过程是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0.(2023五下·余姚期末)在同样的炉子上,用大小、形状一样的铜锅、铝锅和铁锅烧同样多的水,水最先烧开的是( )。A.铜锅 B.铝锅 C.铁锅 D.一样快【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比较快,塑料和木头材料传热比较慢。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叫热的不良导体。在同样的炉子上,用大小、形状一样的铜锅、铝锅和铁锅烧同样多的水,水最先烧开的是铜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二、分析与应用21.(2023五下·余姚期末)鱼缸里的生态系统。某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中的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通过对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观察,习习制作了四个生态鱼缸放在了明亮处。她选择了:玻璃鱼缸、河水(含有水蚤)、泥沙、藻类植物、小鱼、小虾。如图所示,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放入同样多的河水,A 鱼缸中放入小鱼2条、小虾2只;B鱼缸比A鱼缸多放两棵藻类植物;C鱼缸比B鱼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鱼缸比C鱼缸多罩了一个黑色罩子。(1)在实验过程中,习习观察到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 )鱼缸。(2)经过对生态鱼缸的观察,习习发现了一条食物链: 。(3)下表是C、D 鱼缸中小鱼的生存时间。 1天 2 天 3 天 4 天 5天C 鱼缸 2 条都活着 2 条都活着 2 条都活着 2 条都活着 2 条都活着D鱼缸 2条都活着 2条都活着 1 条活着 1 条活着 全部死亡通过对C、D鱼缸中小鱼生存的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小鱼的生存除了需要食物,还需要 。在C鱼缸中,由于有光照,所以藻类植物可以进行 和水,产生能供自身生长的 ,吸收 和供给小鱼生存的 。(4)习习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鱼缸中的小鱼频繁浮出水面,一段时间后就死亡了。为了延长小鱼的生存时间,下列改进措施中最有效果的是( )。A.减少一半水量 B.增加2 条小鱼C.增加一倍藻类植物 D.多喂一些鱼食【答案】(1)C(2)藻类→水蚤→小虾→小鱼(3)光照;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养料;氧气(4)C【知识点】生态瓶的应用;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控制放入生物的数量,不能太多。(1)在实验过程中,习习观察到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C鱼缸。(2)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经过对生态鱼缸的观察,习习发现了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小虾→小鱼。(3)通过对C、D鱼缸中小鱼生存的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小鱼的生存除了需要食物,还需要光照。在C鱼缸中,由于有光照,所以藻类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水,产生能供自身生长的二氧化碳,吸收养料和供给小鱼生存的氧气。(4)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鱼缸中的小鱼频繁浮出水面,一段时间后就死亡了。为了延长小鱼的生存时间,要增加一倍藻类植物,选项C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B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2)藻类→水蚤→小虾→小鱼。(3)光照;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养料;氧气。(4)C。22.(2023五下·余姚期末)再现“曹冲称象”。“曹冲称象”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中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将大象的质量转化为石头的质量。惯惯打算学习此方法称一下家里的小猫。于是,他找来一个泡沫箱当小船,然后找来很多小石块和一台电子秤,他还需要用来记水痕的记号笔、水盆和水。(1)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①将小猫放进泡沫箱;②将小猫取出,再将小石块一块一块地放进泡沫箱,直到水位到“水痕”标识;③将泡沫箱放在水中;④用电子秤称出小石块的总质量;⑤用记号笔画出“水痕”标识;A.③①②⑤④ B.③①⑤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①④⑤②(2)惯惯测试放小石块时,泡沫箱侧翻了。按下列方法放置小石块,最容易侧翻的是( )。(3)根据图①中泡沫箱上所刻“水痕”标识,图②中的泡沫箱需要 (填“增加”或“减少”)石块,理由是 。(4)将小石块和小猫分别装入泡沫箱,当泡沫箱沉到同一记号处时,它们的( )相同。A.体积 B.形状 C.质量 D.大小(5)实验中,小石块的称量结果与小猫实际质量差距很大,可能的原因是( )。A.单块石块的质量太小B.小猫的质量太重了C.水盆中的水太多了D.观察水位线的时候,眼睛没有平视【答案】(1)B(2)D(3)增加;增加石块增加了整体的质量,泡沫箱才能继续下沉,达到“水痕”标识(4)C(5)D【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曹冲称象就是利用了浮力的知识原理。(1)在实验中,正确的步骤为:将泡沫箱放在水中;将小猫放进泡沫箱;用记号笔画出“水痕”标识;将小猫取出,再将小石块一块一块地放进泡沫箱,直到水位到“水痕”标识;用电子秤称出小石块的总质量;③①⑤②④正确,选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测试放小石块时,泡沫箱侧翻了。在选项中最容易侧翻的是D,符合题意;ABC不容易侧翻,不符合题意。(3)根据图①中泡沫箱上所刻“水痕”标识,图②中的泡沫箱需要增加石块,因为增加石块增加了整体的质量,泡沫箱才能继续下沉,达到“水痕”标识。(4)在实验中,将小石块和小猫分别装入泡沫箱,当泡沫箱沉到同一记号处时,它们的质量是相同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5)实验中,小石块的称量结果与小猫实际质量差距很大,可能的原因是观察水位线的时候,眼睛没有平视,选项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2)D。(3)增加;增加石块增加了整体的质量,泡沫箱才能继续下沉,达到“水痕”标识。(4)C。(5)D。23.(2023五下·余姚期末)我是环保小卫士。(1)这两幅漫画反应了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漫画一是 ,漫画二是 。(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解决漫画一所反映问题的是( )。A.淋浴代替浴缸浴,并控制洗浴时间B.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C.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D.经常性用自来水冲洗地面(3)从源头上解决漫画二所反映问题的办法是( )。A.垃圾分类 B.回收加工C.减少垃圾数量 D.及时处理(4)堆肥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下列垃圾中,不可用于堆肥的是( )。A.剩米饭 B.废电池 C.鱼骨头 D.瓜果壳(5)习习利用简易材料制作了一个堆肥箱(如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了收集液肥,将厨余垃圾倒在大塑料桶边缘B.为了收集液肥,将厨余垃圾倒在小塑料桶中C.可以在垃圾上覆盖一层土壤D.小石子垫在两个桶之间作为支架,有利于沥出液肥到大塑料桶【答案】(1)水资源短缺;垃圾问题(2)D(3)C(4)B(5)A【知识点】地球上的水;垃圾的处理【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淡水资源很少,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1)结合对题干的分析,这两幅漫画反应了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漫画一是水资源短缺,漫画二是垃圾问题。(2)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如:淋浴代替浴缸浴,并控制洗浴时间;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等,选项D不是节约用水的方法,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3)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选项C是解决垃圾处理的好办法,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4)堆肥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如:剩米饭、鱼骨头、瓜果壳都可以用堆肥的方法,选项B属于有害垃圾,不能使用堆肥的方法,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5)利用简易材料制作了一个堆肥箱,可以为了收集液肥,将厨余垃圾倒在小塑料桶中;可以在垃圾上覆盖一层土壤;小石子垫在两个桶之间作为支架,有利于沥出液肥到大塑料桶等,选项A做法错误,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水资源短缺;垃圾问题。(2)D。(3)C。(4)B。(5)A。24.(2023五下·余姚期末)热量传递的奥秘。夏天到了,白糖棒冰清爽解渴,深受大众喜爱。惯惯打算从冰箱里拿一些棒冰给爷爷送去。(1)惯惯从冰箱里拿出白糖棒冰,发现棒冰上面冒着“白汽”,这种现象属于( )。A.蒸发 B.凝结 C.融化 D.结冰(2)白糖棒冰放置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就融化了,对此时发生的热传递,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的热传递给棒冰B.棒冰的热传递给空气C.空气的热和棒冰的热在相互传递D.空气和棒冰没有发生热传递(3)为了在送棒冰的途中不融化,惯惯拿出家里的四种饮料杯进行保温测试,先把4根白糖棒冰放入不同材料的杯子中,然后每隔2分钟测试杯中棒冰的温度,得出下表中的数据。材料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14分钟杯子A(陶瓷) -5.3℃ -4.8℃ -3.8℃ -2.7℃ -1.9℃ -0.7℃ 0.5℃杯子B(金属) -5.3℃ -4.3℃ -3.1℃ -1.6℃ -0.2℃ 1.1℃ 2.2℃杯子C(塑料) -5.3℃ -4.5℃ -3.6℃ -2.5℃ -1.3℃ -0.1℃ 1.2℃杯子 D(纸) -5.3℃ -4.5℃ -3.5℃ -2.3℃ -1.0℃ 0.1℃ 1.3℃上述实验中,惯惯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A.杯子的保温效果和白糖棒冰的数量有关吗B.哪种杯子里盛放的白糖棒冰更好吃C.哪种材质的杯子保温效果最好呢D.杯子的保温效果和时间有关吗(4)分析表中数据,惯惯应该选择用( )装白糖棒冰给爷爷送去。A.陶瓷杯 B.金属杯 C.塑料杯 D.纸杯(5)惯惯想请你帮忙设计一个保温杯,以便更好地把白糖棒冰送给爷爷。要求图文结合(标注材料名称),并简单写出该保温杯的两点设计原理。“白糖棒冰”保温杯设计设计原理【答案】(1)B(2)A(3)C(4)A(5)略【知识点】凝结;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不同的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比较快,塑料和木头材料传热比较慢。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叫热的不良导体。(1)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从冰箱里拿出白糖棒冰,发现棒冰上面冒着“白汽”,这种现象属于凝结,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白糖棒冰放置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就融化了,说明空气的热传递给棒冰,选项A描述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3)比较实验中的四个杯子,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哪种材质的杯子保湿效果最好,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4)分析实验数据,应该选择用陶瓷杯装白糖棒冰给爷爷送去,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5)结合所学,设计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B。(2)A。(3)C。(4)A。(5)1 / 1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3五下·余姚期末)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两组实验要保持的相同条件有( )。A.空气、水、土壤、光 B.空气、水、温度、光C.温度、水、土壤、光 D.空气、水、温度、土壤2.(2023五下·余姚期末)5月底,余姚本地杨梅上市了。习习了解到这些杨梅是在塑料大棚中栽培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可以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请你从有利于种子发芽的角度考虑,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 D.增加光照3.(2023五下·余姚期末)习习做完实验后,将蚯蚓饲养在有土壤的杯子里,为了保证土壤湿润,她往土壤里倒了很多水,第二天蚯蚓都爬到土壤外面了。造成蚯蚓往外爬的原因可能是( )。A.土壤浇水后太冷了B.土壤中倒水后缺少了空气,蚯蚓爬出来呼吸C.蚯蚓肚子饿了,爬出来觅食D.实验室的材料吸引了蚯蚓4.(2023五下·余姚期末)生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企鹅身体脂肪很厚,适宜寒冷的环境B.仙人掌有很多刺,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C.天鹅的脚有蹼,适宜在水中游泳D.鲫鱼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小水中的阻力5.(2023五下·余姚期末)4月份的时候,习习发现自己家的柯基(一种犬类品种)掉了很多毛。狗狗换毛是为了( )。A.适应温度的变化 B.减少能量流失C.换新鲜的毛 D.没有作用6.(2023五下·余姚期末)惯惯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制作了一艘橡皮泥船。比赛时,他往船上加同样大小的螺母,当螺母数为24枚时,橡皮泥船刚好沉没。那么惯惯制作的这艘船的载重量为( )。A.22 枚螺母 B.23 枚螺母 C.24 枚螺母 D.25枚螺母7.(2023五下·余姚期末)习习分别用边长为18厘米的四张正方形铝箔纸,设计并制作了四艘小船,下图为四艘小船的设计图(单位:厘米),其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A. B.C. D.8.(2023五下·余姚期末)惯惯在测试自己的小船时发现,船在船舵摆正的情况下始终向左航行。为了让小船直线航行,惯惯应该怎么调试船舵 ( )A.船舵向左 B.船舵向右 C.船舵向中间 D.随意朝向9.(2023五下·余姚期末)习习在翻阅资料时发现有这样一种潜艇模型(如图),想让潜艇上浮,我们可以( )。A.从a处往艇内吹气 B.从a处往艇外吸气C.从a处吹气、吸气都可以 D.把杯子里的水倒掉10.(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关于造船过程中的观点,错误的是( )。A.画设计图时既要考虑船的大小、动力,还要考虑材料、成本等B.要按照设计图建造,并思考建造步骤的合理性C.达到测试标准后,整个造船项目就结束了D.造船是项大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成员协同合作11.(2023五下·余姚期末)( )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左右,适宜生命存在。A.大气 B.土壤 C.岩石 D.植物12.(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物品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①果皮 ②空易拉罐 ③废纸 ④金属 ⑤过期药品 ⑥废电池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②④⑤13.(2023五下·余姚期末)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除了开发、推广新能源,我们也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减少碳的排放,促进碳的吸收。下列措施中,我们可以采取的是( )。①随手关灯 ②夏季长时间地用空调制冷 ③使用节能LED灯 ④植树造林⑤绿色出行 ⑥每次看完电视后,让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14.(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是我国电能来源占比前四位的发电方式,其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15.(2023五下·余姚期末)万家桥江是余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条河流,原来是著名的黑臭河道,如今经过长期整治从“黑臭河”变身成了“最美生态河道”。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A.面对污染的河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去治理B.人们可以随意污染河流,只要后期加强治理就行了C.治理污染只要政府参与就能成功D.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让路16.(2023五下·余姚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适宜条件下凝结成小水滴,浮于靠近地面的空气中的现象称为( )。A.雨 B.霜 C.雾 D.雪17.(2023五下·余姚期末)早上,从冰箱中取出的牛奶太冷了,惯惯将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由于惯惯出门上学太心急忘记喝牛奶了,直到傍晚回家才发现牛奶一直泡在水中,此时他再去测量牛奶和水的温度,结果( )。A.牛奶的温度会高于外面的水温B.外面的水温会高于牛奶的温度C.两者的温度会高于周围的环境温度D.两者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会趋于一致18.(2023五下·余姚期末)习习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铜丝围成封闭的正五边形(如图),然后分别在②③④⑤处用黄油各粘一根火柴,在①处用酒精灯加热。第一根掉落的火柴是( )。A.② B.③ C.④ D.⑤19.(2023五下·余姚期末)下列示意图中(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A. B. C. D.20.(2023五下·余姚期末)在同样的炉子上,用大小、形状一样的铜锅、铝锅和铁锅烧同样多的水,水最先烧开的是( )。A.铜锅 B.铝锅 C.铁锅 D.一样快二、分析与应用21.(2023五下·余姚期末)鱼缸里的生态系统。某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中的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通过对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观察,习习制作了四个生态鱼缸放在了明亮处。她选择了:玻璃鱼缸、河水(含有水蚤)、泥沙、藻类植物、小鱼、小虾。如图所示,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放入同样多的河水,A 鱼缸中放入小鱼2条、小虾2只;B鱼缸比A鱼缸多放两棵藻类植物;C鱼缸比B鱼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鱼缸比C鱼缸多罩了一个黑色罩子。(1)在实验过程中,习习观察到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 )鱼缸。(2)经过对生态鱼缸的观察,习习发现了一条食物链: 。(3)下表是C、D 鱼缸中小鱼的生存时间。 1天 2 天 3 天 4 天 5天C 鱼缸 2 条都活着 2 条都活着 2 条都活着 2 条都活着 2 条都活着D鱼缸 2条都活着 2条都活着 1 条活着 1 条活着 全部死亡通过对C、D鱼缸中小鱼生存的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小鱼的生存除了需要食物,还需要 。在C鱼缸中,由于有光照,所以藻类植物可以进行 和水,产生能供自身生长的 ,吸收 和供给小鱼生存的 。(4)习习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鱼缸中的小鱼频繁浮出水面,一段时间后就死亡了。为了延长小鱼的生存时间,下列改进措施中最有效果的是( )。A.减少一半水量 B.增加2 条小鱼C.增加一倍藻类植物 D.多喂一些鱼食22.(2023五下·余姚期末)再现“曹冲称象”。“曹冲称象”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中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将大象的质量转化为石头的质量。惯惯打算学习此方法称一下家里的小猫。于是,他找来一个泡沫箱当小船,然后找来很多小石块和一台电子秤,他还需要用来记水痕的记号笔、水盆和水。(1)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①将小猫放进泡沫箱;②将小猫取出,再将小石块一块一块地放进泡沫箱,直到水位到“水痕”标识;③将泡沫箱放在水中;④用电子秤称出小石块的总质量;⑤用记号笔画出“水痕”标识;A.③①②⑤④ B.③①⑤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①④⑤②(2)惯惯测试放小石块时,泡沫箱侧翻了。按下列方法放置小石块,最容易侧翻的是( )。(3)根据图①中泡沫箱上所刻“水痕”标识,图②中的泡沫箱需要 (填“增加”或“减少”)石块,理由是 。(4)将小石块和小猫分别装入泡沫箱,当泡沫箱沉到同一记号处时,它们的( )相同。A.体积 B.形状 C.质量 D.大小(5)实验中,小石块的称量结果与小猫实际质量差距很大,可能的原因是( )。A.单块石块的质量太小B.小猫的质量太重了C.水盆中的水太多了D.观察水位线的时候,眼睛没有平视23.(2023五下·余姚期末)我是环保小卫士。(1)这两幅漫画反应了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漫画一是 ,漫画二是 。(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解决漫画一所反映问题的是( )。A.淋浴代替浴缸浴,并控制洗浴时间B.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C.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D.经常性用自来水冲洗地面(3)从源头上解决漫画二所反映问题的办法是( )。A.垃圾分类 B.回收加工C.减少垃圾数量 D.及时处理(4)堆肥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下列垃圾中,不可用于堆肥的是( )。A.剩米饭 B.废电池 C.鱼骨头 D.瓜果壳(5)习习利用简易材料制作了一个堆肥箱(如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了收集液肥,将厨余垃圾倒在大塑料桶边缘B.为了收集液肥,将厨余垃圾倒在小塑料桶中C.可以在垃圾上覆盖一层土壤D.小石子垫在两个桶之间作为支架,有利于沥出液肥到大塑料桶24.(2023五下·余姚期末)热量传递的奥秘。夏天到了,白糖棒冰清爽解渴,深受大众喜爱。惯惯打算从冰箱里拿一些棒冰给爷爷送去。(1)惯惯从冰箱里拿出白糖棒冰,发现棒冰上面冒着“白汽”,这种现象属于( )。A.蒸发 B.凝结 C.融化 D.结冰(2)白糖棒冰放置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就融化了,对此时发生的热传递,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的热传递给棒冰B.棒冰的热传递给空气C.空气的热和棒冰的热在相互传递D.空气和棒冰没有发生热传递(3)为了在送棒冰的途中不融化,惯惯拿出家里的四种饮料杯进行保温测试,先把4根白糖棒冰放入不同材料的杯子中,然后每隔2分钟测试杯中棒冰的温度,得出下表中的数据。材料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14分钟杯子A(陶瓷) -5.3℃ -4.8℃ -3.8℃ -2.7℃ -1.9℃ -0.7℃ 0.5℃杯子B(金属) -5.3℃ -4.3℃ -3.1℃ -1.6℃ -0.2℃ 1.1℃ 2.2℃杯子C(塑料) -5.3℃ -4.5℃ -3.6℃ -2.5℃ -1.3℃ -0.1℃ 1.2℃杯子 D(纸) -5.3℃ -4.5℃ -3.5℃ -2.3℃ -1.0℃ 0.1℃ 1.3℃上述实验中,惯惯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A.杯子的保温效果和白糖棒冰的数量有关吗B.哪种杯子里盛放的白糖棒冰更好吃C.哪种材质的杯子保温效果最好呢D.杯子的保温效果和时间有关吗(4)分析表中数据,惯惯应该选择用( )装白糖棒冰给爷爷送去。A.陶瓷杯 B.金属杯 C.塑料杯 D.纸杯(5)惯惯想请你帮忙设计一个保温杯,以便更好地把白糖棒冰送给爷爷。要求图文结合(标注材料名称),并简单写出该保温杯的两点设计原理。“白糖棒冰”保温杯设计设计原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做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两组实验要保持的相同条件有空气、水、温度、光,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答案】C【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结合题干分析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温度,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答案】B【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生存技巧。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结合题干分析,造成蚯蚓往外爬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倒水后缺少了空气,蚯蚓爬出来呼吸,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当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自身会做出调整,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同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植物的的生长需要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空气和土壤。仙人掌的叶退化成了刺,茎则肥厚多汁,能储存大量的水分和营养,这种特征说明它的生长环境缺少水分,选项B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5.【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当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以此适应环境,狗狗换毛是为了适应温度的变化,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答案】B【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也越大。结合对题干的分析,惯惯制作的这艘船的载重量为23枚螺母,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答案】B【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也越大。结合对习习制作的四艘小船的设计图,其中载重量最大的是选项B设计图,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小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船在船舵摆正的情况下始终向左航行,为了让小船直线航行,可以将船舵向右调试,选项B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答案】A【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小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结合对题干图片的分析,想让潜艇上浮,我们可以从a处往艇内吹气,选项A做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0.【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小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画设计图时既要考虑船的大小、动力,还要考虑材料、成本等,要按照设计图建造,并思考建造步骤的合理性,造船是项大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成员协同合作,选项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答案】A【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地球。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大气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左右,适宜生命存在,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答案】B【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垃圾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空易拉罐、废纸、金属等属于可回收垃圾,②③④正确,选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3.【答案】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只有每个人保护环境,自愿过绿色低碳生活,才能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大力种草植树,爱护花草树木,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要做到随手关灯、使用节能LED灯、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①③④⑤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4.【答案】A【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这些问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火力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5.【答案】A【知识点】水污染【解析】【分析】水污染是我国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水资源短缺会在人口剧增时,造成用水紧张;水污染含有毒物质会危害人的健康等都是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结合题干事例告诉我们面对污染的河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去治理,选项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C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6.【答案】C【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汽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汽的现象如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适宜条件下凝结成小水滴,浮于靠近地面的空气中的现象称为雾,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7.【答案】D【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低温物体,导致高温物体温度下降,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至两个物体温度相同。两个物体温度趋向一致后不再变化,说明这两个物体在发生传热的过程中趋向于温度相同。结合题干的分析,直到傍晚再去测量牛奶和水的温度,结果是两者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会趋于一致,选项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8.【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结合题干分析,第一根掉落的火柴是②,离加热位置最近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9.【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在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在水中传递过程是选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0.【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比较快,塑料和木头材料传热比较慢。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叫热的不良导体。在同样的炉子上,用大小、形状一样的铜锅、铝锅和铁锅烧同样多的水,水最先烧开的是铜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1.【答案】(1)C(2)藻类→水蚤→小虾→小鱼(3)光照;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养料;氧气(4)C【知识点】生态瓶的应用;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控制放入生物的数量,不能太多。(1)在实验过程中,习习观察到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C鱼缸。(2)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经过对生态鱼缸的观察,习习发现了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小虾→小鱼。(3)通过对C、D鱼缸中小鱼生存的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小鱼的生存除了需要食物,还需要光照。在C鱼缸中,由于有光照,所以藻类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水,产生能供自身生长的二氧化碳,吸收养料和供给小鱼生存的氧气。(4)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鱼缸中的小鱼频繁浮出水面,一段时间后就死亡了。为了延长小鱼的生存时间,要增加一倍藻类植物,选项C做法正确,符合题意;AB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2)藻类→水蚤→小虾→小鱼。(3)光照;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养料;氧气。(4)C。22.【答案】(1)B(2)D(3)增加;增加石块增加了整体的质量,泡沫箱才能继续下沉,达到“水痕”标识(4)C(5)D【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曹冲称象就是利用了浮力的知识原理。(1)在实验中,正确的步骤为:将泡沫箱放在水中;将小猫放进泡沫箱;用记号笔画出“水痕”标识;将小猫取出,再将小石块一块一块地放进泡沫箱,直到水位到“水痕”标识;用电子秤称出小石块的总质量;③①⑤②④正确,选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测试放小石块时,泡沫箱侧翻了。在选项中最容易侧翻的是D,符合题意;ABC不容易侧翻,不符合题意。(3)根据图①中泡沫箱上所刻“水痕”标识,图②中的泡沫箱需要增加石块,因为增加石块增加了整体的质量,泡沫箱才能继续下沉,达到“水痕”标识。(4)在实验中,将小石块和小猫分别装入泡沫箱,当泡沫箱沉到同一记号处时,它们的质量是相同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5)实验中,小石块的称量结果与小猫实际质量差距很大,可能的原因是观察水位线的时候,眼睛没有平视,选项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2)D。(3)增加;增加石块增加了整体的质量,泡沫箱才能继续下沉,达到“水痕”标识。(4)C。(5)D。23.【答案】(1)水资源短缺;垃圾问题(2)D(3)C(4)B(5)A【知识点】地球上的水;垃圾的处理【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淡水资源很少,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1)结合对题干的分析,这两幅漫画反应了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漫画一是水资源短缺,漫画二是垃圾问题。(2)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如:淋浴代替浴缸浴,并控制洗浴时间;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等,选项D不是节约用水的方法,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3)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选项C是解决垃圾处理的好办法,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4)堆肥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如:剩米饭、鱼骨头、瓜果壳都可以用堆肥的方法,选项B属于有害垃圾,不能使用堆肥的方法,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5)利用简易材料制作了一个堆肥箱,可以为了收集液肥,将厨余垃圾倒在小塑料桶中;可以在垃圾上覆盖一层土壤;小石子垫在两个桶之间作为支架,有利于沥出液肥到大塑料桶等,选项A做法错误,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水资源短缺;垃圾问题。(2)D。(3)C。(4)B。(5)A。24.【答案】(1)B(2)A(3)C(4)A(5)略【知识点】凝结;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汽又凝结成水的现象。不同的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比较快,塑料和木头材料传热比较慢。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叫热的不良导体。(1)水蒸汽凝结的现象如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玻璃上有水珠。从冰箱里拿出白糖棒冰,发现棒冰上面冒着“白汽”,这种现象属于凝结,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白糖棒冰放置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就融化了,说明空气的热传递给棒冰,选项A描述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3)比较实验中的四个杯子,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哪种材质的杯子保湿效果最好,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4)分析实验数据,应该选择用陶瓷杯装白糖棒冰给爷爷送去,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5)结合所学,设计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B。(2)A。(3)C。(4)A。(5)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