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2019) 必修第二册 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2019) 必修第二册 知识点

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的分布
(1)特点:
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3)表现:
①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②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分布)
③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4)四大人口稠密区:
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其中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两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多聚居在城市。
(5)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6)国家之间的人口分布也不平衡,目前世界上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人口的分布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
(1)自然因素:
①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②地形:人口分布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区。例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③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有交通、水产养殖等优势,人口较密集。
(2)人文因素:
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文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重点补充:①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上,可以自黑河——腾冲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
②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问题及、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发达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程度高,生育意愿不强。
影响: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
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的比重过大;
原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加大了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解决措施:采取计划生育的政策。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知识点1:人口迁移
1.概念: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2.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机械增长
(1)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的机械增长。
(2)影响:①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反之,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净迁出区。
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知识点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推力。
(2)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知识点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特点:①“二战”以前: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②“二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国内人口迁移
(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引发人口迁移。
(2)1949年以来(国内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
流向变化:主要是农村向城镇迁移;内陆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原因: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
第三节 人口容量
知识点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状况
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扩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3)人均消费水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消费水平越低,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知识点2: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具体措施: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各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超过人口合理容量所产生的问题
①对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量增多;
②对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导致资源短缺问题;
③造成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问题;
④带来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
重点补充:
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压力过大。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知识点1:乡村的土地利用
农业用地
类型:耕地、林地、草地等;
位置: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乡村
(1)土地利用方式:
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2)内部土地利用分化:
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知识点2: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功能区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有些大城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2.不同功能区特点:
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注:①住宅区是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②在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CBD);
中央商务区的特征:经济活动繁忙;建筑高达密集;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内部分区明显。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行政区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CBD中心商务区)
工业区 集聚成片 向城市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知识点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2)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离城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
其他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发展变化
(1)初期: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知识点4: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3条必背)
1.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2.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3.通过规划,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第二节 城镇化
知识点1: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
一般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主要标志(三个):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3.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知识点2:世界城镇化进程
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
(1)时间变化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A: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B:中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很快,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镇化。
C: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不同类型国家城镇化进程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已变缓,甚至停滞,
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但是速度快。
知识点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
(1)环境问题: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限度,城镇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
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
不同国家的问题
发达国家:曾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但大部分得以解决;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问题较多;有的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知识点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在城市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依托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知识点1:地域文化
文化特点:具有地域性;
概念: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分为物质方面的和非物质方面;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
城乡景观:包括聚落整体和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知识点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人地和谐理念;
乡村景观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知识点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一所居民有其文化意蕴,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知识点1: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生产活动
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4种影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具有地域性;
水源: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灌溉;
地形:平原→地形平坦→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表起伏大→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2)人文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法规、资金、劳动力等因素)
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的支持等;
其他因素: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
知识点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区位因素变化的情况: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人文因素不断变化发展。
2.人文因素的变化:
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人们通过技术手段改造自然条件,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变化的影响
使市场需求量大增;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推动了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村劳动力减少,机械化迅速推广。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知识点1: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投 入 产 出
2.工业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重点)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
人文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动力、政策法规环境等
3.工业区位选择分类
经济效益: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从运输成本、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看)
环境因素: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多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环境因素往往通过环境保护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社会因素:国家政策、文化、个人偏好等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知识点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工业集聚
是指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集中于一定地域或地点。这种集聚通常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服务企业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形成集中分布,形成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工业集聚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区地理条件、工业组合因素、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等。
工业集聚的优势(意义/原因):
可以加强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
有利于降低市场营销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然而,工业集聚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的集中,加大环境保护的压力。
2.工业分散
与工业集聚相对的是工业分散,它是指工业企业、工业点等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工业分散的类型包括被动分散型和主动型分散。被动分散型通常是由于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迫使部分企业迁出老工业区。主动型分散则可能是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厂之间的分散,或者是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工业分散的趋向从生产联系角度来说是走向全球化,从生产规模角度是中小型企业会逐渐普遍。
工业分散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工业分散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使生产更加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消费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工业生产过于分散也有许多弊病,如企业间协作不便,无法共同辅助设施,投资大,运营费用高。
综上所述,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工业布局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区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等因素,正确处理好集聚与分散的矛盾,以实现工业地理分布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科技进步使工业所使用原料的范围变大、可替代原料增多、原料的利用效率提高。
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
船舶大型化极大地降低了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
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企业总部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
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更注重信息的通达性;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产品的形态,使工业区位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
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工业区位选择发生变化。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知识点1:服务业区位因素
1.概念及分类
概念: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分类:商业性服务业以营利为目的;非商业性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2.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2)人文因素:
①市场:要考虑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及居民消费偏好等;
②交通运输:选择交通便利,客流量大的地方;
③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
④集聚:一方面共享基础设施,降低成本
3.非商业性服务业:
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分布。
知识点2: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新兴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地理空间限制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
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知识点1:交通运输布局
1.目的:
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水纹等自然条件;
人文因素:经济水平、技术及装备条件、客、货流等要素;
3.一般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等。
4.变化:交通运输布局处于变化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更加优化完善。
知识点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一般而言,交通运输需求量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
2.交通运输需求
(1)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量大,所以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2)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的差异,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3)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
知识点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线和场站属于基础设施,投资额大、收回投资慢,一般由政府组织建设。所以,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2.需要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更加灵活。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便捷的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各要素流通速度加快,效率提高,实现产值增大。
2.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区域经济活力辐射范围扩大,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发展交通运输,可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知识点2:影响聚落发展
1.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在客、货吞吐量大的交通枢纽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
2.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1)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进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
(2)新建乡村聚落临近区域主要公路,一些交通不便的分散的乡村聚落会逐渐消失。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知识点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
(2)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身净化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污染;
知识点2:环境问题的表现
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①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③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地域性:①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②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③发达国家:主要体现在过渡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④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
(2)全球性: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改变发展观念,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
2.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①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②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③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知识点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
2.具体实施
(1)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2)发展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个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3)提倡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知识点1: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区概念
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是主体功能。
2.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理背景(原因)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①优化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饱和,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协调发展;②重点开发区域:目前开发基础较弱,未来开发潜力大;③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生态环境脆弱,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④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
知识点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
2.长江经济带
(1)概况: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广,人口和经济总量大,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大。
(2)空间格局:“一轴、两翼、三极、多点”。
(3)发展措施:①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②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③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知识点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单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3)海洋资源丰富。
(4)海洋灾害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知识点4:维护海洋权益
1.主要海洋权益:
军事目标、战略要地、海峡通道、海洋资源及其他相关经济利益。
2.我国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1)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2)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3)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4)拥有历史性权利。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1)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
(2)历史上属于我国海防管辖范围;
(3)在地质上,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
4.维护海洋权益的作用:
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其外部环境,能够巩固海防,营造和平良好的国家海上安全秩序。
产品及废弃、废水、废渣等废弃物
工厂
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