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
1.(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家庭常见电器中,使用发电厂提供的交流电作为电源的是(  )。
A.冰箱 B.钟表 C.手电筒
【答案】A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我们家用电器有的用交流电,有的用直流电,冰箱、洗衣机等都是用交流电,钟表、手电筒等是用直流电。
2.(2023四下·黄岩期末)蚕豆种子最有可能发芽的环境是(  )。
A.5℃、湿润、密封 B.25℃、干燥、通风 C.25℃、湿润、通风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选项C的条件比较适合蚕豆种子发芽。
3.(2023四下·黄岩期末)电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如果没有电,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  )
A.电风扇不会转动 B.蜡烛不会燃烧 C.台灯不会亮
【答案】B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不需要用到电,如果没有电,蜡烛还是会燃烧的。
4.(2023四下·黄岩期末)对于安全用电,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①不能用湿的手触碰开关 ②边充电边玩手机
③移动电器时需要先切断电源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家用电一般是220V的,是很危险的,我们用电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湿的手触碰开关,也不要边充电边玩手机,移动动电器时需要先切断电源。
5.(2023四下·黄岩期末)凤仙花的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来的是(  )。
A.根 B.茎 C.叶
【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A符合题意。
6.(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果把种子横向摆放在种植杯中,萌发出的根是(  )生长的。
A.向上 B.向下 C.横向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根
【解析】【分析】把种子横着放,根会向下长,这是根的向地性。
7.(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图,把种子放在种植杯的卫生纸和杯壁之间,目的是(  )。
A.方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B.让种子获得更多的阳光
C.让种子获得更多的空气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我们将种子放在透明的杯子内并将种子放在杯子和纸巾的中间,这样种子在生根发芽时,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种子的根。
8.(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食物中,我们只食用种子部分的是(  )。
A.桃子 B.花生 C.葡萄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我们食用花生的种子部分,所以B符合题意。
9.(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与凤仙花果实传播种子的方式相同的是(  )。
A.果实有倒钩的苍耳 B.美味多汁的樱桃 C.果实易爆裂的豆荚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 凤仙花是完全靠自己传播种子的。它的果实在裂开时,果皮向内卷缩,又突向外伸张,将种子弹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弹射传播,有的书面上也将其称为机械传播;弹射传播的植物有豆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酢浆草科植物、凤仙花科植物等,常见的有油菜、芥菜、豌豆、大豆、酢浆草、凤仙花等。
10.(2023四下·黄岩期末)将导线插到柠檬上就能使 LED 小灯泡发光,这个实验中,柠檬的作用相当于(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答案】A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在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用电器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通和断的,导线是将电能传递到用电器的。将导线插到柠檬上就能使 LED 小灯泡发光,这个实验中,柠檬的作用相当于电源。
11.(2023四下·黄岩期末)当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烫,这种连接方式我们称为(  )。
A.断路 B.短路 C.通路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电池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电池短路的认识,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电池很容易被损坏。
12.(2023四下·黄岩期末)将植物的茎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玻璃杯中,放置一天后将其切开,观察到横切面上有红色的小圆点。这个实验说明植物茎有(  )的作用。
A.支撑植物 B.运输水分 C.制造营养
【答案】B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植物茎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所以把一种植物的嫩茎插到滴有红墨水的瓶子里,过一两天,把嫩茎横切,导管吸收红墨水,所以会发现切面有一圈红点。
13.(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关于凤仙花果实形成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开花→传粉→结果 B.传粉→开花→结果 C.开花→结果→传粉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所以凤仙花果实的形成顺序是开花→传粉→结果。
14.(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图是凤仙花不同生长阶段植株高度变化折线图,由图可知,植株高度增长最快的是(  )。
A.发芽期到生长期 B.生长期到花蕾期 C.开花期到结果期
【答案】A
【知识点】种植凤仙花;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凤仙花的茎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前期茎的生长速度快,当出现花苞时,植物的营养大部分供应花朵,茎的生长就变慢了。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曲线图可知,凤仙花长高最快的是生长阶段,从生长到花蕾时期生长特别快。
15.(2023四下·黄岩期末)为了研究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水作用,把一株植物放入装有红色水的试管中,用红笔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并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观察植物与液面的变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的植物应该根系比较完整,并带有茎和叶
B.在水中加入红色染料是为了加快根吸水的速度
C.滴植物油为了便于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量的变化
四月,弥漫在中国柑橘观光园的橘花香气格外沁人心脾。
【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为了研究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水作用,把一株植物放入装有红色水的试管中,用红笔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并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观察植物与液面的变化。做该实验时,应选择根系完整,并且带有茎和叶的植物,在水中加入红色染料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实验现象。
16.(2023四下·黄岩期末)仔细观察了橘花的结构,发现它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更好地接收花粉 B.有利于蜜蜂采蜜 C.释放出香气
【答案】A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头上有黏液,可以轻易地黏住花粉。
17.(2023四下·黄岩期末)橘花凋谢后长出幼果,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
A.雌蕊 B.雄蕊 C.花萼
【答案】A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橘花凋谢后,雌蕊中的子房会发育成果实。
18.(2023四下·黄岩期末)橘花是完全花,它是由(  )组成的。
A.雌蕊、雄蕊
B.花瓣、雌蕊、雄蕊
C.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答案】C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花的种类
【解析】【分析】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包含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少一部分都是不完全花。
19.(2023四下·黄岩期末)以下是有关植物叶的探究。
如图,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  )。
A.吸收更多的水分 B.接收更多的阳光 C.保持直立生长
【答案】B
【知识点】叶的特征;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 凤仙花和南瓜花的叶片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叶片这样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0.(2023四下·黄岩期末)在叶片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过一天后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这说明叶具有(  )。
A.蒸腾水分的作用 B.制造营养的作用 C.释放氧气的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由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分析题目可知,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较多的水珠,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可见A符合题意。
21.(2023四下·黄岩期末)根据下列植物叶的特征,适应高温多雨环境的植物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香蕉树的叶子又宽大有舒展,有利于吸收更多的阳光,适应高温多雨的热带环境。
22.(2023四下·黄岩期末)要点亮小灯泡,我们必须准备的材料有(  )。
A.电池、导线 B.电池、开关 C.开关、导线
【答案】A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灯泡只有在电路构成环路的条件下才能发光,有电池导线和小灯泡是能构成环路的最基本条件。1个小灯泡,1节电池,1根导线就可以点亮小灯泡。
23.(2023四下·黄岩期末)观察右图,当电流通过小灯泡的(  )位置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A.① B.② C.③
【答案】B
【知识点】小灯泡的结构
【解析】【分析】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24.(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电路的连接方法中,能点亮小灯泡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 根据电路知识可知,图C形成了完整的回路,小灯泡会亮;图A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相连,形成了短路,小灯泡不亮;图B导线另一端连接灯泡玻璃罩,没有电流流过小灯泡,不会亮。
25.(2023四下·黄岩期末)按照正确的连接方法,小灯泡没有亮,以下原因中可能会造成这种现象的是(  )。
①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②电池没电了 ③灯泡的连接点接触不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如果小灯泡不亮,那么可能的原因有:小灯泡出了故障或小灯泡坏掉了,如小灯泡灯丝断了,小灯泡中的连接点断了,小灯泡因质量问题无法点亮等。电池出了故障,如电池没电了,电池因短路等原因损坏了等。导线出了故障,如导线没有和电器元件连接好,导线中间的金属丝断开等。电池盒出了故障,如电池盒内部的金属片和金属弹簧没有与外部连接点连接,电池盒内部的金属片生锈等。灯座出了故障,如灯座松了,无法同时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接触,灯座螺口的两个连接点与两个接线头没有连接等。
26.(2023四下·黄岩期末)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小灯泡,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小灯泡,需要把电路设计成并联电路,选项A是并联电路,且一个开关对应一个小灯泡。
27.(2023四下·黄岩期末)在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
A.保护小灯泡 B.接通和断开电路 C.提供电能
【答案】B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电路中的四大元件: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开关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28.(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材料组合能做成简易开关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开关是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电器元件。制作开关需要用到导体和绝缘体,C选项中,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可以用来制作开关。
29.(2023四下·黄岩期末)右图为红绿灯的电路连接图,当开关 S 连接 C 点时,亮的是(  )。
A.红灯 B.黄灯 C.绿灯
【答案】C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交通信号灯模型
【解析】【分析】开关能够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当开关接触C点时,绿灯电路通电,绿灯亮起。
30.(2023四下·黄岩期末)有一种岩石,呈灰色,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摸上去比较光滑,用小刀无法划出痕迹,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1)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
A.眼睛、鼻子、手 B.眼睛、鼻子、耳朵 C.眼睛、耳朵、手
(2)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判断这种岩石的硬度为(  )。
A.硬 B.较硬 C.较软
(3)对照下列岩石特征卡,这块岩石最有可能为(  )。
A.花岗岩 B.板岩 C.石灰岩
(4)岩石的形成过程中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下列对于岩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形成的年代
B.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生存过
C.在山上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生物起源于陆地
【答案】(1)C
(2)A
(3)B
(4)C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组成;化石
【解析】【分析】(1)不同的感觉器官有不同的功能,由题目可知,上述观察实验中,用到的感觉器官是眼睛、耳朵和手。
(2)用小刀不能刻画出痕迹,说明该矿物的硬度是硬。
(3)对照题目和岩石卡特征,发现板岩结构符合题目描述特征,都是:灰色、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度大。
(4)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岩石中有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岩石的光滑程度与动物、植物、风化、水流冲刷等很多因素有关。
31.(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图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电路检测器。使用电路检测器的合理顺序是(  )。
①进行重复检测
②将两个检测头相互触碰,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
③用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进行检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答案】C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电路检测器是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和若干导线组合而成。使用电路检测器前,两个检测头要先互相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将物体连接进电路,如果小灯泡亮了,说明该物体是导体。如果小灯泡不亮,说明该物体是绝缘体。注意要重复检测一次,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32.(2023四下·黄岩期末)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是否出故障时,一般要检测(  )次。
A.1 B.2~3 C.10
【答案】B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电路检测器是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和若干导线组合而成。使用电路检测器前,两个检测头要先互相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将物体连接进电路,如果小灯泡亮了,说明该物体是导体。如果小灯泡不亮,说明该物体是绝缘体。注意要重复检测一次,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33.(2023四下·黄岩期末)检测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出故障时,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第一次不亮,后面几次都是亮的,说明被检测的小灯泡(  )。
A.是好的 B.是坏的 C.无法判断好坏
【答案】A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电路故障的认识,用电流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为了避免偶然性,一般要重复检测一次,至少检测2~3次。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第一次不亮,后面几次都是亮的,说明被检测的小灯泡是完好的。
34.(2023四下·黄岩期末)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了三种物品的导电性,检测结果记录如右表。根据检测结果,这三种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物品名称 预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橡皮 不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塑料尺 不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铁夹子 亮 亮 亮 亮
A.橡皮、塑料尺 B.橡皮、铁夹子 C.塑料尺、铁夹子
【答案】A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体能够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时,小灯泡不亮,说明是绝缘体,橡皮和塑料尺是绝缘体。
35.(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图为实验室内某一接线盒内部连接方式图,但是由于时间太长,其中某一条导线断了,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得到如右下表的结果,推测断掉的导线可能是(  )。
接线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断路      
A.1-2 B.1-3 C.2-4
【答案】C
【知识点】检测电路内部连接
【解析】【分析】观察检测结果,发现只要有接线柱4出现,电路都是断路,所以推测是2-4的导线掉线了。
36.(2023四下·黄岩期末)土壤中的颗粒是岩石风化的产物,不同类型的土壤,颗粒的比例不同,导致土壤的特性也不同。
(1)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在实验中,以下条件中要保证相同的是(  )。
①瓶子里土壤的高度 ②倒入瓶子里的水量 ③倒水的速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2)观察接水容器中的水量,可以发现渗水性最好的是(  )号土壤。
A.甲 B.乙 C.丙
(3)黄岩头陀很多农民种植茭白。茭白营养丰富,喜欢水分充足、土地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最适合它的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答案】(1)C
(2)A
(3)B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土颗粒粗糙,含砂砾多,黏土少,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适合西瓜生长;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的是;壤土含砂砾和黏土适中,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
(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明明设计的土壤渗水装置图,甲、乙、丙三个塑料瓶中分别装入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将水倒入透明塑料瓶内,观察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在实验过程中可变的条件是土壤的种类,其它条件应保持一致。
(2)观察接水容器中的水量,可以发现渗水性最好的是甲号土壤。
(3)黄岩头陀很多农民种植茭白。茭白营养丰富,喜欢水分充足、土地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根据土壤的性质可知,它最适合黏质土。
37.(2023四下·黄岩期末)探究一种不知名的矿物,结果如下表。
矿物特征 使用的工具或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形状 肉眼、放大镜 致密短柱状
外表颜色 肉眼、放大镜 黑色
条痕颜色 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后留下的痕迹颜色 灰绿色
光泽   像玻璃的光泽
透明度 透过矿物的边缘看字  
(1)要观察该矿物的光泽,应使用的工具是(  )。
A.手电筒 B.小刀 C.无釉瓷板
(2)该矿物外表颜色是黑色的,把它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条痕颜色是灰绿色的,我们应选择(  )作为参考依据。
A.黑色 B.灰绿色 C.黑色和灰绿色
(3)判断该矿物的透明度为不透明,那么通过这一矿物碎片的边缘观察“科学”两个字,看到的现象最有可能是(  )。
A. B. C.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1)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条痕,我们要观察矿物的条痕颜色,需要的材料是白色无釉瓷板。
(2)矿物在百色无釉瓷板上留下灰绿色的条痕,说明该矿物是灰绿色的。
(3)我们可以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在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不透明的矿物,不能看到下方的物体。
38.(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图是几种矿物的硬度比较图,其中最适合用来做切割材料的是(  )。
A.金刚石 B.长石 C.滑石
【答案】A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矿物的硬度大,才适合用来制作为切割材料,观察统计图,发现金刚石适合用来制作成为切割材料。
39.(2023四下·黄岩期末)广泛用于模型、雕像制作,还可以用于医疗和制作豆腐的矿物是(  )。
A.石墨 B.石膏 C.石英
【答案】B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 根据对矿物应用的认识,广泛应用于制造水泥,制作模型、塑像,还用于医疗手术的矿物是石膏。
40.(2023四下·黄岩期末)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风化及生物作用密切相关。研究土壤中是否有腐殖质时,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颗粒
B.加热土壤闻气味
C.蘸少量在白纸上涂痕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腐殖质有特殊的气味,我们研究土壤中是否有腐殖质时,可以通过加热后闻味道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41.(2023四下·黄岩期末)农民伯伯经常会给土地松土,是为了给土壤增加(  )。
A.水分 B.空气 C.腐殖质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及土壤成分的认识,农民伯伯经常为农作物进行锄地松土,这是为了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满足植物生长对空气的需求。
42.(2023四下·黄岩期末)将土壤倒入盛水的杯子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情况如右图所示,最后沉降下来的颗粒是(  )。
A.黏土 B.粉沙 C.沙
【答案】A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砂,上层是很细的粘土。因最后沉降下来的是黏土。
43.(2023四下·黄岩期末)怎样检测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 请写出检测方法。   
【答案】将土壤放到水中,如果有气泡冒出,证明有空气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要通过实验知道土壤中有没有空气,首先明确研究问题:土壤中含有空气吗?然后根据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做出推测: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方法:将一块固定的泥土放入烧杯中,再倒入一些水,水要没过泥土。实验现象:泥土中有气泡冒上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1 / 1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
1.(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家庭常见电器中,使用发电厂提供的交流电作为电源的是(  )。
A.冰箱 B.钟表 C.手电筒
2.(2023四下·黄岩期末)蚕豆种子最有可能发芽的环境是(  )。
A.5℃、湿润、密封 B.25℃、干燥、通风 C.25℃、湿润、通风
3.(2023四下·黄岩期末)电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如果没有电,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  )
A.电风扇不会转动 B.蜡烛不会燃烧 C.台灯不会亮
4.(2023四下·黄岩期末)对于安全用电,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①不能用湿的手触碰开关 ②边充电边玩手机
③移动电器时需要先切断电源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5.(2023四下·黄岩期末)凤仙花的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来的是(  )。
A.根 B.茎 C.叶
6.(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果把种子横向摆放在种植杯中,萌发出的根是(  )生长的。
A.向上 B.向下 C.横向
7.(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图,把种子放在种植杯的卫生纸和杯壁之间,目的是(  )。
A.方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B.让种子获得更多的阳光
C.让种子获得更多的空气
8.(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食物中,我们只食用种子部分的是(  )。
A.桃子 B.花生 C.葡萄
9.(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与凤仙花果实传播种子的方式相同的是(  )。
A.果实有倒钩的苍耳 B.美味多汁的樱桃 C.果实易爆裂的豆荚
10.(2023四下·黄岩期末)将导线插到柠檬上就能使 LED 小灯泡发光,这个实验中,柠檬的作用相当于(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11.(2023四下·黄岩期末)当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烫,这种连接方式我们称为(  )。
A.断路 B.短路 C.通路
12.(2023四下·黄岩期末)将植物的茎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玻璃杯中,放置一天后将其切开,观察到横切面上有红色的小圆点。这个实验说明植物茎有(  )的作用。
A.支撑植物 B.运输水分 C.制造营养
13.(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关于凤仙花果实形成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开花→传粉→结果 B.传粉→开花→结果 C.开花→结果→传粉
14.(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图是凤仙花不同生长阶段植株高度变化折线图,由图可知,植株高度增长最快的是(  )。
A.发芽期到生长期 B.生长期到花蕾期 C.开花期到结果期
15.(2023四下·黄岩期末)为了研究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水作用,把一株植物放入装有红色水的试管中,用红笔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并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观察植物与液面的变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的植物应该根系比较完整,并带有茎和叶
B.在水中加入红色染料是为了加快根吸水的速度
C.滴植物油为了便于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量的变化
四月,弥漫在中国柑橘观光园的橘花香气格外沁人心脾。
16.(2023四下·黄岩期末)仔细观察了橘花的结构,发现它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更好地接收花粉 B.有利于蜜蜂采蜜 C.释放出香气
17.(2023四下·黄岩期末)橘花凋谢后长出幼果,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
A.雌蕊 B.雄蕊 C.花萼
18.(2023四下·黄岩期末)橘花是完全花,它是由(  )组成的。
A.雌蕊、雄蕊
B.花瓣、雌蕊、雄蕊
C.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19.(2023四下·黄岩期末)以下是有关植物叶的探究。
如图,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  )。
A.吸收更多的水分 B.接收更多的阳光 C.保持直立生长
20.(2023四下·黄岩期末)在叶片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过一天后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这说明叶具有(  )。
A.蒸腾水分的作用 B.制造营养的作用 C.释放氧气的作用
21.(2023四下·黄岩期末)根据下列植物叶的特征,适应高温多雨环境的植物是(  )。
A.
B.
C.
22.(2023四下·黄岩期末)要点亮小灯泡,我们必须准备的材料有(  )。
A.电池、导线 B.电池、开关 C.开关、导线
23.(2023四下·黄岩期末)观察右图,当电流通过小灯泡的(  )位置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A.① B.② C.③
24.(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电路的连接方法中,能点亮小灯泡的是(  )。
A. B. C.
25.(2023四下·黄岩期末)按照正确的连接方法,小灯泡没有亮,以下原因中可能会造成这种现象的是(  )。
①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②电池没电了 ③灯泡的连接点接触不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26.(2023四下·黄岩期末)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小灯泡,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
B.
C.
27.(2023四下·黄岩期末)在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
A.保护小灯泡 B.接通和断开电路 C.提供电能
28.(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列材料组合能做成简易开关的是(  )。
A. B. C.
29.(2023四下·黄岩期末)右图为红绿灯的电路连接图,当开关 S 连接 C 点时,亮的是(  )。
A.红灯 B.黄灯 C.绿灯
30.(2023四下·黄岩期末)有一种岩石,呈灰色,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摸上去比较光滑,用小刀无法划出痕迹,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1)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
A.眼睛、鼻子、手 B.眼睛、鼻子、耳朵 C.眼睛、耳朵、手
(2)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判断这种岩石的硬度为(  )。
A.硬 B.较硬 C.较软
(3)对照下列岩石特征卡,这块岩石最有可能为(  )。
A.花岗岩 B.板岩 C.石灰岩
(4)岩石的形成过程中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下列对于岩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形成的年代
B.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生存过
C.在山上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生物起源于陆地
31.(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图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电路检测器。使用电路检测器的合理顺序是(  )。
①进行重复检测
②将两个检测头相互触碰,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
③用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进行检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32.(2023四下·黄岩期末)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是否出故障时,一般要检测(  )次。
A.1 B.2~3 C.10
33.(2023四下·黄岩期末)检测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出故障时,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第一次不亮,后面几次都是亮的,说明被检测的小灯泡(  )。
A.是好的 B.是坏的 C.无法判断好坏
34.(2023四下·黄岩期末)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了三种物品的导电性,检测结果记录如右表。根据检测结果,这三种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物品名称 预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橡皮 不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塑料尺 不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铁夹子 亮 亮 亮 亮
A.橡皮、塑料尺 B.橡皮、铁夹子 C.塑料尺、铁夹子
35.(2023四下·黄岩期末)下图为实验室内某一接线盒内部连接方式图,但是由于时间太长,其中某一条导线断了,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得到如右下表的结果,推测断掉的导线可能是(  )。
接线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断路      
A.1-2 B.1-3 C.2-4
36.(2023四下·黄岩期末)土壤中的颗粒是岩石风化的产物,不同类型的土壤,颗粒的比例不同,导致土壤的特性也不同。
(1)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在实验中,以下条件中要保证相同的是(  )。
①瓶子里土壤的高度 ②倒入瓶子里的水量 ③倒水的速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2)观察接水容器中的水量,可以发现渗水性最好的是(  )号土壤。
A.甲 B.乙 C.丙
(3)黄岩头陀很多农民种植茭白。茭白营养丰富,喜欢水分充足、土地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最适合它的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37.(2023四下·黄岩期末)探究一种不知名的矿物,结果如下表。
矿物特征 使用的工具或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形状 肉眼、放大镜 致密短柱状
外表颜色 肉眼、放大镜 黑色
条痕颜色 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后留下的痕迹颜色 灰绿色
光泽   像玻璃的光泽
透明度 透过矿物的边缘看字  
(1)要观察该矿物的光泽,应使用的工具是(  )。
A.手电筒 B.小刀 C.无釉瓷板
(2)该矿物外表颜色是黑色的,把它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条痕颜色是灰绿色的,我们应选择(  )作为参考依据。
A.黑色 B.灰绿色 C.黑色和灰绿色
(3)判断该矿物的透明度为不透明,那么通过这一矿物碎片的边缘观察“科学”两个字,看到的现象最有可能是(  )。
A. B. C.
38.(2023四下·黄岩期末)如图是几种矿物的硬度比较图,其中最适合用来做切割材料的是(  )。
A.金刚石 B.长石 C.滑石
39.(2023四下·黄岩期末)广泛用于模型、雕像制作,还可以用于医疗和制作豆腐的矿物是(  )。
A.石墨 B.石膏 C.石英
40.(2023四下·黄岩期末)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风化及生物作用密切相关。研究土壤中是否有腐殖质时,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颗粒
B.加热土壤闻气味
C.蘸少量在白纸上涂痕
41.(2023四下·黄岩期末)农民伯伯经常会给土地松土,是为了给土壤增加(  )。
A.水分 B.空气 C.腐殖质
42.(2023四下·黄岩期末)将土壤倒入盛水的杯子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情况如右图所示,最后沉降下来的颗粒是(  )。
A.黏土 B.粉沙 C.沙
43.(2023四下·黄岩期末)怎样检测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 请写出检测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我们家用电器有的用交流电,有的用直流电,冰箱、洗衣机等都是用交流电,钟表、手电筒等是用直流电。
2.【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选项C的条件比较适合蚕豆种子发芽。
3.【答案】B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不需要用到电,如果没有电,蜡烛还是会燃烧的。
4.【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家用电一般是220V的,是很危险的,我们用电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湿的手触碰开关,也不要边充电边玩手机,移动动电器时需要先切断电源。
5.【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A符合题意。
6.【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根
【解析】【分析】把种子横着放,根会向下长,这是根的向地性。
7.【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我们将种子放在透明的杯子内并将种子放在杯子和纸巾的中间,这样种子在生根发芽时,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种子的根。
8.【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我们食用花生的种子部分,所以B符合题意。
9.【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 凤仙花是完全靠自己传播种子的。它的果实在裂开时,果皮向内卷缩,又突向外伸张,将种子弹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弹射传播,有的书面上也将其称为机械传播;弹射传播的植物有豆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酢浆草科植物、凤仙花科植物等,常见的有油菜、芥菜、豌豆、大豆、酢浆草、凤仙花等。
10.【答案】A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在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用电器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通和断的,导线是将电能传递到用电器的。将导线插到柠檬上就能使 LED 小灯泡发光,这个实验中,柠檬的作用相当于电源。
11.【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电池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电池短路的认识,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电池很容易被损坏。
12.【答案】B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植物茎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所以把一种植物的嫩茎插到滴有红墨水的瓶子里,过一两天,把嫩茎横切,导管吸收红墨水,所以会发现切面有一圈红点。
13.【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所以凤仙花果实的形成顺序是开花→传粉→结果。
14.【答案】A
【知识点】种植凤仙花;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凤仙花的茎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前期茎的生长速度快,当出现花苞时,植物的营养大部分供应花朵,茎的生长就变慢了。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曲线图可知,凤仙花长高最快的是生长阶段,从生长到花蕾时期生长特别快。
15.【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为了研究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水作用,把一株植物放入装有红色水的试管中,用红笔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并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观察植物与液面的变化。做该实验时,应选择根系完整,并且带有茎和叶的植物,在水中加入红色染料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实验现象。
16.【答案】A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头上有黏液,可以轻易地黏住花粉。
17.【答案】A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橘花凋谢后,雌蕊中的子房会发育成果实。
18.【答案】C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花的种类
【解析】【分析】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包含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少一部分都是不完全花。
19.【答案】B
【知识点】叶的特征;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 凤仙花和南瓜花的叶片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叶片这样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0.【答案】A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由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分析题目可知,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较多的水珠,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可见A符合题意。
21.【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香蕉树的叶子又宽大有舒展,有利于吸收更多的阳光,适应高温多雨的热带环境。
22.【答案】A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灯泡只有在电路构成环路的条件下才能发光,有电池导线和小灯泡是能构成环路的最基本条件。1个小灯泡,1节电池,1根导线就可以点亮小灯泡。
23.【答案】B
【知识点】小灯泡的结构
【解析】【分析】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24.【答案】C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 根据电路知识可知,图C形成了完整的回路,小灯泡会亮;图A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相连,形成了短路,小灯泡不亮;图B导线另一端连接灯泡玻璃罩,没有电流流过小灯泡,不会亮。
25.【答案】B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如果小灯泡不亮,那么可能的原因有:小灯泡出了故障或小灯泡坏掉了,如小灯泡灯丝断了,小灯泡中的连接点断了,小灯泡因质量问题无法点亮等。电池出了故障,如电池没电了,电池因短路等原因损坏了等。导线出了故障,如导线没有和电器元件连接好,导线中间的金属丝断开等。电池盒出了故障,如电池盒内部的金属片和金属弹簧没有与外部连接点连接,电池盒内部的金属片生锈等。灯座出了故障,如灯座松了,无法同时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接触,灯座螺口的两个连接点与两个接线头没有连接等。
26.【答案】A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小灯泡,需要把电路设计成并联电路,选项A是并联电路,且一个开关对应一个小灯泡。
27.【答案】B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电路中的四大元件: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开关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28.【答案】C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开关是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电器元件。制作开关需要用到导体和绝缘体,C选项中,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可以用来制作开关。
29.【答案】C
【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交通信号灯模型
【解析】【分析】开关能够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当开关接触C点时,绿灯电路通电,绿灯亮起。
30.【答案】(1)C
(2)A
(3)B
(4)C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组成;化石
【解析】【分析】(1)不同的感觉器官有不同的功能,由题目可知,上述观察实验中,用到的感觉器官是眼睛、耳朵和手。
(2)用小刀不能刻画出痕迹,说明该矿物的硬度是硬。
(3)对照题目和岩石卡特征,发现板岩结构符合题目描述特征,都是:灰色、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度大。
(4)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岩石中有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岩石的光滑程度与动物、植物、风化、水流冲刷等很多因素有关。
31.【答案】C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电路检测器是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和若干导线组合而成。使用电路检测器前,两个检测头要先互相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将物体连接进电路,如果小灯泡亮了,说明该物体是导体。如果小灯泡不亮,说明该物体是绝缘体。注意要重复检测一次,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32.【答案】B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电路检测器是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和若干导线组合而成。使用电路检测器前,两个检测头要先互相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将物体连接进电路,如果小灯泡亮了,说明该物体是导体。如果小灯泡不亮,说明该物体是绝缘体。注意要重复检测一次,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33.【答案】A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电路故障的认识,用电流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为了避免偶然性,一般要重复检测一次,至少检测2~3次。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时,第一次不亮,后面几次都是亮的,说明被检测的小灯泡是完好的。
34.【答案】A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导体能够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时,小灯泡不亮,说明是绝缘体,橡皮和塑料尺是绝缘体。
35.【答案】C
【知识点】检测电路内部连接
【解析】【分析】观察检测结果,发现只要有接线柱4出现,电路都是断路,所以推测是2-4的导线掉线了。
36.【答案】(1)C
(2)A
(3)B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土颗粒粗糙,含砂砾多,黏土少,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适合西瓜生长;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的是;壤土含砂砾和黏土适中,通气性能好,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
(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明明设计的土壤渗水装置图,甲、乙、丙三个塑料瓶中分别装入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将水倒入透明塑料瓶内,观察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在实验过程中可变的条件是土壤的种类,其它条件应保持一致。
(2)观察接水容器中的水量,可以发现渗水性最好的是甲号土壤。
(3)黄岩头陀很多农民种植茭白。茭白营养丰富,喜欢水分充足、土地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根据土壤的性质可知,它最适合黏质土。
37.【答案】(1)A
(2)B
(3)C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1)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条痕,我们要观察矿物的条痕颜色,需要的材料是白色无釉瓷板。
(2)矿物在百色无釉瓷板上留下灰绿色的条痕,说明该矿物是灰绿色的。
(3)我们可以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等级。在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不透明的矿物,不能看到下方的物体。
38.【答案】A
【知识点】矿物的硬度
【解析】【分析】矿物的硬度大,才适合用来制作为切割材料,观察统计图,发现金刚石适合用来制作成为切割材料。
39.【答案】B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 根据对矿物应用的认识,广泛应用于制造水泥,制作模型、塑像,还用于医疗手术的矿物是石膏。
40.【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腐殖质有特殊的气味,我们研究土壤中是否有腐殖质时,可以通过加热后闻味道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41.【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及土壤成分的认识,农民伯伯经常为农作物进行锄地松土,这是为了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满足植物生长对空气的需求。
42.【答案】A
【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砂,上层是很细的粘土。因最后沉降下来的是黏土。
43.【答案】将土壤放到水中,如果有气泡冒出,证明有空气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要通过实验知道土壤中有没有空气,首先明确研究问题:土壤中含有空气吗?然后根据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做出推测: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方法:将一块固定的泥土放入烧杯中,再倒入一些水,水要没过泥土。实验现象:泥土中有气泡冒上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