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3五下·衢江期末)提出“改变蝗区自然地貌,割断飞蝗食物来源”,从而有效根治了蝗灾的中国昆虫学家是( )。A.竺可桢 B.童第周 C.马世骏 D.袁隆平【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我国生态学家、昆虫学家马世骏深入蝗区,经过长期观测实验,提出了改变蝗区的自然地貌的新思路,不少地区的蝗患得到了根治,成了丰衣足食的鱼米之乡,他的科研成果在我国治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世骏是我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始人。2.(2023五下·衢江期末)小科认为种子发芽可能需要水分,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方案 D.得出结论【答案】B【知识点】猜想、假设【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小科认为种子发芽可能需要水分,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3.(2023五下·衢江期末)在研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盒盖的一端剪去一小块B.将盒盖的两端各剪去一小块C.盒子两端都放干燥的土壤D.一端放干燥土壤,一端放潮湿土壤【答案】A【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蚯蚓对光照的选择,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所以应该将盒盖的一端剪去一小块,这样一边有光照,一边是黑暗的。4.(2023五下·衢江期末)大雁的生活习性是白天觅食,夜晚休息;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大雁这种习性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 )。A.光照、温度 B.光照、水分 C.水分、温度 D.温度、光照【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白天休息,夜晚觅食;是鸟受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鸟类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南方食物丰富,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5.(2023五下·衢江期末)通过对独木舟模型的测试,我们发现独木舟的优点是( )。A.载重量小 B.稳定性强C.动力大 D.船体材料易得【答案】D【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动力小,在水中装载的货物也有限,且稳定性差,很容易侧翻。但是独木舟的船体材料易得。6.(2023五下·衢江期末)在测试竹排载重量时,竹排最大的载重量(螺母数量)是指( )。A.螺母开始被浸湿时的数量 B.螺母开始被浸湿时的数量-1C.竹排沉入水底时的数量 D.竹排沉入水底时的数量-1【答案】B【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在测试我们的小船的时候,垫圈、钩码或玻璃珠都可以衡量船的载重量,因为它们的大小均匀,形状规则。在测试我们的小船的时候,垫圈可以衡量船的载重量,而垫圈数量代表了船的载重量。在测试竹排载重量时,竹排最大的载重量(螺母数量)是指螺母开始被浸湿时的数量-1。7.(2023五下·衢江期末)下列几种形状的小船,在水中受到阻力最小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船在水中行驶,会受到水的阻力。不同形状的船首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与圆形、方形的船首相比,尖形船首受到的阻力更小,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8.(2023五下·衢江期末)完成工程一般要经历的过程是( )。A.设计—制作—问题—完善—测试B.设计—问题—制作—测试—完善C.制作—设计—完善—测试—问题D.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答案】D【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设计,是根据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等。9.(2023五下·衢江期末)做一张再生纸,以下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①将废纸撕碎 ②将纸浆平铺在棉布上 ③加水进行搅拌④在通风处晾干 ⑤盖上毛巾挤压吸水A.②①③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③②⑤【答案】C【知识点】造纸术【解析】【分析】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①③②⑤④10.(2023五下·衢江期末)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一氧化碳【答案】B【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11.(2023五下·衢江期末)作为班级的垃圾分类监督员,你应该指导同学们将香蕉皮扔进的垃圾桶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香蕉皮属于厨余垃圾,应该扔进的垃圾桶是C。12.(2023五下·衢江期末)生活中我们常说“水开了”,用科学的词汇表达,其意思是( )。A.沸腾 B.升华 C.蒸发 D.凝结【答案】A【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生活中我们常说“水开了”,用科学的词汇表达,其意思是沸腾。13.(2023五下·衢江期末)我们光着脚在家里走动时,感觉到地砖比木地板更冷,因为( )。A.陶瓷比木头温度低 B.陶瓷的导热能力比木头差C.陶瓷比木头更光滑 D.陶瓷的导热能力比木头好【答案】D【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陶瓷的导热能力比木头好,所以我们光着脚在家里走动时,感觉到地砖比木地板更冷。14.(2023五下·衢江期末)北方居民家里装有暖气片,根据热对流原理,你认为暖气片应安装在房间的(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D.任意地方【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所以为了室内取暖,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屋的下方。15.(2023五下·衢江期末)“对比”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实验没有采用对比方法的是( )。A.制作一个保温杯 B.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C.蚯蚓对光照的选择 D.研究不同金属的传热快慢【答案】A【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A:制作一个保温杯,错误;没有采用对比方法;B: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正确;C:蚯蚓对光照的选择,正确;D:研究不同金属的传热快慢,正确。二、填空题16.(2023五下·衢江期末)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2)蛙的营养直接来源于 ,间接来源于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4)除生物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 。【答案】(1)5;草→蝗虫→蛙→蛇→鹰(2)蝗虫;草(3)鹰(4)非生物【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1)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兔→鹰;草→鼠→蛇→鹰;草→兔蛇→鹰;草→蝗虫→蛙→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蛙→蛇→鹰。(2)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所以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所以蛙的营养直接来源于蝗虫,间接来源于草。(3)食物网中,越是强大的动物数量越少。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4)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所以除生物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非生物。17.(2023五下·衢江期末)福建舰是我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1)图中,福建舰正静止浮在水面上,此时航母受到的浮力( )航母受到的重力。A.大于 B.小于 C.等于(2)福建舰的舰身流线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A.节约材料 B.减小阻力 C.减轻重量(3)停在甲板上的一艘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 )。A.变小 B.不变 C.变大【答案】(1)C(2)B(3)A【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1)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福建舰正静止浮在水面上,此时航母受到的浮力等于航母受到的重力。(2)流线型的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福建舰的船首设计为尖形船首,这样设计主要作用是减小水的阻力。(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停在甲板上的一艘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排开的水量变小,受到的浮力变小。18.(2023五下·衢江期末)请仔细分析“地球上水资源与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水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淡水湖与河流”水占淡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为 。(2)为什么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着,水资源还是紧缺呢 请写出两点理由。理由一: 。理由二: 。(3)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怎么节约用水呢 请列举2点。 、 。【答案】(1)咸水;0.3%(2)淡水资源少;淡水资源中可利用的占比少(3)随手关闭水龙头洗菜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地球上水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咸水;“淡水湖与河流”水占淡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为0.3%。(2)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淡水中近70%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冻积雪和大部分不易利用的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3)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如随手关水龙头,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19.(2023五下·衢江期末)如图,铁架台上安装了一根铜棒,铜棒上套了4个蜡环,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加热。(1)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火焰的 部分给铜棒加热。(2)小科观察到蜡环掉落的顺序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3)选择用蜡环做该实验的原因是( )。A.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B.蜡遇热会熔化C.蜡遇火会燃烧 D.蜡有黏性(4)将铜棒换成同样粗细的铁棒,其他条件不变,从开始加热到最后一个蜡环掉落所需的时间比原来 。【答案】(1)外焰(2)CDBA;铜棒中热从加热点向两端传递,距离近的蜡先熔化(3)B(4)长【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1)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所以小科观察到蜡环掉落的顺序是CDBA。(3)选择用蜡环做该实验是因为蜡遇热会熔化,这样实验效果很明显。(4)因为铁棒的导热性比铜棒差,所以将铜棒换成同样粗细的铁棒,其他条件不变,从开始加热到最后一个蜡环掉落所需的时间比原来长。三、探究题20.(2023五下·衢江期末)回顾种子发芽的过程,思考并回答关于水果黄瓜育苗时遇到的问题。(1)选种时,选颗粒大而饱满的种子,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播种前,将种子浸泡1~2 天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因为浸泡可以给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2)催芽至种子露白,便可进行播种。“露白”指的是种子长出 (填“胚根”或“胚芽”)的过程。(3)黄瓜种子的发芽不需要阳光,黄瓜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实验过程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温度、 、 和各5棵生长状况良好的黄瓜苗。【答案】(1)营养物质;水分(2)胚根(3)光照;水;土壤【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颗粒饱满又没损伤的种子。选种时,选颗粒大而饱满的种子,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1~2 天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因为浸泡可以给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水分。(2)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露白”指的是种子长出胚根。(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黄瓜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其他条件比如水、土壤和黄瓜苗等都要保持不变。21.(2023五下·衢江期末)为了比较铝箔船的载重量,小科分别用边长为12 厘米的三张正方形铝箔纸,设计并制作了三艘小船甲、乙、丙,下列分别是三艘船的设计图。(单位:厘米)(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 )有关。A.船体形状 B.船体结构 C.船体体积 D.船的材料(2)在该实验中,必须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A.铝箔纸的大小 B.船的底面积C.船舷的高度 D.船的载重量(3)在测试船的载重量时,往铝箔船上放垫圈最好的方法是( )。A.叠放在船的中间 B.叠放在船的一侧C.均匀平铺在船底 D.以上选项都可以(4)请计算乙设计方案所造小船的体积并填入表格括号中。设计方案 船的体积 (立方厘米) 承受的垫圈个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甲 128 18 18 19乙 ( ) 15 14 15丙 64 9 8 9(5)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 来判断船的载重量大小。(6)实验中每种设计方案都测量3次的目的是 。(7)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1)C(2)A(3)C(4)108(5)可承受的垫圈数量(6)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的准确性(7)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1)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船体体积,所以研究的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船体体积有关。(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船体体积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船体体积,其他条件比如铝箔纸的大小等都要保持不变。(3)在测试小船载重量时,分布放置要均匀,避免发生侧翻。在测试铝箔船载重量的过程中,放置小垫圈最好的方法是均匀平铺在船底。(4)乙小船的体积为6厘米×6厘米×3厘米=108立方厘米;(5)在测试我们的小船的时候,垫圈可以衡量船的载重量,而垫圈数量代表了船的载重量。(6)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7)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22.(2023五下·衢江期末)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然后将盛有凉水的试管下端浸入热水中。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凉水和热水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制成了如下折线图。(1)仔细分析折线图,我们发现:在第 分钟的时候热水的温度和凉水的温度几乎相等。在此之前,凉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变化(2)实验前2分钟,热水下降了 ℃,凉水上升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温度趋于平衡后,为什么凉水和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下降 (4)实验的第5 分钟到第8分钟,凉水温度比热水温度高的原因是( )。A.盛凉水的试管小B.热水会继续向凉水传热C.热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更容易散热【答案】(1)4;A(2)16;32;热水的热量传递给了冷水(3)因为环境温度比趋于平衡时的温度低(4)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在第4分钟的时候热水的温度和凉水的温度几乎相等。在此之前,凉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2)根据题干可知,实验前2分钟,热水下降了16℃,凉水上升了32℃。这是因为温度较高的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温度较低的冷水。(3)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物体间的温度一样时,它们相互接触不会发生热传递。将凉水和热水相互接触,凉水的温度会上升,热水的温度会下降。温度趋于平衡后,环境温度比趋于平衡时的温度低,所以最后温度要继续下降,直到都等于室温。(4)实验的第5分钟到第8分钟,由于热水比较轻,在上边与空气直接接触,更容易散热,所以凉水温度比热水温度高。四、阅读题23.(2023五下·衢江期末)材料一: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加的垃圾大约有100亿吨,人均2吨左右。垃圾污染已成为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就连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呼吁,大家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性问题。材料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丢弃物究竟有多少可以利用 请看下面这些数据:盒装的某品牌牙膏,其纸盒重14.9克,牙膏皮重16克。若每户一月用1 支,300万户人家一年要丢弃1112.4吨废纸和牙膏皮。一吨废塑料可生产0.37~0.73吨油,一吨废纸,可造好纸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1)请你算一算,如果每人每天产生0.5 千克的垃圾,衢州约230万人口,每天将产生 千克垃圾。(2)请用上述材料的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3)你认为垃圾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 )。①污染大气 ②污染水体 ③污染土壤 ④招引蚊蝇,传播疾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被丢弃在下列环境中的苹果核,最容易腐烂的是( )。A.炎热的沙漠 B.温暖的河边 C.寒冷的南极 D.珠穆朗玛峰(5)你有哪些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 ① ② .【答案】(1)115万(2)1吨度塑料可生产0.37~0.73 吨油,1吨废纸,可造好纸 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3)D(4)B(5)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购物时自带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1)如果每人每天产生0.5千克的垃圾,衢州约230万人口,每天将产生0.5×230=115万千克垃圾。(2)多数废弃物中都有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废为宝。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比如1吨度塑料可生产0.37~0.73 吨油,1吨废纸,可造好纸 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3)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垃圾,我们要养成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装,改变混装的坏习惯。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的话,那垃圾堆就会产生很大的污染,尤其是雨后的垃圾堆,流出的水很脏而且很臭,容易招引蚊蝇,传播疾病。由此推测将垃圾随意丢弃可能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4)被丢弃的苹果核在温暖的河边最容易腐烂,因为河边的环境温暖潮湿,容易滋养微生物,导致食物容易腐烂。(5)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比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购物时自带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等。1 / 1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2023五下·衢江期末)提出“改变蝗区自然地貌,割断飞蝗食物来源”,从而有效根治了蝗灾的中国昆虫学家是( )。A.竺可桢 B.童第周 C.马世骏 D.袁隆平2.(2023五下·衢江期末)小科认为种子发芽可能需要水分,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方案 D.得出结论3.(2023五下·衢江期末)在研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盒盖的一端剪去一小块B.将盒盖的两端各剪去一小块C.盒子两端都放干燥的土壤D.一端放干燥土壤,一端放潮湿土壤4.(2023五下·衢江期末)大雁的生活习性是白天觅食,夜晚休息;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大雁这种习性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 )。A.光照、温度 B.光照、水分 C.水分、温度 D.温度、光照5.(2023五下·衢江期末)通过对独木舟模型的测试,我们发现独木舟的优点是( )。A.载重量小 B.稳定性强C.动力大 D.船体材料易得6.(2023五下·衢江期末)在测试竹排载重量时,竹排最大的载重量(螺母数量)是指( )。A.螺母开始被浸湿时的数量 B.螺母开始被浸湿时的数量-1C.竹排沉入水底时的数量 D.竹排沉入水底时的数量-17.(2023五下·衢江期末)下列几种形状的小船,在水中受到阻力最小的是( )。A. B.C. D.8.(2023五下·衢江期末)完成工程一般要经历的过程是( )。A.设计—制作—问题—完善—测试B.设计—问题—制作—测试—完善C.制作—设计—完善—测试—问题D.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9.(2023五下·衢江期末)做一张再生纸,以下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①将废纸撕碎 ②将纸浆平铺在棉布上 ③加水进行搅拌④在通风处晾干 ⑤盖上毛巾挤压吸水A.②①③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③②⑤10.(2023五下·衢江期末)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一氧化碳11.(2023五下·衢江期末)作为班级的垃圾分类监督员,你应该指导同学们将香蕉皮扔进的垃圾桶是( )。A. B.C. D.12.(2023五下·衢江期末)生活中我们常说“水开了”,用科学的词汇表达,其意思是( )。A.沸腾 B.升华 C.蒸发 D.凝结13.(2023五下·衢江期末)我们光着脚在家里走动时,感觉到地砖比木地板更冷,因为( )。A.陶瓷比木头温度低 B.陶瓷的导热能力比木头差C.陶瓷比木头更光滑 D.陶瓷的导热能力比木头好14.(2023五下·衢江期末)北方居民家里装有暖气片,根据热对流原理,你认为暖气片应安装在房间的(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D.任意地方15.(2023五下·衢江期末)“对比”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实验没有采用对比方法的是( )。A.制作一个保温杯 B.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C.蚯蚓对光照的选择 D.研究不同金属的传热快慢二、填空题16.(2023五下·衢江期末)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2)蛙的营养直接来源于 ,间接来源于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4)除生物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 。17.(2023五下·衢江期末)福建舰是我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1)图中,福建舰正静止浮在水面上,此时航母受到的浮力( )航母受到的重力。A.大于 B.小于 C.等于(2)福建舰的舰身流线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A.节约材料 B.减小阻力 C.减轻重量(3)停在甲板上的一艘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 )。A.变小 B.不变 C.变大18.(2023五下·衢江期末)请仔细分析“地球上水资源与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水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淡水湖与河流”水占淡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为 。(2)为什么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着,水资源还是紧缺呢 请写出两点理由。理由一: 。理由二: 。(3)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怎么节约用水呢 请列举2点。 、 。19.(2023五下·衢江期末)如图,铁架台上安装了一根铜棒,铜棒上套了4个蜡环,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加热。(1)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火焰的 部分给铜棒加热。(2)小科观察到蜡环掉落的顺序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3)选择用蜡环做该实验的原因是( )。A.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B.蜡遇热会熔化C.蜡遇火会燃烧 D.蜡有黏性(4)将铜棒换成同样粗细的铁棒,其他条件不变,从开始加热到最后一个蜡环掉落所需的时间比原来 。三、探究题20.(2023五下·衢江期末)回顾种子发芽的过程,思考并回答关于水果黄瓜育苗时遇到的问题。(1)选种时,选颗粒大而饱满的种子,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播种前,将种子浸泡1~2 天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因为浸泡可以给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2)催芽至种子露白,便可进行播种。“露白”指的是种子长出 (填“胚根”或“胚芽”)的过程。(3)黄瓜种子的发芽不需要阳光,黄瓜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实验过程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温度、 、 和各5棵生长状况良好的黄瓜苗。21.(2023五下·衢江期末)为了比较铝箔船的载重量,小科分别用边长为12 厘米的三张正方形铝箔纸,设计并制作了三艘小船甲、乙、丙,下列分别是三艘船的设计图。(单位:厘米)(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 )有关。A.船体形状 B.船体结构 C.船体体积 D.船的材料(2)在该实验中,必须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A.铝箔纸的大小 B.船的底面积C.船舷的高度 D.船的载重量(3)在测试船的载重量时,往铝箔船上放垫圈最好的方法是( )。A.叠放在船的中间 B.叠放在船的一侧C.均匀平铺在船底 D.以上选项都可以(4)请计算乙设计方案所造小船的体积并填入表格括号中。设计方案 船的体积 (立方厘米) 承受的垫圈个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甲 128 18 18 19乙 ( ) 15 14 15丙 64 9 8 9(5)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 来判断船的载重量大小。(6)实验中每种设计方案都测量3次的目的是 。(7)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结论是 。22.(2023五下·衢江期末)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然后将盛有凉水的试管下端浸入热水中。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凉水和热水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制成了如下折线图。(1)仔细分析折线图,我们发现:在第 分钟的时候热水的温度和凉水的温度几乎相等。在此之前,凉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变化(2)实验前2分钟,热水下降了 ℃,凉水上升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温度趋于平衡后,为什么凉水和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下降 (4)实验的第5 分钟到第8分钟,凉水温度比热水温度高的原因是( )。A.盛凉水的试管小B.热水会继续向凉水传热C.热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更容易散热四、阅读题23.(2023五下·衢江期末)材料一: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加的垃圾大约有100亿吨,人均2吨左右。垃圾污染已成为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就连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呼吁,大家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性问题。材料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丢弃物究竟有多少可以利用 请看下面这些数据:盒装的某品牌牙膏,其纸盒重14.9克,牙膏皮重16克。若每户一月用1 支,300万户人家一年要丢弃1112.4吨废纸和牙膏皮。一吨废塑料可生产0.37~0.73吨油,一吨废纸,可造好纸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1)请你算一算,如果每人每天产生0.5 千克的垃圾,衢州约230万人口,每天将产生 千克垃圾。(2)请用上述材料的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3)你认为垃圾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 )。①污染大气 ②污染水体 ③污染土壤 ④招引蚊蝇,传播疾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被丢弃在下列环境中的苹果核,最容易腐烂的是( )。A.炎热的沙漠 B.温暖的河边 C.寒冷的南极 D.珠穆朗玛峰(5)你有哪些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 ① ②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我国生态学家、昆虫学家马世骏深入蝗区,经过长期观测实验,提出了改变蝗区的自然地貌的新思路,不少地区的蝗患得到了根治,成了丰衣足食的鱼米之乡,他的科研成果在我国治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世骏是我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始人。2.【答案】B【知识点】猜想、假设【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小科认为种子发芽可能需要水分,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3.【答案】A【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蚯蚓对光照的选择,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所以应该将盒盖的一端剪去一小块,这样一边有光照,一边是黑暗的。4.【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白天休息,夜晚觅食;是鸟受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鸟类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南方食物丰富,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5.【答案】D【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动力小,在水中装载的货物也有限,且稳定性差,很容易侧翻。但是独木舟的船体材料易得。6.【答案】B【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在测试我们的小船的时候,垫圈、钩码或玻璃珠都可以衡量船的载重量,因为它们的大小均匀,形状规则。在测试我们的小船的时候,垫圈可以衡量船的载重量,而垫圈数量代表了船的载重量。在测试竹排载重量时,竹排最大的载重量(螺母数量)是指螺母开始被浸湿时的数量-1。7.【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船在水中行驶,会受到水的阻力。不同形状的船首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与圆形、方形的船首相比,尖形船首受到的阻力更小,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8.【答案】D【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设计,是根据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等。9.【答案】C【知识点】造纸术【解析】【分析】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①③②⑤④10.【答案】B【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11.【答案】C【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香蕉皮属于厨余垃圾,应该扔进的垃圾桶是C。12.【答案】A【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生活中我们常说“水开了”,用科学的词汇表达,其意思是沸腾。13.【答案】D【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陶瓷的导热能力比木头好,所以我们光着脚在家里走动时,感觉到地砖比木地板更冷。14.【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所以为了室内取暖,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屋的下方。15.【答案】A【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A:制作一个保温杯,错误;没有采用对比方法;B: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正确;C:蚯蚓对光照的选择,正确;D:研究不同金属的传热快慢,正确。16.【答案】(1)5;草→蝗虫→蛙→蛇→鹰(2)蝗虫;草(3)鹰(4)非生物【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1)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兔→鹰;草→鼠→蛇→鹰;草→兔蛇→鹰;草→蝗虫→蛙→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蛙→蛇→鹰。(2)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所以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所以蛙的营养直接来源于蝗虫,间接来源于草。(3)食物网中,越是强大的动物数量越少。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4)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所以除生物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非生物。17.【答案】(1)C(2)B(3)A【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1)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福建舰正静止浮在水面上,此时航母受到的浮力等于航母受到的重力。(2)流线型的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福建舰的船首设计为尖形船首,这样设计主要作用是减小水的阻力。(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停在甲板上的一艘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排开的水量变小,受到的浮力变小。18.【答案】(1)咸水;0.3%(2)淡水资源少;淡水资源中可利用的占比少(3)随手关闭水龙头洗菜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地球上水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咸水;“淡水湖与河流”水占淡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为0.3%。(2)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淡水中近70%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冻积雪和大部分不易利用的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3)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如随手关水龙头,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19.【答案】(1)外焰(2)CDBA;铜棒中热从加热点向两端传递,距离近的蜡先熔化(3)B(4)长【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1)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由于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一般用外焰来加热。(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离热源越近,热传递所需时间越短,离热源越远,热传递所需时间越长。所以小科观察到蜡环掉落的顺序是CDBA。(3)选择用蜡环做该实验是因为蜡遇热会熔化,这样实验效果很明显。(4)因为铁棒的导热性比铜棒差,所以将铜棒换成同样粗细的铁棒,其他条件不变,从开始加热到最后一个蜡环掉落所需的时间比原来长。20.【答案】(1)营养物质;水分(2)胚根(3)光照;水;土壤【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颗粒饱满又没损伤的种子。选种时,选颗粒大而饱满的种子,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1~2 天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因为浸泡可以给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水分。(2)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露白”指的是种子长出胚根。(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黄瓜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其他条件比如水、土壤和黄瓜苗等都要保持不变。21.【答案】(1)C(2)A(3)C(4)108(5)可承受的垫圈数量(6)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的准确性(7)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1)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船体体积,所以研究的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船体体积有关。(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船体体积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船体体积,其他条件比如铝箔纸的大小等都要保持不变。(3)在测试小船载重量时,分布放置要均匀,避免发生侧翻。在测试铝箔船载重量的过程中,放置小垫圈最好的方法是均匀平铺在船底。(4)乙小船的体积为6厘米×6厘米×3厘米=108立方厘米;(5)在测试我们的小船的时候,垫圈可以衡量船的载重量,而垫圈数量代表了船的载重量。(6)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7)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22.【答案】(1)4;A(2)16;32;热水的热量传递给了冷水(3)因为环境温度比趋于平衡时的温度低(4)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在第4分钟的时候热水的温度和凉水的温度几乎相等。在此之前,凉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2)根据题干可知,实验前2分钟,热水下降了16℃,凉水上升了32℃。这是因为温度较高的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温度较低的冷水。(3)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物体间的温度一样时,它们相互接触不会发生热传递。将凉水和热水相互接触,凉水的温度会上升,热水的温度会下降。温度趋于平衡后,环境温度比趋于平衡时的温度低,所以最后温度要继续下降,直到都等于室温。(4)实验的第5分钟到第8分钟,由于热水比较轻,在上边与空气直接接触,更容易散热,所以凉水温度比热水温度高。23.【答案】(1)115万(2)1吨度塑料可生产0.37~0.73 吨油,1吨废纸,可造好纸 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3)D(4)B(5)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购物时自带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1)如果每人每天产生0.5千克的垃圾,衢州约230万人口,每天将产生0.5×230=115万千克垃圾。(2)多数废弃物中都有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废为宝。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比如1吨度塑料可生产0.37~0.73 吨油,1吨废纸,可造好纸 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3)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垃圾,我们要养成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装,改变混装的坏习惯。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的话,那垃圾堆就会产生很大的污染,尤其是雨后的垃圾堆,流出的水很脏而且很臭,容易招引蚊蝇,传播疾病。由此推测将垃圾随意丢弃可能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4)被丢弃的苹果核在温暖的河边最容易腐烂,因为河边的环境温暖潮湿,容易滋养微生物,导致食物容易腐烂。(5)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比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购物时自带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