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评价试卷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评价试卷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评价试卷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2023·浙江期中)下列关于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3·浙江期中)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杭州亚运会会徽
C.新冠病毒
D.二氧化碳分子
4.(2023·浙江期中)关于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
B.如图2,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如图3,此实验装置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D.如图4,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5.(3.1空气与氧气(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氢气 B.用于生产氮肥的氮气
C.用于医疗急救的氧气 D.用于医疗麻醉的氙气
6.(浙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科学阶段测试卷-期中复习试卷)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
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2:25:1:6
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
A.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
B.雷雨天气在高大的树下避雨
C.在输电线上晾晒衣物
D.有人触电后应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将电线挑开
8. 下面是一些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9.(2022·上虞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10.(2023·浙江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  )
A.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B.X表示N2
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D.三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7节 第1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计算所含的质量分数
C.比较Cu、Fe、Ca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12.(2023·浙江期中) 由X和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已知甲的化学式为 XY,其中X :Y的质量比为7:2,乙中X :Y的质量比为7:10,则乙的化学式为 (  )
A.X3Y2 B.XY5 C.X2Y3 D.X3Y
13.(2023·浙江期中)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空气中部分气体的体积分数
C. 不同种原子的序数依次增加
D. 含氮物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
14.(2019八下·南浔期末)如图是正常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线B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
B.测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发光
C.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断开开关S后,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或b点一定不会触电
15.(2020八下·乐清期末)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中进行白磷燃烧实验,在白磷被点燃至装置恢复到室温的这段时间内,集气瓶中的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6.(2023·浙江期中)现有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①H;②2NO;③CO2;④3NH4+;⑤3N2;⑥2Ne;⑦2O2﹣;⑧4H2O;⑨Na;⑩Na+;(用序号填空)
(1)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的是   ,
(2)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3)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
(4)能表示一个离子的是   ,
(5)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6)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一个原子的是   。
17.(2023·浙江期中) 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铜原子   ;
(2)5个三氧化硫分子   ;
(3)2个碳酸根离子   。
(4)依次写出符号中数字“2”分别表示的意义
2SO42-    、   
(5)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   。
(6)争风吃醋:醋酸溶液中含有一种离子,其核内有一个质子,此元素为   。
18.(2020八下·长兴月考)相同分子数的SO2和SO3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19.(2023·浙江期中)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甲图 乙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20.(2023·浙江期中)下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表是图中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用字母序号表示)。
(3)A、C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a,b表示)。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19空,每空2分,共38分)
21.(2023·浙江期中) 下列各图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实验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应选用哪个发生装置:   ;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氧气通常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22.(2023·浙江期中) 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纸盒实验:在水平桌面的右端放有一个封闭纸盒,一辆绑有磁铁的小车从斜面上静止下滑后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在靠近纸盒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在了A位置, 如图所示。
小组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
(1)小科认为小车速度减小除了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外,可能还受到纸盒的影响。为了证实他的猜想,小科应该如何设置实验    
(2)小科通过实验发现,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那纸盒里有什么呢 小芳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纸盒中有铁块。
假设2:纸盒中有磁体。
假设3:纸盒中有闭合的线圈。
小强根据已学的知识否认了    (选填“假设1”、“假设2”、“假设3”)。
(3)小强打开纸盒,发现里面是一个闭合的线圈。为什么闭合的线圈会使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更快
23.(2023·浙江期中)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s1。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的大小(安) 1.2 1.4 1.6 1.8 2.0 2.2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 ?
(1)请你在图中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科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明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你认为可能是   。
(4)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24.(2023·浙江期中) 北京冬奥会水下机器人火炬对接,让无数网友看到了“水火相容”的情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此情景展开了相关活动。
查阅资料:
①火炬燃料丙烷的着火点:450℃;
②丙烷燃烧的实际温度400-900℃,取决于测定点相对火焰的位置;
③剧烈的燃烧反应能喷涌出高压炽热气体,能形成一个球形的气体罩。
(1)“水火相容”: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 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 甲所示) 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
(2)“水火不容”:将大试管向上移动一定高度,燃烧的白磷就熄灭了,其原因是:   。
(3)小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火炬模型,请结合材料说明该火炬能在水中持续燃烧的理由:   。
25.(2023·浙江期中)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ab的运动方向。
(1)步骤一:导体水平向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 偏转,这是因为   。
(2)步骤二:导体竖直向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 偏转,这是因为    。
(3)步骤三:导体水平向左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6题4分,27题6分,共10分)
26.(2023·浙江期中)据交警部门统计,货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超载,于是交警部门为了检查货车是否超载,设计了一个货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就越大。某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与压力的关系如表:
压力/(×105N) 0 1.2 2.4 3.6 4.8 6.0
输出电压/V 0 1 2 3 4 5
他们利用压力传感器和电阻箱R(最大电阻999欧姆)及部分其它器材设计了图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毫安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已知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25欧姆,继电器电路的电源电压由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提供(假设U不受继电器电路影响)。
(1)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电铃报警,说明汽车超载,则电铃应接在图中   (填“MN”或“EF”)两端;
(2)当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24吨时,启动报警系统。则电阻箱R的电阻应调节到多大 (g取10牛顿/千克)
27.(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三化学式(化学式的计算))以薰衣草为主要原料的薰衣助眠茶因富含挥发油、香豆素、单宁、类黄酮等而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已知香豆索的化学式为CxH6O2,相对分子质量为146,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4.0%。求:
(1)香豆素的化学式中x的数值;
(2)香豆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含21.6g碳元素的香豆素的质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A、根据离子的含义分析。
B、根据原子的含义分析。
C、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析。
D、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析。
【解答】A. 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错误;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不是最小的微粒,故错误;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不是分子,故错误;
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解答】A.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A错误;
B.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B正确;
C.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C错误;
D.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和N极出来,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A.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A错误;
B.此图为杭州亚运会会徽,属于标志,故B正确;
C.此图为病毒模型,故C错误;
D.此图为二氧化碳分子模型,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1)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但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3)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制成的;
(4)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导体中将产生电流,叫电磁感应。
【解答】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将小磁针移走,磁场仍存在,故A错误;
B.根据图中电源的正极在右侧,可知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是由右侧进入左侧流出,故利用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故B正确;
C.图中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探究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图中没有电源,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
【解答】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氢气不是空气成分 ,符合题意;
B、 用于生产氮肥的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符合题意;
C、 用于医疗急救的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不符合题意;
D、 用于医疗麻醉的氙气属于稀有气体,可来自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A.秋水仙碱的化学式为C22H25NO6,可见它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秋水仙碱的化学式为C22H25NO6,可见一个秋水仙碱分子中有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
C.秋水仙碱的化学式为C22H25NO6,可见其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2:25:1:6,故正确;
D.秋水仙碱的化学式为C22H25NO6,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22=264;氢元素的质量为1×25=25;氮元素的质量为14;氧元素的质量为16×6=96,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时,容易引起人体触电.此选项错误;
B、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可能造成雷击.此选项错误;
C、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此选项错误;
D、发现有人触电,应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将电线挑开,然后施救.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①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是和火线相连接的带电体,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
②当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雷电电流通过大树就会传下来.在传下来的过程中电弧放电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传到地下去,而这样就造成了雷电灾害;
③不纯净的水是导体,绝缘体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变为导体;
④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8.【答案】A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可能是氧化物, 、 为单质, 三种元素组成,都不是氧化物。
故选A。
9.【答案】D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的组成和构成、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解答】A、氯酸钾、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不含氧气,不符合题意;
C、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含氧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序数),右上角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需要注意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不是g,故A错误;
B.X是表示氮元素,氮元素符号为N,故B错误;
C.从图中看出,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故C正确;
D.三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其核外电子数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化学式可知,三个分子都由1个金属原子和1个 SO4 组成。
则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硫酸根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要比较三者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只需比较三个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即可。
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甲的化学式及X与Y的质量比得出X、Y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然后根据乙中X与Y的质量比得出乙的化学式。
【解答】在XY中,X与Y的质量比为7:2,则X与Y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7:2,设乙的化学式为XaYb,则X与Y的质量比为:,
解得:a:b=1:5,故乙的化学式为:XY5。
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空气的成分及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进行解答;
B.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的大小关系进行解答;
C.根据所给原子的关系进行解答;
D.根据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进行解答。
【解答】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O,其次是Si,再次是Al,第四位的是Fe,图中的顺序恰好相反,故A错误;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稀有气体排第三位,故B错误;
C.Na的原子序数为11,Mg为12,Al为13,Si为14,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故C正确;
D.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因此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排序是由低到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零线和火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2)当测电笔接触火线或与火线接触的部分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或与零线接触的部分时,氖管不发光;
(3)三孔插座的中间孔必须接地,可以防止金属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4)当人站在地面上时,接触火线或与火线接触的位置会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A.导线B是零线,它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V ,故A错误;
B.测电笔插入插座的左插孔,氖管不发光;接触右孔时,氖管发光,故B错误;
C.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故C正确符合题意;
D.断开开关S后,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会发生触电事故,而接触b点不会触电,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①在空气中,氧气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②白磷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③气体的温度升高,气压会增大;温度降低,气压会减小,据此分析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规律。
【解答】(1)白磷燃烧会消耗氧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压强增大量远远大于氧气消耗引起的压强减小量,所以在反应结束前,集气瓶内的气压是增大的。
(2)当反应结束后,没有热量产生,集气瓶内气体的温度开始下降,气压不断减小。
(3)当温度降低到室温时,由于其中有1/5体积的氧气被消耗,所以气压也会减小1/5,即现在的气压是标准气压的4/5=0.8.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6.【答案】(1)⑨⑩
(2)①⑨
(3)③
(4)⑩
(5)③⑨
(6)⑨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1)⑨⑩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2)H、Na能表示一个原子,故填:①⑨;
(3)CO2能表示一个分子,故填:③;
(4)Na+能表示一个离子,故填:⑩;
(5)CO2、Na能表示一种物质,故填:③⑨;
(6)Na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一个原子,故填:⑨。
故答案为:(1)⑨⑩;(2)①⑨;(3)③;(4)⑩;(5)③⑨;(6)⑨。
17.【答案】(1)3Cu
(2)5SO3
(3)2CO32-
(4)2个硫酸根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5)C/H
(6)H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2)根据分子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离子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4)根据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进行解答;
(5)元素名称中带“钅”的为金属元素,汞除外,不带“钅”的为非金属元素;
(6)含有一个质子的元素为氢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1)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在前面添上数字表示几个这种原子,则3个铜原子表示为:3Cu;
(2)每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一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5个三氧化硫分子在前面加上5即可,即5SO3;
(3)每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CO32-;
(4)2SO42-中前面的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右上角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5)碳元素、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H;
(6)含有一个质子的元素为氢元素,其元素符号为:H。
故答案为:(1)3Cu;(2)5SO3;(3)CO32-;(4)2个硫酸根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5)C/H;(6)H。
18.【答案】2:3;5:6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与分子个数相乘,然后作比即可;
(2)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化学式的式量与分子个数的乘积之比,据此计算出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分子的个数之比,然后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氧原子的个数之比即可。
【解答】(1)设分子数为n,那么n个 SO2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为:2n;n个 SO3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为:3n,那么相同分子数的SO2和SO3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2n:3n=2:3;
(2)设SO2的分子个数为a, SO3的分子个数为b,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所以:64a=80b,
解得:a:b=5:4;那么a个SO2分子和b个SO3分子的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a:3b=(2×5):(4×3)=5:6,因此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是5:6。
19.【答案】(1)并联
(2)a c
(3)B 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的;
(2)断路器接入电路中时,电路是正常工作的;
(3)N处为零线;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解答】(1)由图可知,灯泡与插座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断路器正常工作,应选择a、c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左孔通过灯泡接到火线上,所以火线插孔、零线插孔都能时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BC正确。
故答案为:(1)并联;(2)a、c(3)BC。
20.【答案】(1)24
(2)A B
(3)MgCl2
(4)12b/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据此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1)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
(3)A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C的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4)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原子为C-12原子,用其质量的1/12做为标准,其它原子的一个原子质量与其比值即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1)24.31;(2)AB;(3)MgCl2;(4)。
21.【答案】(1)长颈漏斗;水槽
(2)B;E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解答;
(2)根据气体制备装置的选取原则进行解答。
【解答】(1)在图中,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利用固体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固体加热型的装置,即B,若要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即E装置。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水槽;(2)B;E。
22.【答案】(1)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
(2)假设1
(3)带磁铁的小车靠近闭合的线圈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线圈的感应电流又产生磁场且与磁铁相斥,导致小车的阻力增大。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为了验证是否受到纸盒的影响,去掉纸盒就行;
(2)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说明纸盒中有磁体,从而得出结论;
(3)电磁感应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1)为了验证小车速度减小是否受到纸盒的影响,小明应该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
(2)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说明纸盒中有磁体,假设1中没有磁体,故否认了假设1;
(3)带磁铁的小车靠近闭合的线圈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线圈的感应电流又产生磁场且与磁铁相斥,导致小车的阻力增大。
故答案为:(1)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2)假设1;(3)带磁铁的小车靠近闭合的线圈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线圈的感应电流又产生磁场且与磁铁相斥,导致小车的阻力增大。
23.【答案】(1)
(2)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排斥力越大,小车移动距离越远
(3)对调了磁极,改变了电流的方向,使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动
(4)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的接;
(2)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4)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匝数。
【解答】(1)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的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2)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排斥力越大,小车移动距离越远;
(3)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可能是对调了磁极,改变了电流的方向,使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使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
(4)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匝,当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线圈匝数改变,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故答案为:(1);(2)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排斥力越大,小车移动距离越远;(3)对调了磁极,改变了电流的方向,使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动;(4)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
24.【答案】(1)O2
(2)水进入大试管使燃烧的白磷熄灭
(3)丙烷燃烧温度过高使水失去灭火效果,使火炬能在水中持续燃烧。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白磷在氧气中能燃烧进行分析;
(2)根据将大试管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则水进入试管中,而水能灭火进行分析;
(3)根据丙烷燃烧的实际温度为400-900℃,该温度下,水会变成气体,无法起到灭火效果进行分析。
【解答】(1)白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为O2;
(2)将大试管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则水进入试管中,而水能灭火,则燃烧的白磷熄灭;
(3)丙烷燃烧的实际温度为400-900℃,该温度下,水会变成气体,无法起到灭火效果,则火炬能在水中持续燃烧。
故答案为:(1)O2;(2)水进入大试管使燃烧的白磷熄灭;(3)丙烷燃烧温度过高使水失去灭火效果,则火炬能在水中持续燃烧。
25.【答案】(1)不发生;没有形成闭合电路
(2)不发生;导体没有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3)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的一部分、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知识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解析】【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解答】(1)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开关没有闭合,没有形成闭合电路;
(2)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由此可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的一部分、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故答案为:(1)不发生;没有形成闭合电路;(2)不发生;导体没有作切割磁感线运动;(3)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的一部分、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6.【答案】(1)E、F
(2)由表格可知,当压力为 F=G=mg=24×103kg=2.4×105N时, 输出电压U=2V,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U/I= 2V/0.02A=100Ω
又因为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5Ω,
所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R'=R总-R线=100Ω-25Ω=75Ω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数据可知,压力越大,输出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电磁铁把衔铁吸下来,EF之间的电路就会接通,据此分析;
(2)根据F=G=mg求出压力的大小;压力传感器相当于电压可变的电源,从表中找出压力对应的电压,因为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结合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25Ω,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就可以求出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解答】(1)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E、F间的电路就会被接通,因此电铃应接在EF之间;
(2)先计算出压力的大小,从表格中查出输出电压值,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出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27.【答案】(1)香豆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x+1×6+16×2=146,解得x=9;
(2)香豆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6):(2×16)=54:3:16;
(3)香豆素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 香豆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1.6g 74.0% =29.2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化合物的质量乘以该化合物中此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式进行计算.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评价试卷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A、根据离子的含义分析。
B、根据原子的含义分析。
C、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析。
D、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析。
【解答】A. 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错误;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不是最小的微粒,故错误;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不是分子,故错误;
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3·浙江期中)下列关于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解答】A.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A错误;
B.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B正确;
C.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C错误;
D.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和N极出来,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3·浙江期中)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杭州亚运会会徽
C.新冠病毒
D.二氧化碳分子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A.此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A错误;
B.此图为杭州亚运会会徽,属于标志,故B正确;
C.此图为病毒模型,故C错误;
D.此图为二氧化碳分子模型,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2023·浙江期中)关于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
B.如图2,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如图3,此实验装置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D.如图4,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1)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但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3)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制成的;
(4)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导体中将产生电流,叫电磁感应。
【解答】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将小磁针移走,磁场仍存在,故A错误;
B.根据图中电源的正极在右侧,可知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是由右侧进入左侧流出,故利用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故B正确;
C.图中有电源,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探究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图中没有电源,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3.1空气与氧气(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氢气 B.用于生产氮肥的氮气
C.用于医疗急救的氧气 D.用于医疗麻醉的氙气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
【解答】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氢气不是空气成分 ,符合题意;
B、 用于生产氮肥的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符合题意;
C、 用于医疗急救的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不符合题意;
D、 用于医疗麻醉的氙气属于稀有气体,可来自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浙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科学阶段测试卷-期中复习试卷)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
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2:25:1:6
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A.秋水仙碱的化学式为C22H25NO6,可见它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秋水仙碱的化学式为C22H25NO6,可见一个秋水仙碱分子中有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
C.秋水仙碱的化学式为C22H25NO6,可见其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2:25:1:6,故正确;
D.秋水仙碱的化学式为C22H25NO6,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22=264;氢元素的质量为1×25=25;氮元素的质量为14;氧元素的质量为16×6=96,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故答案为:C
7.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
A.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
B.雷雨天气在高大的树下避雨
C.在输电线上晾晒衣物
D.有人触电后应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将电线挑开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时,容易引起人体触电.此选项错误;
B、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可能造成雷击.此选项错误;
C、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此选项错误;
D、发现有人触电,应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将电线挑开,然后施救.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①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是和火线相连接的带电体,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
②当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雷电电流通过大树就会传下来.在传下来的过程中电弧放电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传到地下去,而这样就造成了雷电灾害;
③不纯净的水是导体,绝缘体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变为导体;
④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8. 下面是一些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可能是氧化物, 、 为单质, 三种元素组成,都不是氧化物。
故选A。
9.(2022·上虞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D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的组成和构成、反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解答】A、氯酸钾、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不含氧气,不符合题意;
C、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含氧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3·浙江期中)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  )
A.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B.X表示N2
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D.三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序数),右上角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需要注意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不是g,故A错误;
B.X是表示氮元素,氮元素符号为N,故B错误;
C.从图中看出,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故C正确;
D.三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其核外电子数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7节 第1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计算所含的质量分数
C.比较Cu、Fe、Ca三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化学式可知,三个分子都由1个金属原子和1个 SO4 组成。
则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硫酸根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要比较三者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只需比较三个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即可。
故选C。
12.(2023·浙江期中) 由X和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已知甲的化学式为 XY,其中X :Y的质量比为7:2,乙中X :Y的质量比为7:10,则乙的化学式为 (  )
A.X3Y2 B.XY5 C.X2Y3 D.X3Y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甲的化学式及X与Y的质量比得出X、Y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然后根据乙中X与Y的质量比得出乙的化学式。
【解答】在XY中,X与Y的质量比为7:2,则X与Y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7:2,设乙的化学式为XaYb,则X与Y的质量比为:,
解得:a:b=1:5,故乙的化学式为:XY5。
故答案为:B。
13.(2023·浙江期中)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空气中部分气体的体积分数
C. 不同种原子的序数依次增加
D. 含氮物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空气的成分及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进行解答;
B.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的大小关系进行解答;
C.根据所给原子的关系进行解答;
D.根据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进行解答。
【解答】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O,其次是Si,再次是Al,第四位的是Fe,图中的顺序恰好相反,故A错误;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稀有气体排第三位,故B错误;
C.Na的原子序数为11,Mg为12,Al为13,Si为14,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故C正确;
D.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因此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排序是由低到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19八下·南浔期末)如图是正常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线B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
B.测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发光
C.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断开开关S后,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或b点一定不会触电
【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在家庭电路中,零线和火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2)当测电笔接触火线或与火线接触的部分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或与零线接触的部分时,氖管不发光;
(3)三孔插座的中间孔必须接地,可以防止金属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4)当人站在地面上时,接触火线或与火线接触的位置会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A.导线B是零线,它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0V ,故A错误;
B.测电笔插入插座的左插孔,氖管不发光;接触右孔时,氖管发光,故B错误;
C.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故C正确符合题意;
D.断开开关S后,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会发生触电事故,而接触b点不会触电,故D错误。
故选C。
15.(2020八下·乐清期末)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中进行白磷燃烧实验,在白磷被点燃至装置恢复到室温的这段时间内,集气瓶中的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①在空气中,氧气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②白磷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③气体的温度升高,气压会增大;温度降低,气压会减小,据此分析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规律。
【解答】(1)白磷燃烧会消耗氧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压强增大量远远大于氧气消耗引起的压强减小量,所以在反应结束前,集气瓶内的气压是增大的。
(2)当反应结束后,没有热量产生,集气瓶内气体的温度开始下降,气压不断减小。
(3)当温度降低到室温时,由于其中有1/5体积的氧气被消耗,所以气压也会减小1/5,即现在的气压是标准气压的4/5=0.8.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6.(2023·浙江期中)现有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①H;②2NO;③CO2;④3NH4+;⑤3N2;⑥2Ne;⑦2O2﹣;⑧4H2O;⑨Na;⑩Na+;(用序号填空)
(1)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的是   ,
(2)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3)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
(4)能表示一个离子的是   ,
(5)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6)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一个原子的是   。
【答案】(1)⑨⑩
(2)①⑨
(3)③
(4)⑩
(5)③⑨
(6)⑨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1)⑨⑩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2)H、Na能表示一个原子,故填:①⑨;
(3)CO2能表示一个分子,故填:③;
(4)Na+能表示一个离子,故填:⑩;
(5)CO2、Na能表示一种物质,故填:③⑨;
(6)Na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一个原子,故填:⑨。
故答案为:(1)⑨⑩;(2)①⑨;(3)③;(4)⑩;(5)③⑨;(6)⑨。
17.(2023·浙江期中) 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铜原子   ;
(2)5个三氧化硫分子   ;
(3)2个碳酸根离子   。
(4)依次写出符号中数字“2”分别表示的意义
2SO42-    、   
(5)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   。
(6)争风吃醋:醋酸溶液中含有一种离子,其核内有一个质子,此元素为   。
【答案】(1)3Cu
(2)5SO3
(3)2CO32-
(4)2个硫酸根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5)C/H
(6)H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2)根据分子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离子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4)根据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进行解答;
(5)元素名称中带“钅”的为金属元素,汞除外,不带“钅”的为非金属元素;
(6)含有一个质子的元素为氢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1)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在前面添上数字表示几个这种原子,则3个铜原子表示为:3Cu;
(2)每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一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5个三氧化硫分子在前面加上5即可,即5SO3;
(3)每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CO32-;
(4)2SO42-中前面的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右上角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5)碳元素、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H;
(6)含有一个质子的元素为氢元素,其元素符号为:H。
故答案为:(1)3Cu;(2)5SO3;(3)CO32-;(4)2个硫酸根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5)C/H;(6)H。
18.(2020八下·长兴月考)相同分子数的SO2和SO3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答案】2:3;5:6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与分子个数相乘,然后作比即可;
(2)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化学式的式量与分子个数的乘积之比,据此计算出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分子的个数之比,然后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氧原子的个数之比即可。
【解答】(1)设分子数为n,那么n个 SO2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为:2n;n个 SO3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为:3n,那么相同分子数的SO2和SO3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2n:3n=2:3;
(2)设SO2的分子个数为a, SO3的分子个数为b,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所以:64a=80b,
解得:a:b=5:4;那么a个SO2分子和b个SO3分子的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a:3b=(2×5):(4×3)=5:6,因此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是5:6。
19.(2023·浙江期中)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甲图 乙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答案】(1)并联
(2)a c
(3)B 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的;
(2)断路器接入电路中时,电路是正常工作的;
(3)N处为零线;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解答】(1)由图可知,灯泡与插座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断路器正常工作,应选择a、c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左孔通过灯泡接到火线上,所以火线插孔、零线插孔都能时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BC正确。
故答案为:(1)并联;(2)a、c(3)BC。
20.(2023·浙江期中)下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表是图中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用字母序号表示)。
(3)A、C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a,b表示)。
【答案】(1)24
(2)A B
(3)MgCl2
(4)12b/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据此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1)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
(3)A的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C的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4)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原子为C-12原子,用其质量的1/12做为标准,其它原子的一个原子质量与其比值即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1)24.31;(2)AB;(3)MgCl2;(4)。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19空,每空2分,共38分)
21.(2023·浙江期中) 下列各图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实验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应选用哪个发生装置:   ;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氧气通常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答案】(1)长颈漏斗;水槽
(2)B;E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解答;
(2)根据气体制备装置的选取原则进行解答。
【解答】(1)在图中,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利用固体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固体加热型的装置,即B,若要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即E装置。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水槽;(2)B;E。
22.(2023·浙江期中) 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纸盒实验:在水平桌面的右端放有一个封闭纸盒,一辆绑有磁铁的小车从斜面上静止下滑后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在靠近纸盒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在了A位置, 如图所示。
小组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
(1)小科认为小车速度减小除了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外,可能还受到纸盒的影响。为了证实他的猜想,小科应该如何设置实验    
(2)小科通过实验发现,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那纸盒里有什么呢 小芳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纸盒中有铁块。
假设2:纸盒中有磁体。
假设3:纸盒中有闭合的线圈。
小强根据已学的知识否认了    (选填“假设1”、“假设2”、“假设3”)。
(3)小强打开纸盒,发现里面是一个闭合的线圈。为什么闭合的线圈会使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更快
【答案】(1)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
(2)假设1
(3)带磁铁的小车靠近闭合的线圈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线圈的感应电流又产生磁场且与磁铁相斥,导致小车的阻力增大。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为了验证是否受到纸盒的影响,去掉纸盒就行;
(2)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说明纸盒中有磁体,从而得出结论;
(3)电磁感应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1)为了验证小车速度减小是否受到纸盒的影响,小明应该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
(2)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说明纸盒中有磁体,假设1中没有磁体,故否认了假设1;
(3)带磁铁的小车靠近闭合的线圈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线圈的感应电流又产生磁场且与磁铁相斥,导致小车的阻力增大。
故答案为:(1)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2)假设1;(3)带磁铁的小车靠近闭合的线圈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线圈的感应电流又产生磁场且与磁铁相斥,导致小车的阻力增大。
23.(2023·浙江期中)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
步骤2: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s1。
步骤3: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的大小(安) 1.2 1.4 1.6 1.8 2.0 2.2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 ?
(1)请你在图中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科在第4次实验后结束了实验,小明觉得实验数据还不够。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均有示数分别记为第5次和第6次数据,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你认为可能是   。
(4)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答案】(1)
(2)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排斥力越大,小车移动距离越远
(3)对调了磁极,改变了电流的方向,使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动
(4)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的接;
(2)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4)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匝数。
【解答】(1)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的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2)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排斥力越大,小车移动距离越远;
(3)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可能是对调了磁极,改变了电流的方向,使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使小车始终不能向右前进。
(4)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匝,当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线圈匝数改变,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然后再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
故答案为:(1);(2)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排斥力越大,小车移动距离越远;(3)对调了磁极,改变了电流的方向,使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而不能向右移动;(4)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的电流不变。
24.(2023·浙江期中) 北京冬奥会水下机器人火炬对接,让无数网友看到了“水火相容”的情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此情景展开了相关活动。
查阅资料:
①火炬燃料丙烷的着火点:450℃;
②丙烷燃烧的实际温度400-900℃,取决于测定点相对火焰的位置;
③剧烈的燃烧反应能喷涌出高压炽热气体,能形成一个球形的气体罩。
(1)“水火相容”: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 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 甲所示) 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
(2)“水火不容”:将大试管向上移动一定高度,燃烧的白磷就熄灭了,其原因是:   。
(3)小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火炬模型,请结合材料说明该火炬能在水中持续燃烧的理由:   。
【答案】(1)O2
(2)水进入大试管使燃烧的白磷熄灭
(3)丙烷燃烧温度过高使水失去灭火效果,使火炬能在水中持续燃烧。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白磷在氧气中能燃烧进行分析;
(2)根据将大试管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则水进入试管中,而水能灭火进行分析;
(3)根据丙烷燃烧的实际温度为400-900℃,该温度下,水会变成气体,无法起到灭火效果进行分析。
【解答】(1)白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为O2;
(2)将大试管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则水进入试管中,而水能灭火,则燃烧的白磷熄灭;
(3)丙烷燃烧的实际温度为400-900℃,该温度下,水会变成气体,无法起到灭火效果,则火炬能在水中持续燃烧。
故答案为:(1)O2;(2)水进入大试管使燃烧的白磷熄灭;(3)丙烷燃烧温度过高使水失去灭火效果,则火炬能在水中持续燃烧。
25.(2023·浙江期中)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ab的运动方向。
(1)步骤一:导体水平向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 偏转,这是因为   。
(2)步骤二:导体竖直向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 偏转,这是因为    。
(3)步骤三:导体水平向左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   。
【答案】(1)不发生;没有形成闭合电路
(2)不发生;导体没有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3)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的一部分、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知识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解析】【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解答】(1)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开关没有闭合,没有形成闭合电路;
(2)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由此可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的一部分、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故答案为:(1)不发生;没有形成闭合电路;(2)不发生;导体没有作切割磁感线运动;(3)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的一部分、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6题4分,27题6分,共10分)
26.(2023·浙江期中)据交警部门统计,货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超载,于是交警部门为了检查货车是否超载,设计了一个货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就越大。某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与压力的关系如表:
压力/(×105N) 0 1.2 2.4 3.6 4.8 6.0
输出电压/V 0 1 2 3 4 5
他们利用压力传感器和电阻箱R(最大电阻999欧姆)及部分其它器材设计了图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毫安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已知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25欧姆,继电器电路的电源电压由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提供(假设U不受继电器电路影响)。
(1)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电铃报警,说明汽车超载,则电铃应接在图中   (填“MN”或“EF”)两端;
(2)当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24吨时,启动报警系统。则电阻箱R的电阻应调节到多大 (g取10牛顿/千克)
【答案】(1)E、F
(2)由表格可知,当压力为 F=G=mg=24×103kg=2.4×105N时, 输出电压U=2V,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U/I= 2V/0.02A=100Ω
又因为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5Ω,
所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R'=R总-R线=100Ω-25Ω=75Ω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数据可知,压力越大,输出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电磁铁把衔铁吸下来,EF之间的电路就会接通,据此分析;
(2)根据F=G=mg求出压力的大小;压力传感器相当于电压可变的电源,从表中找出压力对应的电压,因为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结合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25Ω,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就可以求出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解答】(1)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E、F间的电路就会被接通,因此电铃应接在EF之间;
(2)先计算出压力的大小,从表格中查出输出电压值,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出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27.(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三十三化学式(化学式的计算))以薰衣草为主要原料的薰衣助眠茶因富含挥发油、香豆素、单宁、类黄酮等而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已知香豆索的化学式为CxH6O2,相对分子质量为146,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4.0%。求:
(1)香豆素的化学式中x的数值;
(2)香豆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含21.6g碳元素的香豆素的质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香豆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x+1×6+16×2=146,解得x=9;
(2)香豆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6):(2×16)=54:3:16;
(3)香豆素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 香豆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1.6g 74.0% =29.2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化合物的质量乘以该化合物中此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式进行计算.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