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您好》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您好》第1课唱歌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本歌为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赋子其宪法地位。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强盛而奋勇前进。田 汉(1898--1968)戏剧话动家、剧作家、诗人。学寿昌,湖南长沙人。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早年留学日本,1925年創办进步文艺团体南国社,后积极投人左翼文化运动,对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起过概为重要的作用。在歌词创作上,他运用主题歌和插曲的形式,和聂耳、冼星海等合作,通过电影、话删使这些歌曲广为流传,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争取解放、要求抗日救亡的呼声,同时也给予当时对人民起着腐蚀作用的黄色歌舞以致命的打击。他写的瞅词作品(经聂耳谱曲),影响最大的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打长江》、《慰劳歌》及小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感受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艺术表现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在歌声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演唱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唱好歌曲(二)教学难点:1、表演唱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教师: 同学们,你们认识五星红旗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五颗黄色的五角星分别代表着什么?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大的那颗五角星象征民主目标(一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只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你们知道五星红旗的含义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其设计者是浙江瑞安的曾联松。红色的旗帜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色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同升旗仪式我们会奏什么歌曲?唱生么歌曲呢?预设: 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升国旗的时候会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称《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也会演唱这首歌曲。那你知道这首歌曲什么时候还会演唱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为什么要演唱国歌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国歌的意义和象征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斗志、战斗历程或宏伟目标,代表人民的心声和国家、民族历史的缩影。国歌是一个体现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是能代表一个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歌,具有爱国之一的色彩,国歌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能够让人们有一种自豪的感觉,它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书写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教师: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听一听歌曲,边听歌曲边跟着老师律动,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会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播放歌曲)预设:聆听歌曲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本歌为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赋子其宪法地位。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强盛而奋勇前进。下面请同学们朗诵一下歌词预设:朗诵教师:国歌的歌词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散文式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最长一句有十四个字之多,聂耳创造性地把它谱写成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自由体乐段,采用了主导动机贯穿的发展手法。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一下简谱,我们先学唱第一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注意弱起、附点音符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二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注意弱起、附点音符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三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注意弱起、重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四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五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注意渐强的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六乐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注意附点、三连音、重音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七乐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注意三连音、重音演唱,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以引子中的主三和弦分解进行的号角式音调作为发展的基础,贯串全曲,使整个歌曲充满了昂扬、振奋人心的气势。歌曲从前奏开始,引出了后半拍起的急切呐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作者用了突然休止,造成了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在休止后更突出了“最危险的时候”,紧接引出人们被迫发出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在三次层层向上的激昂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它像一声嘹亮的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和爱国同人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表现了中华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下面整体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跟音频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边唱边律动预设:表演唱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为乐器伴奏+肢体动作预设:上台伴奏【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作曲家:田 汉(1898--1968)戏剧话动家、剧作家、诗人。学寿昌,湖南长沙人。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早年留学日本,1925年創办进步文艺团体南国社,后积极投人左翼文化运动,对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起过概为重要的作用。在歌词创作上,他运用主题歌和插曲的形式,和聂耳、冼星海等合作,通过电影、话删使这些歌曲广为流传,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争取解放、要求抗日救亡的呼声,同时也给予当时对人民起着腐蚀作用的黄色歌舞以致命的打击。他写的瞅词作品(经聂耳谱曲),影响最大的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打长江》、《慰劳歌》及小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等。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歌曲?预设:欣赏视频教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预设:分享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五、结语通过学唱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板书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G 2/4 进行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0张PPT)第二单元祖国您好目录本课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展示课堂拓展课堂总结本课目标(二)艺术表现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在歌声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一)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感受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演唱歌曲新知导入你们认识五星红旗吗?五颗黄色的五角星分别代表着什么?“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大的那颗五角星象征民主目标(一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只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你们知道五星红旗的含义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其设计者是浙江瑞安的曾联松。红色的旗帜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色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同升旗仪式我们会奏什么歌曲?唱生么歌曲呢?升国旗的时候会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称《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也会演唱这首歌曲。那你知道这首歌曲什么时候还会演唱呢?为什么要演唱国歌呢?国歌的意义和象征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斗志、战斗历程或宏伟目标,代表人民的心声和国家、民族历史的缩影。国歌是一个体现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是能代表一个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歌,具有爱国之一的色彩,国歌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能够让人们有一种自豪的感觉,它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新知讲解边听歌曲边跟着老师律动1.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你会联想到怎样的画面?1.通过聆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是几拍子?2.速度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本歌为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赋子其宪法地位。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强盛而奋勇前进。朗诵歌词国歌的歌词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散文式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最长一句有十四个字之多,聂耳创造性地把它谱写成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自由体乐段,采用了主导动机贯穿的发展手法。我们先学唱第一句注意弱起、附点音符的演唱,请再次演唱填词演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二句注意弱起、附点音符的演唱,请再次演唱填词演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三句注意弱起、重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填词演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四句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请再次演唱填词演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五句注意渐强的演唱,请再次演唱填词演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六乐句注意附点、三连音、重音演唱,请再次演唱填词演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七乐句注意三连音、重音演唱,请再次演唱填词演唱下面整体演唱下面跟音频演唱边唱边律动课堂展示下面请同学上台为乐器伴奏+肢体动作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歌曲?课堂拓展田 汉(1898--1968)戏剧话动家、剧作家、诗人。学寿昌,湖南长沙人。在歌词创作上,他运用主题歌和插曲的形式,和聂耳、冼星海等合作,通过电影、话删使这些歌曲广为流传,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争取解放、要求抗日救亡的呼声。影响最大的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打长江》、《慰劳歌》及小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等。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课堂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G 2/4进行曲感谢您的聆听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铜管乐).mp3 3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齐唱).mp3 b61b47f4f50a8b444ae1b9b60cd5a582.mp4 【新版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案.docx 【新版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