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3四下·衢江期末)植物学家( )的团队收集了约4000 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A.钟扬 B.袁隆平 C.屠呦呦2.(2022四下·邳州期末)在研究根的作用时,在试管的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 )。A.增加水的营养 B.防止水分蒸发 C.防止空气跑出3.(2023四下·衢江期末)樱桃颜色鲜艳,味道甜美,常常吸引动物吞食。樱桃的种子传播方式不包括( )。A.水力传播 B.弹力传播 C.动物传播4.(2023四下·衢江期末)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关于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凤仙花的叶子都是交叉排列的,原因是看上去会更加美观B.在叶子上套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滴,说明叶具有蒸腾作用C.把凤仙花的茎放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一天后将茎横向切开,可以看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圆点,说明茎有支撑作用5.(2023四下·衢江期末)奶奶准备做豆腐吃,她把许多黄豆浸泡在水里,8小时后小科发现这些黄豆发生了变化,黄豆的变化主要是( )。A.长出胚根 B.长出胚芽 C.黄豆变大了6.(2023四下·衢江期末)有一个四接线头的接线盒,1﹣2、1﹣3、2﹣3 是通路,其他都是断路。下列连接方法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C.7.(2023四下·衢江期末)在“模拟安装照明电路”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充分考虑实际的需要B.利用材料直接进行安装C.设计好后要细心听取他人的建议8.(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完成了三个电路的连接,当开关闭合时,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A. B. C.9.(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连接好电路后,发现灯泡忽明忽暗,可能是( )。A.电池接反了 B.导线断了 C.电路接触不良10.(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在学习了《电路》这个单元之后,发现苹果也可以用来发电,如图所示,如果想让这个灯泡更亮一点,可以( )。A.增加小灯泡个数 B.增加苹果数量 C.增加导线长度11.(2023四下·衢江期末)根据《岩石与土壤》单元的学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岩石与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B.地球上土壤的形成是很快的C.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推测它们形成的年代12.(2023四下·衢江期末)在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时,标签上要写上( )、采集地、采集者。A.岩石或矿物的名称 B.组成岩石的矿物 C.岩石的硬度13.(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在博物馆看到一尊白色雕像,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这尊雕像是由( )制成的。A.石墨 B.石膏 C.盐岩14.(2023四下·衢江期末)如右图所示的砂岩,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B.颗粒粗或中等而紧密C.有美丽的条纹15.(2023四下·衢江期末)课堂中通过对花岗岩的观察与比较,小科发现岩石中黑色发光的颗粒是( )。A.石英 B.云母 C.长石二、简答题16.(2023四下·衢江期末)凤仙花高度变化折线图。(1)图中 A、B 两个生长过程的名称分别是 A ,B 。(2)凤仙花从播种到结出新的种子,大约需( )天。A.30 B.70 C.100(3)判断: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后面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4)凤仙花生长最快的阶段是 阶段到 阶段,在这个阶段,叶子数量快速增多,进行 为植株提供更多营养。17.(2023四下·衢江期末)简单电路。(1)根据右边实物图,在方框中画出电路连接图,并标出电流的路径。(2)把电路中的 拆掉,就成为电路检测器。(3)小科想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螺丝刀的导电性,下面是小科的检测步骤:先预测被检测的物体能否使小灯泡亮起来;再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做好记录;重复检测三次。小宏认为小科的方法不合理,他的理由是 。(4)小科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螺丝刀手柄的导电性,检测了三次小灯泡都是不亮的,说明螺丝刀手柄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18.(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在学习《岩石与土壤》这一单元后,到金钉子公园参观,他看到了下图所示的一块化石。(1)小科在观察这块岩石时,发现一旁的文字介绍提到活化石用指甲可以刮出痕迹,说明这个岩石的硬度是 ;用 照射这块石头,能看见有金属光泽;用它的边缘靠近书本,发现看不见文字,说明它的 不好。(2)他还发现这块岩石的外表颜色和条痕颜色是不同的,选择 颜色比较可靠。(3)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①这块化石属于变质岩。( )②这是一种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③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它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 )三、综合探究题19.(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在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后,也想学着进行种植。妈妈给了他一把南瓜种子,让他种在家里菜园的大棚里。在小科的照料下,瓜苗出土了,茁壮成长,还开出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的季节,竟然连一个小瓜也没有结。小科很伤心,想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告诉他,要想找到原因,就要像科学家那样对种子到花朵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1)妈妈告诉他在播种时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这是为了( )。A.养分充分,能满足种子萌发的需要B.让南瓜花开得更好看C.使种子不会腐烂(2)风雨来袭,南瓜依然稳稳地扎根土壤,没有被冲走,主要原因在于( )。A.南瓜的根能固定植物B.南瓜的茎很长C.南瓜的叶子很多(3)通过观察,小科发现南瓜种子和凤仙花一样,发芽时先长出了根,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4)为了能够解决南瓜花不结果的问题,小科对南瓜花进行了解剖,解剖的顺序应该是 (填“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解剖的记录如下: 花萼 A 雄蕊 B1 号花 5 5 3 02号花 5 5 0 1(5)表中花的结构还缺少两部分,分别是 A 、B ,根据表中信息,南瓜花属于 (填“完全花”或“不完全花”)。(6)最后,小科发现南瓜不结果的秘密在于大棚里没有传粉的媒介,下列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A.养殖蜜蜂B.栽种其他种类的植物C.喷洒农药(7)解决了问题后,南瓜终于结果了!南瓜的果实分为 和 两个部分。20.(2023四下·衢江期末)声光控开关的奥秘:声光控开关实际上是由“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两个开关组成的。感光口接收到光线时光控开关自动断开,没有接收到光线时自动闭合;感声口接收到声音时自动闭合,没有声音时自动断开。小科为了探究声光控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了电路的模拟。如图所示:(1)生活中的声光控开关属于 (填“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开关。(2)声光控开关外接的是220V的交流电,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电池做电源B.切断电源后安装开关C.开关脏了后用湿抹布擦拭(3)白天光线强时,光控开关 (填“闭合”或“断开”),无论有没有人走动,楼道灯都 (填“亮”或“不亮”)。(4)晚上,光控开关 (填“闭合”或“断开”),有人走动时,声控开关 (填“闭合”或“断开”),楼道灯 (填“亮”或“不亮”)。四、科学阅读21.(2023四下·衢江期末)土 壤地质学家们把土壤的黏沙比例称为土壤质地。直径小于0.01 毫米的土粒称黏粒;直径为0.01~1毫米的土粒称沙粒;直径大于1毫米的土粒称砾石。土壤的种类分为以下三种。沙质土:含沙粒在80%以上,土粒间大孔隙多,通透性好,有机质矿质化快,易耕作,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遇水易板结,肥力一般较低。种植作物要增施有机肥和少量多次地勤追化肥。黏质土:含黏粒在60%以上,土壤硬度大,黏性强,故适耕性差。土壤保水保肥力强,潜在肥力较高。但土紧难耕,土温低,肥效不易挥发。因此,水田要注意管水,提高泥温,多施腐熟性有机肥和热性化肥。壤土:黏粒和沙粒比例适中,一般沙粒占40%~55%,黏粒占45%~60%,质地轻松,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力强,耕作爽犁。 因此,它是水、肥、气、热协调的优质土壤。(1)根据土壤质地不同将土壤分为 、 和 。(2)在进行比较土壤的渗水性实验时,要保证相同的条件是 、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的渗水性最强。(3)将水倒入盛有土壤的玻璃杯中,用小棒搅拌后静置分层,如图。请根据文中信息以及课堂中的观察,判断 A 是 ,B是 。(4)三种土壤的沙粒和黏粒的含量不同,请在圆圈中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别表示出三种土壤的含沙粒量和含黏粒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扬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他胸怀科技报国理想,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4000万粒种子,为盘点中国植物资源家底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为下一步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2.【答案】B【知识点】根【解析】【分析】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中,在试管中水面上滴些植物油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水蒸发影响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如果不加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试管中的水会因根的吸收和自然蒸发而减少。可见B符合题意。3.【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樱桃种子的传播方式 大多数是动物传播,在水边也可以是水力传播。但是樱桃的种子传播方式不包括弹力传播。4.【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A:凤仙花的叶子都是交叉排列的,原因是看上去会更加美观,错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接受阳光;B:在叶子上套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滴,说明叶具有蒸腾作用,正确;C:把凤仙花的茎放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一天后将茎横向切开,可以看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圆点,说明茎有支撑作用,错误;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5.【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分析】把许多黄豆浸泡在水里,第二天小科发现这些黄豆发生了变化,黄豆的变化主要是黄豆变大了。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黄豆种子吸水膨胀。6.【答案】C【知识点】检测电路内部连接【解析】【分析】通过电路检测器,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路连接情况,如果能够点亮小灯泡,说明接线柱之间存在通路,可以通过多个接线柱之间的测量来判断内部的连通情况。根据对接线盒检测结果的认识,1-2、1-3和2-3存在电流通路,1-4、2-4和3-4之间没有通路,所以1、2、3点不与4点连接即可。所以C不符合上述要求。7.【答案】B【知识点】设计、安装照明电路【解析】【分析】A:要充分考虑实际的需要,正确;B:利用材料直接进行安装,错误;要先进行设计;C:设计好后要细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正确。8.【答案】B【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A、C电路是短路,小灯泡无法发光;B电路是闭合回路,小灯泡能发光。9.【答案】C【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解析】【分析】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叫电源,二是要有闭合的电路。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小科连接好电路后,发现灯泡忽明忽暗,说明电路元件是完好的,只可能是电路接触不良。10.【答案】B【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三部分组成。电源的作用是持续供电;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电器元件;用电器的作用是利用电流工作。苹果也可以用来发电,这里苹果相当于电源,所以想要让这个灯泡更亮一点,可以增加苹果数量,相当于苹果串联,电压相加。11.【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A:岩石与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正确;B:地球上土壤的形成是很快的,错误;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C: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推测它们形成的年代,正确。12.【答案】A【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解析】【分析】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一般包括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岩石标本的标签内容包括编号、岩石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13.【答案】B【知识点】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岩石具有广泛的作用。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左右,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作用。图中的这尊雕像是由石膏制成的。14.【答案】A【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颜色、条纹、气味、颗粒大小、硬度、光滑程度、轻重等方面来观察岩石。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15.【答案】B【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花岗岩有美丽的花纹,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其硬度高、耐磨损。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组成花岗岩的黑色颗粒是云母,白色颗粒是石英,肉红色颗粒是长石。16.【答案】(1)开花;结果(2)C(3)正确(4)长出多片叶;长出花蕾;光合作用【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1)凤仙花在开花前,植株的高度会迅速增加;凤仙花在开花期间,植株的高度将不再有明显的变化,营养物质全部用来开花结果孕育种子。所以图中 A、B 两个生长过程的名称分别是开花和结果。(2)凤仙花的每个生长周期为178天,约6个月,一般在春季播种。凤仙花从播种到结出新的种子,大约需100天。(3)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和以后长出来的叶不一样,凤仙花的第一对叶是由种子的子叶发育来的,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第二对和以后的叶子是由叶芽发育来的,称为真叶。(4)根据题干可知,凤仙花生长最快的阶段是长出多片叶阶段到长出花蕾阶段,在这个阶段,叶子数量快速增多,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提供更多营养。17.【答案】(1)(2)开关(3)检测之前,电路检测器没有进行自检(4)绝缘体【知识点】电路连接图;电路故障检测【解析】【分析】(1)绘制电路图时,尽量按照实际的电路描下来,正确反映各个电路元器件的位置和电路设计情况。但是绘制简单电路图时,尽量将导线画成直线,不要交叉。(2)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电源的作用是持续供电;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电器元件;开关的作用是连通或切断电源;用电器的作用是利用电流工作。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3)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小灯泡是否故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电路检测器自检;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被测元件两端,看看检测器灯泡是否发光;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小宏认为小科的方法不合理,因为检测之前,电路检测器没有进行自检。(4)用的“电路检测器”是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它是根据观察电路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找出电路故障的,也可以用来检测物体是否导电。小科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螺丝刀手柄的导电性,检测了三次小灯泡都是不亮的,说明螺丝刀手柄是绝缘体。18.【答案】(1)软;手电筒;透明性(2)条痕(3)错误;正确;正确【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化石【解析】【分析】(1)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敲开岩石后,用手指甲、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硬度。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软。用手电筒照射这块石头,能看见有金属光泽。在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时采用的方法是用手电筒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用它的边缘靠近书本,发现看不见文字,说明它的透明性不好。(2)条痕是矿物原本的颜色,而矿石表面由于在自然界中暴露的时间较长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3)①化石一般都在沉积岩中。②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这是一种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③化石是保存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根据化石中古代生物的样子,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当时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根据化石所在地层的形成年代和变化过程,推演出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19.【答案】(1)A(2)A(3)胚根(4)从外到内(5)花瓣;雌蕊;不完全花(6)A(7)果皮;种子【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根;解剖花;花的种类【解析】【分析】(1)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种植南瓜时,应该挑选颗粒饱满又没损伤的种子。(2)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营养器官,它具有固着植物的功能,所以风雨来袭,南瓜依然稳稳地扎根土壤,没有被冲走。(3)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4)解剖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分。(5)植物的花多种多样,根据花的结构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表中花的结构还缺少两部分,分别是A花瓣和B雌蕊。所以南瓜花没有雄蕊,属于不完全花。(6)昆虫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所以养殖蜜蜂有助于花粉的传播。(7)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南瓜的果实分为果皮和种子两部分。20.【答案】(1)非接触式(2)B(3)断开;不亮(4)闭合;闭合;亮【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关是一种控制电流接通与断开的装置。开关的种类有很多,一般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生活中的声光控开关属于非接触式开关。(2)A:可以用电池做电源,错误;声光控开关外接的是220V的交流电;B:切断电源后安装开关,正确;C:开关脏了后用湿抹布擦拭,错误;湿抹布是导体,容易触电。(3)光控开关,天亮了,会自动灭。白天光线强时,光控开关断开无论有没有人走动,楼道灯都不亮。(4)光控开关,天亮了,会自动灭。晚上,光控开关闭合,有人走动时,声控开关闭合,楼道灯亮。21.【答案】(1)沙质土;黏质土;壤土(2)水量;倒水速度;沙质土(3)黏土;沙粒(4)【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1)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土壤的渗水性,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土壤种类,其他条件比如水量、倒水速度都要保持不变。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土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所以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所以A是黏土,B沙砾。(4)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1 / 1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3四下·衢江期末)植物学家( )的团队收集了约4000 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A.钟扬 B.袁隆平 C.屠呦呦【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扬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他胸怀科技报国理想,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4000万粒种子,为盘点中国植物资源家底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为下一步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2.(2022四下·邳州期末)在研究根的作用时,在试管的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 )。A.增加水的营养 B.防止水分蒸发 C.防止空气跑出【答案】B【知识点】根【解析】【分析】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中,在试管中水面上滴些植物油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水蒸发影响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如果不加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试管中的水会因根的吸收和自然蒸发而减少。可见B符合题意。3.(2023四下·衢江期末)樱桃颜色鲜艳,味道甜美,常常吸引动物吞食。樱桃的种子传播方式不包括( )。A.水力传播 B.弹力传播 C.动物传播【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樱桃种子的传播方式 大多数是动物传播,在水边也可以是水力传播。但是樱桃的种子传播方式不包括弹力传播。4.(2023四下·衢江期末)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关于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凤仙花的叶子都是交叉排列的,原因是看上去会更加美观B.在叶子上套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滴,说明叶具有蒸腾作用C.把凤仙花的茎放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一天后将茎横向切开,可以看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圆点,说明茎有支撑作用【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A:凤仙花的叶子都是交叉排列的,原因是看上去会更加美观,错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接受阳光;B:在叶子上套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滴,说明叶具有蒸腾作用,正确;C:把凤仙花的茎放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一天后将茎横向切开,可以看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圆点,说明茎有支撑作用,错误;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5.(2023四下·衢江期末)奶奶准备做豆腐吃,她把许多黄豆浸泡在水里,8小时后小科发现这些黄豆发生了变化,黄豆的变化主要是( )。A.长出胚根 B.长出胚芽 C.黄豆变大了【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分析】把许多黄豆浸泡在水里,第二天小科发现这些黄豆发生了变化,黄豆的变化主要是黄豆变大了。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黄豆种子吸水膨胀。6.(2023四下·衢江期末)有一个四接线头的接线盒,1﹣2、1﹣3、2﹣3 是通路,其他都是断路。下列连接方法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检测电路内部连接【解析】【分析】通过电路检测器,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路连接情况,如果能够点亮小灯泡,说明接线柱之间存在通路,可以通过多个接线柱之间的测量来判断内部的连通情况。根据对接线盒检测结果的认识,1-2、1-3和2-3存在电流通路,1-4、2-4和3-4之间没有通路,所以1、2、3点不与4点连接即可。所以C不符合上述要求。7.(2023四下·衢江期末)在“模拟安装照明电路”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充分考虑实际的需要B.利用材料直接进行安装C.设计好后要细心听取他人的建议【答案】B【知识点】设计、安装照明电路【解析】【分析】A:要充分考虑实际的需要,正确;B:利用材料直接进行安装,错误;要先进行设计;C:设计好后要细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正确。8.(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完成了三个电路的连接,当开关闭合时,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A. B. C.【答案】B【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A、C电路是短路,小灯泡无法发光;B电路是闭合回路,小灯泡能发光。9.(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连接好电路后,发现灯泡忽明忽暗,可能是( )。A.电池接反了 B.导线断了 C.电路接触不良【答案】C【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解析】【分析】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叫电源,二是要有闭合的电路。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小科连接好电路后,发现灯泡忽明忽暗,说明电路元件是完好的,只可能是电路接触不良。10.(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在学习了《电路》这个单元之后,发现苹果也可以用来发电,如图所示,如果想让这个灯泡更亮一点,可以( )。A.增加小灯泡个数 B.增加苹果数量 C.增加导线长度【答案】B【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三部分组成。电源的作用是持续供电;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电器元件;用电器的作用是利用电流工作。苹果也可以用来发电,这里苹果相当于电源,所以想要让这个灯泡更亮一点,可以增加苹果数量,相当于苹果串联,电压相加。11.(2023四下·衢江期末)根据《岩石与土壤》单元的学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岩石与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B.地球上土壤的形成是很快的C.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推测它们形成的年代【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A:岩石与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正确;B:地球上土壤的形成是很快的,错误;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C: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推测它们形成的年代,正确。12.(2023四下·衢江期末)在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时,标签上要写上( )、采集地、采集者。A.岩石或矿物的名称 B.组成岩石的矿物 C.岩石的硬度【答案】A【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解析】【分析】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一般包括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岩石标本的标签内容包括编号、岩石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13.(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在博物馆看到一尊白色雕像,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这尊雕像是由( )制成的。A.石墨 B.石膏 C.盐岩【答案】B【知识点】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岩石具有广泛的作用。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左右,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作用。图中的这尊雕像是由石膏制成的。14.(2023四下·衢江期末)如右图所示的砂岩,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B.颗粒粗或中等而紧密C.有美丽的条纹【答案】A【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颜色、条纹、气味、颗粒大小、硬度、光滑程度、轻重等方面来观察岩石。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15.(2023四下·衢江期末)课堂中通过对花岗岩的观察与比较,小科发现岩石中黑色发光的颗粒是( )。A.石英 B.云母 C.长石【答案】B【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花岗岩有美丽的花纹,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其硬度高、耐磨损。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组成花岗岩的黑色颗粒是云母,白色颗粒是石英,肉红色颗粒是长石。二、简答题16.(2023四下·衢江期末)凤仙花高度变化折线图。(1)图中 A、B 两个生长过程的名称分别是 A ,B 。(2)凤仙花从播种到结出新的种子,大约需( )天。A.30 B.70 C.100(3)判断: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后面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4)凤仙花生长最快的阶段是 阶段到 阶段,在这个阶段,叶子数量快速增多,进行 为植株提供更多营养。【答案】(1)开花;结果(2)C(3)正确(4)长出多片叶;长出花蕾;光合作用【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1)凤仙花在开花前,植株的高度会迅速增加;凤仙花在开花期间,植株的高度将不再有明显的变化,营养物质全部用来开花结果孕育种子。所以图中 A、B 两个生长过程的名称分别是开花和结果。(2)凤仙花的每个生长周期为178天,约6个月,一般在春季播种。凤仙花从播种到结出新的种子,大约需100天。(3)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和以后长出来的叶不一样,凤仙花的第一对叶是由种子的子叶发育来的,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第二对和以后的叶子是由叶芽发育来的,称为真叶。(4)根据题干可知,凤仙花生长最快的阶段是长出多片叶阶段到长出花蕾阶段,在这个阶段,叶子数量快速增多,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提供更多营养。17.(2023四下·衢江期末)简单电路。(1)根据右边实物图,在方框中画出电路连接图,并标出电流的路径。(2)把电路中的 拆掉,就成为电路检测器。(3)小科想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螺丝刀的导电性,下面是小科的检测步骤:先预测被检测的物体能否使小灯泡亮起来;再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做好记录;重复检测三次。小宏认为小科的方法不合理,他的理由是 。(4)小科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螺丝刀手柄的导电性,检测了三次小灯泡都是不亮的,说明螺丝刀手柄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答案】(1)(2)开关(3)检测之前,电路检测器没有进行自检(4)绝缘体【知识点】电路连接图;电路故障检测【解析】【分析】(1)绘制电路图时,尽量按照实际的电路描下来,正确反映各个电路元器件的位置和电路设计情况。但是绘制简单电路图时,尽量将导线画成直线,不要交叉。(2)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电源的作用是持续供电;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电器元件;开关的作用是连通或切断电源;用电器的作用是利用电流工作。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3)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小灯泡是否故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电路检测器自检;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被测元件两端,看看检测器灯泡是否发光;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小宏认为小科的方法不合理,因为检测之前,电路检测器没有进行自检。(4)用的“电路检测器”是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它是根据观察电路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找出电路故障的,也可以用来检测物体是否导电。小科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螺丝刀手柄的导电性,检测了三次小灯泡都是不亮的,说明螺丝刀手柄是绝缘体。18.(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在学习《岩石与土壤》这一单元后,到金钉子公园参观,他看到了下图所示的一块化石。(1)小科在观察这块岩石时,发现一旁的文字介绍提到活化石用指甲可以刮出痕迹,说明这个岩石的硬度是 ;用 照射这块石头,能看见有金属光泽;用它的边缘靠近书本,发现看不见文字,说明它的 不好。(2)他还发现这块岩石的外表颜色和条痕颜色是不同的,选择 颜色比较可靠。(3)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①这块化石属于变质岩。( )②这是一种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③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它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 )【答案】(1)软;手电筒;透明性(2)条痕(3)错误;正确;正确【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化石【解析】【分析】(1)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敲开岩石后,用手指甲、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硬度。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硬度为软。用手电筒照射这块石头,能看见有金属光泽。在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时采用的方法是用手电筒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用它的边缘靠近书本,发现看不见文字,说明它的透明性不好。(2)条痕是矿物原本的颜色,而矿石表面由于在自然界中暴露的时间较长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3)①化石一般都在沉积岩中。②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这是一种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③化石是保存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根据化石中古代生物的样子,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当时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根据化石所在地层的形成年代和变化过程,推演出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三、综合探究题19.(2023四下·衢江期末)小科在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后,也想学着进行种植。妈妈给了他一把南瓜种子,让他种在家里菜园的大棚里。在小科的照料下,瓜苗出土了,茁壮成长,还开出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的季节,竟然连一个小瓜也没有结。小科很伤心,想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告诉他,要想找到原因,就要像科学家那样对种子到花朵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1)妈妈告诉他在播种时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这是为了( )。A.养分充分,能满足种子萌发的需要B.让南瓜花开得更好看C.使种子不会腐烂(2)风雨来袭,南瓜依然稳稳地扎根土壤,没有被冲走,主要原因在于( )。A.南瓜的根能固定植物B.南瓜的茎很长C.南瓜的叶子很多(3)通过观察,小科发现南瓜种子和凤仙花一样,发芽时先长出了根,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4)为了能够解决南瓜花不结果的问题,小科对南瓜花进行了解剖,解剖的顺序应该是 (填“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解剖的记录如下: 花萼 A 雄蕊 B1 号花 5 5 3 02号花 5 5 0 1(5)表中花的结构还缺少两部分,分别是 A 、B ,根据表中信息,南瓜花属于 (填“完全花”或“不完全花”)。(6)最后,小科发现南瓜不结果的秘密在于大棚里没有传粉的媒介,下列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A.养殖蜜蜂B.栽种其他种类的植物C.喷洒农药(7)解决了问题后,南瓜终于结果了!南瓜的果实分为 和 两个部分。【答案】(1)A(2)A(3)胚根(4)从外到内(5)花瓣;雌蕊;不完全花(6)A(7)果皮;种子【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根;解剖花;花的种类【解析】【分析】(1)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种植南瓜时,应该挑选颗粒饱满又没损伤的种子。(2)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营养器官,它具有固着植物的功能,所以风雨来袭,南瓜依然稳稳地扎根土壤,没有被冲走。(3)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4)解剖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分。(5)植物的花多种多样,根据花的结构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表中花的结构还缺少两部分,分别是A花瓣和B雌蕊。所以南瓜花没有雄蕊,属于不完全花。(6)昆虫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所以养殖蜜蜂有助于花粉的传播。(7)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南瓜的果实分为果皮和种子两部分。20.(2023四下·衢江期末)声光控开关的奥秘:声光控开关实际上是由“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两个开关组成的。感光口接收到光线时光控开关自动断开,没有接收到光线时自动闭合;感声口接收到声音时自动闭合,没有声音时自动断开。小科为了探究声光控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了电路的模拟。如图所示:(1)生活中的声光控开关属于 (填“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开关。(2)声光控开关外接的是220V的交流电,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电池做电源B.切断电源后安装开关C.开关脏了后用湿抹布擦拭(3)白天光线强时,光控开关 (填“闭合”或“断开”),无论有没有人走动,楼道灯都 (填“亮”或“不亮”)。(4)晚上,光控开关 (填“闭合”或“断开”),有人走动时,声控开关 (填“闭合”或“断开”),楼道灯 (填“亮”或“不亮”)。【答案】(1)非接触式(2)B(3)断开;不亮(4)闭合;闭合;亮【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关是一种控制电流接通与断开的装置。开关的种类有很多,一般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生活中的声光控开关属于非接触式开关。(2)A:可以用电池做电源,错误;声光控开关外接的是220V的交流电;B:切断电源后安装开关,正确;C:开关脏了后用湿抹布擦拭,错误;湿抹布是导体,容易触电。(3)光控开关,天亮了,会自动灭。白天光线强时,光控开关断开无论有没有人走动,楼道灯都不亮。(4)光控开关,天亮了,会自动灭。晚上,光控开关闭合,有人走动时,声控开关闭合,楼道灯亮。四、科学阅读21.(2023四下·衢江期末)土 壤地质学家们把土壤的黏沙比例称为土壤质地。直径小于0.01 毫米的土粒称黏粒;直径为0.01~1毫米的土粒称沙粒;直径大于1毫米的土粒称砾石。土壤的种类分为以下三种。沙质土:含沙粒在80%以上,土粒间大孔隙多,通透性好,有机质矿质化快,易耕作,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遇水易板结,肥力一般较低。种植作物要增施有机肥和少量多次地勤追化肥。黏质土:含黏粒在60%以上,土壤硬度大,黏性强,故适耕性差。土壤保水保肥力强,潜在肥力较高。但土紧难耕,土温低,肥效不易挥发。因此,水田要注意管水,提高泥温,多施腐熟性有机肥和热性化肥。壤土:黏粒和沙粒比例适中,一般沙粒占40%~55%,黏粒占45%~60%,质地轻松,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力强,耕作爽犁。 因此,它是水、肥、气、热协调的优质土壤。(1)根据土壤质地不同将土壤分为 、 和 。(2)在进行比较土壤的渗水性实验时,要保证相同的条件是 、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的渗水性最强。(3)将水倒入盛有土壤的玻璃杯中,用小棒搅拌后静置分层,如图。请根据文中信息以及课堂中的观察,判断 A 是 ,B是 。(4)三种土壤的沙粒和黏粒的含量不同,请在圆圈中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别表示出三种土壤的含沙粒量和含黏粒量。【答案】(1)沙质土;黏质土;壤土(2)水量;倒水速度;沙质土(3)黏土;沙粒(4)【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1)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土壤的渗水性,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土壤种类,其他条件比如水量、倒水速度都要保持不变。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土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所以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所以A是黏土,B沙砾。(4)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