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3四下·莲都期末)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开始新生命的。A.花 B.果实 C.种子2.(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当你发现有人触电,周围又没有电闸时,你应该( )。A.用手把人拉开B.用铁棍把电线挑开C.用干木棒把电线挑开3.(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在电池的一端标有符号“+”,表示电池的( )。A.阴极 B.正极 C.负极4.(2022四下·白水期末)下列物体都属于导体的是( )A.橡皮和铁丝 B.湿木头和铜钥匙 C.铅笔芯和塑料勺5.(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朵花的( )被破坏,它就结不出果实了。A.雌蕊 B.花瓣 C.雄蕊6.(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下列三种花中属于单性花的是( )。A.百合花 B.南瓜花 C.油菜花7.(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岩石和矿物( )。A.都是可再生资源B.都是不可再生资源C.有的是可再生资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8.(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 期末检测B卷)蚕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是由种子中的( )提供的。A.胚根 B.胚芽 C.子叶9.(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如图,该植物的根属于( )。A.直根系 B.须根系 C.变态根10.(2023四下·莲都期末)带领团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约4000万颗种子的植物学家是( )。A.袁隆平 B.钟扬 C.杨利伟二、实验探究11.(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岩石、沙、黏土的探究。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用看、闻、筛、摸等方法进行研究。(1)将岩石、沙和黏土三类物质按照颗粒大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2)用潮湿的 (填“岩石”“沙”或“黏土”)最容易团成小球,说明它 (填“有”或“没有”)黏性。(3)在闻岩石、沙和黏土的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 )。A.深吸一口气B.扇闻C.怕有毒,远远闻一下(4)岩石、沙和黏土之间的关系是( )。A.用水把沙、黏土糊一下变成岩石B.岩石、沙和黏土是完全没有关系的C.岩石经历一定的时间会慢慢变成沙和黏土(5)研究结束后,我们可以把岩石、沙、黏土( )。A.扔进垃圾筒 B.放回原来的地方 C.用火烧掉12.(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根、茎、叶的研究。小科将一株带根的植物装入盛有红色水的大试管中(如图),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的水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在水面处做好标记。(1)在水面滴植物油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植物生长需要B.方便观察水量的变化C.防止试管中的水分蒸发(2)将植物浸泡在有颜色的水中,是为了( )。A.给植物增加营养 B.让植物变好看 C.让实验现象更明显(3)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这说明( )。A.水蒸发到空气中了 B.水被茎吸收了 C.水被根吸收了(4)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根的作用的是( )。A.固定植物 B.支撑植物 C.制造养料(5)取一段凤仙花的茎,插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一段时间后,将凤仙花的茎 (填“横”或“纵”)向切开,能发现许多小红点。再将茎 (填“横”或“纵”)向切开,发现有许多红线。这说明茎具有运输 的作用。(6)小科发现凤仙花的茎是垂直地面向 (填“上”或“下”)生长的,属于 (填“直立”或“匍匐”)茎。(7)小科用黑色纸将凤仙花的一片叶子遮住,使它照射不到阳光。3天后,这片叶子变黄了,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 。(8)通过观察发现,凤仙花的叶片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这是为了( )。A.更好地吸收水分B.防止被风吹倒C.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13.(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小灯泡的探究。(1)如图是小灯泡构造图,其中发光部位是 ,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2)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尾部连接点之间有一部分黑色物质,可推测这部分物质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3)下列关于小灯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灯丝要有电流通过才能发光B.玻璃泡不能导电,因此没什么用C.金属架起到导电和支撑作用(4)小科尝试用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点亮小灯泡,以下电路能点亮的是 ,会使电池发烫的是 。A.B.C.(5)在第(4)题的选项中,某个电路会使电池发烫,这是( )造成的。A.电池漏电 B.电池短路 C.电路断路(6)小科发现按照正确方式连接后,小灯泡依旧无法亮起,原因不可能是( )。A.电池没电了 B.小灯泡坏了 C.没有使用电池盒(7)小科想加一个开关,下列材料适合制作开关的是( )。A.塑料片和铁片 B.塑料片和竹片 C.铁片和铜片14.(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凤仙花的生长。(1)小科种植凤仙花,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 ,再长 和 (填“根”“茎”或“叶”)。(2)小科定期测量凤仙花植株高度,记录在下表中。时间(第几周) 1 2 3 4 5 6 7 8 9 10植株高度(厘米) 2 3 7 12 18 28 40 40 42 44分析记录表,我们发现凤仙花生长高度变化的规律是( )。A.一直匀速生长B.开始生长缓慢,后逐渐变快C.开始生长缓慢,之后逐渐变快,后又逐渐变缓(3)从第7周开始,凤仙花植株不再长高或生长缓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长出花蕾了 B.花凋谢了 C.枯萎了(4)将植株的一片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扎紧袋口(如图)。一天后,观察发现塑料袋鼓鼓的,且袋子内壁出现 ,这是由于 引起的。A.小水珠 B.水蒸气 C.蒸腾作用(5)为了解花的结构,我们应该按( )顺序解剖凤仙花。A.从内到外 B.从外到内 C.从前到后(6)凤仙花的一个果实里通常有( )种子。A.1 ~3 颗 B.4~8 颗 C.10多颗(7)对凤仙花的花和果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果实只有在所有花都凋谢后才长出来B.果实在开花的位置长出来C.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里面的种子就会弹出来三、实践应用15.(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岩石的探究。小科捡到一块岩石,对其进行了观察。他发现岩石为长方体,有花斑状花纹,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组成;用指甲、铜钥匙、铁钉都不能划出痕迹。(1)小科进行观察时借助了 、 等工具。(2)下列工具中,研究岩石软硬程度可使用( ),研究其条痕颜色可使用( )。A.白色的无釉瓷板 B.小刀 C.手电筒(3)根据观察记录,这块岩石的软硬程度为 (填“软”或“硬”)。(4)小科是从 、 等方面观察岩石特点;除了这些方面外,我们还可以从 、 等方面进行观察。(5)把岩石的碎片边缘放在有字的纸上,无法看到纸上的字,则岩石的透明度是 (填“半透明”或“不透明”)。(6)如果上述判断正确,那么,这类岩石在生活中经常会用来( )。A.制成燃料 B.桥梁建造 C.制作首饰16.(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土壤的奥秘。将水缓慢倒入装有土壤的杯子中,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土壤的情况。(1)需“静置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A.让土壤充分溶解B.让水分从土壤中分离C.让混合物充分沉淀(2)充分静置后,土壤会出现 现象。(3)取一小块干燥土壤放在铁盒内灼烧,闻到焦烟味,说明土壤中含有( )。A.水分 B.空气 C.腐殖质(4)加入水,刚搅拌时,发现水中冒出气泡,说明该土壤中含有( )。A.水分 B.空气 C.腐殖质(5)为深入研究,测得这种土壤样本的成分比例,并查阅资料。空气 水 沙 沙砾 黏粒 腐殖质25% 25% 14% 16% 15% 5%沙质土含沙量多,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良好;黏质土含沙量少,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中黏粒、沙粒含量适中,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根据分析,该土壤的渗水性较 (填“好”或“差”),通气性较 (填“好”或“差”),属于 , (填“适宜”或“不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6)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生物作用密切相关,要形成 12 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 )的时间。A.几个月 B.几十年 C.几百到几万年17.(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手电筒的奥秘。小科在整理房间时,发现一个手电筒,他想检测一下手电筒是否还能用,于是找来两节干电池。(1)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正确的电池放置方式是( )。A. B. C.(2)右图是手电筒开关的结构图,结构 A 和 B 中起到导体作用的是 ,起到绝缘作用的是 。(3)将电池正确装入手电筒,按下开关,发现手电筒不亮,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① ;② 。(4)小科想自制电路检测器对手电筒进行检测,所需要的材料是1 节电池、1个电池盒、1个 、1个灯座和 。(5)下列关于自制电路检测器的操作中,规范的是( )。A.电路检测器使用之前先自检B.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只需要检测一次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手电筒的开关时,开关要保持断开(6)你认为以下结构中不需要检测的是( )。A.小灯泡 B.开关 C.灯罩(7)通过检测,小科发现小灯泡坏了,换了灯泡后,发现手电筒一会儿灭,一会儿又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小灯泡灯丝断了B.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C.连接处接触不好(8)“猜测电路故障原因”属于( ),“实际检测过程”属于( )。A.得出结论 B.探究实践 C.作出假设(9)修好后,小科想让手电筒更加明亮,以下措施最不可行的是( )。A.换新电池 B.去掉一节电池 C.更换新的灯泡(10)我们知道,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伏。小科想用这个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插座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使用,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土壤、光、空气和温度等。故选C。2.【答案】C【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 当有较大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使人死亡或致人伤残。所以,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3.【答案】B【知识点】电池【解析】【分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电源,主要有两极:正极和负极。电池的铜帽一端为正极,用“+”表示,锌壳一端为负极,用“-”表示。4.【答案】B【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橡皮、塑料不能导电。5.【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雄蕊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上的柱头的过程叫作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所以一朵花的雌蕊被破坏,它就结不出果实了。6.【答案】B【知识点】花的种类【解析】【分析】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百合花和油菜花都属于两性花;南瓜花属于单性花。7.【答案】B【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土地、太阳能、水、森林、地热等自然资源,在较短时间内能再生或再循环,被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岩石和矿物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要合理开采和使用。8.【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解答】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故答案为:C。【分析】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子萌芽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9.【答案】B【知识点】根【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按植物根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该植物的根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的根系,属于须根系。10.【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钟扬是一位植物学家,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故选B。11.【答案】(1)岩石;沙;黏土(2)黏土;有(3)B(4)C(5)B【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解析】【分析】(1)通过多种感官的观察,岩石的颗粒大,颜色多样,摸起来很粗糙,没有气味;沙的颗粒较小,棕色,摸起来比较粗糙,不易成团,容易散开;黏土的颗粒很细小,灰白色,摸起来有点软,容易成团,不易散开。将岩石、沙和黏土三类物质颗粒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岩石>沙>黏土。(2)黏土的颗粒很细小,灰白色,摸起来有点软,容易成团,不易散开。(3)在闻岩石、沙和黏土的过程中,应该是扇闻,这样可以保护自己。(4)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5)研究结束后,我们可以把岩石、沙、黏土放回原来的地方。我们要保护岩石和土壤资源。12.【答案】(1)C(2)C(3)C(4)A(5)横;纵;水分(6)上;直立(7)阳光(8)C【知识点】根【解析】【分析】(1)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滴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蒸发影响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如果不加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试管中的水会因根的吸收和自然蒸发而减少。(2)水是无色的,变化不明显;将植物浸泡在有颜色的水中,是为了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3)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瓶里的水位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4)A:固定植物,属于根的作用;B:支撑植物,属于茎的作用;C:制造养料,属于叶的作用。(5)植物的茎内有许多导管,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给茎本身和叶花等利用;它也可以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植物使用或贮藏。取一段凤仙花的茎,插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一段时间后,将凤仙花的茎横向切开,能发现许多小红点。再将茎纵向切开,发现有许多红线。(6)植物的茎有四种主要的类型: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7)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养料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小科用黑色纸将凤仙花的一片叶子遮住,使它照射不到阳光。3天后,这片叶子变黄了是因为没有光进行光合作用。(8)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这样可以最大面积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生存提供充足的养分。13.【答案】(1)A;B(2)绝缘体(3)B(4)C;A(5)B(6)C(7)A【知识点】小灯泡的结构;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1)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三部分组成。小灯泡是用电器,由B玻璃泡、A灯丝、C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其中发光部位是灯丝。玻璃泡的作用是提供封闭环境并保护灯丝。(2)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尾部连接点之间有一部分黑色物质,可推测这部分物质是绝缘体,因为只有两个连接点是导体,其余部分都是绝缘体,防止触电。(3)A:灯丝要有电流通过才能发光,正确;B:玻璃泡不能导电,因此没什么用,错误;玻璃泡的作用是提供封闭环境并保护灯丝;C:金属架起到导电和支撑作用,正确。(4)让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A电路是短路,会使电池发烫‘B电路是断路,灯泡不会亮;C电路是闭合回路,能点亮灯泡。(5)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会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6)导致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很多,比如导线断了、小灯泡灯丝断了、电池没电了等,都会导致灯泡不亮。使用电池盒和没有使用电池盒,效果是一样的,不影响小灯泡亮灭。(7)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接通与断开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其中绝缘体用来承载导体部分,导体部分用来接通或者断开电路。铁片和铜片都属于导体、塑料片和竹片都属于绝缘体,不适合制作开关;铁片属于导体,塑料片属于绝缘体,适合制作开关。14.【答案】(1)根;茎;叶(2)C(3)A(4)A;C(5)B(6)C(7)A【知识点】植物的一生;果实的结构、作用;解剖花【解析】【分析】(1)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2)凤仙花在开始生长缓慢;开花前,植株的高度会迅速增加;凤仙花在开花期间,植株的高度将不再有明显的变化,营养物质全部用来开花结果孕育种子。(3)从第7周开始,凤仙花植株不再长高或生长缓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长出花蕾了,营养物质全部用来开花结果孕育种子。(4)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通过根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其中一部分水分会被植物利用,而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吸收水分,同时具有调节植物体体温的作用。将植株的一片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扎紧袋口(如图)。一天后,观察发现塑料袋鼓鼓的,且袋子内壁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的蒸腾作用。(5)解剖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分。(6)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7)A:果实只有在所有花都凋谢后才长出来,错误;凤仙花的花期长,结果多,开花时间有先后,所以果实的成长也有先后,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凋谢才长出来;B:果实在开花的位置长出来,正确;C: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里面的种子就会弹出来,正确。15.【答案】(1)铜钥匙;铁钉(2)B|A(3)硬(4)颜色;软硬;光泽;透明度(5)不透明(6)B【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小科进行观察时借助了铜钥匙、铁钉等工具。(2)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和描述,还可以借助工具来观察,比如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结构,用手电筒来观察岩石的光泽,用小刀、铜钥匙刻画观察岩石的硬度,用白色的无釉瓷板研究其条痕颜色。(4)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硬度为硬。(5)我们可以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在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时采用的方法是用手电筒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把岩石的碎片边缘放在有字的纸上,无法看到纸上的字,则岩石的透明度是不透明。(6)岩石为长方体,有花斑状花纹,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组成,硬度为硬,这类岩石一般用于桥梁建造。16.【答案】(1)C(2)分层(3)C(4)B(5)好;好;壤土;适宜(6)C【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1)将水缓慢倒入装有土壤的杯子中,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让混合物充分沉淀,这样就可以分层了。(2)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取一小块干燥土壤放在铁盒内灼烧,闻到焦烟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5)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壤土性质介于沙质土与黏质土之间,含沙量适中,保水性、保肥性、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壤土通气透水,耐旱耐涝,宜种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类型。(6)土壤剖面图,按土壤形成的过程分成四层,从土壤的剖面由上到下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17.【答案】(1)A(2)B;A(3)灯泡坏了;接触不良(4)小灯泡;3根导线(5)A(6)C(7)C(8)C;B(9)B(10)220;不能;家用电是220V电压,有触电危险【知识点】安全用电;电路故障检测;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电源,主要有两极:正极和负极。电池的铜帽一端为正极,用“+”表示,锌壳一端为负极,用“-”表示。(2)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接通与断开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其中绝缘体用来承载导体部分,导体部分用来接通或者断开电路。手电筒开关的结构图,结构 A 和 B 中起到导体作用的是B,起到绝缘作用的是A。(3)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就是发生了故障,故障种类很多,可能有由断路、短路造成的故障。首先是判断电路故障的性质,即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短路,还是断路。其次是电路故障发生的位置,即电路的故障发生在哪个用电器上。导致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很多,比如导线断了、小灯泡灯丝断了、电池没电了等,都会导致灯泡不亮。(4)常用的“电路检测器”是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它是根据观察电路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找出电路故障的,也可以用来检测物体是否导电。为了方便,我们使用电池盒和灯座把电池和小灯泡固定下来,可以方便电路连接。(5)A:电路检测器使用之前先自检,正确;B: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只需要检测一次,错误;至少要两次;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手电筒的开关时,开关要保持断开,错误;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手电筒的开关时,开关要闭合。(6)用的“电路检测器”是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它是根据观察电路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找出电路故障的。灯罩只是装饰品,不属于电路元件。(7)通过检测,小科发现小灯泡坏了,换了灯泡后,发现手电筒一会儿灭,一会儿又亮,说明不是电池和小灯泡的原因,只可能是连接处接触不好。(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猜测电路故障原因”属于作出假设,“实际检测过程”属于探究实践。(9)A:换新电池,正确;B:去掉一节电池,错误;这样电压更小,灯泡会暗下来;C:更换新的灯泡,正确。(10)学校和家里照明用的电都达到220V,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所以我们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不能检测家庭电器的电路。1 / 1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3四下·莲都期末)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开始新生命的。A.花 B.果实 C.种子【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土壤、光、空气和温度等。故选C。2.(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当你发现有人触电,周围又没有电闸时,你应该( )。A.用手把人拉开B.用铁棍把电线挑开C.用干木棒把电线挑开【答案】C【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 当有较大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使人死亡或致人伤残。所以,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3.(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在电池的一端标有符号“+”,表示电池的( )。A.阴极 B.正极 C.负极【答案】B【知识点】电池【解析】【分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电源,主要有两极:正极和负极。电池的铜帽一端为正极,用“+”表示,锌壳一端为负极,用“-”表示。4.(2022四下·白水期末)下列物体都属于导体的是( )A.橡皮和铁丝 B.湿木头和铜钥匙 C.铅笔芯和塑料勺【答案】B【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橡皮、塑料不能导电。5.(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朵花的( )被破坏,它就结不出果实了。A.雌蕊 B.花瓣 C.雄蕊【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雄蕊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上的柱头的过程叫作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所以一朵花的雌蕊被破坏,它就结不出果实了。6.(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下列三种花中属于单性花的是( )。A.百合花 B.南瓜花 C.油菜花【答案】B【知识点】花的种类【解析】【分析】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百合花和油菜花都属于两性花;南瓜花属于单性花。7.(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岩石和矿物( )。A.都是可再生资源B.都是不可再生资源C.有的是可再生资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答案】B【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土地、太阳能、水、森林、地热等自然资源,在较短时间内能再生或再循环,被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岩石和矿物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要合理开采和使用。8.(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 期末检测B卷)蚕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是由种子中的( )提供的。A.胚根 B.胚芽 C.子叶【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解答】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故答案为:C。【分析】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子萌芽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9.(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如图,该植物的根属于( )。A.直根系 B.须根系 C.变态根【答案】B【知识点】根【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按植物根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该植物的根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的根系,属于须根系。10.(2023四下·莲都期末)带领团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约4000万颗种子的植物学家是( )。A.袁隆平 B.钟扬 C.杨利伟【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钟扬是一位植物学家,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故选B。二、实验探究11.(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岩石、沙、黏土的探究。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用看、闻、筛、摸等方法进行研究。(1)将岩石、沙和黏土三类物质按照颗粒大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2)用潮湿的 (填“岩石”“沙”或“黏土”)最容易团成小球,说明它 (填“有”或“没有”)黏性。(3)在闻岩石、沙和黏土的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 )。A.深吸一口气B.扇闻C.怕有毒,远远闻一下(4)岩石、沙和黏土之间的关系是( )。A.用水把沙、黏土糊一下变成岩石B.岩石、沙和黏土是完全没有关系的C.岩石经历一定的时间会慢慢变成沙和黏土(5)研究结束后,我们可以把岩石、沙、黏土( )。A.扔进垃圾筒 B.放回原来的地方 C.用火烧掉【答案】(1)岩石;沙;黏土(2)黏土;有(3)B(4)C(5)B【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解析】【分析】(1)通过多种感官的观察,岩石的颗粒大,颜色多样,摸起来很粗糙,没有气味;沙的颗粒较小,棕色,摸起来比较粗糙,不易成团,容易散开;黏土的颗粒很细小,灰白色,摸起来有点软,容易成团,不易散开。将岩石、沙和黏土三类物质颗粒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岩石>沙>黏土。(2)黏土的颗粒很细小,灰白色,摸起来有点软,容易成团,不易散开。(3)在闻岩石、沙和黏土的过程中,应该是扇闻,这样可以保护自己。(4)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5)研究结束后,我们可以把岩石、沙、黏土放回原来的地方。我们要保护岩石和土壤资源。12.(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根、茎、叶的研究。小科将一株带根的植物装入盛有红色水的大试管中(如图),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的水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在水面处做好标记。(1)在水面滴植物油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植物生长需要B.方便观察水量的变化C.防止试管中的水分蒸发(2)将植物浸泡在有颜色的水中,是为了( )。A.给植物增加营养 B.让植物变好看 C.让实验现象更明显(3)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这说明( )。A.水蒸发到空气中了 B.水被茎吸收了 C.水被根吸收了(4)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根的作用的是( )。A.固定植物 B.支撑植物 C.制造养料(5)取一段凤仙花的茎,插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一段时间后,将凤仙花的茎 (填“横”或“纵”)向切开,能发现许多小红点。再将茎 (填“横”或“纵”)向切开,发现有许多红线。这说明茎具有运输 的作用。(6)小科发现凤仙花的茎是垂直地面向 (填“上”或“下”)生长的,属于 (填“直立”或“匍匐”)茎。(7)小科用黑色纸将凤仙花的一片叶子遮住,使它照射不到阳光。3天后,这片叶子变黄了,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 。(8)通过观察发现,凤仙花的叶片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这是为了( )。A.更好地吸收水分B.防止被风吹倒C.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答案】(1)C(2)C(3)C(4)A(5)横;纵;水分(6)上;直立(7)阳光(8)C【知识点】根【解析】【分析】(1)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滴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蒸发影响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如果不加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试管中的水会因根的吸收和自然蒸发而减少。(2)水是无色的,变化不明显;将植物浸泡在有颜色的水中,是为了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3)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瓶里的水位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4)A:固定植物,属于根的作用;B:支撑植物,属于茎的作用;C:制造养料,属于叶的作用。(5)植物的茎内有许多导管,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给茎本身和叶花等利用;它也可以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植物使用或贮藏。取一段凤仙花的茎,插入装有红色水的杯子中。一段时间后,将凤仙花的茎横向切开,能发现许多小红点。再将茎纵向切开,发现有许多红线。(6)植物的茎有四种主要的类型: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7)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养料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小科用黑色纸将凤仙花的一片叶子遮住,使它照射不到阳光。3天后,这片叶子变黄了是因为没有光进行光合作用。(8)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这样可以最大面积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生存提供充足的养分。13.(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小灯泡的探究。(1)如图是小灯泡构造图,其中发光部位是 ,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2)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尾部连接点之间有一部分黑色物质,可推测这部分物质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3)下列关于小灯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灯丝要有电流通过才能发光B.玻璃泡不能导电,因此没什么用C.金属架起到导电和支撑作用(4)小科尝试用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点亮小灯泡,以下电路能点亮的是 ,会使电池发烫的是 。A.B.C.(5)在第(4)题的选项中,某个电路会使电池发烫,这是( )造成的。A.电池漏电 B.电池短路 C.电路断路(6)小科发现按照正确方式连接后,小灯泡依旧无法亮起,原因不可能是( )。A.电池没电了 B.小灯泡坏了 C.没有使用电池盒(7)小科想加一个开关,下列材料适合制作开关的是( )。A.塑料片和铁片 B.塑料片和竹片 C.铁片和铜片【答案】(1)A;B(2)绝缘体(3)B(4)C;A(5)B(6)C(7)A【知识点】小灯泡的结构;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1)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三部分组成。小灯泡是用电器,由B玻璃泡、A灯丝、C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其中发光部位是灯丝。玻璃泡的作用是提供封闭环境并保护灯丝。(2)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尾部连接点之间有一部分黑色物质,可推测这部分物质是绝缘体,因为只有两个连接点是导体,其余部分都是绝缘体,防止触电。(3)A:灯丝要有电流通过才能发光,正确;B:玻璃泡不能导电,因此没什么用,错误;玻璃泡的作用是提供封闭环境并保护灯丝;C:金属架起到导电和支撑作用,正确。(4)让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A电路是短路,会使电池发烫‘B电路是断路,灯泡不会亮;C电路是闭合回路,能点亮灯泡。(5)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会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6)导致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很多,比如导线断了、小灯泡灯丝断了、电池没电了等,都会导致灯泡不亮。使用电池盒和没有使用电池盒,效果是一样的,不影响小灯泡亮灭。(7)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接通与断开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其中绝缘体用来承载导体部分,导体部分用来接通或者断开电路。铁片和铜片都属于导体、塑料片和竹片都属于绝缘体,不适合制作开关;铁片属于导体,塑料片属于绝缘体,适合制作开关。14.(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凤仙花的生长。(1)小科种植凤仙花,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 ,再长 和 (填“根”“茎”或“叶”)。(2)小科定期测量凤仙花植株高度,记录在下表中。时间(第几周) 1 2 3 4 5 6 7 8 9 10植株高度(厘米) 2 3 7 12 18 28 40 40 42 44分析记录表,我们发现凤仙花生长高度变化的规律是( )。A.一直匀速生长B.开始生长缓慢,后逐渐变快C.开始生长缓慢,之后逐渐变快,后又逐渐变缓(3)从第7周开始,凤仙花植株不再长高或生长缓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长出花蕾了 B.花凋谢了 C.枯萎了(4)将植株的一片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扎紧袋口(如图)。一天后,观察发现塑料袋鼓鼓的,且袋子内壁出现 ,这是由于 引起的。A.小水珠 B.水蒸气 C.蒸腾作用(5)为了解花的结构,我们应该按( )顺序解剖凤仙花。A.从内到外 B.从外到内 C.从前到后(6)凤仙花的一个果实里通常有( )种子。A.1 ~3 颗 B.4~8 颗 C.10多颗(7)对凤仙花的花和果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果实只有在所有花都凋谢后才长出来B.果实在开花的位置长出来C.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里面的种子就会弹出来【答案】(1)根;茎;叶(2)C(3)A(4)A;C(5)B(6)C(7)A【知识点】植物的一生;果实的结构、作用;解剖花【解析】【分析】(1)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2)凤仙花在开始生长缓慢;开花前,植株的高度会迅速增加;凤仙花在开花期间,植株的高度将不再有明显的变化,营养物质全部用来开花结果孕育种子。(3)从第7周开始,凤仙花植株不再长高或生长缓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长出花蕾了,营养物质全部用来开花结果孕育种子。(4)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通过根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其中一部分水分会被植物利用,而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吸收水分,同时具有调节植物体体温的作用。将植株的一片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扎紧袋口(如图)。一天后,观察发现塑料袋鼓鼓的,且袋子内壁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的蒸腾作用。(5)解剖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分。(6)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7)A:果实只有在所有花都凋谢后才长出来,错误;凤仙花的花期长,结果多,开花时间有先后,所以果实的成长也有先后,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凋谢才长出来;B:果实在开花的位置长出来,正确;C: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里面的种子就会弹出来,正确。三、实践应用15.(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岩石的探究。小科捡到一块岩石,对其进行了观察。他发现岩石为长方体,有花斑状花纹,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组成;用指甲、铜钥匙、铁钉都不能划出痕迹。(1)小科进行观察时借助了 、 等工具。(2)下列工具中,研究岩石软硬程度可使用( ),研究其条痕颜色可使用( )。A.白色的无釉瓷板 B.小刀 C.手电筒(3)根据观察记录,这块岩石的软硬程度为 (填“软”或“硬”)。(4)小科是从 、 等方面观察岩石特点;除了这些方面外,我们还可以从 、 等方面进行观察。(5)把岩石的碎片边缘放在有字的纸上,无法看到纸上的字,则岩石的透明度是 (填“半透明”或“不透明”)。(6)如果上述判断正确,那么,这类岩石在生活中经常会用来( )。A.制成燃料 B.桥梁建造 C.制作首饰【答案】(1)铜钥匙;铁钉(2)B|A(3)硬(4)颜色;软硬;光泽;透明度(5)不透明(6)B【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小科进行观察时借助了铜钥匙、铁钉等工具。(2)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和描述,还可以借助工具来观察,比如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结构,用手电筒来观察岩石的光泽,用小刀、铜钥匙刻画观察岩石的硬度,用白色的无釉瓷板研究其条痕颜色。(4)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硬度为硬。(5)我们可以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在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时采用的方法是用手电筒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把岩石的碎片边缘放在有字的纸上,无法看到纸上的字,则岩石的透明度是不透明。(6)岩石为长方体,有花斑状花纹,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组成,硬度为硬,这类岩石一般用于桥梁建造。16.(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土壤的奥秘。将水缓慢倒入装有土壤的杯子中,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土壤的情况。(1)需“静置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A.让土壤充分溶解B.让水分从土壤中分离C.让混合物充分沉淀(2)充分静置后,土壤会出现 现象。(3)取一小块干燥土壤放在铁盒内灼烧,闻到焦烟味,说明土壤中含有( )。A.水分 B.空气 C.腐殖质(4)加入水,刚搅拌时,发现水中冒出气泡,说明该土壤中含有( )。A.水分 B.空气 C.腐殖质(5)为深入研究,测得这种土壤样本的成分比例,并查阅资料。空气 水 沙 沙砾 黏粒 腐殖质25% 25% 14% 16% 15% 5%沙质土含沙量多,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良好;黏质土含沙量少,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中黏粒、沙粒含量适中,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根据分析,该土壤的渗水性较 (填“好”或“差”),通气性较 (填“好”或“差”),属于 , (填“适宜”或“不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6)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生物作用密切相关,要形成 12 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 )的时间。A.几个月 B.几十年 C.几百到几万年【答案】(1)C(2)分层(3)C(4)B(5)好;好;壤土;适宜(6)C【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1)将水缓慢倒入装有土壤的杯子中,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让混合物充分沉淀,这样就可以分层了。(2)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取一小块干燥土壤放在铁盒内灼烧,闻到焦烟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5)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壤土性质介于沙质土与黏质土之间,含沙量适中,保水性、保肥性、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壤土通气透水,耐旱耐涝,宜种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类型。(6)土壤剖面图,按土壤形成的过程分成四层,从土壤的剖面由上到下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17.(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手电筒的奥秘。小科在整理房间时,发现一个手电筒,他想检测一下手电筒是否还能用,于是找来两节干电池。(1)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正确的电池放置方式是( )。A. B. C.(2)右图是手电筒开关的结构图,结构 A 和 B 中起到导体作用的是 ,起到绝缘作用的是 。(3)将电池正确装入手电筒,按下开关,发现手电筒不亮,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① ;② 。(4)小科想自制电路检测器对手电筒进行检测,所需要的材料是1 节电池、1个电池盒、1个 、1个灯座和 。(5)下列关于自制电路检测器的操作中,规范的是( )。A.电路检测器使用之前先自检B.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只需要检测一次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手电筒的开关时,开关要保持断开(6)你认为以下结构中不需要检测的是( )。A.小灯泡 B.开关 C.灯罩(7)通过检测,小科发现小灯泡坏了,换了灯泡后,发现手电筒一会儿灭,一会儿又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小灯泡灯丝断了B.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C.连接处接触不好(8)“猜测电路故障原因”属于( ),“实际检测过程”属于( )。A.得出结论 B.探究实践 C.作出假设(9)修好后,小科想让手电筒更加明亮,以下措施最不可行的是( )。A.换新电池 B.去掉一节电池 C.更换新的灯泡(10)我们知道,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伏。小科想用这个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插座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使用,原因是 。【答案】(1)A(2)B;A(3)灯泡坏了;接触不良(4)小灯泡;3根导线(5)A(6)C(7)C(8)C;B(9)B(10)220;不能;家用电是220V电压,有触电危险【知识点】安全用电;电路故障检测;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电源,主要有两极:正极和负极。电池的铜帽一端为正极,用“+”表示,锌壳一端为负极,用“-”表示。(2)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接通与断开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其中绝缘体用来承载导体部分,导体部分用来接通或者断开电路。手电筒开关的结构图,结构 A 和 B 中起到导体作用的是B,起到绝缘作用的是A。(3)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就是发生了故障,故障种类很多,可能有由断路、短路造成的故障。首先是判断电路故障的性质,即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短路,还是断路。其次是电路故障发生的位置,即电路的故障发生在哪个用电器上。导致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很多,比如导线断了、小灯泡灯丝断了、电池没电了等,都会导致灯泡不亮。(4)常用的“电路检测器”是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它是根据观察电路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找出电路故障的,也可以用来检测物体是否导电。为了方便,我们使用电池盒和灯座把电池和小灯泡固定下来,可以方便电路连接。(5)A:电路检测器使用之前先自检,正确;B: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只需要检测一次,错误;至少要两次;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手电筒的开关时,开关要保持断开,错误;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手电筒的开关时,开关要闭合。(6)用的“电路检测器”是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它是根据观察电路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找出电路故障的。灯罩只是装饰品,不属于电路元件。(7)通过检测,小科发现小灯泡坏了,换了灯泡后,发现手电筒一会儿灭,一会儿又亮,说明不是电池和小灯泡的原因,只可能是连接处接触不好。(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猜测电路故障原因”属于作出假设,“实际检测过程”属于探究实践。(9)A:换新电池,正确;B:去掉一节电池,错误;这样电压更小,灯泡会暗下来;C:更换新的灯泡,正确。(10)学校和家里照明用的电都达到220V,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所以我们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不能检测家庭电器的电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