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填空题1. ________和________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答案:空气;水2. 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________。答案:光合;氧气3. 地球上的水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通过蒸发、降水等环节,不断循环运动,这就是水循环。它维持了地球上水的________。答案:动态平衡4.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答案: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5. 减少垃圾污染的有效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分类投放;回收利用;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6.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和________资源。答案:减少污染;节约7. 节约用水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答案:修复漏水管道;减少淋浴时间;使用节水器具8. 保护大气环境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答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9.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等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的。答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0.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________含量增加,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答案:二氧化碳1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答案:使用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节能减排1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丰富,其________能力就越强。答案:自我调节13.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方式。答案:可持续;环保14. 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同在蓝天下,共爱一个家15.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小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答案: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绿色出行16. 垃圾分类投放,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实现________,变废为宝。答案:资源再利用17.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________。答案:自己18.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最终将影响到________的生存和发展。答案:人类自己19. 保护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我们应该树立________和________的意识。答案:环保意识;绿色生活20.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应该成为保护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宣传者;行动者21.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责任;义务22.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________做起,珍惜自然资源,________生态环境。答案:自己;共营生命绿色二、简答题1. 什么是环境问题?答案: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衡,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2. 为什么说水是宝贵的资源?答案: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然而,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同时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水被视为宝贵的资源。3. 什么是大气污染?答案: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过多的有害物质,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4. 举例说明什么是固体废弃物?答案: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或半固态废物,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5. 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答案: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它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而环境恶化则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6.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它包括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7. 森林对环境有哪些作用?答案:森林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 什么是全球变暖?答案:全球变暖是指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地球大气层温度升高,引发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的现象。9. 如何减少水污染?答案:减少水污染的方法包括: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10. 为什么保护野生动植物很重要?答案:保护野生动植物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野生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减少或灭绝会导致生态链断裂,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11. 什么是环境保护法?答案:环境保护法是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总称,它通过一系列法律规定和措施来保护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12. 举例说明什么是可再生能源?答案: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不会随其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明显减少。13.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14.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节约能源?答案: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关灯节能、使用节能电器、合理调节室温、减少食物浪费等措施来节约能源。15. 如何处理城市垃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答案:处理城市垃圾以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方法包括:分类投放、回收利用、焚烧发电、生物降解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16. 什么是绿色出行?答案:绿色出行是指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和尾气排放,从而保护环境。17. 为什么说绿色植物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答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灰尘、细菌等,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绿色植物被称为天然的“空气净化器”。18. 简述垃圾分类的意义。答案:垃圾分类的意义在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分类投放和处理垃圾,我们可以回收有价值的资源,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19.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答案: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例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纸张浪费、垃圾分类投放、参加环保活动等,通过我们的行动来传播环保理念,共同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三、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然环境的一部分?A. 空气 B. 水C. 土壤 D. 电视答案:D2. 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包括哪几个过程?A. 蒸发、降水、径流B. 蒸发、凝结、降雪C. 降水、渗透、径流D. 蒸发、降水、凝结答案:A3. 植物通过什么作用释放氧气?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生活污水排放D. 雨水冲刷答案:D5.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 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B. 工业废渣的排放C. 生活垃圾的填埋D. 植树造林答案:D6.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火山喷发B. 森林火灾C. 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D. 风吹扬尘答案:C7. 下列哪项措施不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 增加绿地面积C. 随意焚烧垃圾D. 发展公共交通答案:C8.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是通过什么进行的?A. 食物链和食物网B. 阳光和水分C. 空气和土壤D. 微生物分解答案:A9. 哪种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保护环境的措施?A. 垃圾分类B. 节约用水C. 随意砍伐森林D.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答案:C11.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B.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C. 生物多样性只包括物种的多样性D.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答案:C12.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哪种气体的排放过多造成的?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稀有气体答案:A13. 下列哪项不是酸雨的主要危害?A. 腐蚀建筑物B. 破坏森林C. 污染水体D. 增加空气湿度答案:D14. 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不包括?A. 影响听力B. 干扰睡眠C. 引发心血管疾病D. 促进消化答案:D15. 下列哪项措施不能有效减少噪声污染?A. 在马路两旁种植树木B. 使用消音设备C. 限制机动车鸣笛D. 增加高音喇叭的使用答案:D16.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A. 高速度发展经济B.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C. 满足后代人的需求D.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答案:D17.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谁污染谁治理C. 先污染后治理D.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答案:C18. 全球变暖的主要后果不包括?A. 海平面上升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 地球自转速度加快答案:D19. 下列哪项是环保行为的正确做法?A.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 使用一次性餐具C. 节约用电,减少碳排放D. 大量使用塑料袋答案:C四、判断题1.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随意使用。2. 森林砍伐会导致土壤侵蚀和生物多样性减少。3. 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厂排放和汽车尾气。4. 噪音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5. 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6. 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责任,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7.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引起的。8. 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有关。9. 野生动物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10. 土壤污染主要是由固体废弃物造成的。11. 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12. 人类活动不会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13. 水污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饮用水安全。14.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大气中的氧气含量。15. 节约用电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16. 地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过度依赖。17. 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18. 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至关重要。19.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20. 环境破坏不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答案1. 错误。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且分布不均,因此需要珍惜和合理利用。2. 正确。森林砍伐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土壤侵蚀,同时减少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3. 正确。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确实包括工厂排放的废气和汽车尾气等,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4. 错误。噪音污染会干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健康。5. 正确。垃圾分类有助于将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分开,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6. 正确。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7. 正确。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引起的,这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8. 正确。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有关,这些污染物与水蒸气结合形成酸性物质,降落到地面后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9. 正确。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10. 错误。土壤污染不仅来源于固体废弃物,还包括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以及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等。11. 正确。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12. 错误。人类活动如排放温室气体、破坏植被等都会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13. 正确。水污染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同时还会影响人类饮用水安全,危害人体健康。14. 正确。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绿色植被覆盖,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缓温室效应。15. 正确。节约用电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是一种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16. 正确。虽然地球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过度排放污染物或破坏环境,地球的自净能力将无法承受。17. 正确。垃圾分类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8. 正确。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规范人类行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19. 正确。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动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20. 错误。环境破坏会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包括资源短缺、生态失衡、气候异常等问题,因此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五、实验操作题:(一)、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实验操作:1. 选取两种不同的植物,一种生长在干燥的环境中,另一种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2. 观察并记录两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如叶片大小、厚度、颜色以及根系情况等。3. 分析这些特征是如何帮助植物适应各自生长环境的。答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生长在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叶片较小、较厚,颜色偏深,根系发达;而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植物叶片较大、较薄,颜色偏浅,根系相对不发达。这些特征使得干燥环境中的植物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保存体内水分;而湿润环境中的植物则能够更好地利用水分,进行光合作用。(二)、水质检测实验操作:1. 收集不同来源的水样,如自来水、河水、井水等。2. 使用水质检测试纸或试剂,检测水样中的pH值、溶解氧含量、浊度等指标。3. 记录检测结果,并分析不同水源的水质状况。答案:通过检测,我们发现自来水的pH值接近中性,溶解氧含量适中,浊度较低;河水的pH值可能因污染而有所变化,溶解氧含量较低,浊度较高;井水的pH值可能偏碱性或酸性,溶解氧含量和浊度因井的深度和周围环境而异。这些结果反映了不同水源的水质差异,提示我们在生活中要选择合适的饮用水源。(三)垃圾分类与处理实验操作:1. 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如废纸、塑料瓶、易拉罐、剩菜剩饭等。2. 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3. 讨论并提出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和建议。答案: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废纸和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可以回收再利用;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可以堆肥处理;易拉罐属于金属垃圾,也可以回收;有害垃圾如废电池等应单独处理。通过垃圾分类处理,我们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四)空气质量的检测实验操作:1. 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或简易工具(如烟雾试纸)来检测室内外空气质量。2. 记录检测到的数据,如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3. 分析数据,比较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差异。答案:通过检测,我们发现室内空气质量可能受到家具、装修材料等因素的影响,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浓度可能较高;而室外空气质量则受到天气、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比较室内外空气质量,我们可以发现室内通风的重要性,以及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的必要性。(五)节能减排措施的实践**实验操作:1. 观察并记录家庭或学校的能源消耗情况,如用电、用水等。2. 提出并实施节能减排的措施,如关闭不必要的电器、使用节能灯具、合理用水等。3. 评估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答案:通过观察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我们发现关闭不必要的电器和灯光、使用节能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合理用水可以节约水资源。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能降低家庭或学校的开支。评估结果显示,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并推广这些做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